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1
[生成背景]小班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意识薄弱。我们班的有些孩子在户外活动时,对一些大型玩具没有正确的使用方法,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很差,针对我班幼儿的这个情况,我设计了这节户外活动课《安安全全玩玩具》,来教给幼儿正确的游戏方法,变教师被动的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幼儿主动地去认识危险、避开危险。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大型玩具。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的方法玩滑梯等玩具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青蛙头饰、照相机、编排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们我们开着火车出去旅游好吗?(好)小朋友们愿意去哪旅游?我们去游乐场玩吧!幼儿一个一个跟好开火车去旅游,走的时候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一个跟着一个走、别踩着鞋子、别摔倒、下台阶的时候小心
2、请几位小朋友玩跷跷板,其他幼儿讨论:
(1)他这样跷对不对?为什么?
(2)应该怎样玩?
教师小结:跷跷板很好玩,但玩的时候要小心,两只手要抓紧把手,上、下、上、下,有规律地摇摆。
3、吊桥滑滑梯的旁边有一座吊桥,只有勇敢的通过吊桥的孩子才是胜利者。告诉幼儿走吊桥的方法,教师先示范一遍,再请幼儿根据老师教的方法走过吊桥。
4、滑梯情景表演:青蛙妈妈领着小青蛙来滑滑梯,有一只小青蛙的头上破了,一只小青蛙的下巴破了。a、大家互相问好b、询问:青蛙妈妈你的'孩子怎么了?c、青蛙妈妈告诉小朋友们:因为小青蛙不好好滑滑梯,从滑梯上跳、趴着滑,所以磕破了额头和下巴。
教学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小百科: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玩具也可以是自然物体,即是沙、石、泥、树枝等等的非人工东西,对玩具应作广义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卖的供人玩的东西,凡是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2
目标:
1、经过亲自体会,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2、初步形成自我维护能力。
过程:
一、认识火灾电话119
饭后散步活动时,波波透过院墙看见焚烧树叶的烟,他大叫起来:“老师,着火了!”我没有直接理会,而是弯下腰来问他:“你怎么知道着火了?”咱们的攀谈吸引了其他儿童,有的儿童呈现紧张表情,有的儿童紧张大叫(这说明儿童已有初步的自护的意识)。为维护儿童这意识,并在随机中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我立刻蹲下来和儿童聊了起来:“着火了咱们该怎么办呢?”儿童的回答是找消防叔叔,打110,乃至有的.儿童还真的表演起来。“消防电话到底是多少呢?”儿童的回答各种各样:有120,有110,就是没有119。
这说明:
(1)往常的安全的教育还是有用的。
(2)实际联系不行,需要在随机教育中加以强化,做到不但有意识,还能助帮儿童形成自护能力,尽最大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助。我立刻在地上用石头写了大大的119,并告诉儿童:这是火灾电话119。你们还小,当有火灾时,你们要赶快离开,告诉大人请他们帮助。
二、初步感知火的损害和益处
我便带儿童去观察火源,让儿童略知火有优点,也有坏处。看到枯叶还在燃烧并发出很多烟,儿童的反应还是以为真的着火了,需要请消防叔叔,打119电话。我进一步引导儿童观察:“烧的是什么?为什么烧它?烧了有什么用处?这种火有没有损害吗?”儿童七嘴八舌,我相信他们现已明白这种火的意义。
三、进一步感知玩火所带来的损害
正好前面有一片枯草被调皮男孩烧掉,我趁势带他们来到此处观察,“这一大块黑黑的地方怎么了?周围的草漂不漂亮?柔软不柔软?”引导儿童明白随意玩火的损害。
回来的路上,还讲了一发生在大哥哥身上的事,由于玩火,点着了稻草堆,引燃了房屋,最后是在消防叔叔和大人的帮助下这场火才被扑灭,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我相信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现已种下了安全意识的种子,使他们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能玩,什么不能玩,知道怎么自护。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
保护幼儿的生命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我作为,幼儿教师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是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都很弱。幼儿安全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幼儿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应把握时机。所以,我抓住这个机会对我们班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从小班就坚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形成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玩具、果冻、巧克力。
3.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古丽和陌生人》
开始部分:
