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

时间:2025-08-23 08:30:34 教案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信息技术教案合集(15篇)

信息技术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字”、“表”、“元素”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学会用TT命令书写“字”、“表”,并用SETFONT命令设置字体、字号和样式。

  3、学会用BF、BL、FIRST、LAST、SE命令对“字”、“表”进行简单的处理。

  4、掌握滚动字幕效果产生的原理,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TT命令书写“字”、“表”,并用SETFONT命令设置字体、字号和样式。

  2、学会用BF、BL、FIRST、LAST、SE命令对“字”、“表”进行简单的处理。

  教学方法:

  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学具:

  电脑、演示图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前面我们所学的动画。

  TO xian

  fd 50

  wait 100

  pe bk 50 pd

  wait 100

  fd 50 pe bk 50 pd

  END

  TO shan

  repeat 1000 [xian]

  END

  我们看到,在这个动画里,小海龟在不停的画线,又不停的擦除。

  2、看到过大街上的字幕广告了吗?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能不能在动画中添加文字,实现表达效果呢?

  只要你动动脑,就一定能行的。

  现在我们大家都动起脑来,一起来解决问题吧。

  二、新授

  1、教材76页图14.1中给出了一幅流动的字幕,虽然我们看不到它在流动,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它流动时是什么样子的。

  2、教小海龟学写字

  小海龟能画画,也很写字。不过,要怎么写,写什么?还得你来教教它啊?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教教小海龟,让它写出漂亮的字吧。

  格式:TT“字”或“表”

  功能:在图形窗口中书写“字”或“表”的内容。

  例:使用命令TT"China和TT[20xx,Welcome to China!]可以分别在图形窗口写出China和20xx,WELCOME TO CHINA!字样。

  说明:Logo语言中,“字”是由字母、汉字、数字、符号等组成的一串字符(不包括空格),用英文双引号"作为标志,例如:"China 、"20xx、"欢迎、"!

  组成“字”的每一个字符称作字的一个“元素”,例:字"20xx由2、0、2、0四个元素组成。不包含元素的'“字”称为“空字”,表示为"。

  将若干个“字”放在方括号内,并用空格隔开,就构成一个“表”。构成“表”的每个“字”称为“表”的一个“元素”。例:“表”[Welcome to China!]由Welcome、to、China、!四个元素组成。不包含任何字的“表”叫“空表”,用[]一脚表示。

  3、让文字靓起来

  没有作任何修饰,直接用TT命令书写的文字是无法“广而告之”的,要想让文字“靓”起来,先得用SETFONT命令教会小海龟如何设置字体、字号。

  格式:SETFONT"字体名称 字号 字体样式

  功能:为用TT命令书写的“字”或“表”设置字体和字号。

  说明:字体名称必须是系统可供使用的字体的名称,否则就显示不出来。我们可以用FONTS命令来检查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字体(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命令窗口中输入FONT后敲回车键试试)。

  字体的样式有四种:分别是1、粗体;2、斜体;4、下划线;8、删除线

  例:SETFONT"FIXEDSYS 24 2命令将文字设置成24号斜体,字体为FIXEDSYS。

  现在,我们来编写实现字体、颜色变换的过程吧。

  TO zimu :B

  SETPC 9 SETFONT"TIMES 36 2

  TT:B Wait 80 CLEAN

  SETPC 10 SETFONT"COURIER 36 2

  TT:B Wait 80 CLEAN

  SETPC 14 SETFONT"CENTURY 36 2

  TT:B Wait 80 CLEAN

  SETPC 12 SETFONT"ARIAL 36 2

  TT:B Wait 80 CLEAN

  Zimu :B

  END

  说明:过程zimu中的变量:B代表想要输出的字幕内容。

  如在执行的过程中,输入如ZIMU "深溪欢迎你!的字样,敲一下回车键,就可以看到初步效果了。

  4、让广告“动”起来

  前面我们只是看到了文字冷却的效果,如果我们想让广告滚动起来,我们又要怎么办呢?

  分析:如果我们能循环往复地将“字”或“表”中的第一个元素从“字”或“表”的首部移至尾部,并显示出来,就能实现文字滚动的效果。

  循环当然是用递归调用实现,而将“字”或“表”中的第一个元素从“字”或“表”的首部移至尾部则可以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先用BF命令除去“字”或“表”中的第一个元素。

  例:输入PR BF [Welcome to China !]

  结果为:TO CHINA !

  第二步:再用FIRST命令选取“字”或“表”中的第一个元素。

  例:输入PR FIRST [Welcome to China !]

  结果为:WELCOME

  第三步:最后用SE命令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或“表”连接成一个新表。

  例:输入PR SE" Welcome [ to China !]

  结果为:WELCOME TO CHINA !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一起来编写出漂亮的滚动字幕广告的过程:

  TO zimu :B

  Make "B (SE BF :B FIRST :B)

  SETPC 9 SETFONT"TIMES 36 2

  TT:B Wait 80 CLEAN

  Make "B (SE BF :B FIRST :B)

  SETPC 10 SETFONT"COURIER 36 2

  TT:B Wait 80 CLEAN

  Make "B (SE BF :B FIRST :B)

  SETPC 14 SETFONT"CENTURY 36 2

  TT:B Wait 80 CLEAN

  Make "B (SE BF :B FIRST :B)

  SETPC 12 SETFONT"ARIAL 36 2

  TT:B Wait 80 CLEAN

  Zimu :B

  END

  TO guanggao :B

  CS PU SETX -300 PD

  SETPC 13 SETFONT"SYSTEM 36 2

  TT :B Wait 80 CLEAN

  Zimu :B

  END

  执行时,输入guanggao [20xx,WELCOME TO CHINA !]

  看看我们设计的字幕吧,你觉得满意吗?

