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5篇【精选】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近几年,我园一直在开展省级课题《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作为子课题《互动式幼儿园亲子美术活动研究》的主持人,我和课题组成员开展了不少亲子美术活动。美术欣赏是亲子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挑选了一些名画家的画进行欣赏。吴冠中的美术作品很有特点,兼具西方技巧和东方意境,有一些内容相近但画法不一的画很适合幼儿欣赏。我选取了其中两幅进行对比欣赏,内容都是树与鸟,但一弯一直、一彩一墨,孩子会喜欢哪幅?家长又会喜欢哪幅?他们喜欢的理由又是什么?活动使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能深人多少?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欣赏,感受《小鸟天堂》画面色彩的浓烈欢快,及《林中小鸟》中水墨表现出的清寒孤寂的意境。
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家长能积极互动,用表演、绘画等方式大胆表达自己心中的树林与小鸟。
3.幼儿、家长相互了解对方对不同色彩和美术作品的喜爱。
活动准备
1.吴冠中作品《小鸟天堂》、《林中小鸟》。
2.音乐:贝多芬《小步舞曲》,民乐《寒江残雪》,背景音乐《天空之城》、《神秘园之歌》。
3.电脑,投影仪,桌子几张,木椅一人一把。
4.宣纸、颜料、毛笔若干。
活动过程
1.色彩篇
(1)聊聊有哪些颜色。
看,老师身上有哪些颜色?小朋友身上有哪些颜色?我们周围还有哪些颜色?除了这些颜色,你还知道哪些颜色?
小结:世界上有红、黄、蓝等许多种颜色,我们的生活也因为这些斑斓的色彩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多彩。
(2)说说最喜欢的颜色。
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你的爸爸妈妈最喜欢什么颜色?
请家长说说喜欢这种颜色的原因,让幼儿对父母有更深入的了解。
2.欣赏篇
(1)欣赏《小鸟天堂》。
①问: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什么?
幼儿讲最初的感受。
②引导幼儿细致欣赏。
问:画上有什么?小鸟是什么颜色的?住在哪里?树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画面上还有什么颜色?你喜欢这些颜色吗?为什么?小鸟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它的心情怎样?谁会用动作表现快乐的小鸟?
③音乐与作品的匹配。
播放《小步舞曲》、《寒江残雪》。问:哪段曲子更像这幅画?为什么?
④请幼儿和家长分别扮演小鸟、大树,跟着音乐表演。
要求大树姿态多样,小鸟动作多种,有快乐地飞、站、找食等。
⑤作者简介。
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这幅画是一位叫吴冠中的老爷爷画的',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画了好多幅有关鸟和树的画,这幅画的名字叫《小鸟天堂》。
(2)欣赏《林中小鸟》。
①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吴爷爷的另外一幅作品,看看这幅画和刚才那幅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点击《林中小鸟》,播放《寒江残雪》。
②引导幼儿欣赏。
这幅画和刚才那幅画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不一样? (从色彩、形状两方面对比)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树是什么形状的?鸟是怎样的?看了这幅画,心里是什么感觉?
介绍水墨画的有关知识:是中国特有的,用水和墨来创作的(尽可能请家长来介绍)。
③介绍吴冠中画的特点:融合了西方的绘画技巧和东方的意境,融汇传统与现代等。
④请幼儿和家长讲讲各自喜欢哪幅作品及理由。
原以为幼儿都喜欢色彩鲜艳的《小鸟天堂》,活动中却发现不少孩子喜欢《林中小鸟》。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画得像”;二是因为大部分家长喜欢,他们认为,现在的社会过于浮躁,水墨画《林中小鸟》能使人沉静下来,安静地生活;三是可能有些孩子确实喜欢。
3.绘画篇
(1)你心目中的小鸟天堂是什么样的?
