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数花灯》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数花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数花灯》教案1
设计意图:
“灯会从旧时宫廷和寺庙里的祭祀庆典逐渐演变而来”,《过年啦》绘本中是如此描述。赏花灯、猜灯谜是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幼儿非常的喜欢。本次活动《数花灯》,通过赏花灯、数花灯这一形式,创设了坐火车去花灯会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辨别5以内的序数,能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激发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5以内的序数的含义,知道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2、能正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3、对学习序数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火车头的标志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引导幼儿理解1—5序数的含义。
创设坐火车去花灯会的'情境,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停,幼儿各自坐下,说出第1、第2、第3、第4、第5个座位上的分别是谁。
提问:你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座位上?
二、游戏“看花灯”,学习从不同方向辨别5以内的序数。
1、看花灯,分别出示荷花灯、兔子灯、金鱼灯、南瓜灯、走马灯等七种不同灯的图片。
提问:第一盏灯是什么灯?第二盏灯是什么灯?金鱼灯排第几?荷花灯排第几?
2、幼儿掌握后,教师把灯的图片交换一下,再启发幼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说出每盏灯的位置。
3、出示旋转花灯图片,确认花灯在圆形排列中的次序。引导幼儿指导:圆形排列时,要先确认一个点,再点数确认排列次序。
4、出示9宫格花灯图片,小朋友们采花灯,学会从上往下和从左往右两个方向确认位置。
提问:小猫灯在什么位置?
三、游戏找位置,进一步巩固5以内的序数。
1、师:你们真棒,那现在我们5个人坐成一横排,你能找出自己的座位在第几位吗?
提问:从左往右看,第一是谁?第二是谁?第三是谁?第四是谁?第五是谁?
2、幼儿5人一组排排坐,听指令做动作。
请第一个小朋友拍拍手,请第二个小朋友跺跺脚,请第三个小朋友拍拍肩,请第四个小朋友摸摸头,请第五个小朋友站起来。
3、请幼儿听指令依次下火车。
师:花灯会就要到了,请大家按照听到的次序下车区观赏花灯。
幼儿园《数花灯》教案2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正确使用量词,并学会用“—×—×”正确表达实物的数量。
2、借助拍节奏、轮流解说儿歌等形式,进一步感知儿歌重复对称的句式结构,并尝试仿编儿歌。
3、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并积极参与组词和仿编活动。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的花灯图片。
2、游戏音乐磁带《火车开了》、《大家来看灯》。
3、火车头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儿歌导入:《数花灯》冬冬锵,锵锵冬,正月十五闹花灯。鸡娃灯,鸭娃灯,一蹦一跳青蛙灯;荷花灯,莲蓬灯,一盏一盏牡丹灯;谷穗灯,麦穗灯,一盏一盏丰收灯;狮子灯,绣球灯,一条一条长龙灯。一二三四五六七,宝宝数灯数不清。爷爷奶奶帮他数,一数数到大天明。
教师:小朋友,正月十五闹花灯,宝宝数灯数不清,小朋友,你们能数出一共有多少花灯吗?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坐上花车去看灯。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坐上花车看花灯,激发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
方法:
(1)教师将小椅子分成7组,纵向椅子排列,每组7把椅子组成一列火车,贴有火车头的标志。
(2)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停,幼儿各自坐下。
教师请3—5名幼儿说出自己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座位上。之后请幼儿相互说出自己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座位上。游戏做两遍。
2、看花灯。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辨别7以内的序数。
(1)分别出示7盏花灯图片,请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盏灯?
(2)然后启发幼儿说出“第一盏灯是XX灯,第二盏灯是XX灯,直到第七盏灯是XX灯”。
(3)教师随机提问“金鱼等排第几”“荷花灯排第几”等。
(4)幼儿掌握后,教师把灯的图片交换一下,在启发幼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说出每盏灯的位置。
3、小动物看灯,进一步提高幼儿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次序的能力。教师:小朋友,小动物们也赶来看灯了。
(教师出示排队走来的七种动物玩具)提问:一共有几个小动物?从左边数第几个小动物有翅膀?从右边数,第三个小动物和谁拉着手?从不同方向数,从第一到第七分别是什么小动物?
