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案

时间:2024-07-31 08:43:30 教案 我要投稿

少年闰土教案(必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少年闰土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少年闰土教案(必备)

  作者:鲁迅

  教材简析

  《少年闰土》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情以及“我”对闰土的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闰土童年的故事,体会闰土的聪明能干、活泼可爱。

  3、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并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通过肖像、装束、语言、行动、事件的描写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他外貌以及性格上的特点。

  2、领会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抓关键句段进行品读感悟。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鲁迅资料、抄有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情感朗读法 自学感悟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直奔重点,学习课文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特点的有关段落,并进行写法的迁移,联系仿写。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他外貌以及性格上的特点。

  2、领会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激趣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教师:《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故乡》。鲁迅是什么人?请同学们读一读课后的课文链接。

  3、引导学生展示资料:你们对鲁迅还有哪些了解?

  4、教师导:那么,鲁迅在《故乡》中,为我们刻画了怎样的一个少年闰土形象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学习并掌握生字新词,读准、读通课文。

  (2)想一想“我”和少年闰土的关系。

  (3)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读一读。

  (4)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认读生字,积累词语。

  3、指名反馈:在自读中,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4、教师指名反馈: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少年闰土和“我”是什么关系吗?

  三、品读句子,初感闰土形象

  1、教师:同学们,虽然闰土和“我”仿佛年纪,但是初次见到闰土,闰土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我”初次见到闰土时的情形。

  2、指名反馈,出示语段(课文第四段)。

  3、全班一起读一读。

  4、教师:在读了这些语句,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5、教师追问:你们是怎么体会到的?

  6、教师小结:短短的几句话,作者抓住了闰土外貌的特点,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年少、健康、可爱、活泼的农村少年形象。

  7、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8、拓展练习:现在,请同学们仿照这些语句,抓住特点写一写身边小伙伴的外貌。

  9、学生仿写,教师巡视辅导。

  10、赏析优秀片段,集体评议。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就是闰土留给作者的最初印象,他年少、健康、活泼、可爱,很快就和作者成了好朋友。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和闰土的深厚友谊。

  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有关句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他外貌以及性格上的特点。

  2、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抓关键句段进行品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直奔主题。

  1、谈话: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请同学们先看课文中的插图。

  2、出示课文插图。

  ①师引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么呢?谁能把这幅画的内容续下去?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读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都读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

  3、过渡:闰土不仅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以读为主,体会重点。

  (一)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3-15段,想想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

  1、生答师板:闰土:捕鸟、拾贝、刺猹、观鱼。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二)出示阅读提示:

  自由阅读课文第二—十六段,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说出来让大家学习。然后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可以和老师同学讨论。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谁能把你知道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呢?

  ①摘闰土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闰土的健康、可爱。

  ②摘捕鸟句子。

  a、学生汇报句子时,教师提问。问:从这段话你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生答师边小结边板书:聪明能干。对了,从闰土介绍他的捕鸟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聪明能干的特点。

  b、段中哪些词语最能表现他的聪明能干呢?你能找出来吗?(生划动词)你说得真好!

  c、看到闰土捕鸟这么有本事,你感觉得他怎么样?你会对他产生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敬佩)那么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注意,要读出你的敬佩之情。(生读文段)

  d、师:你读得真不错,请全班的同学跟着他一起朗读这句话。读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动作词。

  e、文段中的“……”表示什么意思?

  过渡:继续把你学到的说给大家听。

  ③生读拾贝句子,说明闰土的见多识广。

  小结:闰土真是见多识广啊!板:见多识广

  4、你们还学到什么?请继续跟老师说说。

  ④生:刺猹这一件事通过闰土和“我”的对话,表现了闰土的机智勇敢。

  师问:从哪些句子看出闰土的机智勇敢呢?

  生:“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轻轻地走去……”说明闰土机智勇敢。

  师引:月亮地下,猹来了,大家可要轻轻地……别把猹吓跑了。请大家轻轻地把这句话读出来,注意不要把猹吓跑了。

  师问:还有哪个句子说明他机智勇敢呢?

  生答:“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油一般的滑……”

  师结:虽然猹会咬人,而且这么伶俐,但还是被闰土刺到了,闰土真是机智勇敢啊!请同学们把他们俩的对话读一遍,男同学读闰土的语言,女同学读“我”的语言。注意,要读出儿童的天真和好奇。

  师引读:闰土又对我说,生开始读……

  小结:从闰土和“我”的对话当中我们了解到他(指板书)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的特点。那他还给“我”说了什么?

  生答:观鱼的句子。

  师小结:闰土知道的可真多呀!而我呢?知道这些吗?

  生答:“我素不知道……出卖罢了。”

  ①“新鲜事”:指哪些事?(不只这些,还有捕鸟、观鱼等等许多作者从来就没有看见过的事情。)

  板:我素不知道

  ②这句话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人?(见识少,知识贫乏的人)

  ③抒发了“我”当时怎样的感情?(自叹不如)

  ④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要读出自叹不如的感情。

  ⑤全班齐读。

  5、过渡: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出示句子。

  ①指名学生读。问:读了这句话你懂得了什么?

  重点理解:“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院子里高墙的四角的天空”从中表达了……

  ②小结: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生活丰富多彩,见多识广,而我却像一只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这不由得令我对闰土产生了敬佩之情。(板:敬佩),也由此而向往闰土一样的自由自在的农村生活。(板:向往)

  ③全班带着敬佩和向往之情读这句话。(齐读)

  三、展开想象,训练口语。

  1、过渡: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同学们读最后一段,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2、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再齐读最后一段。

  3、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四、作业布置

  模仿闰土外貌的写法,用一段话描写你身边一个人的外貌,写在作文练习本上。

  五、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闰土  向往、敬佩  我

  捕鸟  聪明能干

  拾贝  见多识广   素不知道

  刺猹  机智勇敢

  观鱼 见多识广

【少年闰土教案】相关文章:

少年闰土教案02-20

少年闰土教案06-03

《少年闰土》教案05-30

少年闰土教案优秀07-05

《少年闰土》教案(15篇)04-02

少年闰土教案设计07-05

《少年闰土》教案15篇01-13

少年闰土说课稿12-16

《少年闰土》教案[汇总15篇]06-10

《少年闰土》教案合集15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