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自己心中的小鸟天堂。幼儿、家长合作作画,教师巡回观察,配背景音乐《天空之城))。
(2)展示、交流作品。
活动延伸
将所有作品拍照传至班级博客,将部分作品布置在活动室,并介绍作者的创作想法。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服装的各种衣领、衣摆造型,尝试自制花边进行装饰。
2、激发幼儿想象和创造力,体验表演的乐趣。
3、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各种制作材料,PPT课件,材料筐若干。
2、节奏感较强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引入课题指导语:今天陈老师请你们来看时装表演,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
欣赏PPT课件指导语:呀,这件衣服真漂亮,你们喜欢吗?你最喜欢衣服的哪个部分?(衣领、衣摆)
二、示范讲解指
导语:这些衣服都是服装设计师设计的,我们也来做小小设计师。瞧!陈老师已经做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看,领子上有什么?(花边) 衣服上还有什么? 其实花边和花都是用同一种方法做的。
(先在领子四周都贴上双面胶,拿一张皱纹纸,正面折,反面折,像折纸扇一样,边折边黏在双面胶上,这样领子就做成了;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做小花,先把双面胶贴成一个圆,然后同样的用折扇子的方法将皱纹纸对着双面胶粘成一个圈,多余的撕掉,小花就做成了。)提问:这件衣服上还有什么(流苏、腰带)指导语:我太喜欢这件衣服了,请你们来设计一件比陈老师的更漂亮的衣服吧,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待会我要请五个小朋友一起合作设计一件衣服,制作完成以后选一个模特穿上衣服,领着设计师表演。
提问:五个人设计一件衣服,应该怎么分工合作呢?(有的负责衣领,有的负责衣摆,还有的负责装饰)但是每组的小朋友只能有一个小模特,怎么选择?(猜拳等)指导语:想好的小朋友请你轻轻地找一个桌子5个人合作设计一件衣服。别忘了把垃圾放到筐子里。
三、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四、时装表演
1、教师发现各组幼儿已经做完了开始放音乐教师带领先完成的设计团队和模特一起走上T台摆好看的亮相动作。
指导语:我们的小模特已经准备好了,请设计师来排队吧。
2、指导幼儿按秩序进行表演和退场。
指导语:音乐响起来了,请模特带领你的设计师把我们的设计作品给客人老师看看。现在请你们往教室走让更多的小朋友来欣赏我们的作品吧。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线描画是儿童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事物形象和内心思想的绘画手段。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游戏性、形象性和装饰性,备受幼儿喜爱。其教育目的是以人的造型本能为基础,进行美感和秩序的表现,开发儿童创造性的表现能力,但如何通过线描画教学,开发幼儿思维,真正挖掘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艺术表现力,是我的微型课题研究所要探索和研究的内容。
我本次执教的教学活动是大班线描画《鱼》,在生活中孩子们对鱼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班的孩子,经过中班一学年的线描画学习,对于线描画的基本造型元素:线条、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尤其是对于线条,孩子们基本上能说出各种线条的名称,对各种线条的画法也已经掌握。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线描画的实际水平,我在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发现线描画的三大造型元素,并把点、线、面的不同组合方式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个难点,我设想运用表格记录的形式帮助幼儿梳理知识,拓展经验。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条分割的方法进行画面分割,用不同的点、线、面组成漂亮的图案装饰画面。
2.感受线描画的乐趣,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形态的空白的鱼人手一条。
2.勾线笔人手一支。
3.教师的范例一幅。
4.大幅海底背景。
5.表格。
活动重点:掌握线描画的基本技能,能用流畅的线条、图形表现鱼身上的花纹。
活动难点:用点、线、面的.组合装饰画面。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师:今天,海洋里要举行一个盛大的舞会,鱼儿们都接到了邀请,它们都想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去参加舞会,所以请我们的小朋友帮它们设计一件与众不同的美丽衣裳去参加舞会,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 分析: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景化的语言更能激发孩子们对鱼的兴趣,所以在活动中我以帮助小鱼设计参加舞会的漂亮服装为情感主线贯穿整个活动。)二.观看范例,引导幼儿了解线描画中点、线、面的组合和排列。
1.出示范例。
(1)引导幼儿讲述图上有哪些线,教师在表格中进行示范记录。
师:老师帮它们设计了一件衣服,你们看看,漂亮吗?为什么你觉得很漂亮呢?你找到了哪些美丽的线条?
(2)引导幼儿拓展经验师:除了这些线条,你还知道有哪些线条?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示范,帮助幼儿回忆已经认识的各类基本线条。
(3)引导幼儿讲述图上有哪些点,教师在表格中进行示范、归纳整理。
除了这些漂亮的线条,你还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各种不同的点,并进行讲解示范。
(4)小结:原来呀不同的点和线可以组成许多一块块漂亮的图案。
(分析: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范例,发现构成鱼身上美丽花纹的各种线条和点,唤起了幼儿对于以往经验的回忆,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因为没有太大的难度,所以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讨论,感受成功的愉悦。)2.引导幼儿观察点、线、面的不同组合方式出示局部图案,引导幼儿观察(1)图案一:线条相同,粗细不同。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相同的线条,只要粗细不同就能使画面不单调。
师:这一块是怎样装饰的?你发现了什么?