  (其实,我们在字幕中看到,滚动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不过,同学们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如果你有兴趣,在课后可以自已去探究,以设计出更美的字幕来。)

  说明:与BF和FIRST命令相对应的两条命令分别是BL命令和LAST命令。BL命令将“字”或“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除去,得到一个新的“字”或“表”。而LAST命令的作用则是选取“字”或“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

  提示:输入的文字与标点之间应用空格分开。

  三、巩固练习

  分组设计一些过程,用不同的颜色、大小、字体和样式一个一个地循环显示一段广告字幕。

  提示:可以在上面的过程中进行修改,以达到自已设计的目的。

  四、作业

  1、阅读教材79-80页的视野拓展。

  2、有条件、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完成教材80页“创作天地”的两个作业。

  第1题参考过程:

  TO chenjibiao :Biao

  IF:Biao="thenstop

  Make"XMFirst:Biao

  Make"BiaoBF:Biao

  Make"YW First:Biao

  Make"Biao BF:Biao

  Make"SX First:Biao

  Make"Biao BF:Biao

  ( TT:XM:YW + :SX )

  PUFD30PD

  chenjibiao :Biao

  END

  第2题不作参考图例。

  教学反思

  作为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最好是机动一课时。如果根据自己的设计,定为选学内容,则一课时就可以了。

信息技术教案2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双击鼠标打开游戏

  2.能看图标找到游戏

  3.会操作游戏进行选择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游戏进行选择操作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

  威威和小飞鼠对话,“秋天到了。威威,你能帮小松鼠换一件漂亮的衣服吗?”“行!小松鼠在哪儿呢?”“从桌面上找到“给小动物换衣服”图标,再“双击”,小松鼠就出现了。”

  二、试一试,小朋友们,你们也愿意帮小松鼠换一件漂亮的衣服吗?

  1.从桌面上找到“给小动物换衣服”图标,再“双击”,小松鼠就出现了。

  2.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调色板”上,看看指针发生了什么变化?

  3.再单击,又会怎样?

  4.如果将鼠标指针移到小松鼠身上,看看它会变成什么样?

  5.这时再单击鼠标,小松鼠的衣服就换好了。

  三、做一做,鼠标单击左右方向箭头,看看有什么变化?

  四、你能行:小朋友,挑选你喜欢的'动物,也给它们换换衣服吧。

  五、练一练,快乐的粉刷工(给房子换颜色)

  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会新本领,给小松鼠换衣服,还学会了粉刷房子,老师这里还有很多换颜色的游戏,小朋友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操作。

信息技术教案3

  课题:

  《认识Word》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Word是一种文字处理软件,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

  2、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3、会对Word窗口作一些简单的调整。

  教学重点:

  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难点:

  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关键:

  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电脑室

  软件:Word 20xx

  广播教学系统教学思路、教路、学路(含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本节是让学生在会用记事本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的基础上,进行Word 20xx的教学,着重介绍Word 20xx各个组成部分和作用。

  让学生知道Word 20xx是一种功能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工作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课采用“设疑—尝试—探索—讲解—归纳—构建知识”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启发学生“自己想”、“自己试”、“自己做”、“自己说”。培养学生的主体品质,发展学生分析、比较、迁移类推的独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文档1(只含有文字的)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你在电脑上输入这篇文档,你会调出什么软件进行输入呢?”

  学生:“记事本”

  师:“没错,这篇只有文字的文档,我们可以用上学期学过的一个文字处理软件来输入。”

  2、出示文档2(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

  师:“这篇文档,我们又可以用什么来输入呢?还可以用记事本输入吗?”

  学生:“不行”

  师:“对了,对于纯文字的文档,我们可以用记事本输入,但像这样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的文档用记事本就输入了。

  那么到底什么软件才能让我们输入这样的文档呢?这个学期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功能更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xx”。这节课我们就先认识一下Word 20xx是长得怎么样的。

  二、新授

  1、启动Word20xx

  学生自学:看书1-2页

  让学生示范:(广播教学)

  (1)直接启动

  (2)从菜单启动

  2、认识Word 20xx窗口

  (1)学生自学:看书2-3页

  (2)认识各部分名称:教师用教鞭标出窗口各部分位置,学生说出其名称。(广播教学)

  (3)学生练习:用以上两种方法启动Word20xx

  (4)认识各部分作用:教师对各部分作用做简单示范及说明

  标题栏:改变文件名,让学生体会到它是用来显示出当前的文名

  菜单栏:点击各菜单,让学生看看各下拉菜单内有什么内容,并示范其中一两项。

  工具栏:点击各工具栏,注意与菜单栏作比较。

  标尺:调出标记,并用其对页面作一些简单调整。

  纺织文章的页面:在页面上示范输入几个汉字。

  滚动条:拖动滚动条,并提示学生与上学期学的画图软件中的滚动条作比较。

  状态栏:改变当前光标位置,让状态栏上的数值发生变化,以说明其是用来显示当前状态的各种信息的。

  (5)小技巧:学生看书尝试,叫个别学生示范

  3、调整Word20xx窗口将页面改变,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窗口设回原来的样子。

  (1)学生看书本调整窗口部分,并自己作一下尝试。

  (2)教师引导,学生作示范。(重点讲解工具栏中的常用、格式工具的摆放)

  (3)小技巧:学生看书尝试,叫个别学生示范

  4、一试身手:让学生在已调整好的.窗口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学校和班别。

  5、退出Word20xx

  师:“大家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在学‘画图’时,是怎样退出‘画图’窗口的吗?现在你们有以前学过的方法,退出Word窗口,比较一下它与画图窗口的退出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己尝试练习个别学生示范操作(注意文章的保存)巩固与练习让学生在电脑上自由操作,进一步熟悉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基本作用。

  (教师巡视并指导)总结以后,我们进行文字处理时,都要用到这些菜单或工具。

  所以我们必须熟悉它们的位置和作用。以后才能更熟练地用Word来进行文字处理。

  课后练习与知识扩展:

  1、在家试用Word 20xx输入一篇简单文档,并对其进行一些简单设置。

  2、试调出Word20xx中的各种工具和菜单,记下它们的位置和名称。

  教学体会:

