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班社会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建立性别认同,了解男孩、女孩在各个方面的不同特征。
2、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性别,欣赏男孩、女孩不同的优秀品质、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音乐(轻柔的、强劲的),音乐磁带,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吗?你是男孩吗?(我是女孩)你是女孩吗?(我是男孩)今天尹老师想和大家做朋友请男孩站到老师的师的左手边,请女孩站到老师的右手边。”以报数的方式统计今天我们班里来了多少男孩、多少女孩?
2.下面我们来唱首歌好不好?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哼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边尽情跳舞嬉戏。(教师跟着女生组)
二:展开生活经验的交流(通过各方面了解男、女的同于不同。)
1.引导幼儿讨论男孩女孩在外形、相貌、穿戴、喜欢玩的玩具等方面的不同?
2.教师小结:男孩女孩各有各的特点,男孩:坚强,勇敢,不怕黑,粗心,调皮。女孩:温柔,可爱。细心,讲卫生,胆小,爱哭。在以后生活中大家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三、欣赏男孩、女孩喜欢的音乐:《动感dj》《种太阳》
1.下面我们休息一会,来听两段好听的音乐,听的时候要注意,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 放音乐:《动感dj》《种太阳》
“听完音乐请女孩告诉老师你们喜欢那段音乐?男孩子呢?”
让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女孩喜欢的音乐就请女孩来舞蹈,男孩喜欢的音乐就请男孩来舞蹈。
总结:原来男女喜欢的`音乐也有不同,男孩喜欢强劲的音乐,女孩喜欢优美舒缓的音乐)
四、男孩、女孩的理想。(欣赏男孩、女孩不同的优秀品质、增强自信心。)
1.“男孩女孩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将来长大所做的工作也会不同,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说说你的理想!”
2.“大班的男孩女孩们,老师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学习,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就一定会实现你们的理想。
五、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男孩女孩都可爱,喜好不同不奇怪,男孩勇敢女孩美,一起成长乐开怀。
【活动延伸】
装饰画:男孩女孩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清洁工人的劳动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萌发尊重清洁工人和他们的劳动的情感。
3、注意养成保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编辑或绘制一组美丽的生活小区录像镜头或图片。
2与社区的.清洁工人联系,请他们配合采访,展示他们平时的工作情况,并与幼儿交流他们对自己工作意义的认识。
3、带领幼儿到社区采访清洁工人。了解清洁工人的工作和想法。
活动过程:
1、播放录像惊天或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对清洁工作的重视。对录像里的环境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感到很美、很喜欢?
2、鼓励幼儿交流对清洁工人的了解情况。
(1)你知道清洁工人是怎样工作的,要做哪些工作?
(2)欣赏儿歌《清洁工人好阿姨》。
3、与幼儿一起交流:假如没有清洁工人的工作会怎样?帮助幼儿说明人们为什么称赞清洁工人为城市美容师。
4、讨论:清洁工人很辛苦,我们应怎样尊重他们,鼓励幼儿做保护环境的好孩子。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表情的意义。
2、提高幼儿思维表达的能力。
3、练习丰富的表情动作。
4、通过活动使幼儿能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接纳不同的情绪表现。
5、大胆将自己的情绪情感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可变化的大表情娃娃硷(四幅)不同的表情如:高兴、生气、难过、害怕等)
小表情娃娃脸若干(每个娃娃表情不同)
魔力变脸板式1个(有帘可掀动)
活动过程:
一、教师面无表情地站在幼儿前面不说话,一会儿请幼儿猜猜看教师在想什么?幼儿开始乱猜或想不出来时,教师突然笑眯眯地说:“那你们猜老师现在是生气还是高兴呢?”
二、说明脸上的表情可以告诉别人你的心情,不同的表情代表不同的心情,人有许多不同的表情。
三、出示教具可以变化表情娃娃,请幼儿仔细观察。(如高兴的娃娃)
提高:1、这个娃娃是什么表情?高兴
2、什么时候会出现高兴的表情?
