竹子和笋教案

时间:2025-09-12 10:02:1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竹子和笋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竹子和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竹子和笋教案

竹子和笋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知竹子的外形特征及其生长环境,知道竹子是由笋子长成的。

  2.了解竹子的用处,知道竹子及竹制品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笋、带叶的竹子、竹制品若干。

  2.竹林的图片1张[最好有笋、竹、地下根状茎(竹鞭)及根]。

  3.幼儿用书:《竹子和竹制品》。

  4.教学挂图:《竹林》。

  活动过程:

  1 . 引导幼儿观察竹子的外形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摸摸、捏捏,观察竹子的外形特征,如圆柱形、长长的、一节一节的等)教师:再来看看竹子里面是怎样的?(分别横断、纵剖开竹子,里面是空的,有一层薄薄的膜)教师:竹子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笋,引导幼儿观察笋的一层一层皮,里面也是中空的.等)教师:竹子有根吗?根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竹子在地下也是一节一节的,横着长在土中,叫做根状茎,每一节上都长有须状的根)教师:竹子长在什么地方?(生长在山坡上,它不怕冷,冬天不落叶)你见过竹子吗?在哪见过?是什么样子的?(竹子有粗有细)师幼共同小结竹子的外形特征。

  2.引导幼儿讨论竹子的用处。

  教师:竹子有什么用途?有什么用处?(根据幼儿讲述,出示部分竹制品或图片)教师:还有什么也是竹子做的?(引导幼儿扩大视野,讲述竹子可以盖房、做竹筏运输、搭脚手架、制笔、做乐器等)

  3.小结。

  教师:竹子的用处真大,小朋友可以在家里找找,或者让妈妈带你出去仔细看看,还有什么是用竹子做的。

竹子和笋教案2

  活动内容:

  竹子和竹制品

  重点领域:

  科学

  活动方式:

  集体

  活动目标:

  1、感知竹子的外形特征及其生长环境,知道竹子是由笋子长成的。

  2、了解竹子的用处,知道竹子及竹制品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笋、带叶的竹子、竹制品若干。

  2、竹林的图片1张[最好有笋、竹、地下根状茎(竹鞭)及根]。

  3、幼儿用书:《竹子和竹制品》。

  4、教学挂图:《竹林》。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竹子的外形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摸摸、捏捏,观察竹子的外形特征,如圆柱形、长长的、一节一节的等)

  ◆教师:再来看看竹子里面是怎样的?(分别横断、纵剖开竹子,里面是空的,有一层薄薄的膜)

  ◆教师:竹子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笋,引导幼儿观察笋的一层一层皮,里面也是中空的等)

  ◆教师:竹子有根吗?根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竹子在地下也是一节一节的.,横着长在土中,叫做根状茎,每一节上都长有须状的根)

  ◆教师:竹子长在什么地方?(生长在山坡上,它不怕冷,冬天不落叶)你见过竹子吗?在哪见过?是什么样子的?(竹子有粗有细)

  ◆师幼共同小结竹子的外形特征。

  2、引导幼儿讨论竹子的用处。

  ◆教师:竹子有什么用途?有什么用处?(根据幼儿讲述,出示部分竹制品或图片)

  ◆教师:还有什么也是竹子做的?(引导幼儿扩大视野,讲述竹子可以盖房、做竹筏运输、搭脚手架、制笔、做乐器等)

  3、小结。

  ◆教师:竹子的用处真大,小朋友可以在家里找找,或者让妈妈带你出去仔细看看,还有什么是用竹子做的。

  活动反思:

  教师因势利导地引导幼儿发现,有利于他们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交流互动中主动建构了新的知识经验。

竹子和笋教案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害物品的特点和不安全因素。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使幼儿明白不乱动成人物品的道理。

  活动准备

  ppt课件,消毒液,玻璃容器,小块红布,口红。

  活动过程

  (一)课前律动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合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抱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放起来。

  (二)激趣导入

  1、教师将一块红布放入盛有84消毒液的容器里,让幼儿观察,并提问红布在瓶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得出红布变成白色。

