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优秀教案

时间:2024-07-03 10:57:2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石榴》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榴》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石榴》优秀教案

《石榴》优秀教案1

  一、教材分析

  《石榴》是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成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二、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之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读描写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

  4、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石榴生长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四、设计思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1、课前板书课题:石榴

  2、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出示本课的词语和短语,要求学生认读。

  (二)分段教学,逐步感悟。

  1、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课件,要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叶子。(嫩绿、郁郁葱葱)

  (2)要求学生说说在这样的叶子中又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花。(火红、多、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小节。

  (1)随着季节的变化,教师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石榴成熟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主要是掌握几个关联词的.运用:先……逐渐……最后……。这里教师要加强用词的指导和朗读的指导。

  (2)引导学生说说成熟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让他们试着用关联词“有的……有的……”练习说话。突出描写的方法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学习第四小节。

  (1)通过听读想象,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读读书中是如何写的?玛瑙、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都是对石榴子儿的描写。

  (2)让学生说说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并加强朗读的指导。

  六、 总结全文,延伸教学

  1、我们欣赏了石榴的生机勃勃的绿叶,竞相开放的花朵,俏皮可爱的果实,并且亲口品尝了它的滋味。你喜欢这石榴吗?作者也与你们一样,非常喜爱这石榴,更爱自己的家乡!

  此时我们再来看课题,你会在“石榴”的前面加上什么词语,来赞美石榴呢?()的石榴?

  2、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石榴》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2.学习根据中心需要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1、导入新课

  提到郭沫若,我们不由得想起在七年级学过的《天上的街市》(可集体诵读)。郭沫若诗写得好,特别是现代诗。他的散文也相当优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石榴》。(板书课题及作者。)

  2、自学提纲

  (1)介绍作者。要求:记住作者。

  (2)掌握下列字词。

  争妍斗艳、奇崛、枯、瘠、陆、离、罍

  忍俊不禁、丰腴、唾津、潜溢、盎然

  文中:犀利匀称玛瑙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画出文章的层次结构。

  (4)作者说,石榴树是夏天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画出文中最可爱的语句,说说作者通过什么来表现石榴树的最可爱又是怎样表现它的最可爱

  (5)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6)课文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7)写物是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几个语句来分析吗

  二、学

  根据预习情况,有针对的进行自学,教师巡视。

  三、探(15分钟)

  1.组内互探(7分钟) 2.师生互探(8分钟)

  教师补充

  (1)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人。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生平著述甚丰,1957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郭沫若文集》。

  (3) (提示:喜爱石榴x~xxxxxx石榴x~xxxxx石榴)

  (5)这一部分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与此同时也写出了夏华秋实的变化,充分展现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第2段)石榴花的形态美和精神美。3段)

  石榴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4段)单瓣花成长演变的'过程。(5段)

  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第6段)

  (6)(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如:第六段中它会笑你呢,既生动活泼极富情趣,又巧妙地引出下文,且与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相照应。第三段末、第六段首都用了反问,或突现石榴是夏天的心脏,表明它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或强调石榴果不是盛酒的金耍。促使读者生疑,或极言石榴果实的透明光嫩,直抒作者的赞誉之情。)

  (7)(本文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如: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说的是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关那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易,敢于抗争。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里从宇宙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称颂夏天,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而石榴树在作者的眼中,又是夏天少数开花的树中最可爱的一种。把石榴花视为夏季的心脏充分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四、堂清(15分钟)

  堂清内容练习册1-5题

  A等学生允许错两处;

  B等学生允许错三处;

  C等学生允许错四处。

  《石榴》教学反思

  《石榴》是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情景。本课语言形象生动,记叙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与习作的范例。因而在这节课的设计就是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在体会文章中石榴花的热闹、石榴的可爱时,我让孩子们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书中感受火红越开越密、越开越盛像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外皮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等,从外到内地读,让孩子逐步感悟作者观察的细致,遣词造句的精确,精当,从而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在学习课文第四段的时候,我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更实在的感觉,所以也准备了一个石榴,让学生亲眼瞧一瞧,亲口尝一尝,既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又亲身体会到石榴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

《石榴》优秀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石榴的,能依照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一定的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观察一种果实,并按一定顺序写它的成熟过程及特点。

  四、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石榴、小卡片,观察一种果实。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演示实物“石榴”,问:这是什么?