3、你来做一做好吗?(请幼儿做出高兴的表情)
教师依次出示高兴、生气、难过、害怕表情的娃娃脸。
四、教师在幼儿充分表达了不同表情的意义之后,及时进行总结并点出当人们 时,就会做出高兴(生气、难过、害怕)的表情。幼儿明确学习高兴、生气、难过、害怕等词汇。
五、出示黑板上张贴的小表情娃娃脸(不同的表情)
老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表情娃娃脸,她们每一个都对我说了一句话,可是,老师给搞混了,记得她们每个人都说了什么话,现在请小朋友帮忙分辩一下。
如教师藏在黑板后,说其中一句话如:
“哼,你这已经是第五次踩我的脚了。”
请幼儿猜猜是那个表情娃娃说的,并说明为什么是这个表情娃娃说的。
教师请幼儿分别猜出每一句话是哪个表情娃娃说的。(允许有不同答案存在)
六、教师将每个表情娃娃所说的话依次再说一次,加深幼儿对不同表情的意义的理解。
小结:人在遇到不同的事情时就会有不同的表情。表情可以把我们心里的想法表现出来。
七、练习表情动作。游戏:表情变变变。
1、照镜子
(1)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教师变化一表情,幼儿也做出和教师相同的表情。
(2)请个别幼儿到前面和下面的幼儿进行照镜子变脸游戏。
(3)幼儿之间两人一组进行照镜子变脸游戏。
2、我说你做
教师说高兴、难过等词汇,幼儿做出相应的表情动作。
3、魔板变脸
教师向幼儿介绍一种神奇的东西叫魔板,我们的脸贴在魔板上就会快速变换出不同的表情。
(1)教师示范。教师在短时间内,每掀起一次帘子都做出不同的表情。
(2)幼儿个别出来练习短时间内变换3-4种不同的表情。
八、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不同的`表情,知道了不同表情的意义,还能做出不同的表情动作,我们真棒!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不同时候有不同的表情,我们大家要正确的面对我们自己的情绪和心情,不要将感受藏在心里,只要我们的表现方式不伤害自己和别人,我们都可以勇敢的表现出来。
最后,希望小朋友还有我们身边所有的人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每天都高高兴兴。
延伸活动:可以进行“画出我的心情”活动,记录一天中自己的心情。
小百科:表情, 表达感情、情意。表现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感情。现代年轻人聊天多用图片类表情来代替语言进行交流,并衍生出海峡两岸表情大战等年轻文化交流事件。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卡,了解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学习按照“充值卡”、“打折卡”、“其他卡”等标准进行分类。
3、尝试自己设计卡。
活动准备:
1、制作“有卡真方便”PPT
2、提供制作卡的纸与彩笔
3、幼儿人手一张卡
活动过程:
一、设计情境,引出有卡真方便。
1、老师昨天要出门买东西,出门了却发现没带钱,不过你可不要担心,老师照样买了好多东西呢?小朋友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呢?(结合PPT引出银行卡,了解银行卡带来的方便。)
2、讨论:钱是怎么装到银行卡里去的?帮助幼儿理解有卡真方便其实是科技带来的方便。
昨天有个小朋友问我:这么小小的'卡,那么多的钱是怎么装进去的?小朋友知道答案吗?(如果幼儿不能马上回答,可保留答案在第二环节稍后再公布。)
二、结合PPT,了解有卡真方便。
老师有很多卡,给我的生活带好了好多方便。
1、观看图一,早上,老师去蛋糕店买蛋糕,有没有发现老师没有用钱却买到一块蛋糕,这是为什么呢?(引出蛋糕店的充值卡)这卡是怎么用的呢?
2、观看图二,中午,老师去水果店买水果,她的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呢?(引出水果店的优惠卡)卡上有些什么东西呢?这卡是怎么用的?
3、观看图三,晚上,老师要去锻炼身体,别忘了带上健身卡哦。(引出健身卡)这卡是怎么用的呢?
4、提问:老师一天里都用到了什么卡?(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实物卡)
5、小结:我今天用卡买到了早餐,得到了水果店的优惠,锻炼了身体。有了这些卡,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三、幼儿互相介绍卡,尝试按照“充值卡”、“优惠卡”、“其他卡”等标准进行分类。
1、每个小朋友今天都带来了卡,我们先给朋友介绍一下自己的卡吧。
2、出示“充值卡”、“优惠卡”、“其他卡”的标志,讨论分类标准。
3、分类游戏:看到标志跑上来。
教师依次出示“充值卡”、“优惠卡”、“其他卡”标志,请幼儿判断自己手里的卡属于哪一种卡,如果符合标志要求,请跑到指定位置。
以开火车问答的形式进行验证。如:师问:XXX,你有一张什么卡?幼答:我有一张XX店的优惠卡。
四、我设计的卡
1、小朋友想不想要一张能给自己带来方便的卡呢,想想你设计的卡可以在哪里用?能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呢?
2、幼儿动手设计卡,老师巡回指导。
3、把自己设计好的卡介绍给大家。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10-03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7-18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08-17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10-10
大班社会大雪教案12-08
大班社会教案11-10
社会健康大班教案10-24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6-29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12-21
大班社会教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