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班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知道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 能够迅速记住自己的组别;
3、 乐意参加游戏
活动准备:
在场地的两侧画两个大圆圈,作为粮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对幼儿进行分组:一组金豆豆,一组银豆豆。
2、 带领幼儿到户外场地明确两个大圆圈,一个为黄色粮仓,一个白色粮仓。
二、具体部分
1、请两组幼儿混合蹲在一个圆圈内,老师念儿歌:“金豆豆,银豆豆,一颗一粒不能丢,颗颗汗珠粒粒豆,拣到我的盒里头。边念边摸圈里幼儿的.头,被摸到的幼儿马上起来跟着走,直到豆豆拣完为止,最后拣豆人说:“金豆豆进黄色粮仓,银豆豆进白色粮仓。”大家马上分开,各自向指定地点跑去,并拉成圆圈,看哪对拉得又快又好。
2、幼儿开始游戏数次。
规则:金豆豆必须进黄色粮仓,银豆豆必须进自己粮仓。
活动结束:
教师对本次游戏中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一朵云帽子》,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通过观看图书和表演活动,理解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的原因。
3、体验与朋友交流和关心他人的欢乐。
活动准备:
1、大帽子一顶,云帽子和小鸟图片。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一顶帽子,引出主题。
(1)教师:夏天,火辣辣的`阳光照在头顶上,好热好热,怎么办?
(2)(出示一顶帽子):天热了,我们戴一顶帽子就可以遮挡阳光,使自己凉快一些。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一朵云帽子》。看看云帽子给谁戴好呢?
2、欣赏故事,初步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放在展示仪上,引导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当教师讲述到小草、小花、大树说“我戴、我戴”时,引导幼儿思考,你想给谁戴云帽子呢?为什么给它戴呢?
(2)教师继续讲故事,引导幼儿说说:小鸟为什么要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太阳公公戴上了云帽子,大地变的怎样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3、复述故事,进一步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放在展示仪上,引导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
提问:
(1)小鸟为什么要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
(2)太阳公公戴上了云帽子,大地变的怎样了?
(30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4、师和幼儿一边看书讲述故事,在对话处,等待幼儿大声的跟述。分角色表演“一朵云帽子”。将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扮演小草、小花、大树,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5、韵律活动“碰一碰”。
教师:天气变凉爽了,大家的心里感觉怎样呢?让我们和朋友一起开心的碰一碰、唱一唱、跳一跳吧。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判断、想象,并乐意大胆讲述。
2、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体验其诙谐性,初步学说儿歌。
3、体会文学活动带来快乐。
二、活动准备:
小老鼠手偶1个;小老鼠、小猴、长颈鹿、大象、小兔的图片各1张;花园图1张。
三、活动过程:
1、引发兴趣
(1)出示手偶小老鼠:“小朋友,你们旅行过吗?我要去旅行了,你们猜猜我会去哪玩呢?”
(2)幼儿自由的讲述。
(3)请幼儿回答小老鼠去哪旅行了?
2、找秘密,学习儿歌第一部分内容
(1)出示背景图:“你们看,小老鼠去哪旅行了?”
(2)“啊,好漂亮的花园呀!小老鼠真是高兴。咦,小老鼠突然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呀?我们一起找找吧!”
(3)引导幼儿在图中寻找“绳子”“滑梯”“水管”“秋千”。启发幼儿用“我找到了”来回答。
(4)“你们真棒,全都找到了。小老鼠这回可是更高兴了。吱吱,吱吱,爬‘绳子’喽、”教师边用儿歌的语言讲述边让小老鼠在背景图上玩耍。幼儿欣赏儿歌第一部分内容。
(5)请幼儿猜想 “绳子”“滑梯”“水管”“秋千”从哪来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6)请幼儿学着小老鼠的样边念边“玩”。
3、揭谜底,学习儿歌第二部分内容
(1)“哦,我们来看看着绳子到底是哪来的呀?”教师拉绳子出现一头老牛。运用儿歌的语言讲述:“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2)同样的方法请幼儿来揭示秘密,师幼共同学习儿歌的内容。
4、和幼儿一起边学小老鼠的动作边完整的念儿歌。
附儿歌内容:
小老鼠的旅行
吱吱,吱吱,爬“绳子”喽,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吱吱,吱吱,爬“山峰”喽,原来是骆驼的驼峰呀!