  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初步认识了Word 20xx,并知道它的功能比以前学的记事本强得多,认识到学会Word 20xx才可以进行较复杂的文字处理工作,才能满足我们日常工作需要。对Word 20xx的学习有很大的兴趣。

信息技术教案4

  FLASH动画制作-----引导层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引导层及引导线。2.会应用引导层做出简单的动画:升空的气球。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层的含义和建立方法2.引导线的含义及绘制

  三.教学难点

  运用引导层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复习原有知识(帧动画)→原有知识运用(做一个帧动画)→总结提出问题→引入新知识(添加引导图层)→新知识剖析(引导图层的含义)→新知识运用

  六.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2.操作演示法3.复习法

  七.教学设备

  多媒体机房

  八.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创设问题情景,任务驱动)

  1.复习知识:

  ①操作升空的气球(对上次课的运动动画的知识的温习)②播放滚动的小球.swf,树叶的飘落.swf,升空的气球.swf(让学生观看比较运动的路径的特点)

  2.设置悬念,引出问题

  师: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帧动画都是使运动对象沿直线运动,但现实中是不是都是沿着直线运动呢,比如气球的升空是不是一定沿直线上升呢?树叶的飘落是不是沿直线飘落呢?

  学生回答(略)师:那我们怎样解决这些实际性的问题呢?我们能否让它们沿某一路径(路线)运动呢?

  3.展现目标,任务驱动展示气球沿曲线升空动画

  4.提出任务:提出任务:要使运动对象沿特定路径运动,就必须增加引导图导,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师:同是气球升空的'动画,但他们升空的路径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沿着曲线运动,一个是沿着直线运动,那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又有身不同的地方呢?下面我们通过FLASH软件来看他们的源程序。

  打开升空的气球(直).fla和升空的气球(曲).fla

  (二)激发探究热情,自主实践

  1.讲授“引导图层”含义引导图层就是设定运动对象运动的某一路径(路线),在引导层中画好运动路径,在被引导层(引导层的下一层)中使运动物体与路径相吸附在一起。被引导层:用来放置被引导的元件,当创建运动动画后,元件就会沿着引导线运动起来。(结合FLASH软件中升空的气球来讲解)

  2.讲授“引导线”含义引导线是绘制在引导层中的,它可以让一个对象沿着指定的路径(引导线)运动,而这个路径可以是任意的有起点和终点的连续线条,并且引导线在动画发布后是不可见的。引导线也就是元件的运动路径,可以使用铅笔,线条,椭圆和画笔等绘制工具进行绘制.(导出影片,让学生观察是看不到引导线的)

  (三)步骤

  1.新建FLASH的文档

  (文件→新建→FLASH的文档)

  2.绘制元件→气球(按照上节课讲的步骤操作)

  (1)插入→新建元件→元件名:“气球”,类型:“图形”→确定

  (2)选取绘图工具栏中的“椭圆”工具,线条是无线条,填充色去红色,在舞台中绘制出一个椭圆,再取铅笔工具,线条颜色为深蓝色,绘制出一条绳子栓住气球。

  3.让气球升空(1)切换回场景→单击图层1的第一帧→将气球从库中拖入到舞台中→右击第55帧→插入关键帧→右击第1帧→创建补间动画

  (2)新建图层→单击图层2的第1帧→选取铅笔工具→线条颜色是蓝色→在舞台画出一条引导线

  (3)返回图层1→单击第1帧→将元件(气球)的中心位置移到引导线的起始点→单击第55帧→将气球的中心位置移到引导线的终点位置

  4.测试影片(控制→测试影片)5.保存:导出影片

  (文件→导出→影片→F/83班作业(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四)思维拓展

  1.如果我想在导出影片是看到引导线,看它是否引导层和被引导层是不是相互依附了,检验一下自己的做得是否对,那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引导线出现呢?

  2.是否可以让多个气球同时升空?我们是如何实现的呢?

  (五)能力的提升

  1.落叶的飘落会做没?

  2.地球的自转九

  九、小结:

  1.着重理解引导层,引导线2.引导层的运用:升空的气球

  教师总结:引导图层就是设定运动对象运动的某一路径(路线),在引导层中画好运动路径,在被引导层(引导层的下一层)中使运动物体与路径相吸附在一起。引导层位于被引导层的上方。引导线是绘制在引导层中的,它可以让一个对象沿着指定的路径(引导线)运动,而这个路径可以是任意的有起点和终点的连续线条,并且引导线在动画发布后是不可见的。

  十.课堂训练:

  1.制作单个气球升空的动画,保存到F/83班作业文件夹中,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2.多个气球升空的画面;(可选,有能力的学生可做)

信息技术教案5

  一、教学引入:

  借用学生提出的疑问:“老师,上节课移动渐变动画中的小鸟只能是沿直线运动,怎么才能让它沿曲线运动呢?”展示移动渐变动画方法

  制作的小鸟运动效果和引导层动画制作的小鸟运动效果,通过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

  (一)引导层动画的定义:

  引导层动画又称路径动画:就是在引导层中绘制路径,可以使移动渐变动画中的对象沿着指定的路径运动的动画。

  (二)引导层动画的组成:

  1.引导层——引导线

  ⑴引导线的作用:使引导对象按规定的路径运动。⑵引导线的绘制:利用铅笔工具、直线工具、钢笔工具等。⑶引导线的特点:①必须是连续的线段;②必须有起点和终点,其起点和终点不能重合;③最终生成动画时引导线是不可见的。

  2.被引导层——被引导对象

  (三)引导层的创建方法

  ①在图层面板中选中被引导层,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引导层;②在图层面板中选中被引导层,单击添加运动引导层按钮。

  (四)引导层动画的.实现步骤(引导层动画实例——自由飞翔的小鸟)

  1.创建被引导层。2.创建引导层。

  3.在引导层中绘制引导线,作为小鸟的飞行路径。

  4.把被引导层第1帧中的小鸟移至引导线的起始端(注意:在移动时,在元件的中央会出现一个空心的小圆,一定要将其空心小圆与曲线端点相重合)→再把最后一帧中的小鸟用同样的方法移至曲线的终止端。