1.讲述故事《古丽和陌生人》:古丽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古丽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古丽。回到家里,古丽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古丽,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古丽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古丽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古丽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玩具或好吃的东西﹙果冻,巧克力﹚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教学反思
我通过这节课和幼儿讲古丽和一个陌生人之间发生的一段事情,引发幼儿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谈谈对“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见陌生人应注意些什么。再通过集体的学习,帮助所有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我认为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动中设置了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初步对我们班幼儿形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下次,我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对安全教育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把珠子、扣子、硬币等小物品,赛道耳朵、鼻子、嘴巴里会有危险。
2、自己或者同伴有异物塞进口、鼻子、等处时,知道及时告诉大人。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2、幼儿用书第40-43页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游戏《指五官》。
教师说: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请幼儿依次指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2)教师带领幼儿分别闭上眼睛走一走,捂着耳朵听老师唱歌,轻轻捏住鼻孔、闭着嘴巴呼吸,具体感知一下五官的'作用。
二、讲述故事《危险的小圆珠》,引导幼儿感知异物入鼻的危险。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提问:明明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玩什么?他把小圆珠放到哪里了?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小结:把小圆珠放在鼻子里,会堵住鼻孔不能呼吸。小圆珠如果进入鼻子深处,会很危险。
三、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才能让五官避免伤害。
(1)哪些东西不能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里,为什么?
(2)进餐和吃水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入园时不能带什么?午休时不能玩什么?
(4)阅读幼儿用书第42-43页:简单了解有异物进入口、鼻、耳怎么办?
(5)小结:笔帽、扣子、棋子、发卡、图钉、硬币等一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嘴巴、鼻子里塞;进餐吃水果的时候不能大声说笑,不然小饭粒就容易进入气管;早上入园不带小物品;午休时不咬拽衣服扣子、拉链,不玩被角、线头、棉花等,有异物进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习迷路时可以采取的自救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布偶、自制的安全胸章数枚、幼儿数量相等的自制叉牌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手拿叉牌,教师讲述故事。
1、教师出示布偶,告诉幼儿:今天要讲的故事,是关于小朋友鲁鲁(布偶)的故事。小朋友如果觉得他有什么地方做错了,你们可以把手里的叉牌高高的举起来,这样的话可以提醒他注意。
2、教师讲述故事《迷路的鲁鲁》。
3、引导幼儿说一说如何来帮助鲁鲁处理迷路的困境,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师生共同交流迷路时应该如何处理。
1、提问:小朋友们有没有迷路的时候,迷路时你们是这么做的`?
2、教师小结:迷路时我们要留在原地等家人来找,也可以找可靠地成人或警察叔叔帮忙。找大人或警察帮忙时我们应该说清楚自己及父母的名字,家里的电话号码或父母的手机号码。
3、请幼儿示范迷路时有人帮忙我们该怎没说。
4、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与家人外出时应该牵着家长的手或拉住家长的衣角,以防走失,不可因看想看的东西而忘记跟家人同行。
5、另一教师扮演陌生人试图带走幼儿,请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引导幼儿想想遇到陌生人时要怎么做才安全,表演好的幼儿给予安全胸章进行表扬。
三、教师总结:
什么事情都要小心、多想一想这样可以避免遇到危险的发生,比如:避免走失,小心和陌生人说话或谈及家里的状况,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单独帮助陌生人等。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6
活动目标
1、知道吞吃小纽扣等异物是十分危险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录像:小纽扣旅行记。
2、预先约见“吞吃过异物”的小朋友。
3、联系医生到园。
过程建议
1、看录像,思考讨论:
(1)看录像:珊珊有一条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总是喜欢低头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镜头一:珊珊发现纽扣掉在地上了。镜头二:珊珊把纽扣放在嘴里了,想尝一尝。镜头三:唉呀,纽扣吞下去了,珊珊难受极了。镜头四:珊珊看医生,医生说要等纽扣随大便拉出来。
提问:珊珊难受吗?为什么?