吱吱,吱吱,爬“管子”喽,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呀!
吱吱,吱吱,钻“地洞”喽,原来是大肥猪的大鼻孔呀!
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自己扮演“鼠妈妈”,孩子们则扮演“小老鼠。我将诗歌中小老鼠旅行要去的五个地方分别以图片的形式来呈现在活动室的五块墙上,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吱吱、吱吱”地旅行着,来到旅行地点“绳子”处,我请他们观察图片,看看小老鼠在做什么?到什么地方旅行了? 由于考虑到要让孩子们进行充分地想象,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在布置的时候,一开始都是将图片右边部分的整体图片给遮住的,他们只能看到“牛尾巴”这个局部。
在许多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我揭开了神秘的另一半图片,和孩子们边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边带领他们念着诗歌中的句子“吱吱,吱吱,爬‘绳子’ 喽,”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由于有了第一张图片的`经验后,聪明的孩子们在接下来几张图片的学习过程中变得更为主动了,他们会运用“吱吱、吱吱……”和“原来是……”这两个句型了。“山峰、管子、树林、地洞”在他们眼里又成了蘑菇、滑梯等各个旅行地点。
在这个活动中,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只小老鼠,在活动室里边走动边学习。虽然在整个活动中有个别孩子会在某个环节中表现得有些兴奋,但在我的提示下,他们还是能做一只守纪律的“小老鼠”的。
儿歌的掌握仅仅通过一至两遍的学习显然是不行的,但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觉得要是把“我们再来一遍。”这句话抛给孩子们的话,很定会有很多孩子的兴趣会减半。于是我想到了让更多的老鼠家庭的成员也来旅行。
小班教案 篇4
游戏:小动物爬呀爬
目标:
1、在爬的游戏中,能平稳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运动游戏的愉快。
玩法:
1、师生一起听音乐做律动,做好活动前的热身准备。
2、师生一起边说儿歌边玩"小猴爬山"的游戏,活动开手指和手腕。
十个小猴来爬山,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到山顶上。(根据儿歌节奏,从脚开始,十指沿着身体爬到头顶。)
教师问:"摘什么?"幼儿答:"摘桃子。"十个小猴来摘桃,摘呀摘呀摘呀摘,摘了许多大桃子。(根据儿歌节奏,左右手轮流转动手腕)十个小猴滑下山,滑呀滑呀滑呀滑,滑倒山坡下。(从头开始,十指沿着身体爬到脚上)
3、以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兴趣,"今天森林里会爬的小动物们要到游乐场去玩,谁愿意跟它们一起去呀?"教师以游戏口吻介绍游戏材料和注意事项。
4、鼓励幼儿自由探索爬的.方法,并与同伴交流、分享,互相模仿等,并说说自己学的是哪种动物。
5、适时调整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再次尝试爬的活动。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运水中感知水的明显特征,知道要节约用水。
2、尝试使用工具运水,能仔细观察各种工具运水的不同并愿意表达自己的发现。
3、体验玩水的乐趣。
活动准备:
水盆若干、玩水工具若干、毛巾、玩具小鸭、一段视频
活动过程:
一、运一运
--师:今天啊徐老师请了一位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它是谁?和它打个招呼。
--师:小鸭子最喜欢做什么呀?这里有一个游泳池,小鸭子要请小朋友来帮忙运点水。
--师:瞧,这里有许多工具,你们认识吗?这个是什么?
--师:你觉得哪个工具能运水?