  5.创建补间动画,按Ctrl+Enter回车键进行影片测试,保存文件。

  (五)要点回顾

  要确保运动对象能够沿着引导线运动,那么起点和终点对象的中心点必须在引导线两个端点上。

  (六)活学活用

  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引导层动画的创作。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制作引导层动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flash动画制作中,开启你们的智慧,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教学反思]在此微课中我没有反复地讲解各工具的用法,而是以一个学生提问引出新课,进而通过新旧知识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配以精彩的实例着重讲解了引导层动画的制作过程及核心的要点。在练习中,学生有选择地利用各种素材创造性地动手制作动画实例,逐渐发现并掌握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后,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信息技术教案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2、了解常见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

  3、掌握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常见方法。

  过程与方法:

  了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能够熟练利用网络来进行信息交流(如:邮件发送、文件交换、网上聊天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经历不同,上网时间有很大差异,因此对网络的认识也各有不同,有不少同学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网络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对网络的感性认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时代信息交流的方式

  教学难点: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每天都会有新的事物产生。你关注过这些吗?你了解古人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吗?从古自今,信息传递方式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开始我们就将开展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一起走进信息世界,去了解信息交流方式的改变是怎样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教师活动:观看3段视频,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视频中都有哪些信息交流方式?

  2.日常生活中你用到过哪些信息交流方式?

  3.你都是用它们来干什么?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教师引入新课

  探究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看看这组材料向我们介绍了古人几种传递信息的方式。

  生1:《烽火戏诸侯》中介绍了可以用“烽火”来传递信息。

  生2:《“我们胜利了”》介绍了可以用“长跑”来传递信息。

  生3:《装在瓶子里的信》介绍了可以用“漂流瓶”来传递信息。

  师:你还知道哪些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生1:“信使”。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信使”,也就是《“我们胜利了”》所说的用 “长跑”来传递信息。

  生2:用“响箭”传递,我从网上查到的。

  生3:用“信鸽”,我听爸爸说过“飞鸽传书”的故事。

  生4:孔明灯,我从书上看到的。

  走进现代信息时代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搜集到了这么多关于古人传递信息的资料,我相信还会有一些方式是我们没有发现的,希望以后大家留心这方面的信息。接着让我们走进现代信息时代,说说从阅读材料《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中你了解到现代哪些信息传递的方式。

  生:信件、报刊。

  师:这些都是依靠于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生:电报、电话。

  生:网络。

  师:除了阅读材料中讲到的这些,你还知道现代那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生:有短信。

  生:广播、电视。

  生:有亲眼看到的,听到的。

  教师:网络提供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哪些呢?

  学生:qq,聊天室,博客,校内网,微博,论坛等等。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观看图片,讨论交流,总结网络信息交流方式的优缺点 教师总结网络信息交流方式的优缺点。

  学生思考问题,如何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如何做一个文明网民。

  知识扩展:

  教师推荐教育在线网站。简单介绍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七、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由于教材编排未考虑到零起点的情况,而在教学过程,班级中存在大量零起点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了不少的讲授内容,解决掉学生零起点的问题。

  由于学生对网络信息交流的掌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学生实践的时候采用分组活动,将基础好的学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去,实现互帮互学,基本解决了学生差异的问题。 关于引导学生做一个文明的网民,是一个重点,同时更是一个难点。如果采用简单的教条式教学,生搬硬套地灌输,效果不会很好。在课堂教学中考虑以具体现象由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统一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使学生实践了网络交流的基本操作,又引导学生形成了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做到了两全其美。

  由于本课添加了部分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在最后部分又采用了学生讨论的形式,因此教学的时间和节奏上就比较难以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适当的取舍,否则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教案7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Excel公式的基本概念。

  (2)掌握在Excel中用公式进行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

  (3)学会复制公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用公式计算。

  (2)难点:复制公式。

  [教学准备]

  电子教室程序、网络硬件与软件、板书内容的贴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Excel中有很多数据,有些数据有一定的规律,这就可以用公式来计算,让我们来学习数据的简单处理吧

  二、教学新课

  1、在Excel中用公式计算

  ①在D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3*c3”,敲回车键。

  ②在D4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3*c3”,敲回车键。

  ③在D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5*c5”,敲回车键。

  ④在D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6*c7”,敲回车键。

  ⑤在D7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7*c7”,敲回车键

  知识点:①.Excel规定,用“+”号表示加法运算,用“-”号表示减法运算,用“*”号表示乘法,用“/”表示除法运算。

  ②.公式中只能使用小括号,小括号可以有多层。

  ③.先乘除后加减、内层括号中的式子优先计算等规则。

  2.利用编辑栏修改公式

  ①选定输入了公式的单元格,编辑框里会显示出输入的.公式。

  ②在编辑框里单击,框里出现插入点时,用→或←键适当移动插入点,适当修改编辑框里的公式。。

  ③敲一下回车键或单击编辑框里的“√”按钮。

  3.复制公式

  ①打开“五年级成绩统计表”工作薄。

  ②选定G3单元格,输入公式“=B3+C3+D3+E3+F3”,敲回车键。

  ③再次选定G3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④把指针移动到G4单元格上,按住左键向下拖动到G9单元格后放开,同时选定G4、G5、G6、G7、G8、G9单元格。

  ⑤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G4、G5、G6、G7、G8、G9单元格中就会得到正确的总分。

  ⑥观察G4、G5、G6、G7、G8、G9单元格中的公式,可以看到都是求左边五个单元格中数据的和。

  ⑦保存并关闭工作薄文件。

  知识点:操作时可以看到,单击“复制”按钮后,G3单元格的边框会变成闪烁的虚线,表示它的内容已复制到剪贴板里了。

  教师演示操作要领

  学生上级实践操作

  讨论交流出现的问题

  师生总结

  三、综合练习评价激励

  1、打开工作簿“今日我当家.xls”,用自定义公式统计每月小计及结余。

  2、每组代表汇报计算结果。

  3、出示正确结果,学生自我评价。

  4、展示交流评价激励

  四、总结延伸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你可以试着把你自己每周的花费制作成一个工作表,看看自己的消费情况了。

