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4-08-24 21:56:46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用各种材料与纸板游戏,体验顶起纸板的成功喜悦。

  2、尝试用游戏棒顶纸板,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3、发现生活中“顶”的现象,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废旧纸板。

  2、薯片罐、牙膏盒、雪碧瓶、游戏棒、纸筒芯、塑料棍、固体胶、长纸筒、酸奶瓶等各种废旧操作材料。

  3、多媒体课件:有关“顶”的现象。

  活动过程:

   1、顶一顶,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设置情境:教师和幼儿开心地外出郊游,遇上了下雨,一时找不到躲雨的地方,意外发现了许多纸板,于是大家把纸板顶在头上当作小伞,由此引出活动。

  2、试一试,用身体的其他部分顶纸板。

  师:除了可以用头和纸板做游戏,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玩纸板呢?(手、脚、背、膝盖……)

  3、找一找,还有哪些材料也能顶起纸板。

  师:原来身体的好多部位都可以和纸板做游戏,真有意思。瞧,这里还有许多材料呢(出示薯片罐、牙膏盒、大游戏棒等操作材料),请小朋友们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材料也能和纸扳玩游戏。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游戏,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用哪些材料玩了游戏,初步获得有关平衡的经验。

  (2)启发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现“面”大的物体容易顶起纸板,“面”小的物体不容易顶起纸板。教师提问:你们发现哪些材料容易顶起纸板?(薯片罐等)哪些不容易顶起纸板?(游戏棒)这是为什么?大家都来试一试。(幼儿自由尝试用游戏棒顶纸板,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引入难题,鼓励幼儿想办法解决。师:怎样才能用游戏棒顶起纸板呢?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①幼儿尝试每人用一把游戏棒顶纸板:②幼儿尝试每人用三根游戏棒顶纸板(原理:三角支撑);③鼓励幼儿分组游戏,合作用游戏棒玩“顶纸板”的游戏。

  4、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存在“顶”的现象。

  师:“顶”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说一说。(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5、结束活动:咱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小朋友回到家中可以找一找。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通过观察,发现并欣赏蝴蝶翅膀的对称图案。

  活动准备

  幼儿搜集的蝴蝶图片。

  不同的长方形小纸片,例如糖果包装纸。

  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 :集体/小组

  1。 请幼儿猜一种动物:会飞,穿着彩色的衣裳,最爱和花朵做朋友。(蝴蝶。)

  2。 请幼儿出示带到

  幼儿园

  的蝴蝶图片,描述蝴蝶的形态、身上的'花纹和颜色等。

  3。 引导幼儿细心观察蝴蝶的翅膀,说说有什么发现。(翅膀的花纹是对称的。)

  4。 鼓励幼儿思考并讨论:为什么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5。 请幼儿自由挑选不同的长方形小纸片,在纸片中间折起来,扭成蝴蝶形状,然后贴在图画纸上,再画上触须。

  活动评价

  能说出蝴蝶的主要外形特征。

  能发现并欣赏蝴蝶翅膀的对称图案。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在尝试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不倒娃娃"不倒的简单原理,体验不断探索寻找答案的乐趣。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套蛋、像皮泥活动过程:

  一、集中话题1、请幼儿玩玩比较两个"娃娃"(其中一个是不倒娃娃),说说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2、猜测"不倒娃娃"不倒的原因,并相互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3、拆开两个"娃娃",观察比较,发现"不倒娃娃"里面的橡皮泥。

  4、提出任务:"娃娃"里面放一块橡皮泥就能成为一只"不倒娃娃"吗?;请你们也来做一做吧!

  二、探索与调查1、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制作不倒娃娃。

  2、鼓励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探索成功制作"不倒娃娃"的方法。

  三、交流与讨论1、相互交流、介绍、演示、评价自制的不倒娃娃2、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不倒娃娃不倒?