--师:请你们去运运看,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
二、说一说
--师:你刚才用什么工具去运水的?它能运水吗?请把它放到红色的框子里。有没有哪个玩具不能运水?请你把它放到绿色的框子里。
--师:小朋友认为碗、杯子、瓶子能运水,漏勺和纱网不能运水,为什么啊?
--师:你觉得水是什么样子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师:水除了可以让小鸭子洗澡,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师: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三、看一看
--师:这里还有一个小鸭子的动画片,我们一起看一看。
--师: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跟动画片里的小鸭子一样没有水用了,会怎么样?那么以后我们用水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小朋友都明白了水非常重要,我们要节约用水,不浪费水。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说绕口令,发准“花”“画”“虎”“补”“知”“是”等字的音。
2.初步了解绕口令的主要特征,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活动准备:
一面小花鼓(画上老虎)、课件
活动重点:
感知、学习绕口令形式的诗歌。
活动难点:
能够发准“花”、“画”、“虎”、“补”、“知”、“是”等字的'音。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花鼓,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这是什么?上面画了什么?(这是一面小花鼓,上面画了一只老虎。)
你们喜欢敲鼓吗?请幼儿做敲鼓的动作。
师以故事形式讲述绕口令“小花鼓”的内容。
老师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呢!
二、初步感知绕口令。
1.教师以较慢的速度完整、清楚地把绕口令朗诵一遍。
2.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对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
三、教师再次朗诵绕口令。
提问:鼓上了画了什么?谁来敲鼓了?鼓怎么样了?谁来补鼓了?四、运用多种形式学说绕口令。
1.教师边朗诵边做动作,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可以轻轻地跟着朗诵。
2.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绕口令,并纠正幼儿对字的发音。
(教师带领幼儿读清楚“花”“画”“虎”“补”“知”“是”等字的发音)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可以请幼儿边做动作边念。
4.变换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如集体念、个别念、快念、慢念、自由组合念等。
五、感知绕口令形式的诗歌。
师:你觉得这首诗歌和以前学的诗歌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诗歌,有很多的字音都差不多,读的时候要仔细,一不小心就会念错,这就是绕口令,以后老师还会带小朋友学习很多有趣的绕口令。
六、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玩色中学会观察混色的效果,体验玩色的乐趣。
2、根据生活经验,讲述石头旅行的故事。
活动准备:
1、颜料、操作盒、抹布、桌布等若干。
2、石头人手一粒、铅画纸人手一张、衬衫包装盒人手一只、饭兜每人一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石头,引出主题。
师:今天,我给你们请来了两位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想)(教师出示石头)“你们好,我是蛋蛋。你们好,我是珠珠。”你们知道吗?它们可是两个旅行家哦。你们想听听它们旅行的故事吗?(想)现在就请你们给我们讲讲旅行的故事吧。
二、通过故事,教师演示滚画过程。
1、第一次讲述故事
蛋:一天,我穿上漂亮的红衣服,独自一人快乐的走在路上。
师:你们看,蛋蛋穿衣服时在颜料里滚了一下让身上都穿上红衣服,然后才能来到盒子里。穿衣服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将颜料撒出来或将手上弄的全是颜料,如果手上蘸到颜料就用抹布擦干净。
蛋:我在路上看到了小鸟,看到了小花,还看到了小草。最后,我走累了就回家休息了。
师:回家时要注意了你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就要回什么颜色的家里。蛋蛋穿的是红衣服,所以它就回到了红颜料的家。
2、第二次讲述故事
师:现在我们再请珠珠来给我们讲讲旅行的故事。
珠:这次旅行我想穿一件绿衣服,于是我来到了绿颜料的家。在这里我用身体在绿颜料里轻轻一滚,绿衣服就穿好了。穿上绿衣服后,我乘着汽车来到田野里,来到了蠡湖中央公园里,还来到了动物园。慢慢的天黑了,我就乘着汽车回家了。
师:你们知道现在珠珠应该回哪一个家吗?(绿颜料的家)我把它送到红颜料的家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就要回什么颜色的家里。)
三、教师讲解规则,幼儿进行滚画。
师:听说了蛋蛋和珠珠旅行的这么开心,许多石头也想去旅行。你们愿意带它们去吗?在旅行前,我有两个要求:1、在给石头穿衣服时,注意不能将颜料洒出来或将手上弄的全是颜料,如果手上蘸到颜料要用抹布擦干净;2、滚画时不能将石头滚出盒子。你们能做到吗?那现在就请你们带着石头去旅行吧。
(幼儿进行石头滚画,教师个别指导,提醒幼儿作画时保持桌面干净。)
四、编个旅行的故事
师:旅行好的小朋友可以坐到前面来和旁边的朋友说说你的石头是怎样旅行的?