  教后反思

  本届课内容较简单,复制公式对于部分学生有点陌生但经过演示多数掌握得较好,只有个别学生掌握的较差,以后教学时注意把复制公式的操作步骤讲清楚,讲得慢一些。

信息技术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在网络中搜索图片以及浏览图片的操作方式,并能够保存图片。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学习搜索、浏览图片的方式,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体会利用浏览器搜索图片的便捷性,并能将搜索技巧应用于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浏览器搜索、保存图片的方法。

  【难点】浏览图片的不同操作方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黄山奇特美景的图片,提出问题:如何找到黄山美景的图片呢?【利用浏览器搜索】

  教师总结:利用浏览器搜索可以快速的查找到黄山的风光图,那么如何利用计算机在因特网中搜索并下载保存黄山的'图片呢?接下来就以保存黄山的图片为例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1.搜索图片

  教师讲解:搜索查找图片前需要先打开相应的搜索网站。

  教师演示搜索黄山图片的操作过程,提出问题:

  (1)在浏览器中只输入关键词“黄山”,得到的搜索结果是什么?【所有跟黄山有关的图片】

  (2)如何缩小搜索范围?【进一步提炼关键词】

  (3)如果输入关键词“黄山冬景”得到的搜索结果和只输入关键词“黄山”有何不同?【前者搜索到的是黄山冬天的风景图片,而后者是黄山四季的风景图片】

  之后请学生自己动手搜索黄山不同季节的风景图片。

  教师总结:在用浏览器搜索信息时,通过提炼关键词的方式可以得到想要的文本信息也可以得到想要的图片信息。如果想要得到更精确的搜索结果,可以进一步提炼关键词。

  2.浏览图片

  教师讲解:在搜索到想要的图片信息之后,可以对搜索到的图片进行浏览。

  布置任务,限时3分钟,自主上网浏览查找到的黄山图片。

  提出问题:

  (1)完成搜索后如何浏览所有搜索到的图片呢?【拖拽浏览器右侧的滚动条】

  (2)当鼠标指针移到图片上时,浏览器显示的内容有什么变化?【当鼠标指针移到图片上时,图片下方会显示图片的相关信息】

  (3)鼠标单击图片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单击图片后,图片会以大图的形式显示】

  教师总结:进入大图浏览模式后可查看图片的细节,同时,图片右侧会显示图片的相关信息。如果想要查看上一张或下一张图片可以通过按左右光标键来实现。

  3.保存图片

  教师讲解:搜索到的图片,可以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和朋友们一起欣赏。

  布置任务,同桌为单位,时间5分钟,完成黄山图片的保存。

  提出问题:

  (1)保存图片的操作步骤是什么?【右键单击图片→单击“图片另存为”命令→选择保存位置→单击“保存”】

  (2)若想以其它命名保存图片,应如何设置?【在单击“保存”按钮前,修改“文件名”文本框中的内容】

  教师总结:除了通过单击图片的方式进行保存,还可以利用图片下方工具栏的“下载”按钮实现保存功能。

  (三)巩固提高

  请以“徽州古民居砖雕”为关键词,查找并欣赏图片。

  教师巡视指导,指导要点:两个关键词之间要有空格,在查找之前要进入“百度图片”搜索页面。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搜索图片的步骤,学生回答打开浏览器,输入关键词等。

  作业:思考如何在浏览器中保存网页。

  四、板书设计

  搜索网站

  保存网页

  保存图片

信息技术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网页中常用的几种图片格式。

  能力目标

  学会插入图片;掌握设置图片的大小和对齐方式的方法;学会设置页面背景颜色和背景图片。

  情感目标

  通过制作“蝉”网页,培养对大自然深入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设置图片的大小和对齐方式;设置页面背景颜色和背景图片。

  教学准备

  网页素材“蝉”图片多张。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激发兴趣

  1、学生欣赏“蝉”的图片,并说出图片相对于文字的优点。

  2、如何让自己的网页变的生动形象?

  3、揭示课题—图文并茂的网页。

  自主探究

  交流分享

  一、插入图片

  1、任务:新建网页“chan.html”,网页标题为“蝉”,插入桌面图片“蝉.jpg”。

  2、学生自学课本,探究完成任务。

  3、找2名学生汇报演示操作。

  二、设置图片的大小和对齐方式

  1、任务:适当的调整图片的大小,然后输入课本上的文章,并使图片在最右边。

  2、学生探究操作。

  3、学生演示汇报。

  三、设置网页的页面背景

  1、任务:设置网页的页边背景为黄绿色,背景图像为“bg01.gif”。

  2、学生尝试操作。

  3、学生汇报演示。

  合作学习

  释疑解难

  1、学生提出问题。

  2、教师补充问题:

  (1)、插入图片时,选择了图片单击插入以后出现的对话框是要进行什么操作的`?

  (2)、图片的对齐方式修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设置网页背景要注意什么?

  3、学生小组研究问题。

  4、小组汇报解决问题。

  实践创作

  展示评价

  1、搜集螳螂素材,制作网页“tanglang.html”,让网页变得更美观。

  2、小组评比推选优秀作品。

  3、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评价作品。

  梳理总结

  拓展延伸

  1、学生说本节课收获。

  2、同学们都做的很好,希望你们以后用这些知识把自己的网页变得更漂亮。

信息技术教案10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素质教育的根本思想和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倡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适当的进行德育渗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

  要落实这些任务,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适合的,而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原理上的“任务驱动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转变学习方式。

  本课以任务驱动下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和任务练习,力求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通过学习画图,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处理图形的基本技能,更要培养他们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为将来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打下基础。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翻转和旋转》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 小学版 第1册》《龙宫寻宝》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翻转和旋转图形,在学会了缩放、复制、删除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画图程序的图形处理功能——翻转和旋转,这是图形处理的特殊技法。除了学会具体的操作技能外,学生还要对水平翻转、垂直翻转、按一定角度旋转(90度、180度、270度)的含义深入理解,才能根据图形处理的需要准确地进行翻转和旋转。

