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10的认识教案参考

时间:2024-09-15 11:36:5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10的认识教案参考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10的认识教案参考,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10的认识教案参考

小班10的认识教案参考1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的天性是好动,观察能力、模仿能力特别强。利用生活中的图形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还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一通过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活动认识圆形、三角形。

  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锻炼幼儿的胆量。

  教学重点、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小盒子、四颗大小不同的纽扣,三根火柴棒

  2、大头针若干、泡沫板一块、绒线或铜丝若干。

  3、圆形、三角形卡片、雪花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球、魔方、饼干、盆碗、纽扣让幼儿观察它们都是什么形状。如果知道告诉老师,小朋友认识那些图形。

  2、小朋友喜欢这些图形吗?

  3、今天我们就和这些图形做朋友。

  二、基本部分

  1、玩纽扣吧,请小朋友把自己手中的纽扣从大到小地排列并数数有几颗纽扣?(4)。问这些纽扣都是什么形状的?并请小朋友把最大的纽扣拿出来,摸一摸,看一看。

  2、找圆形;纽扣是圆形,还有什么是圆形的?让幼儿在教室里找圆形,找到后告诉老师,要大声回答问题,(表、桶、球、水杯)。

  3、连三角形:请小朋友用三根大头针随便分开插在泡沫板上。教师用一根绒线把大头针连起来后让小朋友说出是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比一比三角形与圆形有什么不一样?(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4、让幼儿自己动手,拼三角形:请每个幼儿用三根火柴棒拼成一个三角形。

  三、结束部分:

  1、发给每个幼儿一根铜丝,让幼儿发挥想象任意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而且还要说出自己的想法,锻炼幼儿的手脑并用,语言表达能力。

  2、给雪花玩具归类:圆形的放在圆盒子里,三角形的放在的三角形盒子里。

  3、摆卡片;发给每个幼儿一套图形卡片,让他们有创意的.摆出各种组合图形。

  4、欣赏图形,让幼儿自己来评价一下小朋友的作品。

  5、教师总结在课堂上全体小朋友的表现。

  教学反思

  我利用幼儿的好动好学的天性,让幼儿自己边学边边动手、边观察,在生活中找出各种图形,而且,锻炼幼儿说话、要大声说话,不仅要在科学常识方面学习,还要丰富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利用幼儿动拼图形时,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要想像出他所喜欢的图形才能拼出各种图形,幼儿特别喜欢用铜丝和图形卡片来拼图。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变成圆形、一会变成三角形又变成正方形,幼儿还用卡片组合拼图,用圆形和三角形组合成一只小鸟,三角形圆形正方向组成大象。幼儿特别有成就感。非常激动学习兴趣特别浓。

  本节课幼儿的注意力特别集中,就连胆小幼儿都能拼出简单的图形。这说明幼儿很聪明,只要给他们搭建平台,他们就有机会展示自己,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如果,这节课从上的话,我要给幼儿一支笔,要让动手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如、电视、洗衣机、冰箱、球、车轮、等等

小班10的认识教案参考2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感知数字7,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能情绪愉快的参加小组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黑猫警长》、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条。

  活动过程

  游戏捕鱼

  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吧!看我们来到哪里啊?(小河)

  让我们一起来钓鱼吧!

  2、个别幼儿讲述钓了几条鱼,并送到相应的篮子里。

  3、集体送鱼。

  认识数字7

  1、教师:小鸭子想吃鱼,我们看看来了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和小鱼哪个多?小鸭子能吃饱吗?那有什么好办法?《添上一只鸭子》,又游走一只小鸭子,现在哪个多?要让他们数量一样多有什么好办法?《去掉一条鱼》

  2、教师:数字7象什么?数字7除了表示7只小鸭还可以表示什么?

  游戏猫捉老鼠

  1、教师:听,谁的声音?(老鼠)教室里有许多的`老鼠,请宝宝帮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个点子的老鼠。

  2、幼儿操作

  听音乐玩游戏(猫捉老鼠)

  活动评价

小班10的认识教案参考3

  活动设计背景

  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五官的作用。《纲要》指出“活动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本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中班的孩子对五官已经有了初浅的认识,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有关五官的知识,学会自我保护,有必要让幼儿了解五官的用途,启发他们如何保护五官;否则幼儿经常用手挖鼻孔,经常把脏东西放到嘴里或把类似珠子的东西放到嘴里,有灰尘、沙子进入眼,用手搓,极不安全、卫生。因此,组织该活动能提高幼儿保护五官的意识,对幼儿很有教育意义。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感知五官的名称、位置和各自的作用,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判断、口语表达和动手操作等能力。

  情感目标: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并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五官的名称、位置和各自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准备

  大头儿子头像一张、小女孩头像一张,幼儿人手一张各种小动物缺少五官的头像一张,一瓶香水,小刀、石头子、表情图片两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欣赏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二、情境引入:

  利用大头儿子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师:昨天,大头儿子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头儿子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眉的名称及数量。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两个眉毛。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眉在头上的位置。

  (小小鼻子本领大,长在脸的最中间,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眼睛上面是什么?细又弯来是眉毛,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3、游戏:《小手拍拍》

  (师一起来边拍手边说儿歌“小手小手拍拍,小手伸出来,指指眉毛在哪里?