(2)师生共同小结:纽扣不能吞吃,既不卫生,又会危害身体健康。
2、交谈与访问:纽扣不能吃。
(1)与“吞吃过异物”的幼儿交谈其经历,引起幼儿注意。
(2)提问:“除了纽扣以外,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围“小”、“巧”易误会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讨论:纽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问:你的纽扣在哪里?有几颗?它们有什么用途?
(2)讨论:纽扣掉了怎么办?(告诉大人,先收起来,及时钉上。)
延伸提示
1、设立小盒子:发现异物及时收捡。
2、手工角放置针、线,及时为孩子钉补纽扣。
3、建议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服装,特别是纽扣是否松脱。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7
教学目标:
1、经过交通安全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3、为加强对学生法制与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使学生增加法制观念,做到懂法、知法、守法,确保身心健康,平安完成学业,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各种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明白有关交通常识,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
加强交通法规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过程:
讲解交通安全事故案例
一、导入:经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我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
二、交通法规法律条文
法规篇:
1、道路、交通
2、交通安全
3、交通法规
4、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
5、看图识标志
常识篇:
1、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
3、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当注意哪些?
4、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
5、为什么不准扒车、追车、强行拦车?
6、为什么走路时不能看书或做其它活动?
7、骑自行车应当注意什么?
8、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
9、遇到交通事故怎样办?
警示篇:
1、骑自行车违反交通法规
2、行走时违反交通法规
3、铁路或铁路口违反交通法规
4、交通安全教育卡
三、观看小品——《爸妈,对不起》
情景一:一个孩子要出去上学,他的爸妈一个劲的叮嘱,路在必须要细心……,他却一个劲地说爸妈罗嗦
情景二:一次来学校,他因在路在耽搁了一些时间,快迟到了,在横过学校门口的的马路时,他因心急,不走人行横道,想快速地跑向对面,就在这时,杯具上演了,就在他横冲时,一辆车直接撞上了他,他倒在了血泊里。
情景三:因医院抢救他保住了生命,可从此他再也站不起来了,生活也不能自理。他看着为他悲痛悲痛的爸爸妈妈,留下了深深悔过的泪水。
教师提问:看完小品后,有什么感受?同时你觉得我们应当怎样做,才会尽量避免这些杯具的发生?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说出感受
本课小结
同学们,我们经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继续进一步搞好我们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
四、交通知识问答课堂练习
1、行人在经过人行横道时,怎样走才最安全?
a、一向向右看b、一向向左看
c、先向左看,再向右看
2、行人在没有交通信号灯和人行横道的路口应如何经过?
a、跑步快速经过b、示意机动车让行后直行经过
c、确认安全后直行经过
3、黄灯持续闪烁时表示
a、有危险,车辆、行人不准经过
b、车辆、行人须注意观望,确认安全后经过
c、车辆、行人能够优先经过
4、当路口信号灯为红灯和黄灯同时亮时,它表示的是什么含义?
a、即将变为绿灯,做好起步准备
b、清理路口,不准通行
c、道路通畅,快速经过
5、机动车行驶时,除驾驶人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外,同车还有哪些人要使用安全带?
a、前排乘车人
b、后排乘车人
c、全部乘车人
六、课后作业
1、当你需要乘坐出租车时,你能够
a、站在机动车道上拦乘b、站在路口拦乘
c、站在人行道上拦乘
2、当机动车停在机动车道上时,你应当怎样上下车?
a、从机动车左侧下车b、从机动车右侧上下车
c、只要不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左右侧上下车都能够
3、小红在等候乘坐公共汽车时,应当站在,依次排队
a。机动车道上
b。站台或指定位置
c。非机动车道上
d。人行道上
4、小杨每一天都经过铁路道口,他在经过铁路道口时应当
a。快速跨越铁轨b。进入到口,观察后经过
c。一停,二看,三经过
d。在栏杆放下时抢先经过
5、明明在晚自习课后骑自行车回家途中,迎面遇到一辆驶来的汽车,灯光十分耀眼,为了安全明明应当
a。用手遮挡风光
b。闭目缓慢形式
c。下车靠边避让
d。迎着灯光行驶
七、应采取的措施
1、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2、明白交通安全有些行为是不安全的'
3、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
4、培养青少年自我防范交通安全意识
5、一旦不安全的事情发生了,明白应当如何去处理
总结:
经过此次安全教育,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启示,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正确应对自我所碰到的困难,选择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正确的认知,树立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8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尖利的东西,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2、了解一些避免尖利物品伤害身体的方法。
活动准备:
各种尖利的物品,如:笔、剪刀、树枝、筷子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小猴哭了》
二、教师出示带有尖头的笔,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为什么这样的'笔碰到小猴的眼睛里,它会大哭?”(笔有一个尖尖的笔头,戳在我们的身体上会觉得痛。有时尖尖的东西戳破我们的身体,导致流血。尖利的东西对眼睛的伤害特别大。)
三、讨论: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尖尖的?