  本课是“指挥计算机画画”这单元最后一课的教学内容,学习完这一课,学生将进入综合创作电脑绘画作品的阶段,所以,学好这一课能够帮助学生创作更好的作品,提高学生电脑绘画的水平,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学会了使用线条、图形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及为图形着色的方法,已经对画图程序有了初步的认识。目前是刚刚接触画图程序的图形处理功能,会使用选定和任意形状的裁减工具选定图形并进行缩放、复制、删除,对图形处理这部分也很有兴趣,知道了画图程序不仅能画画,还有很多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神奇功能——图形处理。班内有一半学生家里没有电脑,操作不熟练。三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了阅读理解的能力,没有水平和垂直的概念,但是知道轴对称图形。他们还没有学过角,没有角度的概念,不知道90度、180度和270度,但是通过学习钟表,他们已经了解了旋转,顺时针和逆时针。

  教学方式:自主学习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手段:教具 板书

  技术准备:学生的技术准备:硬件:机房所有机器能正常使用

  软件:学生练习用的文件

  教师的技术准备:flash、展示用的图片、机房网络教室软件的正常使用

  教具:“福”字、4个箭头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

  1、熟练使用选定和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选定图形

  2、掌握翻转和旋转图形的方法

  3、理解水平翻转、垂直翻转、按一定角度旋转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通过亲自上机实验,找到翻转和旋转图形的方法,体会探索的乐趣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敢于实践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贴春联等练习,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风俗的认识。通过创设情境和画面优美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问题框架(可选项)

  基本问题:如何翻转这些错误的路标?怎样用这四个一模一样的半圆形组成一个风车呢?

  内容问题: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是让图形怎样翻转?

  按一定角度旋转是让图形往哪边旋转?

  拓展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这只小老鼠的图形经过垂直翻转和旋转180度以后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吗?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年过春节的时候,北京很多公园都会有庙会,你们去过庙会吗?庙会上都有什么呀?今年春节,我就带着自己的小侄女去龙潭湖逛庙会了,她看到很多孩子手里拿的风车很有趣,非要买一个,可是我们不知道风车店在哪,于是就拿出了手里的地图。

  [出示地图图片]

  师:你们看看这张地图,按照地图上路标的指示能不能到达风车店呢?

  生:能。不能。

  师:你再仔细观察一下。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因为有些路标的方向指错了。

  师:你回答得非常好!那么如何让这些错误的.路标改变方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技能:翻转和旋转

  [板书]翻转和旋转

  (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逛庙会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教学内容)

  二、自主学习探究,归纳总结知识

  1、翻转

  师:前面我们学习移动图形、改变图形大小、复制图形时都要遵循一个什么原则?

  生:先选定再操作

  师:那么今天我们要翻转图形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即先选定路标,再翻转。

  [板书]先选定再操作

  师: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自己试一试将错误的路标转过来。

  [出示幻灯片]提示:1、从菜单栏里查找翻转路标的方法

  2、通过鼠标右键单击调出快捷菜单查找翻转路标的方法

  生:自己朗读提示

  [实践1] 打开“路标”文件,将错误的路标翻转过来

  (学生根据提示完成实践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通过在电脑中反复动手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师:打扰同学们了,我们先做到这,有些同学已经找到解决的方法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1:讲解,演示,将地图中一个错误的路标翻转过来(图像—翻转和旋转—垂直翻转)

  生2:讲解,演示,将地图中错误的路标翻转过来(单击鼠标右键打开快捷菜单—在快捷菜单中选择翻转和旋转—水平翻转)

  师:都谁也找到方法了?说明你们很聪明,动手能力很强。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问刚才的这两位小老师?

  生:举手。没有。

  师:下面你继续完成任务,让同组的另一个人操作,边做边思考: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是让图形怎样翻转?

  (巩固知识,照顾两个人用一台电脑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练习时间。并给那些动手能力强、操作快的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练习看到知识的本质,深入理解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师: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是让图形怎样翻转呢?出示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生:左右。上下。

  [板书] 水平 左右

  垂直 上下

  师:同学们帮我们把地图修改好了以后,我们就顺利的到达了风车店,风车店的风车可真多呀![出示风车图片]这些大风车都是由哪个图形组成的呢?要想用四个半圆形组成一个大风车就要用到旋转。

  旋转图形也要遵循先选定图形再旋转的原则,在翻转和旋转对话框中单击“按一定角度旋转”,下面又有三种选项,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作用。

  打开“风车”文件

  生:阅读文件中的实践要求

  [实践2] 打开“风车”文件,按要求旋转图形,并用旋转后的图形拼成一个风车。

  (学生自己按照要求完成实践2,教师巡视指导。考察学生对题意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谁已经把风车拼好了?你们真了不起!

  [展示作品]

  师:说一说他拼的风车怎么样?

  生:他的风车拼对了,而且没有缝隙,拼得很好。

  师:你能把你的操作方法给大家讲一讲吗?

  生:讲解并演示,将2号半圆形旋转90度,3号半圆形旋转180度,拼风车。

  师:这位小老师讲得清楚吗?你们还有不会的吗?赶快问问他?最后一个图形不用演示,老师相信你们也能做出来了。下面就请你们继续完成任务,换一个人操作,也是边做边思考,按一定角度旋转是让图形往哪边转的?

  (巩固知识,照顾两个人用一台电脑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练习时间。并给那些动手能力强、操作快的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练习看到知识的本质,深入理解按一定角度旋转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师:按一定角度旋转是让图形往哪边旋转呢?我们一起来分析。

  [播放]

  请你认真观察图形的旋转和钟表上时针的转动。

  生:顺时针旋转

  [板书] 顺时针旋转

  (通过播放帮助学生理解按一定角度旋转90度、180度、270度的含义。)

  师:翻转和旋转的含义你们都明白了吗?那么老师考考你们?打开“旋转和翻转对比”文件,请同学们思考这只小老鼠的图形经过垂直翻转和旋转180度以后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一样。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演示讲解,将图形分别垂直翻转和旋转180度后,让学生观察对比。

  生:不一样。

  (加深对翻转和旋转的理解,知道对于有些图形而言,垂直翻转和旋转180度的效果不同,要加以区别。)

  三、综合练习,巩固知识

  1、贴春联、贴“福”字

  师:过春节的时候除了逛庙会的风俗外,家家是不是都会在大门上贴上“福”字和春联?

