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7篇(经典)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人物特点,感受浓浓亲情。
教学重点
结合文章对人物细致描写,体现人物特点,感受深深情感。
教学难点
在字里行间中体会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体会浓浓亲情。
教学突破点
以“腊八粥”为切入点,结合文章中对腊八粥的描写,深入体会文中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与渴望之情,从而感悟一家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几天,天气很冷。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腊八粥”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读课文,订正字音。
(2)小组内自学生字新词。
四、再读课文。
在文中找一找,这是什么样的腊八粥?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文中的“八儿”对腊八粥怀着一种什么的心情?
三、结合文章中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哪些语句中,能够看出,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与渴望?)
四、从文章中对妈妈与八儿的对话中,除了能看出八儿嘴馋,十分想吃腊八粥以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五、课外拓展,找到《腊八粥》原文,继续读一读,从中深入感受一下这一家人的浓浓亲情。
板书设计
腊八粥
孩子天真可爱
教学反思
教学时重在通过对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描写,体会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喝腊八粥的馋样。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悟,充分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换驴审驴得驴三个部分: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都让我们叹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已,是要不得的。这篇课文属记叙文,记叙顺序非常清晰,故事情节不复杂,易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把握文章审驴这一重点部分。
学情分析
包青天,是我国艺术舞台上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脸如木炭,一身正气,孩子们在影视作品中对他有所知晓。本课基于孩子们对包公的这一点认识,通过神奇的审驴案使孩子们加深对包公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发现、感受、理解与体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中审驴部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并品味对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4.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与认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几百年来,在我们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曾塑造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的脸像木炭一样黑,在他的额头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人称他是(包公)
(学生交流有关包公的资料,一学生谈,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二、依题质疑,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随机板书几个引领学生学习全文有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审驴? 怎样审驴? 结果怎么样?)
2.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后,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做提纲笔记,理清文章的脉络,引导学生将故事的经过加一个小标题。
板书: 换驴 ------- 审驴 -------- 得驴
三、自学释疑
1.疑问一:为什么审驴?
(引导学生略读这一部分。)
(1)找出描写两头驴的词句:
(毛色发亮;这头驴是唯一的财产,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
(毛色难看;惊慌失措)
(2)对比读,感受两头驴相差太大,理解王五当时的心情。
(3)引导朗读,读出王五对驴的喜爱,驴被换后的惊慌失措及又气又急。
2.疑问二:怎样审驴?
(引导学生精读这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3~9自然段。
(2)做批注。提出要求:勾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自己感受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认识,记下自己的疑问。
(3)集体交流,汇报自学所得。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抓住包公的表现:
①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说明包公经过思考,已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2 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不要给它吃,不要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说明包公了解驴的本性,他这样做为驴自己找家门垫定基础。
当学生交流到这时,顺势指导学生读出包公威严、胸有成竹、沉着的语气,并感受包大人遇事冷静,足智多谋的品质。
③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理解闻所未闻这一词义,并体会包公断案的神奇,同时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④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狠狠打驴,可见包公做事果断,成竹在胸。学生注意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4)小结包公审驴这一部分。学生说一说包公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影响,怎样评价他。
3.疑问三:得驴
引导学生粗读这一部分,并小结能成功找到驴的原因。
4.总结全文
(1)想一想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
(2)表演课本剧。
四、作业布置
搜集包公审案的故事,开个智谋故事会。
附板书:
包公审驴
为什么审 怎样审 结果怎样
(起因) (经过) (结果)
换驴 ----------------- 审驴 -------------- 得驴
教学反思:
本设计主要体现激发学生质疑想读,引领学生自主释疑要读,指导学生会读这一特色。
1.激发学生质疑,以课题为切入点,让学生产生疑问,有想读的欲望。
2.放手自学,引领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指导精读重点部分,学生获得阅读感受与体验,实现个性化阅读,深入读的愿望被调动。
3.指导学生会读。首先是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突出重点内容,教师做画龙点睛的指导,学生在自学与老师指导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其次,精读与粗读相结合,通过抓住主要问题,结合课文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法得当,阅读方法进一步得到巩固。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汉语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不同意思。
2.学习成语,收集十二生肖图象及儿歌,初步学习积累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3.学习仿照例子写句子,要做到清楚、完整。
4.读、背《九九歌》,初步感知冬春季节的变化。
5.阅读短文,了解传说中龙的样子、龙的本领以及人们对龙的尊敬。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十二生肖图片、“龙”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会怎样向别人表达祝福,如何与他人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百花园,进行一次快乐之旅吧!