除了波浪线还有什么线也可以变化?教师引导孩子把可以进行相同变化的线条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在同一块里,用了相同的线条,但是粗细有变化。第二个问题,使孩子们发现直线、螺旋线、弧线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变化,这样就做到了举一反三,而记录表帮助孩子梳理了已有经验,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2)图案二:线条不同。
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线条进行组合,能使画面变得丰富。
师:这一块里用了哪些不同的线?
(分析: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孩子了解线条与线条也可以进行组合,变成美丽的图案。)(3)图案三、四:点和线组合引导幼儿发现点、线的组合使画面的装饰效果更好。
师:这一块是用什么来装饰的?
师:刚才每一块的图案都一样吗?
(4)图案四:点、线、面的组合引导幼儿发现,点、线、面可以同时出现,使画面更具装饰感更有层次。
教师小结:原来不同的方法可以组成一块块不同的漂亮图案,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有层次感。
(分析: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引导幼儿了解可以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进行组合,可以用点和线条进行组合,也可以用点、线、面组合,使画面变得丰富,更有美感。)三,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进行画面分割出示未经装饰的鱼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哪些线条进行画面分割,并请个别幼儿进行操作,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进行分割,重点提醒幼儿掌握分割画面分割要领,在鱼身上进行分割时,一定要从鱼身的一侧画到另一侧,不能只在身体中间进行分割。
(分析:这个环节不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对于线条,孩子们已经相当熟悉,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线条进行画面分割,而不局限于对教师范例的模仿,或者只是用某一种线条进行分割;还有就是进行分割时,一定要从鱼身的这一侧画到另一侧,不能只画在中间部分。)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1.教师提出要求: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鱼的花纹。
(2)注意运用不同的点和线进行装饰。
(3)提醒幼儿进行画面分割时一定要把线条从鱼身的一边画到另一边。
2.幼儿作画,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要求能力强的幼儿注意点、线、面组合时画面的美观和组合的多样性;帮助能力弱的孩子大胆作画,按照要求进行画面的分割和装饰。
(分析:在这个环节,我注意到了兼顾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巡回指导时,对不同能力的孩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进行了不同的辅导。)五.作品展示及讲评1.将作品展示在海底背景上,请幼儿欣赏作品。
2.引导幼儿进行评价:你最喜欢哪条鱼?为什么?这一块上它运用了哪些花纹(点、线、面的组合)?
3.教师小结(分析:孩子们的作品相当丰富,对于画面的分割,都能掌握要领,画面的装饰,很多孩子兼顾到了点、线、面的组合)活动反思:
从这次的"线描画"活动中,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孩子是非常喜欢这个活动的,大部分幼儿对线描画较感兴趣,对于线描画中的造型元素:点、线、面的组合方式有了初步了解,也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对各种组合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
本次活动的亮点是对于表格的设计和使用,活动之前对于表格的设计,我是进行了反复推敲的,考虑到造型元素的多种组合方式,利用表格可以帮助幼儿进行归纳整理,会更有利于他们的创作,所以我把表格的记录贯穿在活动的前面几个环节中,不仅记录了不同的线条,更相应地进行了排列方式的整理和记录,帮助孩子们进行了经验的梳理,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
活动中,我没有简单直接地把经验灌输给孩子,而是通过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幼儿自己探索线描画造型元素的组合方式,使孩子们知道了线描画不仅可以由不同类型的线条组成,还可以用点、线、面进行组合,勾勒出美丽的图画。线描画虽然只有黑白两色,但是,不同的构图方式,一样可以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比彩色的图画更有韵味。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裁剪方法,为自己和同伴设计制作服装,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丰富对服装的相关知识,培养自信心、观察力、想象力和大胆尝试、探索的能力。
3、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服装,变废为宝,增添生活的乐趣。
4、与同伴互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发展交往能力,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6、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裁好的纸样及成品。
2、人手一把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各类装饰性材料(皱纹纸、蜡光纸、瓦楞纸、玻璃纸、报纸等,以及幼儿收集的已进行消毒安全处理的各类废旧碟片、纸盒、纽扣、易拉罐、碎布料等)。
3、在认知区展示各种服装款式图片,布置“苗苗服装店”,便于幼儿随时观察。
4、场地宽敞,便于材料的摆放。
5、提前让幼儿观看时装表演的VCD。
6、参观服装厂,了解布料的由来及裁剪。
7、对服装的制作步骤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制作服装所需的辅料。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参观服装店激发幼儿兴趣1、教师带领幼儿带着问题自由参观“苗苗服装店”。
1、观察了解服装,并小声讨论、互相交流。
(1)服装是什么质地的?
