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

时间:2025-07-04 06:58:1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1

  【训练要求】

  这次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爱自己的一件事,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本文设计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精神,主要表现在:

  1.减少束缚,引导自由表达。打破框框,淡化文体意识,把习作指导渗透在作前谈话、作后点评之中,学生在自然而然的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

  2.诱发兴趣,引导真情表达。习作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流露、交流的需要。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录像引发→闭目回忆→互谈感受(说与写)→品读交流”等形式,引发学生情感兴奋,开启学生心扉,引吐内心真情,确实把课堂当作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当作情感倾诉与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为情而造文”,使“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习作当文宗旨得以实现。

  [导写过程]

  一、忆父爱、母爱——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吟颂诗文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录像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好吗?(播放录像,再现温馨家庭生活场面,激发情感兴奋)。

  3、引发回忆。

  师:这是一段什么内容的录象呢?你能体会到爸爸、妈妈对你无微不至的关爱吗?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给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呢?(学生自由答)

  4、闭目想象。

  师:闭上眼睛,伴着音乐,把感受最深的爸爸、妈妈疼爱你的那件事情再回忆一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二、说父爱、母爱——开拓思路,引吐真情

  1.小组交流。

  师: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把刚才回忆中感受最深的爸爸妈妈疼爱你的事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就怎么说,做到说真话,吐真情。(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集体交流。

  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你和爸爸妈妈之间感受最深的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听。其他同学

  可以围绕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具体,进行补充、评议。

  ①谁愿意讲讲自己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他(她)为什么给你留下这样深的印象呢?(个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议)

  ②谁愿意讲讲你感受最深的事是什么?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

  ③谁还愿意讲讲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地方?说说原因。

  ④谁愿意讲讲其他有关“爱”的方面的内容?

  3.小结:同学们刚才讲得很生动,也很精彩,能把自己认为最受感动的情节,具体地、形象地描述出来,令听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写父爱、母爱——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习作导入。

  还有许多同学要讲,这样吧,请你提起笔,无拘无束,自由自地写下你认为印象比较深刻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一件事或发生在自己和爸爸妈妈之间的感人的一件事,体裁不限,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写真话,吐真情。

  2.学生进行片断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品父爱、母爱——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小组评析。写好了读,让小组的同学评议,有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

  2.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3.小结延伸:

  ①同学们,作文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我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②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做上“星级评价”。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2

  怎样修改作文?修改作文从哪里入手?这是学生最为困惑的问题,小学作文课堂。每次学生作文打完草稿后,我都要求他们先自己修改,然后同桌修改,最后抄写交上来。可到我批改时,仍然有许多错别字、病句,最为明显的是篇幅短,内容不具体,而且语句罗嗦,前后重复,几句话来回转着说。每次判作文,都是我最头疼的事。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觉得除了必要的指导之外,还应重视作文的评改,使学生在互评互改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学习目标:

  1.通过评改,教给学生修改字、词、句及标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

  2.指导学生修改一段话,把内容写具体。

  3.引导学生修改结尾,懂得作文首尾要呼应。

  学习重难点:把一段话修改具体。

  指导思路:

  作文评改课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所以我为学生创设了作文树生病,同学为其治病这样一个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第一步,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并相应贴出保健医生啄木鸟和生了病的.作文树,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任务就是修改作文。

  第二步,出示“病文”(文后附有“病文”),明确修改目标。首先让学生回忆本次的习作要求(开学以来,哪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把它写下来。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首尾呼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读文、讨论、交流,归纳出这篇文章的三大病症:(1)字、词、句、标点有错误;(2)内容不够具体;(3)结尾不能与开头呼应,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作文课堂》。老师相应把写有三个“病症”的卡片,逐条贴在树干、树根、树梢上,确定为本次的修改目标。