  2、出示消毒液

  教师小结:消毒液是一种无色液体,但它有一种很刺鼻的气味,人们可以用来消灭有害的细菌,它的腐蚀性很强,所以小朋友们不能随便乱摸。

  3、教师出示口红并提问

  教师小结:口红是一种化妆品,它含有汞等有害物质,你们的`皮肤很娇嫩,如果涂口红的话,容易引起中毒。

  4、出示农药图片

  教师讲解:农药也是一种液体,它可以用来杀死对庄稼有害的虫子,如果人类接触到它的话,用时候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一些有害物品,在生活中我们要远离这些有毒物品,不去触摸。

  活动延伸

  回家之后问问爸爸妈妈还有哪些物品对身体有害,我们下次课请小朋友说说。

竹子和笋教案4

  目标:

  1、能知道竹子中空的特点。

  2、乐意帮助他人,体验助人为乐的愉快心情。

  3、在活动中能与同伴合作运水。

  准备:

  1、水桶四只、水勺两个。

  2、竖着切开的一米长竹段八段。

  3、大熊猫图片。

  过程:

  一、大熊猫遇难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刚收到了大熊猫的求救信,他们遇到了大麻烦,他们住的竹林

  里没有水了该怎么办?我们快来帮他们想想办法。

  2、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幼共同探讨办法是否可行。

  3、教师:在大熊猫住的那个竹林的山顶上有一个湖,那里有水,但是他们不知到该怎么

  把水运下来,水有办法帮他们运水?

  4、竹子运水

  教师:对了,竹林里到处都是竹子,而且竹子里面是空的,我们可以用竹子当水管,

  把水从山顶运下来,那该怎么运呢?没有那么长的竹子啊?

  5、幼儿尝试用竹子运水!

  二、帮助大熊猫

  1、教师:这个办法真好,现在我们就去帮助大熊猫吧!

  2、把幼儿带到操场进行活动,教师把幼儿分成两队,幼儿讨论谁来接水管,谁来接水。

  3、运水游戏。

  三、庆祝

  1.教师:现在大熊猫又有水喝了,他们非常的高兴,很谢谢小朋友,我们帮助了他们,

  你们开心吗?那我们一起来跳舞庆祝一下吧!

  2.一起收拾活动场地。

  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在幼儿认识竹子的内部结构后,知道竹子是中空的',可以充当水管,

  有运水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初步的竞争意识。在活动中幼儿积极性

  非常的高,能相互合作完成任务。

竹子和笋教案5

  教学目标:

  1、寻找和收集竹子、竹制品,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用处。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竹子的外形特征,丰富对竹子的认识。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带幼儿到竹林里去玩。

  2、物质准备:在操场上布置“竹林场景”、“竹子小展馆”中展示师幼共同收集的竹子和竹制品的实物或图片、教育挂图、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以“到竹林去郊游”引入,参观竹林。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来到一片竹林,大家可以去看一看这些竹子长得怎么样、摸一摸什么感受、闻一闻什么味道?)

  2、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竹子:(集中讨论,提问幼儿)

  (1)看一看:竹子长得怎么样?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2)摸一摸:竹子的杆、枝、叶分别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3)闻一闻:竹子有什么气味?

  (4)敲一敲:敲敲竹子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竹子,听听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5)说一说:

  a、竹子的哪些部位可以用来做成食品?(竹叶和竹笋)

  b、谁最喜欢吃竹叶?(熊猫)

  c、熊猫长什么样子呢?(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很可爱,身子胖乎乎的,尾巴很短,皮毛很光滑,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头上长着一对黑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圈,大熊猫最喜欢吃新鲜的竹叶和竹笋)

  d、谁喜欢吃竹笋?(人们,可以做成竹笋肉汤、竹笋饭、竹笋炒肉片……)

  3、幼儿自由参观“竹子小展馆”,要求幼儿轻拿轻放。(我们班的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竹制品,老师把它布置成“竹子小展馆”,请小朋友们去看看这些竹制品有什么用?)