三、结束部分。
幼儿随音乐《大家来看灯》做“坐上花车去看灯”的游戏,根据幼儿的情绪决定游戏的次数。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续编儿歌《数花灯》。
刚开始我出示了一些花灯的图片,请他们来说说这些花灯是什么样的。
在中间的环节中我请幼儿找出相似的句型,并根据这些句型进行创编。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我最喜欢组织的是故事类的,儿歌我觉得要让幼儿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幼儿对于里面的文学语言比较不能理解,对于儿歌的意境也比较难体会。所以每次在组织儿歌活动的时候我都尽量找一些图片或用一些动作等来帮幼儿理解,让幼儿更好的体会儿歌、理解儿歌。
今天所学的`儿歌“数花灯”,所表现的情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不熟悉的,因此,我借助于视频,让孩子来观看元宵闹灯会的情景,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再帮助他们分类花灯来巩固记忆,所以,课堂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孩子们在学习儿歌的同时也巩固了数量的知识。
幼儿园《数花灯》教案3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正确使用量词,并学会用“—×—×”正确表达实物的数量。
2、借助拍节奏、轮流解说儿歌等形式,进一步感知儿歌重复对称的句式结构,并尝试仿编儿歌。
3、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并积极参与组词和仿编活动。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的花灯图片。
2、游戏音乐磁带《火车开了》、《大家来看灯》。
3、火车头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儿歌导入:《数花灯》冬冬锵,锵锵冬,正月十五闹花灯。鸡娃灯,鸭娃灯,一蹦一跳青蛙灯;荷花灯,莲蓬灯,一盏一盏牡丹灯;谷穗灯,麦穗灯,一盏一盏丰收灯;狮子灯,绣球灯,一条一条长龙灯。一二三四五六七,宝宝数灯数不清。爷爷奶奶帮他数,一数数到大天明。
教师:小朋友,正月十五闹花灯,宝宝数灯数不清,小朋友,你们能数出一共有多少花灯吗?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坐上花车去看灯。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坐上花车看花灯,激发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
方法:
(1)教师将小椅子分成7组,纵向椅子排列,每组7把椅子组成一列火车,贴有火车头的标志。
(2)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停,幼儿各自坐下。
教师请3—5名幼儿说出自己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座位上。之后请幼儿相互说出自己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座位上。游戏做两遍。
2、看花灯。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辨别7以内的序数。
(1)分别出示7盏花灯图片,请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盏灯?
(2)然后启发幼儿说出“第一盏灯是XX灯,第二盏灯是XX灯,直到第七盏灯是XX灯”。
(3)教师随机提问“金鱼等排第几”“荷花灯排第几”等。
(4)幼儿掌握后,教师把灯的图片交换一下,在启发幼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说出每盏灯的位置。
3、小动物看灯,进一步提高幼儿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次序的能力。教师:小朋友,小动物们也赶来看灯了。
(教师出示排队走来的七种动物玩具)提问:一共有几个小动物?从左边数第几个小动物有翅膀?从右边数,第三个小动物和谁拉着手?从不同方向数,从第一到第七分别是什么小动物?
三、结束部分。
幼儿随音乐《大家来看灯》做“坐上花车去看灯”的游戏,根据幼儿的情绪决定游戏的次数。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续编儿歌《数花灯》。
刚开始我出示了一些花灯的图片,请他们来说说这些花灯是什么样的。
在中间的环节中我请幼儿找出相似的.句型,并根据这些句型进行创编。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我最喜欢组织的是故事类的,儿歌我觉得要让幼儿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幼儿对于里面的文学语言比较不能理解,对于儿歌的意境也比较难体会。所以每次在组织儿歌活动的时候我都尽量找一些图片或用一些动作等来帮幼儿理解,让幼儿更好的体会儿歌、理解儿歌。
今天所学的儿歌“数花灯”,所表现的情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不熟悉的,因此,我借助于视频,让孩子来观看元宵闹灯会的情景,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再帮助他们分类花灯来巩固记忆,所以,课堂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孩子们在学习儿歌的同时也巩固了数量的知识。
幼儿园《数花灯》教案4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借助拍节奏、轮流接说儿歌等形式,进一步感知儿歌重复对称的句式结构,并尝试仿编儿歌。
3、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并积极参与词组和仿编活动。
活动准备:
有元宵节的经验。
幼儿用书、投影仪、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师:提问说说昨天是什么节?你吃了写什么?看到了什么?