  3、结合幼儿的讨论,教师做记录(图示)橡皮泥要摆放在"娃娃"的底部橡皮泥的大小要合适橡皮泥需要固定4、小结:制作一个"不倒娃娃",要选择一块大小合适的橡皮泥,摆放在"娃娃"底部的中间位置。这样的"不倒娃娃",上轻下重比较稳定,所以"不倒娃娃"才会不倒下。

  四、活动延伸1、今天大家都做了不倒翁玩具,看看它们除了颜色不一样外,还有什么不一样吗?(有的站得歪歪扭扭)2、玩具厂想来买我们做的不倒翁玩具,怎样才是合格的'?(检测卡)4、回家后可以与爸爸妈妈一起继续制作不倒翁玩具,并用检测卡来自我检测,做一个合格的不倒翁玩

  活动反思:

  作为科学活动,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兴趣,探究出一个结果不应成为一节科学活动的重点。不唯上、不唯书,存有一份好奇和质疑应是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带给孩子的珍贵理念,也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更新的观念。当然,活动中也存在较多的亮点。如教师能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索与兴趣,在探索发现环节弱化老师的控制,更多的把课堂交给孩子,使孩子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探索,自由大胆表达。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在了解青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材料准备:

  制作好的青蛙成长过程图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歌曲《我是一只小青蛙》、实物蝌蚪、青蛙

  活动重难点:

  掌握从蝌蚪到青蛙变化过程中的.4个主要过程

  活动流程:

  激趣导入——经验再现——欣赏故事——引导交流——游戏巩固——情感教育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经验再现:

  1、你们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谁吗?(小蝌蚪)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

  3、小青蛙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

  三、故事欣赏:

  四、引导排序、交流:

  1、小蝌蚪甩着小尾巴在池塘里游来游去的时候先后发生什么变化?

  2、请幼儿给小蝌蚪——青蛙的成长过程排队。

  3、指名幼儿上台排序。

  五、游戏巩固:

  六、情感教育:

  1、小结

  2、随音乐律动出教室

  活动反思:

  “蝌蚪变青蛙”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生活中的一个兴奋点。我们这边的孩子虽然是生活在农村,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中班幼儿年龄又小,大人也舍不得带他们到田里、山上,或者大自然中去,所以他们对一些小动物的认识都很少。而在幼儿的眼中,动物是最能吸引他们的,只要一遇到动物就会迫不及待的想去亲近他们,那就让我们给幼儿多一些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所以,我就选了这样一个活动,利用农村的优势,去弄了蝌蚪和青蛙的实物来,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从而激发了幼儿热爱动物、保护动物、关注动物的美好感情。

  在活动中,教具准备充分,能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和身边实时的自然条件,通过操作、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让孩子们从活动中了解、在游戏中学习,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不足的地方是教师语言不够严密、简练,实际操作较少,在游戏这个环节中显得比较乱。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剪、贴、撕、画等多种技能有创意的装饰塑料袋。

  2、探索塑料袋的多种玩法,体验做做玩玩的乐趣。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塑料袋(每人一个)、卡纸装饰物、彩笔、双面胶、剪刀(每人一把)、教师制作的范例。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主题。

  引导幼儿回忆说出塑料袋的用处,告诉幼儿塑料袋不仅有多种用处,我们还可以跟它做游戏。

  2、欣赏教师范例,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怎样装饰塑料袋。

  3、幼儿自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激发幼儿玩塑料袋玩具的兴趣,说说我们装饰好的塑料袋可以怎样玩?如:可以套在头上当头饰, 可以拴上长长的绳像放风筝一样玩等。

  5、引导幼儿拿自己制作的玩具,与同伴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说说还可以用塑料袋做成什么?请幼儿收集塑料袋,在手工区继续开展创造性活动,并告知幼儿废弃的.塑料袋不能乱扔,要保护好环境。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既是一次由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又是一次很有教育价值的园本教学活动。塑料对于地球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我们要让幼儿能够废物利用,让废弃的塑料能够利用起来,通过各种来利用塑料,尽量减少塑料在生活中的使用。

  小百科:

  塑料袋是以塑料(常用塑料有聚丙烯、聚酯、尼龙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来装其他物品。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9-01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10-13

中班《滚动》科学教案12-21

中班科学教案10-2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4

中班科学教案12-24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23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10-17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11-11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