  交流板书课题:石榴(简单识记“榴”字)

  2、谈话,观察石榴,什么样儿的?什么颜色的?

  你对石榴还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

  1、拼拼读读记记课后生字,读准一、二类字音。

  2、初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检测读生字词的情况。

  逐一卡示,开火车认读,相机正音。

  读准词:甚至、喜讯、甜津津、郁郁葱葱、小喇叭、玛瑙

  4、再读课文、思考。

  石榴是怎样成熟的?

  课文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5、指名接读课文,并交流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交流相机卡示:

  ①“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②春天和夏天,石榴树抽出新枝,长出绿叶,开出火红的花。

  ③秋天,石榴果成熟了。

  ④“我”非常喜爱石榴果。

  再交流:石榴是怎样成熟的呢?

  交流相机板书: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到了成熟的过程?(2、3自然段)

  我们先来学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我的家乡在哪里?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上述问题。

  2、交流:

  相机学词:枣(zao)庄

  A:读准字音。

  B:分析字形。(也是红“枣”的“枣”,枣有核,所以下面有两点。)

  3、枣庄是个怎样的地方?

  交流相机学词:驰(chi)名中外

  A:读准字音。

  B:“驰名”有著名、有名、闻名的意思。意思是“中外闻名”。

  4、指导读。强调枣庄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5、过渡:石榴树是怎样抽枝、长叶、开花的呢?作者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让我们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圈划出体现作者叙述顺序的词语。

  2、指名读,并交流圈划情况。

  ①学习生词:抽(chou)出

  ②小结:作者叙述的`顺序是这样的,石榴树先是抽枝、接着长叶、然后开花。完成板书:抽枝→长叶→开花

  石榴树从抽枝到开花都在什么季节完成?

  交流。相机板书:春、夏

  ③指导读1、2两句话,体会作者的叙述顺序。

  3、石榴的枝条、叶子、花儿都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交流。相机圈划有关词语:新的、嫩绿、郁郁葱葱、火红的

  学词:郁(yu)郁葱葱

  A:读谁字音。

  B:理解意思:长得非常茂盛。

  C:填空:郁郁葱葱的()

  再次体会读1、2句话,强调枝、叶、花的情状和色彩。

  4、师圈划“越……越……”、“不久”、“挂满”。这些词说明了什么?(花多)。指导体会读读。

  5、读最后一句话,体会:在写什么?(石榴花)石榴花长得啥样?文中用了什么方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学词:小喇(la)叭(ba)

  师谈话:石榴花那么小,作者却能形象又细致地写出它像小喇叭,说明作者观察非常仔细。

  指导体会读读最后一句话。

  6、过渡:石榴果是怎样成长成熟的呢,下节课再学。

  7、齐读第二自然段。

  8、完成填空,练习说话。

  作者是按照这样的叙述顺序来写石榴的成熟过程的,春天和夏天,石榴树先________,接着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

  四、巩固练习

  1、齐读生字词小卡片。

  2、指导书写本课时所学生字。

《石榴》优秀教案4

  目标预设:

  1.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通过观察实物、图文结合、投入朗读,使学生了解石榴果实的特点。

  2.通过借鉴模仿,初步懂得描写水果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鼓励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并能主动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朗读,了解石榴果实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描写水果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石榴课件(幻灯片)、学生自备一个石榴和另一种水果。

  课程实施: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石榴》。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

  作者生在枣庄,他为家乡有这样一片石榴园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二.精读

  1.你瞧,(图)这些石榴花多么鲜艳,多么惹人喜爱呀!开花便要结果了吧?谁来读读第三小节?(文)(指名读§3)

  2.这一小节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石榴果实的?(板:果实)轻声读读§3,然后学习小组一起讨论(板:颜色样子)

  3.①不动笔墨不读书。石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顺序呢?就请大家用不同的符号作上标记。(文:表示石榴颜色变化的词用“”画出;表现这些变化顺序的词用小圆圈圈出。)

  ②书上的记号就是你们思考的过程,学生汇报。(文: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对照自己的石榴,说说它是什么颜色。(文:先、逐渐、最后)这些词准确地写出了石榴从结果到成熟的`颜色变化。

  4.石榴成熟了。(图)你看到了怎样的石榴?(用自己的话说说)

  5.成熟的石榴真可爱啊!书上又是怎么写的?(文)自己读读。作者非常喜欢石榴,把它当作人来写了,谁来读读这些句子?