(鼓励幼儿互相
交流,说说石头是沿怎样的线路旅行的。)师:我们的旅行都结束了,我想你们旅行故事一定很有趣。谁想来告诉大家你的旅行故事?在讲故事时你可以把你的滚画拿出来一起讲。
(结合滚画作品,启发幼儿根据生活经验编个石头旅行的小故事。)
五、请幼儿和客人老师说说石头的旅行故事。
师:你们讲的真好,现在请你们和客人老师去说说石头旅行的故事吧。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准备
《小熊不刷牙》PPT。
活动目标
知道牙齿的重要性,懂得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
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小熊哈利从不爱刷牙到每天刷牙的转变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嘴巴"图,导入活动
1.教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有趣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看到了什么?猜一猜,它会是谁呢?
2.教师:对了,这是小熊,它的名字叫哈利。我们跟哈利问个好:你好,哈利。
二、师幼共同欣赏故事
1.出示幻灯片3-4
(1)教师:哈利正张大嘴巴给我们看什么呀?再看一看,这是什么?小朋友,你们有牙膏和牙刷吗?你们喜欢它们吗?
(2)教师:可是,哈利他不爱刷牙,他会怎样对待自己的牙刷和牙膏的呢?看,哈利穿着海盗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剑,他在干什么呢?
2.出示幻灯片5
(1)教师:一天,妈妈喊:"哈利,刷牙啦!"你们猜一猜,哈利有没有刷牙呢?哈利把牙膏怎么了?
(2)教师:哈利一边冲牙膏一边说:"早上刷牙,晚上刷牙,天天刷牙,真是太麻烦了。"你们认为哈利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出示幻灯片6-8
(1)教师:有一天晚上,哈利还是没有刷牙就睡觉了,他做了一个梦,觉得自己的嘴巴里怪怪的,你猜一猜,他的嘴巴里怎么了?
(2)教师:现在啊,哈利可高兴了。"哈哈,太好了,没有了牙齿,我以后再也不用刷牙了,我要把这件事告诉我的的好朋友"。
(3)教师:可是,你们看,他们看到哈利没有牙齿是怎么做的?
4.出示幻灯片9-10
(1)教师:天黑了,小熊回到家里,哇,妈妈为他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呢。桌子上都有什么?看哈利的表情,你觉得他开心吗?为什么呢?
(2)教师:哈利一个人跑到屋子外面,你们想想,这时他心里觉得怎么样呢?
5.出示幻灯片11-12
(1)教师:小熊醒来啦,你们看,哈利的牙齿有没有掉呀?原来,刚才是哈利睡着了做了一个可怕的梦呀,哈利这下可高兴了!
(2)教师:"哈利,哈利,刷牙啦!"妈妈又在喊小熊刷牙了,你们猜,哈利这次有没有去刷牙呢?
(3)教师:哈利已经太久没刷牙了,都不记得正确的方法了,我们一起来教教他,好吗?
三、律动 刷歌牙
1.教师:我们也来刷刷牙齿吧。
2.教师小结:我们的牙齿本领可大了,一定要好好爱护它们,每天都要坚持早晚刷牙,而且不能吃太多的糖果哦,这样你的牙齿才会更健康,更漂亮!