  第三步,引导学生修改,激活学生思维。老师仍以故事过渡,激发学生修改的欲望,然后小组讨论本组想要修改的方面,再推荐代表接受任务,最后集体进行修改。改完之后在全班交流评议,并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改,同时渗透修改方法。教师根据评议结果,相应撕去贴在大树上的三条病症。

  第四步,汇报收获,总结修改方法。这一步主要是汇报学习体会,交流修改方法,使学生在以后修改作文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修改能力。

  第五步,感受成功的喜悦,布置作业。通过学生朗读修改后的作文,师生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最后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布置作业,修改自己的作文,并提出修改要求:文章要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首尾呼应。

  附“病文”

  我该取下“帽子”了

  开学以来,流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该给我取下帽子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在家里,爸爸觉对是个“全威”,因为在文学知识方面,我从没胜过爸爸。爸爸是一位优秀文科大学的毕业生。我呢,小学生,一个“错别字大王”,因此,每次爸爸检察我的作业,我只能洗耳恭听,认真更正。我的错别字可多了,什么“已经”变成“以经”啦,“幻想”写成“幼想”啦,所以全家给我取了一个外号“错别字大王”。

  一次,爸爸又要检查我的作业了,翻着翻着,突然眉头一皱。我一看爸爸的神色,就知道他准又找出错别字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爸爸指着本子上的“亮”字,告诉我写错了。他说下面是个“儿”,不是“几”。可我总觉得是“几”,就查了字典,果然是。爸爸看了看字典,又看了看我,说:“这次你赢了我,下一次还要赢我,我给你取帽子。”“取帽子?什么帽子?”“错别字大王的帽子呀?”

  我可高兴了。从此以后,我在学习上更加细心了,错别字也越来越少了。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懂得查字典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2.看懂图意,把每幅图的意思说清楚、说明白,把4幅图的意思连起来写明白一段话。

  3.培养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重难点

  仔细每幅图,把图画连起来写清楚一段话。

  乐学善思办法

  通过对图画的观察,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锤炼,从而为“写”做铺垫。

  教学流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现在就来说一个谜语,请同学们来猜猜好吗?

  “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大,有字不认识,就去请教它。”

  学生猜谜语。(板书:字典)

  教师出示字典,说:这小小的字典也是老师,它的学问可大了,我们有不认识的字都可以请教它。有两位小朋友,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去请教这位老师了,我们一看好吗?(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指导看图,初知图意。

  1.请同学们按顺序看这4幅图,读图下面的提示,看看你们能明白这次写话的内容和要求吗?

  2.指名汇报。

  3.请同学们按图画的`顺序,把4幅图连一看,和学习伙伴说一说这4幅图画的是一件什么事?

  4.指名汇报说。

  5.教师明确看图的方法:看多幅图画进行写话时,我们要先把这幅图连起来年地,看懂图画的意思。

  三、逐幅看图,展开想象。

  为了说话方便,我们先来给图中的两个小朋友分别起个名字好吗?

  1.指导学生说第1幅图。

  (1)图中的同学正在做什么,男孩遇到了什么困难?想想遇到不认识字的他会怎么想,怎么请教同伴。(鼓励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心理、语言。)

  (2)和学习伙伴互相说说。(教师提出听话要求:看看谁最有礼貌,认真倾听其他同学说话,听后还能给同学提建议。)

  (3)指名说。

  (4)师生评议,鼓励有创新的同学。

  2.指名学生说第2幅图。

  (1)我们看看图画,再想象一下,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小男孩为什么去问老师了?

  (2)和学习伙伴互相说说,指名说,师生评议。对善于想象人物语言、描述人物动作的同学提出表扬,让大家向他学习。

  3.指导学生说第3幅图。

  (1)仔细看看第3幅图,和学习伙伴说说图画中的同桌是怎么做的?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呀?

  (2)汇报交流,表扬想象丰富的同学。

  4.指导学生说第4幅图。

  小男孩认识字了,他多高兴呀。他们是怎样互相帮助认识字的?这时他们又会怎么说呢?表扬说得具体的同学。

  四、回归整体,完整表达。

  同学们把每幅图的意思都说清楚了,现在我们再来把4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好吗?