  6.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可爱的石榴娃娃,咧开嘴是什么样儿的?做个表情。你们可真快乐啊!你们在说些什么呀?

  7.瞧,(图)这一只只熟透的石榴红黄相间,它们在开怀大笑呢,看到这么快乐的石榴,我们也高兴起来了。就让我们高兴地读这一小节。自己练练。你们的表情告诉老师你们很快乐,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一节。

  三.精读

  1.长得这么惹人喜爱的石榴里面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

  2.拿出你们的石榴,把它剥开,

  ①石榴子儿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大小、排列等方面说说。)

  ②石榴子儿长得这么漂亮,看得我们真眼馋,赶快尝尝味道吧。

  对照实物,如:

  A.这些石榴子儿熟透了,通红通红的,像什么呢?见过玛瑙吗?实物演示,这就是玛瑙。

  B.这些石榴子儿还不太熟,它们像什么?透明的,就像水晶,闪闪发光。黄老师头上的发卡就有几颗水晶,它们很小,石榴子儿就像是大水晶,非常珍贵也非常漂亮。

  C.石榴子儿一个挨着一个,靠得紧紧的,就像亲密无比的一家人

  D.越红的石榴子儿越甜。

  E.不规则的形状,有点像玉米粒。

  3.多么可爱的石榴呀,课文里又是怎么写的呢?§4(文),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这小节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石榴子儿的?(板:子儿颜色味道)

  4.你觉得§4中哪些词用得特别好?用浪线划出来,并且练习读好它。(玛瑙般、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

  5.石榴不仅长得美,味道也美。我们禁不住想要赞美它了。不如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爱之情吧!试试带着赞美的语气读这一小节。自己练习,然后读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指名读。齐读。

  6.(图)结合板书:作者按石榴生长的顺序,写了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认真观察了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看得出来,作者非常喜欢石榴,因为石榴不仅外表美,内在也美。

  四.拓展分享

  1.今天,同学们还带来了很多水果。谈话:

  ①你带了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颜色的,形状、大小怎样?

  ②这些水果可真诱人啊,快尝尝它的味道。谈话:你的桔子什么味道?你的香蕉呢?苹果呢?葡萄呢?

  ③你能把刚才说过的话连起来说吗?这个句子能帮助你们:

  (文:剥开的外皮,只见,轻轻咬上一口,。)

  (说说外面、里面和滋味)。第一个同学说完,请大家猜猜他说的是什么水果。

  ④一年四季有很多水果,比如:西瓜、荔枝、水蜜桃、杨梅等等。你还喜欢什么水果呢?喜欢它的什么?试试用上这个句子说一说。(指导学生从营养、方便、长相诱人,口感酥软、嫩滑等方面说。)

  2.大家说得真不错,看来写一种水果只要抓住它的外形、颜色和味道的特点,就能写好。课后大家可以练一练。

  3.接下来就让我们和老师们一起分享美味诱人的水果吧!

  4.大家很会吃,真不愧是小小美食家;但老师更希望你们是小小学问家,不仅会吃,更加会学。课后不妨找些和水果有关的文章来读读,让自己变得更有学问。

  板书设计:

  颜色

  果实

  {

  样子

  颜色

  子儿

  {

  味道

  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的方式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因此,我试图通过观察实物、图文结合、投入朗读、借鉴仿说和分享美味等途径,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学并快乐着

  小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和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学习的过程应充分考虑到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语文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这节课中,以水果贯穿始终,便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所在。无论是观察品尝,或是角色体验,亦或是谈话仿说,学生都深深地乐在其中,无形中激活了阅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每一次尝试都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过程。

  二.教并快乐着

  整堂课的内容和设计是生动鲜活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里学生快乐情感的体验已超过了单纯的语文学习。课堂上,师生互动,共享成功的体验和美味的水果,身为教者的老师也必然深深地乐在其中。

《石榴》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 会读、会写本课九个生字,能根据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石榴生长过程、根据课文内容体会修辞手法的妙处。

  【教学重点】

  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根据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体会修辞手法的妙处。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幻灯片、准备一个石榴。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课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要求学生拿出右手食指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

  2、齐读课题。

  3、我这里有一首关于石榴的儿歌,一起来读读吧!(课件出示儿歌)一起来看看石榴的照片。

  4、 这就是石榴。(课件出示照片)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过渡:那么,课文到底写了石榴的什么呢?