尖利的东西有很多,如各种刀、树枝的尖头、筷子等,幼儿每讲一件物品教师就拿一样,放在幼儿面前。
四、观看表演,比较不同行为的性质。
请幼儿观看表演,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做才不会让自己受伤害?
1、小兔子用画画的笔在别人的脸上点墨水。
2、小猴在玩树枝。
3、小兔子一边望着窗外,一边在用剪刀剪纸。
4、小鹅用筷子对着老师的眼睛说话。
五、教师小结。
教师:首先要用正确的方法使用这些物品;其次不要拿尖利的物品和同伴哄闹、玩耍;当周围有同伴在这样哄闹时要提醒他们,并躲开他们。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9
一、活动设计背景
进入冬季,由于季节交替,气温骤降,加之多雨少晴,我班不少孩子因感冒而不能正常到课,为让小朋友了解和掌握预防感冒的基本方法,设计此课。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感冒的病症以及传播途径。
2、懂得预防感冒的小常识,积累一些健康生活的经验。
3、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教师:点名
“这些天,王萌萌小朋友为什么没来呀?”
幼儿相互交流各自对感冒的感受与体会。
孩子:“你得过感冒吗?感冒的时候人会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感冒的时候会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2、了解感冒的传播途径:
教师介绍患感冒的原因及感冒传播的主要途径。
“人们一般是由于什么患上感冒的?”、“除了着凉以外,感冒会不会是别人传染给你的,又是怎么传染上的呢?”
教师归纳。
不注意冷暖或身体抵抗力差的'人容易得感冒。另外,流行性感冒还可以通过吐沫、痰等传播。
3、掌握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预防感冒的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来保护自己,尽量不让自己和别人患上感冒?”
教师出示图片,幼儿了解预防感冒的具体方法,师生一起进行归纳小结:
(1)不随地吐痰、常开窗通风、勤洗手洗脸、经常锻炼身体、适当吃点醋及大蒜、洋葱。
(2)流行性感冒肆虐期间,幼儿要尽量减少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
(3)如果已患上感冒,则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而且要侧转身,不能对着他人打喷嚏,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10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难点: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
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
2、编排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
二、观看情境表演,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
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
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
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三、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像它们那样玩?
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11
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学问。
2、有安全意识,知道电是危急的,小朋友不能玩。
3、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4、初步培育幼儿用已有的生活阅历解决问题的力量。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预备
事先对要用到电的电器有肯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要用到电?
教师小结:这些电器都要接上电才能使用。
2、请幼儿找一找教室里的电源插座和插头在什么地方。
3、争论:幼儿园的插座为什么要安装的这么高?
(让幼儿知道电插头、电源插座都是危急地东西,假如手遇到插孔内,人就会触电,会有生命危急。)
4、请幼儿看教师拿插头时的姿态和抓的位置,让幼儿知道插孔内有电,插头上的小铜片能把电通过电线传给录音机,所以手不能遇到铜片,更不能把手伸到插孔内。
5、组织幼儿争论:用电时要留意什么?