  1.自由练习。把4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要用词恰当,说得具体。

  2.指名说话,师生评议。

  五、尝试写话,随机指导。

  同学们说得真不错,你们愿意把这件事写下来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吗?现在我们就来写写吧。

  1.指导写话:先写题目,要按顺序把每句话写明白,图与图之间要有衔接的话,要标点符号。2.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为评议做准备。

  集体交流,评议修改。

  1.投影出示习作,学生读,师生评议修改。

  (1)是否出示习作,学生读,师生评议修改。

  (2)语句是否通顺。

  (3)是否有错别字及漏字。

  (4)能够使用标点符号。

  2.按照评议修改的方法,伙伴互读习作,互相修改。教师巡视表扬修改认真的同学。

  七、抄写习作,欣赏佳作。

  1.工整美观地抄写习作。

  2.将佳作粘贴在教室墙壁上,学生随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4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这次习作是命题作文,是继前面的看图作文和观察作文的基础上,继续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话。从看图习作到学习范文习作,要求更高一步。要初步培养学生学会审题。选材。

  2.教材特点

  教材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了这次习作的题目和范围。题目是《一件好事》,写谁做的好事,在什么地方做的好事,有哪些好事可以写等,在教材中都简要他说明白了。教材第二部分,是一篇习作范文糙J嘛妹回家》。这篇范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学生容易接受、借鉴。教材第三部分,向学生提出了这次习作训练的具体要求。

  二、教学目标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自己做过或见过的一件好事,注意句子要通顺,连贯。

  2.鼓励学生做好事,热情帮助别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将好事的'经过部分写具体、写详细。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发生在身边的好事。

  四、教学准备

  课前鼓励小朋友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小黑板上准备好写作要点。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明确写作要求,学习范文,初步明确怎样来写一件好事。

  (二)教学过程

  1.导人,揭题。

  (1)上一次习作我们写的。观察作文——洗手帕,谁能说说我们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今天我们也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一件好事。

  2.学习第一部分。

  (1)小朋友在学校内、校外一定做了很多好象你能把自己做过的或看到另啪同学做的好事说给大家听听吗?(可让学生先自由读第一部分内容后再说)

  ①四人小组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好事。

  ②指名说。(教师将好事的名称板书下来)

  (2)鼓励、表扬做好事的学生和善于观察的学生。

  3.学习第二部分。

  我们怎样来写一件好事呢?先请同学们学习一位小朋友是怎样写自己所做的一件好事的。

  (1)自学范文,弄清下列问题:

  ①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好事,

  ②这件好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是哪些人做的好事?

  ③她俩怎样发现迷路的小妹妹,又怎样帮她找到家?

  (2)按上述要求逐个检查自学情况。(学生在回答时要让学生相互评价、纠正)

  (3)引导学生学习重点部分:“怎样送小妹妹回家的?”(先问哭的原因——再问清地址——提出建议——找到小妹妹的家)为什么这部分要写得这么详细?

  4.总结写法。

  (1)学了这篇范文后,你知道怎样写一件好事吗?

  (2)出示小黑板,齐读写作要点。

  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起因——经过——结果。

  ②要把经过部分一步一步写具体,写清楚。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连贯他讲述一件好事。

  2.能有顺序地写一件好事。

  (二)教学过程

  1.复习《送小妹妹回家》的写作方法。

  2.提出要求。

  (1)明确只能写“一件”好事。

  (2)要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句子要通顺、连贯,事情经过部分要写具体。

  3.说说自己准备写一件什么好事。将第1课时讨论的题材进行筛选。(如:扎扫把、补图书、给同学补课、给××送伞、扫楼梯,帮阿姨照看小孩、帮邻居收衣服……)

  4.说说怎样写这一件好事。

  (1)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干什么?