  1、下面请大家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石榴的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相关内容并总结,真了不起!)

  2、你们也想像老师那么读好课文吗?试一试吧!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生字可多拼读几遍。

  3、看黑板,你能读好这些字吗?

  4、交流生字。

  5、要想读好课文啊,读好这些词语是关键,自己先练习吧!(出示课件)

  6、开火车读词。

  7、词语读得这么好,我相信,课文一定也能读得很棒。男女生竞赛读。

  三、细读感悟:(15分钟)

  过渡: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课文到底是怎样具体石榴的'。

  1、请大家找一找写石榴叶子的句子,读一读。

  2、这一段中,除了写石榴的叶子,还写到了石榴的什么?

  比较一下写叶子和花朵句子,你更喜欢哪个句子。

  3、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是怎么长大的呢?(先看短片再总结颜色变化。)

  4、介绍完石榴果实颜色的变化,课文用两句话具体描写石榴果实的句子,我特别喜欢,你喜欢吗?

  猜一猜我为什么喜欢。

  你能读出石榴娃娃迫不及待的心情吗?

  5、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搬的子儿一颗一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清爽无比。(教师一边拿石榴做剥皮、品尝到动作,一边口述文章最后一段内容。)

  6、齐读这段文章。(读得好的可以品尝石榴。)

  7、课文用哪些词描写石榴的颜色,又用哪些词描写味道呢?

  四、完成课后练习四:(2分钟)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五、写字指导:

  (根据时间而定,注意提醒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10分钟)

  六、布置家庭作业:

  开展市场调查活动:市场上的新水果

《石榴》优秀教案6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然界的花花草草历来是文人墨客所钟爱、描摹的对象,并以此来托物言志。同学们能说出多少这方面的诗文名句来?

  引入新课,介绍作者郭沫若

  朗读课文:

  二、美文美读,把握感情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石榴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2、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勾画出作者笔下石榴的可爱之处的内容。

  3、学生轮流将自己标出的段或者句读给大家听,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4、思考交流:这些句子确实写得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你能说出它是从哪些

  方面来写的吗?表现了石榴什么特征?

  三、质疑问难,明确主旨

  1、质疑:“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这句话如何理解?仅仅是因为它美丽的.外形吗?

  学生讨论后各抒己见,对石榴精神美的分析,明确:面对赤日炎炎的夏日,石榴以它的形态色泽美和精神美独领风骚,成为夏天的中心。

  2、把握主旨:让学生找出体现石榴精神美的句子,引导学生明确所表现的精神实质。

  3、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1、摘抄词语。

  2、熟读课文,品读文中描写石榴的优美句子。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二、品味语言:

  1、体会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例句:

  “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裂为四瓣……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用花瓶比喻石榴花前期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裂为四个厚实花瓣的成长过程,用插花的花瓶比喻花后期的形状,连续用比喻写出了石榴花开放成长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赞誉了它的形态美和灵秀美,使读者由衷地产生喜爱和赞美石榴花的感情。

  学生阅读勾画相关句子,讨论其表达效果。

  明确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三、师生共同小结本文内容。

  四、课堂反思:

  思考:

  这节课你的表现怎样?你有怎样的收获?

  五、作业设计:

  1、摘录文中状物形神兼备的语句并背诵。

  2、学习使用文中的手法,写一个200左右的片断,描绘一种植物。

  板书设计

  石榴

  形美枝叶、花朵、果实生动形象

  神美敢于抗争、不屈不挠立意深远

  情美有坚定的信念、美好的情操热爱生活

【《石榴》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石榴》教案09-11

《石榴》的第二课时教案05-08

《石榴》教学反思04-22

小学作文:石榴07-11

石榴小学作文06-07

石榴小学作文(15篇)07-13

数学优秀教案02-16

小班教案(优秀)09-30

(优秀)美术教案10-11

美术教案【优秀】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