  4、引导幼儿交流与分享:你拿了什么竹制品?它有什么用?(提问个别幼儿)

  5、根据竹制品的用途将竹制品分类摆放。

  这么多的竹制品,可以怎么分?(每个幼儿拿一件竹制品,按日常生活用的竹制品、竹乐器、竹玩具、竹工艺品……进行分类)

  6、用竹乐器为熟悉的儿歌、歌曲伴奏,进一步感受竹乐器的音色和表现美。

  (1)请个别幼儿快板朗诵《春风吹》。

  (2)全班幼儿用竹乐器为歌曲《郊游》伴奏。

  活动延伸:

  1、体育角:提供各种各样的竹玩具,让幼儿到操场上玩。

  2、表演角:教幼儿学跳竹杆舞。

竹子和笋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大胆交流竹子的各种功用,感知竹子用处大。

  2、学习初步的分类方法,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各种竹制品:筷子、簸箕、菜板、扁担、竹篓、竹篮、牙签等,各种竹制品上都贴有标签;“货架”三只,上面贴有标签。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前几天,小朋友们出去找春天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小竹笋长大后就是非常有用的竹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竹子的本领。”

  2、交流调查表: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用竹子做的?

  请幼儿以小组调查的方式交流调查表:

  第一组调查的是厨房用具:(表格内以绘画方式表示)厨房用具菜板 蒸架 … …

  第二组调查的是农用工具:(表格内以绘画方式表示)农用工具扁担 竹篓 … …

  第三组调查的是生活用品及其他:(表格内以绘画方式表示)生活用品及其他席子 牙签 … …

  3、除了以上小朋友刚刚说的之外,你还知道竹子可以做什么东西?请幼儿补充说明(如窗帘、茶具、工艺品等)(幼儿没有说到的也可有老师补充)师小结:竹子的本领真大,像扁担、畚箕、竹篮、牙签、席子、坐垫等等,都是用竹子做的。

  4、开竹制品商店:

  师:“今天我们教室里也来了很多竹制品朋友,让我们也来开一家竹制品商店,好不好?”

  请幼儿将竹制品按要求分类摆放:(各竹制品上贴有标签,如菜板贴上101,就将菜板放到厨房用具柜的101处)

  5、师小结,结束本次活动。

竹子和笋教案7

  活动目标

  1.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尝试设计出不同的排序方法,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2.尝试将排列规律用符号的方式进行记录。

  3.通过活动,激发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熊猫、竹子图片若干,记录卡、笔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1.师:动物园里的熊猫馆真热闹。小朋友给熊猫送来了熊猫最爱吃的竹子,你想给熊猫吃几根竹子?来给它们排好队吧!

  2.交流排序结果:你是怎样给熊猫和竹子排队的?

  小结:排序的`方法和规律有很多。

  二、探索在同一条件下创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1.讨论:如果是2只熊猫2根竹子4个一组,你可以设计出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2.请幼儿自己设计,并把设计记录在记录单上。(尝试用符号如0和/表示熊猫和竹子进行记录)。

  3.教师巡回观察,鼓励幼儿用和同伴不一样的方法。

  4.介绍自己设计的排序方法,老师将幼儿的方法记录在大记录卡上。

  5.讨论并尝试:以“00//”为例,按照这个模式,如果再来一组,应该怎样接着来排队?

  小结:原来同一组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三、分组操作。

  1.吃的饱饱的熊猫可精神了,准备为大家带来有趣的表演,动物园里的其他动物也给吸引了,请大家为接下来的表演活动帮忙。

  操作一:印门票。按规律使用印章,用印的方法装饰门票。

  操作二:设计队形。4只熊猫为一组,设计多种熊猫表演队形(如熊猫头朝上或朝下),并用箭头↓↓↑↑记录。

  操作三:动物排队。动物们准备进场看表演,请根据动物的高矮、种类或其他条件设计多种排队规律。并记录。

  集中分享。请与同伴说一说你的操作和记录,并请个别幼儿在集体前分享。

  活动拓展

  在数学区域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根据物体特征探索不同的排列规律,并记录。

【竹子和笋教案】相关文章:

竹子幼儿教案10-27

大班教案:竹子本领大09-30

挖笋小学作文12-14

竹子小学作文07-20

竹子小学作文12-31

挖笋小学作文11篇08-19

挖笋小学作文9篇10-13

关于竹子的周记11-28

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教案12-26

竹子小学作文15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