  (2)重点说“怎么干”。(这部分可让学生自由说,分组说,指名说,学生互评,纠正。)

  (3)事情结果怎样?

  (4)将三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

  5.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反馈、指导)

  6.及时讲评。(将巡视中发现有代表性的毛病让学生评议,修改;将选材、表达上较为优秀的习作当众朗读,以便示范领路,给予借鉴。)

  7.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及时修正。

  8.同桌互相阅读,修改。

  9.誊抄清楚。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5

  此课的设计思路:

  1、中年级习作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调动生活的积累,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这节课是基于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而开始的。

  2、这一阶段的学生刚开始习作,培养其观察能力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组织一些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多看、多记、多说,在活动中让他们学会观察,乐于表达。口头表达清晰明了,文章流畅自如。

  3、本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紧密结合。在口语交际课学生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看有关写自己的文章,以启发思路。

  4、本堂课本着“激发学习动机→交流、愉快的参与→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教学过程,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出最适合这个题目的内容,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力的综合性

  习作要求:

  1、抓住自己的特点来写。

  2、说真话,写清楚经历的事。

  3、加一个精彩的题目。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第一次来到这里和陌生的同学们一起上课,遇到了一个难题:怎样才能很快地和大家熟悉过来,并且帮助大家上好这节语文课呢?

  2、互相介绍。

  3、小结:在很多场合和情况下都会用到自我介绍,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出示课题(齐读)注:图片1

  二、竞赛激趣,引导观察。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好!下面我们先来做个有趣的游戏!

  在做游戏之前,请大家说说刚才老师和几位同学介绍的内容一样吗?(与众不同)每个人有哪些地方与别人与众不同?

  生自由发言。并把说到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并齐读。

  (答案可能有:性格、岁数、长相、爱好、特长、衣着等)

  过渡:看样子每个人有许许多多方面都和别人不一样。下面我们开始游戏。

  2、方法:将男孩子和女孩子分成两组,请各自推荐一名你们觉得最与众不同的同学作为你们的.代表。

  3、代表上台,其余的同学仔细观察。

  师:请注意观察,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男女生轮流说,展开竞赛。(男生说男代表,女生说女代表。)

  5、两个代表自己说。

  小结:从两位同学的发言中,你发现了什么?(他们说的都是与众不同的地方。)这说明谁最了解自己呀?

  三、启发思维,自由表达。

  1、(过渡):光听别人说可不行,我们自己也来申请个机会,亮出我自己,谁来介绍自己?想向别人介绍什么呢?可以看看黑板上的提示。

  师结合学生发言引导:这是介绍自己的什么呢?(回扣与众不同的地方)

  师:大家从自己的各方面介绍了自己,那我们写出的。作文不就一样了吗?

  师:对!我们不但个性、爱好、长相不一样,而且经历的事情也不一样。

  师:想一想,你都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现在老师就来帮助你们打开记忆的大门!

  2、出示图片2。(孩子们游戏、学习、运动的图片)

  这里面有你的影子吗?对了。我们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和小伙伴说说你经历的事吧。

  3、同排互相说。

  4、班上交流反馈。

  师:老师真羡慕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但是在写作文之前还要注意几个方面呢。

  5、师生合作明确习作要求。学生分小组阅读课本并从中归纳出本次习作要求。

  交流后明确并齐读。(出示图片3)

  四、口头成文。

  1、在刚才说的基础上,添头加尾,突出自己的特点,写写习作提纲。(考虑之中)

  若学生不知提纲,出示图片4,指导习作提纲的写法。

  学生分组完成习作提纲,并交流完善。

  2、根据习作提纲,口头完成本次作文。

  3、交流并评改1-2篇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教案08-28

小学三年级记事作文教案07-09

小学三年级法制教案05-15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07-06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11-04

除法小学三年级教案08-15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10-14

小学音乐三年级教案05-15

小学音乐三年级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