2、板书:百花园。
二、出示《百花园》中的第一题
1、指名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有何特点
3、小组讨论交流
三、出示龙的挂图
1、指名说一说龙的词语
2、齐读第二题
3、说说这些成语有何特点
四、出示第三题
1、指名读一读
2、引导学生写一写
3、指名说一说
五、出示九九歌
读、背《九九歌》,了解冬春季节的变化。
六、阅读《龙》这篇短文
1、指名朗读,并说说你们小组读完这篇短文后,知道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说话,相机出示一朵樱花。
2、.在神话传说里,龙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他本领高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让美丽的樱花把我们带人龙的世界,欣赏一下龙的风采!出示龙的挂图,学生欣赏。
七、认识生肖动物,鼓励学生与生肖动物打招呼(如:鼠,你好!)o
1、教读十二生肖歌。
2、看图背诵。
3、你知道生肖歌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4、教学小结:《生肖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内涵丰富,如果你喜欢可以抄在你的采集本里。我们在日常生活,常常听到长辈说一些反映生活常识的句子,都可以像书中的学习伙伴一样,收集起来,积累并丰富自己的语言。
八、总结收获
同学们,在这个百花园里。你们识记了不少的成语,区分了一些词的不同意思,并阅读了短文和背诵《九九歌》。多有趣啊!请把《龙》的特征讲给别的小朋友听,把《九九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会“明、再、已、习、当、员、言、床、美”9个字;会认“经、刮、敢、阴、趴、停、住、帆”8个字。认识1个偏旁“广”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有恒心,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有恒心,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说说小鸭子走路有什么特点?都来学学小鸭子走路。
(学生模仿。)
2、课堂里来了一位客人。(出示挂图)和小鸭子打个招呼。
3、今天小鸭子要给我们讲讲它的故事。
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师范读课文。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去听听小鸭子给我们讲的什么故事呢?(师范读课文)
2、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刚才都听得很仔细,现在请你们自己好好地读一读这篇课文,把读得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
3、(黑板上有池塘图和写有生字的小鸭卡片。)
指名上台读生字,读准了就把小鸭请进池塘。
4、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巩固生字。
三、初读课文,加深体验
生自由选择最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想象画面。
师: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那部分,美美地读一读,
读完后?请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再”。
(2)指名生分析“再”字的字形结构。
(3)仔细观察“再”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
(4)师作示范指导,学生自己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
(5)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二、激发想象,指导朗读
1、联系学生的朗读体验,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2、生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句子所描绘的情景。
网
3、自由练读,指名读,小组读,还可以试着背诵。
三、创设情境,体验读文。
1、(出示挂图)
教师语言描述,学生感受当时的情境,体会小鸭子的想法。
2、(出示重点句子)
学生体验朗读。
3、运用读评结合、表演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指导朗读。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再”。
(2)指名生分析“再”字的字形结构。
(3)仔细观察“再”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
(4)师作示范指导,学生自己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
(5)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有恒心,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有恒心,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多种形式巩固生字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小鸭子,我想对你说……
1、扮演角色,再现课文内容。
2、融入情景,和小鸭做朋友。
3、积极思维,拓展想象:小鸭子,我想对你说……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学生自学生字。(先说它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和什么组成的(独体字除外),它的笔顺是什么,共有几笔,组词是什么。
3、指名说记字的方法。
4、指导写字,看清每一笔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写排头字。
四、复习巩固
1、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完成课后第二题,第三题。
板书设计:
7、明天再练吧
有一天下决心练习长跑明天开始练
第二天忽然刮起大风明天再练吧
第三天小雨一个劲儿下明天再练吧
第四天风停了,雨住了明天再练吧
小鸭子,我想对你说……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进行小组合作识字,使学生掌握十二个生字的读音。
2、通过帮助小松鼠找花生,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感。
3、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加强同伴间的交流学习。
教学重点:进行多形式的识字活动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花生米,有田字格的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引:小朋友们,赶快收拾起书本,现在我们马上要赶去森林,帮助一位小动物朋友解决一个难题。
(课堂中能够合起书本,对于天天读读背背的孩子们来说非常难得。况且还能去森林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孩子心里多兴奋。)
2、出示课件(插图2)问:
(1)图中是谁,他的表情你会想到一个什么词?(着急、惊讶,不知所措等)
(2)听他在说什么?(课件中小松鼠正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3)它在跟谁说?你自己演小松鼠说一说。(读中体会这话是对自己说的)用一个词代替,出示“自言自语”
(4)原来小松鼠在干什么?(——找花生)
(5)揭题“小松鼠找花生”
二、了解课文情节
过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听听松鼠怎么说。
1、小松鼠自述:这棵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艳丽。(小松鼠边叙述,课件中边展示花生花的图片,图画与声音结合让学生充分体验文中所描写花生花的艳丽。)
2、小松鼠继续说:本来我不知道这是花生的花,我是问了鼹鼠才知道的。
(课件出示:松鼠与鼹鼠的对话)
3、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同桌分角色读一读(个别抽读,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4、听了的话小松鼠会想什么?