  老师这里有个“福”字,生活中我们怎样贴“福”字?

  生:倒着贴

  师:有倒着贴,也有正着贴的。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生:福到了。

  师:谁能到黑板上把这个“福”字贴一贴?

  生:争先恐后到黑板上贴“福”字

  师:打开“过年”文件,把“福”字分别贴在每扇门上,把对联贴在墙上

  生:完成练习。

  (巩固知识,并通过贴春联、贴“福”字的练习,增强学生对传统风俗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展示学生作品]

  生:纠正作品中的错误。

  师:谁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操作过程)

  生1:“福”字倒着贴,旋转90度,正着贴旋转270度。

  生2:对联应该旋转180度。

  生3:对联还可以先垂直翻转,再水平翻转,

  2、拼图

  师:在庙会上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买回了一个拼图,请你打开拼图文件,咱们一起拼一拼。

  生:完成拼图。

  [展示学生作品]

  师:他拼得对吗?

  生:对。

  师:都谁已经拼好了?你们真聪明!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操作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操作过程)

  生1:水平翻转。

  生2:垂直翻转。

  生3:旋转90度。

  生4:旋转270度。

  四、总结

  师:最后我们回忆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谁说说你今天都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了翻转和旋转,知道水平翻转是左右翻转,垂直翻转是上下翻转。旋转是顺时针旋转。

  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原则:

  激励性、多向性、综合性、全程性

  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2、学生之间互评

  3、教师点评

  评价量规

  1、正确完成练习,作品应符合生活中的实际效果,符合原图的效果,不应出现错误,如对联贴完后不应出现上下颠倒或左右颠倒的情况。

  2、操作方法多样化,一题多解,翻转与旋转相结合,灵活运用。

  根据上述标准,主要采取口头回答和口头评价。

信息技术教案1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画图软件。

  2.学会使用画图中“铅笔”、“刷子”、“喷枪”、“橡皮”等工具画一些简单造型。

  教学准备:

  1.准备几张在画图作成的小树图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首先展示准备好的几张小树图画。

  师:

  1.你们觉得这几张小树画的怎么样?

  2.大家想不想也自己画出一幅这样漂亮的图画啊?

  3.在电脑里用什么来画出这样的图画昵?

  二、打开画板,初识画图软件

  打开画图软件

  师:

  1.请大家把书本翻到17页,我们一起去打开可以让我们画画的'这个软件。

  2.你能够按照17页下边的提示自己打开这个画图软件吗?

  生尝试自己打开画板。

  师请一成功学生介绍一下打开画图的方法。

  打开画图方法:鼠标依次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认识画图界面

  师:看着17页下边那张图片,你知道了画图可分为几部分?

  画图界面可分为5部分:菜单栏、工具箱、颜料盒、状态栏、画布。

  三、“铅笔”、“刷子”、“喷枪”、“橡皮”工具的使用

  “铅笔”、“刷子”、“喷枪”

  师:

  1.大家看到这个软件的工具箱,里面有很多工具,现在老师请大家找一找“铅笔”、“刷子”、“喷枪”三个工具分别在什么地方,能用鼠标指出它们吗?

  生寻找并指出这三个工具。

  师请一学生回答。

  2.请你想一想下面这些事物分别是用哪个工具画出来的?

  答案:

  太阳是用(喷枪)画出来的

  叶子是用(刷子)画出来的

  花是用(铅笔)画出来的

  教师演示工具使用方法:用鼠标单工具,然后可以在画布上按住鼠标左键就可以使用这个工具绘画。

  学生自己尝试这三个工具,并用合适的工具画几棵小树。

  师:大家看到工具箱的下面有一块空白地方,这个地方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生:可以用来调整“铅笔”、“刷子”、“喷枪”等的粗细。

  “橡皮”

  师:

  1.“橡皮”是用来干什么的。?

  2.你猜一猜我们应该怎样使用“橡皮”这个工具呢?

  生:和其它3个工具相似的使用方法。

  四、利用省下的时间,完成《小树》这幅图画。

  五、图画欣赏

  把几张相对比较漂亮的画展示给学生看,说说你认为这幅画画的怎么样?

信息技术教案12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百度图片”搜索。

  2、了解什么是“百度知道”搜索。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使用“百度图片”进行搜索信息的方法。

  2、让学生掌握利用“百度知道”进行搜索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能根据实际需要,提炼有效关键词,查找所需的图片及文字。

  2、网页上图片的保存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提问:

  引入新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饮食、传统节日等方面各不相同。请同学们观看所示图片,回答图片中表达的是哪个民族的哪个传统节日?

  (学生回答:傣族泼水节。)

  问题引入:同学们想不想利用因特网搜索更多表现傣族传统节日的图片?今天我们给同学们介绍“百度”这个搜索新“朋友”,让它帮我们搜索信息。

  二、教学新课:

  1、使用“百度图片”,搜索傣族传统节日图片。

  请同学们打开“百度图片”网页,提炼所要搜索信息的关键词并输入关键词搜索图片资料。

  提炼关键词“傣族传统节日”。

  利用因特网搜索傣族传统节日图片资料。

  2、自主实践学习新知

  巡视学生,辅导学生,分析搜索方法。

  完成的学生举手示意,展示搜索结果。

  师:为方便以后学习、欣赏,需要将网页中的图片保存到电脑中。

  师演示网页中图片的保存方法,保存网页中打开的图片到“图片收藏”文件夹中。

  师生共同总结使用“百度图片”搜索、保存图片资料的`方法。

  3、实践交流巩固新知

  问题展开:自古就有“南宣北合”的说法,宣城是个典型的江南名邑,人杰地灵,旅游风景名胜数不胜数,你了解宣城的旅游景点吗?