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元宵节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踩高跷等民间风俗习惯。
二、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
1、先自主看书,同伴互相交流看到了什么花灯。
2、个别回答,说说看到了什么花灯。
三、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儿歌里有哪些花灯?有哪些人?
2、幼儿学习儿歌。
师生一起念儿歌,再幼儿念单句,练习做拍手动作。
教师:你觉得第二句和第几句相似?(第2、4、6、8句式相同)
引导幼儿念复数句子,并做拍腿动作。
带领幼儿念完整的儿歌,前8句分别做拍手和拍腿动作,最后4句大家一起念儿歌。
3、根据儿歌中不同的句式的'特点,变换方式,轮流接说儿歌。
请幼儿念的单句(第1、3、5、7句),教师念复数句子(第2、4、6、8句),师生轮流接说儿歌。
4、分男女角色轮流接说和表演儿歌。
四、引导幼儿续编儿歌《数花灯》
五、活动延伸。
1、你知道花灯是怎么发光的?
2、了解原来的花灯与现代花灯的不同。
3、你还看到过什么花灯?
幼儿园《数花灯》教案5
活动目标:
1. 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正确使用量词,并学会用“—xxx”正确表达实物的数量。
2. 借助拍节奏,轮流接说儿歌等形式,进一步感知儿歌重复对称的句式结构,并尝试仿编儿歌。
3. 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并积极参与组词和仿编活动。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2. 幼儿参观过花灯展。
3. 花灯图片活动过程:
一、 幼儿观察画面,初步感知画面内容。
1.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启发幼儿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请幼儿先与同伴交流,再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二、 学习儿歌。
1. 倾听教师朗诵儿歌,感知儿歌内容。
2.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儿歌里有哪些花灯?有哪些人?
3. 出示相应的花灯图片,借助画面的.提示,鼓励幼儿跟着教师有序地朗诵儿歌。
三、 借助拍手、拍腿的方式,引导幼儿感知儿歌的结构和节奏。
1. 教师:你觉得儿歌的第一句和第几句相似?(第1、3、5、7句式相同)
2. 师生一起念儿歌,再幼儿念单词,练习做拍手动作。
3. 教师:你觉得第二句和第二句相似?(第2、4、6、8句式相同)
4. 引导幼儿念复数句子,并做拍腿动作。
5. 带领幼儿完整地念儿歌,前8句分别做拍手和拍腿动作,最后4句,大家一起念儿歌。
四、 根据儿歌中不同的句式特点,变换方式,轮流接说儿歌。
1. 请幼儿念儿歌的单句(第1、3、5、7句),教师念儿歌中复数句子(第2、4、6、8句),师生轮流接说儿歌,并做相应的拍手和拍腿动作。最后四句大家一起表演。
2. 交换角色,教师念儿歌的单数句子,幼儿接说儿歌中的复数兔子,……
3. 分男女角色轮流接说和表演儿歌。
五、 正确感知量词,学习词组:xxxx。
1. 教师:听了这首歌,你觉得在这首儿歌里,哪些词语是相似的?
2.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一口一口,启发幼儿读一读,说说:在儿歌中哪些地方有“一口一口”?
3. 根据幼儿的讲述在黑板上书写量词“xx—x”,并带领幼儿读一读词组。
4. 教师:除了儿歌中的“一架一架”、“一朵一朵”等词组,还可以用“一、一“说什么灯呢?假如是汽车灯,怎么说呢?(一辆一辆汽车灯),火车灯呢?(一列一列火车灯)……
六、 引导幼儿续编儿歌《数花灯》。
1. 教师:除了这些花灯外,你还看见过哪些花灯?我们接着编儿歌。
2.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图片的下方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并帮助幼儿正确讲述量词,引导幼儿续编儿歌。
3. 带领幼儿看图片,完整地念儿歌,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拍手和拍腿的动作。
【幼儿园《数花灯》教案】相关文章:
数字花灯教案06-28
《数蛤蟆》教案01-29
《数新房》教案09-18
《数的顺序》教案09-03
《数星星》教案09-05
数儿歌教案01-15
大班元宵节花灯教案01-14
8以内的数教案04-19
20以内的数教案08-30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