5、小松鼠多么想尝尝花生的味道啊!它是怎么做的?松鼠继续说:于是我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我每天等啊,等啊,等到花生都落光了,可没看见一个花生。说完小松鼠哭了起来。“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6、看小松鼠又急了,花生哪儿去了?(“花生已经落在地底下了”这个小常识对于现在的小朋友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但仍会有小朋友说被人偷走了。教师可作如下提议)
7、教师提议:不如马上翻土瞧瞧。(也可通过课件展示)
8、小松鼠高兴地赞扬:真是一群聪明的小朋友,不如就在我这儿尝花生吧。
三、吃花生,学生字
过渡:每颗花生果上都有一个小秘密,能够发现的小朋友就能吃到花生。
A、指名抽读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B、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这块地结的果实还真不少,小松鼠已经把花生分到每个四人小组中,我们来识字赢花生。(每四人小组有生字卡片一份,一小袋花生。由小组长负责检查学员学习情况,学员每读对生字卡片中的.一个生字可得花生一颗,小组中可轮流读、强读,看谁得到的花生多。)
C、全班交流
1、展示所学成果,比比谁的花生多谁的花生少
2、得到较多花生的小朋友你愿意请其他小朋友吃花生吗?(由小朋友指名请其他小朋友读他所选的生字卡片,并分享他的花生)
3、你最喜欢吃哪些花生?了解学生喜欢读哪些生字再重复。你能让一颗花生果长出许多花吗(“一字开花”组词练习如“生”“种”“外”“许”,也可进行说句训练,如“呀”“格外”等)
四、写字指导“生”
过渡:吃了小松鼠那么多花生,让我们每人写一个字送给它,就写花生的“生”吧
看范例,全班交流“生”的字形结构及三横的特点
电脑范写学生练习、评价自推荐,学生评议。(以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学生作品。)
五、拓展
课外你积累了哪些小知识,你愿告诉小松鼠吗?最后你想送给小松鼠一句什么话?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正确书写并记忆6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萧伯纳是不是骄傲,为什么
过程与方法:学生进行各种形式朗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生字和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2,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著名的人物。板书:萧伯纳
2,教师介绍萧伯纳的简要情况。
3,出示: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戏剧家常对人说:"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这就是一位小姑娘给我的启迪。"想知道关于他与小姑娘的故事吗
初读感知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思考:萧伯纳在国外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他高兴地和小女孩玩了很久。临别时,萧伯纳让小女孩告诉她的妈妈:"
。"小女孩让萧伯纳告诉他的妈妈"
2,学习生字:伶俐普
精度感悟阶段:
三,学习课文,感情朗读。
1,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萧伯纳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2,你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吗读句子,学生体会朗读。
3,学习课文2—5节。
(1)萧伯纳和小姑娘分别时各是怎么说的`出示2,3节。
②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认为萧伯纳骄傲吗为什么学生再次读文,找依据说理由。
③和萧伯纳对比,你觉得小姑娘怎么样说说理由。
④指对话。萧伯纳幽默和亲切,小女孩天真,可爱。
(2)萧伯纳听了小女孩的话愣住了,他在想些什么
(3)再读第5节。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指导朗读,背诵。
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读生字,词语。
2,小女孩让举世闻名的萧伯纳受到了启迪,多聪明呀!如果你是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回家后会和妈妈说些什么
3,指导写字。
(1)出示:作,岁,圆,师,合,名
(2)重点指导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一定要注意纠正学生的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课后向生活延伸:读童年书架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能正确读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孙悟空、脑血栓、血浆、编故事、慑子、恭恭敬敬"等词语。
教学难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儿童歌曲《孙悟空},配以孙悟空腾云驾雾的画面。
教师导语:同学们,大家一定很喜欢孙悟空吧!那么,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一一《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
(板书课题: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
2.学生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二、自读课文,扫清生字、生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圈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
(1)出示生宇卡片,指名认读,教师正音。
(2)指导书写。
"栓"是左右结构,左边"木"的最后一画是"..",不是"~"。
"慑"是左右结构,右上边是"耳",右下边是"双"。
"液"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恭"的下面是"以,,不要写成"小"。
(3)学生交流自己对生词的理解。
(4)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3.再指名开火车头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通顺。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为什么说这个"小孙悟空"神通广大?
(因为它治好了爷爷的`病)
3.指名读课文第1-4自然段。
(1)爷爷得的是什么病?(脑血栓)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脑血栓的资料)
(2)"小孙悟空"是怎样帮爷爷治好病的?(及时清理了堵塞脑血管的隶奇主桨
.教师小结。
"小孙悟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让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吧!
四、课堂小结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经典)11-07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备课教案 11-12
语文下册教案01-31
(精选)语文教案08-02
(经典)语文教案03-05
语文桥的教案01-13
语文教案07-21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语文《荷花》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