(知道潮湿的东西不能靠近电器,这样会漏电,电器不能与潮湿的东西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灾,手湿的时候也不要去插插头,以免触电。)
6、教师小结:小朋友不要自己去插插头,要请大人帮助。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要用干粉灭火器,假如发觉人触电不能用手去拉他,人会导电,要用木质品把电器与人分开,切断电源。
活动完毕
1、评价
2、总结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12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知道不能爬阳台和窗台,不再窗台上蹦跳,不在未封闭的阳台上玩耍。
2、能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简单地说明原因。
3、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已有的关于阳台的经验。
教师: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家里的`阳台有什么用,你们会在阳台上做些什么?
教师总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进行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阳台。
2、观看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讨论哪些行为是对的,那些是错误的。
(1)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一:一个小女孩,正站在一个大的室内飘窗窗台上,此时窗户是开着的,她探出身体,把头手伸出窗外,冲着楼下喊:“妈妈,快上来!”小男孩在宽宽的窗台上蹦跳。
教师:小女孩在干什么?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这位小男孩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能在窗台上蹦蹦跳跳?
(2)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二:妈妈和小女孩在阳台上,阳台上有牢固的围栏。
教师:这个阳台安全吗?说一说为什么它比较安全。小朋友在阳台上应该怎么做才安全?
(3)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三:阳台的一端放置的洗衣机、洗衣池,阳台地上还有几盆花,一个小男孩在阳台上骑木马。
教师:阳台上有什么?这些东西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在阳台上玩耍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为什么不能在阳台上面玩耍呢?
(4)教师总结:不能把身体探出窗户和阳台护栏,也不能在窗台上蹦蹦跳跳这样一不小心没站稳就会摔下来;也不能在阳台上玩游戏,阳台上有各种其他的东西,不小心撞上去,会受伤的。
3、引导幼儿讨论,拓展幼儿经验。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在阳台上还有哪些事情危险,不能做?
教师总结:
如果衣服被吹到了阳台外面,自己不能伸手到阳台外拿,应该请大人来帮忙。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被关在阳台上,应敲门请屋里的大人帮忙开门。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1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斑马线、红绿灯的用处及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2、初步了解交通规则,增强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3、会在成人提醒下遵守交通规则。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PPT,黑板,红、黄、绿圆形图片各一张 ,斑马线挂图,视频,儿歌。
活动过程:
1、 (和客人老师打招呼)
师:今天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豆豆二班做客,我们一起向后转头和客人老师问声好吧。
幼:客人老师好!
2、师:还有一个动物朋友也来做客了,你们想把它请出来吗?
幼:想。师告诉幼儿这个动物朋友胆子小,请幼儿保持安静,它才肯出来和大家见面。等幼儿坐好并安静下来后师出示挂图斑马,并以斑马的口吻和幼儿打招呼。
斑马:小朋友们好,我叫斑比,我是一只可爱的小斑马,我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想请豆豆二班的小朋友帮帮我。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幼:愿意。师扮演斑比告诉幼儿自己在走路的时候在路口遇到了两样奇怪的东西,其中有一样东西和自己长的特别像,可是它不知道这两样东西叫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师:出示挂图斑马线和红绿黄灯。请幼儿举手回答告诉斑比你们认识吗?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用的吗?