(2)服装是什么款式的?
(3)服装上的图案怎样?
2、观察结果:
(1)服装的质地有:纱、棉、棉绸、丝绸、麻、毛及各种纸制质的。
(2)款式:外套、裤、裙子、背心、短裤、风衣。
(3)图案:有规则的、不规则的;一个图案的、多个图案的;对称的、不对称的。
二、出示服装设计图样、幼儿任意选择服装款式和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
1、教师出示服装设计图样,让幼儿观察它们款式的不同。
2、介绍各种制作材料,如饮料瓶、酸奶盒、废旧碟片、纸盒、报纸、皱纹纸、玻璃纸、蜡光纸、即时贴等。
3、提出制作和装饰的要求:
(1)将装饰物粘贴牢固。
(2)节约材料,不浪费。
(3)制作时有自己的`想法,不盲目模仿别人。
(4)将一件衣服坚持做完,不半途而废。
(5)装饰出色彩丰富、协调的图案。
4、幼儿操作活动: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能讲述自己创作意图并设计制作与老师不同的独特款式。
(2)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制作,支持幼儿根据需要选厢多种材料制作。
(3)鼓励幼儿在制作时能相互合作,取长补短。
三、评价总结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服装、说说创作意图和选用材料并给服装命名。
2、教师积极肯定幼儿作品,增强幼儿自信心,体验成就感。
3、幼儿进行服装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充分展示自己制作的服装。
活动反思
对此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制作衣服简单易学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但对于一些幼儿的引导还不够,她们除了能画一些老师画过的一些图案,没有进行自我创造。教师可以多画一些图案供他们参考。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用多种颜色晕染的方法添画水墨画背景。
2、感受水墨颜色晕染的美,喜欢水墨绘画。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水桶、毛笔、宣纸、调色盆、调色盒、墨汁、水墨颜料、范例画。
活动过程:
一、可爱的猫头鹰
1、认识猫头鹰,讨论猫头鹰的特征及其本领。
(1)这是什么小动物?
(2)你怎么知道这是猫头鹰?它有什么特征?
(3)谁能为我们大家介绍下猫头鹰有什么本领?
2、总结大家讨论中的猫头鹰的特征和本领。
二、夜晚的猫头鹰
1、观察讨论范例画中的内容,重点解读背景的颜色晕染方法。
(1)(出示范例画)画中有几只猫头鹰,它们一样吗?
(2) 画中的背景是怎样的?有些什么颜色?怎样来画出这样的背景呢?
2、教师示范,让幼儿认识、学习用毛笔晕染的方法。
3、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猫头鹰的画展
1、作品展示
(1)说说你用了哪些颜色来晕染背景?
(2)你在画中画了几只猫头鹰?它们在干什么?
活动反思:
捕鼠能手猫头鹰是幼儿喜爱的一种动物。它大头圆面,两只圆溜溜的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花纹清晰的羽毛,特征明显,用绘画的形式容易表现,能使幼儿得到成功的体验和美的享受。这一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而且能进一步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为了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导入部分我采用了猜谜的.形式展开的。“远看像只猫,近看像只鸟,夜晚捉田鼠,白天睡大觉”,从中来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我还给孩子们讲了猫头鹰的许多有趣故事。因为有了前半部分的认识和感知,所以孩子们的作品生动、有趣,有猫头鹰躲在树上等待田鼠出洞,有猫头鹰在夜间捉田鼠、与蛇搏斗等。
在长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点,在幼儿作画前一定要讲细、讲透,并且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样孩子们才有啥画,画地生动、画地大气。美术课,我认为不一定要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孩子们作画上,只有理解了、认识了,画面才丰富、生动、有趣,我们应该打破以往的思想观念,即,两头短中间长的模式,因为我们的美术目标是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作画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不是要求孩子们如何如何画的像,所以每次活动我们应该根据情况而定,把时间的倾重点放在那里。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12-23
(经典)大班美术教案08-13
大班美术教案09-29
大班美术教案03-17
大班美术教案《船》07-24
《夏天》大班美术教案09-05
《萝卜》大班美术教案10-04
大班美术教案《蔬菜》09-18
《苹果》大班美术教案11-11
大班美术相框教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