  组内学生互相交流搜索方法,分享搜索结果。

  指导学生完成搜索任务,分析搜索方法。

  自主完成搜索任务。

  组内交流搜索方法,分享搜索结果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信息技术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任意形状的裁剪”和“Ctrl复制”的操作。

  (2)灵活运用“吊销”操作来协助画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服装DIY,使同学掌握“任意形状的裁剪”和“Ctrl复制”的.操作的方法,培养同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同学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会欣赏他人作品,并能说出自身的感受和评价。

  (2)在活动中,培养同学仔细观察、善于考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任意形状的裁剪”和“Ctrl复制”的操作。

  2、灵活运用“吊销”操作来协助画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食物和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对服装进行了各种巧妙的搭配,但相同的一件毛衣,假如上面添加了漂亮的小装饰可以让它与众不同,更有个性。

  你们想在你们的毛衣上添加什么小装饰呢?

  同学讨论,并守成P34页填空

  那我们一起来“美化服装DIY”吧!

  二、新授

  1.打开“服装”文件

  (1)怎样的把装饰放到衣服上呢?

  同学自学画图协助或教材P35页内容。

  汇报学习结果

  选定图形 装饰品 修改大小

  (2)同学尝试利用一种方式装饰毛衣

  汇报遇到的题,一起解决问题并完成毛衣装饰

  (4)小结

  2.给衣服添加图案后不满意,怎么办呢?有没有方法可以取消刚才的操作呢?

  同学自学教材P36页,并完成装饰的修改。

  小结并完成P36页内容。

  三、美化服装DIY

  DIY评比要求:1、创意设计;2、整体构图;3、色彩搭配

  同学进行服装DIY

  师巡视辅导

  四、评价,总结

  1.作品评选。

  2.自我评价

  3.完成我们的收获填写课后记;

信息技术教案14

  教学

  目标1、了解什么是下载。2、掌握下载文件的几个常用方法。

  教学

  重点、难点下载信息资源

  教具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有时候,我们在网上发现了一些好东西,例如:图片、文章、软件等,真想把它们扛回“家”-----我们自己的电脑上。怎么办?来,今天,老师就教大家如何下载资源。

  二、学习新课:

  A、任务一:下载图片

  1、教师演示后学生操作。(操作要点:如书P11页所示。)

  2、“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的图片下载下来并保存到“我的文档”中。

  B、任务二:下载网页

  1、学生看书自学

  2、指名演示

  C、任务三:保存完整的网页

  1、学生保存“中国科普博览”网站中介绍企鹅的网页。

  三、阅读课本

  P21—22留意课本中的知识着陆

  四、练一练:

  到网上书城去逛一逛,找些你喜欢的书,并把它扛回家。

  五、小结、质疑:

  到网上扛东西回家,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后记:

信息技术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封面幻灯片的组成,并能够独立制作封面幻灯片。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如何制作封面幻灯片,逐步提高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对封面幻灯片的整体布局设计和色彩搭配,逐步增强设计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添加文字和设置背景的方法。

  【难点】封面幻灯片布局的合理设置。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组杂志的精美封面,提出问题:看到精美的杂志封面有什么感受?【很吸引眼球,想要进一步了解杂志的内容】

  教师总结:幻灯片的封面就像杂志的封面,好的封面能够吸引眼球,反映演示文稿的主题内容,该如何制作封面幻灯片呢?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制作封面幻灯片》。

  (二)新课讲授

  1.封面幻灯片的组成

  教师讲解:好的演示文稿往往从主题鲜明的封面幻灯片开始,封面幻灯片都包括哪些内容呢?

  布置任务,自主探究,限时3分钟,通过观察教师发放的三个演示文稿作品,总结出封面幻灯片的`组成。

  教师总结:封面幻灯片主要包括演示文稿的标题、作者、制作时间以及主题图片等。

  2.添加文字

  教师讲解:封面幻灯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就是文字,文字包括普通文字和艺术字。

  教师演示给封面幻灯片添加艺术字的操作,提出问题:添加艺术字的操作步骤是什么?【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艺术字按钮,插入艺术字标题】

  布置任务: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限时5分钟,合作完成利用文本框输入副标题、小组的名称和制作时间,并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设置文本的字体和字号。

  教师总结:应根据整体布局,合理设计文本框插入的位置。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文本框按钮,在幻灯片中插入一个文本框,然后输入副标题后设置相应的字体和字号,再按照同样步骤输入小组名称和制作时间。

  3.设置幻灯片背景

  教师讲解:封面幻灯片已经有了文字,想要幻灯片更美观可以给幻灯片设置背景。

  教师演示:给幻灯片设置背景的操作,提出问题:如何给幻灯片设置背景呢?【利用格式背景命令,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教师总结:在设置幻灯片背景时,全部应用和应用是有区别的,全部应用是将背景应用于所有的幻灯片,而应用是将背景只应用于当前幻灯片,所以如果只想设置封面幻灯片的背景则需要选择应用。

  (三)巩固提高

  布置任务:限时3分钟,选择合适的素材,完善和丰富自己的封面幻灯片作品,在学生制作完成后,小组内推荐优秀作品,进行班级展示,学生先自评、再生生互评、最后教师总结评价。

  作品描述:幻灯片的背景为淡绿色,和春天的主题很贴合,文本样式多样。

  评价要点:主题突出,布局合理,图文色彩搭配美观。

  (四)小结作业

  小结:鼓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相关内容,如:插入艺术字的方法等,不足之处教师进行补充。

  作业:请学生自拟演示文稿的主题,如:校园文化、读书分享等。自选素材,制作一张精美的封面幻灯片,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信息技术教案】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教案01-07

信息技术教案08-22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案11-12

高中教案信息技术04-06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1-19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8-29

(合集)信息技术教案08-23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02-21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1-27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