活动延伸
开始爱牙活动。
把绘本《小熊不刷牙》放在阅读区,供幼儿平时翻阅。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愿意帮助鼠太太想办法,知道朋友们在一起最快乐。
2. 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变化,理解词:请客、扫兴、热情。
活动准备:
1. 桌面教具:一桌饭菜、鼠太太、青蛙先生、兔子小姐和熊大哥。
2. 配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 出示背景图,提问:这是谁的家?
2. 师:鼠太太有很多的好朋友,一天,鼠太太邀请这些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请了谁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
二、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前4段),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 提问:有一天,鼠太太在家里干什么?(出示一桌饭菜)理解词:请客。
2. 提问:鼠太太的客人是谁?(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角色图片)
鼠太太和客人在一起吃得开心吗?为什么?
三、演示教具,再次欣赏故事前4段,感受鼠太太和客人的情绪变化。
1. 提问:鼠太太看见客人来了,怎么说的?理解词:热情
2. 提问:客人到了鼠太太的家,发生了什么事情?鼠太太想了什么办法?大家开心吗?为什么?理解词:扫兴
四、幼儿为鼠太太想办法,讲述故事结尾。
1. 师:鼠太太热情地邀请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结果发生了意外的事情,大家都很扫兴。鼠太太觉得对不起大家,非常着急,她该怎么办呢?
2. 幼儿积极为鼠太太想办法。
3. 讲述故事结尾。提问:鼠太太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大家开心吗?为什么开心?
4. 小结:朋友们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事情。
五、完整讲述故事(配乐),感受故事中人物情绪变化。
1.提问:鼠太太请客,主人和客人的心情怎么样?发生了意外的事情后,心情又怎样?最后呢?
2.老师到幼儿的班级做客,鼓励幼儿象鼠太太一样做一个热情的主人。
附:故事《鼠太太请客》 (根据故事《老鼠请客》改编)
一天, 鼠太太要请客啦!,她准备了好多好多的`饭菜等客人们来。
一大早,青蛙先生来了,鼠太太热情地说:“欢迎欢迎,青蛙先生,请进吧!”,青蛙先生跟着鼠太太进了屋。
不一会儿,兔子小姐来了,鼠太太热情地说:“欢迎欢迎,兔子小姐,请进吧!”,鼠太太家的门太小了,她怎么也进不去。鼠太太见了连忙来推小兔,边推边说:“对不起,兔小姐,请你用力挤一挤。”小兔终于挤进了鼠太太的家门。
熊大哥来了,鼠太太热情地说:“欢迎欢迎,熊大哥,请进吧!”,可是熊大哥太大了,鼠太太家的门太小了,怎么也挤不进去,这下可糟了。鼠太太只得让里面的客人在屋里吃,请熊大哥在门外吃,大家都觉得很扫兴。
这样请客,真是太对不起客人了,怎么办呢?鼠太太想了一会儿,突然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她请大家把饭菜都搬到了大草地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好吃的饭菜,高兴极了,这是一个多么快乐的野餐呀!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的:
感受开心,愿意当个快乐宝宝。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神态快乐的小猫,小狗,小猪,小猴玩具及相应的头饰若干。
材料配套:
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笑一笑》。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赏小猫、小狗、小猪、小猴玩具。
提问:这些小动物快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动物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2、引导幼儿欣赏儿歌《笑一笑》。
3、引导幼儿玩游戏"笑哈哈"。
玩法:教师与幼儿分别戴上头饰,扮演各种小动物,当念到"你看XX也在笑"时,扮演该动物的幼儿自由表现开心的动作及表情。
4、指导幼儿看操作材料《笑一笑》,说说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笑。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好玩的球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9-12
小班的教案09-11
小班的教案07-15
小班教案07-27
[经典]小班教案12-28
小班教案【经典】02-20
【经典】小班教案02-25
小班教案(经典)03-11
小班教案(经典)11-23
[精选]小班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