3、 视频《我会安全过马路》 提问:"为什么小女孩过马路的时候警察叔叔不让她过呢?" 小结:"横穿马路很危险,过马路的时候要走斑马线,红灯亮时不能过马路,只能等绿灯亮时才能过马路,过马路时也要左右看一看是否安全"。 继续播放视频请幼儿回答视频中提出的问题。 通过视频,再次集中幼儿注意力,并且让幼儿自己来总结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让幼儿知道过马路时除了走斑马线还应看红绿灯并左右看一看。
4、儿歌《交通安全要记牢》 通过儿歌来巩固所学习的安全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5、提前布置好斑马线和交通信号灯,请所有幼儿排好队和斑比一起安全过马路去路对面玩(结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就有了不少新发现,他们指出马路上的车子有的'开的快,有的开的慢;了解红绿灯,斑马线,交通规则,对与我们新生班孩子来说完成的真的很不错。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14
设计意图:
为了唤起幼儿的相关经验,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我决定采用看图讲述的方式,从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提供多样化的危险场景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并体验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为什么不可为,可以怎样为等,帮助幼儿树立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自主发现路上的危险因素。
2、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准备:
1、教师和家长平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路上的安全问题,使幼儿积累相关经验。
2、事先与幼儿园附近路段的交警取得联系。
3、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画面一:兔妈妈、兔宝宝以及生病的兔奶奶。
画面二:坐公交车。包含以下几个小画面:
(1)上车时小兔们你推我挤,一只小兔跌倒在车轮边。
(2)有序排队上车。
(3)两只小兔抢座位,互相拉扯;一只小兔把手伸到窗外,把头探出窗外:站在车内的两只小兔没抓住扶手,在玩拍手游戏。
(4)安全乘车。
画面三:过马路和十字路口。
(1)小兔边过马路边捡皮球,一辆汽车迎面而来。
(2)小兔离开队伍单独跑开了。
(3)小兔被陌生人的气球引诱而去。
(4)小兔闯红灯。
(5)小兔不走斑马线。
(6)小兔排着整齐的队伍,按照交通规则、在交警和兔妈妈的帮助下穿过十字路口。
画面四:和兔奶奶快乐相聚。
4、创设公交车站、公交车、十字路口等情景。
过程:
一、进入情景(点击画面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1)兔奶奶怎么样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7
(2)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和小兔们很担心,准备去看望兔奶奶。它们是怎么去的呢?
二、观察画面,交流讨论
(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二"坐公交车"。
1、幼儿观察小画面(1)。
(1)公交车来了,小兔们是怎样上车的?
(2)有一只小兔怎么样了?它怎么会跌倒的?
(3)它倒在什么地方?如果车子开动。它会怎么样?
(4)这样上车危险不危险?应该怎么做?
2、结合小画面(2)小结。
3、幼儿观察小画面(3)。一(1)这两只小兔在干什么?要是车子开动了,它们这样推来推去抢座位会怎么样?做得对吗?
(2)这只小兔把手和头伸到哪里去了?这么做有什么危险?应该怎么样?
(3)这两只站着的'小兔在于什么?它们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如果车上没有座位,要怎么样才安全?
4、结合小画面(4)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三"过马路和十字路口"。
1、幼儿观察小画面(1)。
(1)下车以后,小兔们走在宽广的马路上。这只小兔在干什么?
(2)它有危险吗?为什么?
(3)它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2、幼儿观察小画面(2)。
这只小兔走在队伍里了吗?它离开队伍单独跑开会有什么危险?
3、幼儿观察小画面(3)。
(1)这个叔叔手里拿着什么?他会对小兔说些什么?
(2)小兔怎么样了?它跟这个叔叔走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应该怎么做?
4、幼儿观察小画面(4)。
(1)这只小兔在干什么?
(2)这个时候可以过十字路口吗?为什么不可以?什么情况下可以?
5、幼儿观察小画面(5)。
(1)这只小兔也在过马路,但它走在什么地方?
(2)过马路应该走哪里?
6、幼儿观察小画面(6),教师结合画面引导幼儿小结。
(三)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四"和兔奶奶快乐相聚"。
1、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小兔在妈妈的带领下和交警叔叔的帮助下知道了在路上应该怎么做,最后它们安全到达了奶奶家。奶奶很高兴。
三、模仿游戏:去兔奶奶家l现在老师当兔妈妈,你们当小兔。去兔奶奶家的路上要乘公交车、走马路和过十字路口,兔妈妈要看看小兔是怎么做的。
2、幼儿模仿游戏20遍,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模拟情景给予指导。
延伸活动: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引导幼儿观察路上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丰富相关经验,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15
活动目标:
1.知道进餐时正确的方法和错误的行为。
2.能对各种进餐过程中的行为做出是否安全的判断。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支笔。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的'兴趣,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们,早上在家里吃了些什么啊?
(2)你在吃饭时有没有发生什么危险的事。
2.引导幼儿阅读教学图书第一组图。
(1)我们来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样吃饭。
(2)引导幼儿阅读图画中的行为。
(3)引导幼儿阅读图画并判断正确。
3.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第二图。
4.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精选)08-02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02-12
【精】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03-16
【推荐】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03-16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荐】03-16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推荐】03-17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热】03-17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热门】03-17
【荐】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