  幼儿:眉毛在这里,眉毛在这里…(指指眼睛,捏捏鼻子,拍拍嘴巴,摸摸耳朵)

  三、互动学习:

  让幼儿了解五官的用途,启发他们如何保护五官。

  小朋友们游戏好玩吗?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关于五官的谜语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1、谜面: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了解眼睛对人的重要性

  (以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小朋友,说说我们的眼睛可以帮我们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那我们如果没有眼睛将会怎么样呢?好,现在请小朋友把你们的小眼睛闭上,亲身感受一下。

  师: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眼睛对我们这么重要,那我们是不是应该保护自己的双眼呢?(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不玩刀子、剪子等,以免刺伤眼睛。)

  2、通过尝试,教师喷香水,让幼儿闻一闻,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不能用手勾鼻子)

  3、嘴巴是用来说话和吃东西的。用小手捂住嘴巴尝试,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4、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在日常生活中,不把小豆子放入耳朵、鼻子里)

  5、出示表情图片,眉毛具有表情作用,能丰富人的面部表情,双眉的舒展、收拢、扬起、下垂可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师:总结五官的名称,要讲卫生,并养成习惯。

  四、复习巩固:

  贴一贴

  1、出示缺少五官的面部图画。师:“有一个小朋友,不知道五官的名字,所以五官朋友们都不和他玩了,瞧,她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启发幼儿想一想:这个小朋友的脸上少了什么?

  2、分别出示单个五官的图片,请幼儿试着说出名称,并尝试贴到图画正确的位置

  3、游戏《贴鼻子》

  五、拓展延伸:

  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幼儿动手操作,为动物粘贴五官。

  六、结束部分

  儿歌《洗手歌》教育幼儿要爱干净,懂得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班10的认识教案参考4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红色、黄色,能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一起。

  2、体验与老师、同伴游戏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自制小兔手偶、红黄萝卜若干、音乐两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接到了小兔的电话,它邀请我们去它家玩,大家愿意去吗?那我们就开着火车出发吧、

  二、中间部分

  1、认识颜色(红色和黄色)

  (1)出示教学挂图(小兔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在哪里。

  (2)师幼一起唱《小兔乖乖》,小兔“红红”和“黄黄”相继出场,教师以其口吻和幼儿打招呼,并作自我介绍及红色、黄色的介绍。

  2、找颜色(红色和黄色)

  师:“红红黄黄非常欢迎大家来玩,快跟我们去家里逛逛吧!”

  (1)用对唱的方式找出(指)红色的东西。

  “红红”小结;你们真是我的好朋友,找到了我家红色的太阳红色的气球、红色的`苹果、红色的小花、红色的房子、红色的小圆、红色的萝卜。

  (2)、用对唱的方式找出(圈)黄色的东西。

  “黄黄’小结;我也好喜欢大家,找到了我家黄色的气球黄色的房子、黄色的萝卜、黄色的蘑菇、黄色的花……

  3、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师:“红红和黄黄请大家帮忙收萝卜,红萝卜放在红蓝子里送给红红,黄萝卜放在黄篮子里送给黄黄。”

  (1)、幼儿跟着“小兔”边唱边走,到达萝卜地。

  (2)、边唱边拔萝卜、送萝卜。

  (3)、红红和黄黄验收自己蓝子里的萝卜。

  三、结束部分(活动延伸)

  (配音)谢谢大家帮我们收回这么多的萝卜,喜欢哪个就请朋友们带回自己家吧!回到家后,发现红色和黄色的东西可要记得告诉我们呦。再见,再见!

小班10的认识教案参考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是防火;

  2、难点是自救。

  活动过程

  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⑤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动延伸:

  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小班10的认识教案参考】相关文章:

认识水果的小班教案05-19

小班认识冬天的教案01-18

《认识颜色》小班教案07-24

小班认识水果教案06-29

小班教案《认识水果》12-31

小班认识3教案01-26

《10的认识》教案05-21

《10的认识》的教案03-04

小班教案《认识图形》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