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大班社会教案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小动物,本次活动以动物为切入点,采取图片展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从动物的生存问题到人类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的严重后果。启发幼儿认识到小行为也会带来大影响。提升幼儿环保、关爱动物的意识。
二、活动目标
1.认识珍稀动物,了解导致珍惜动物濒临灭绝的因素。
2.激发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并能从身边小事做起。
三、重难点
增强环保意识,不乱丢垃圾。
四、活动准备
①幼儿观察动物、与动物接触的经历。
②常见动物图片、珍惜动物图片、已灭绝动物图片、动物皮毛制品或图片、音乐。
五、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它们什么呢?
2.参观动物图片展。
(1)今天请大家参观我们的动物图片展。参观时,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和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的发现。
(2)这些动物有我们在生活中或者动物园常见到的,也有我们只听说过的,还有从未见过的。
小结:①常见动物②珍惜动物③已灭绝动物
(3)那动物们为什么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呢?
3.人为因素。
(1)直接因素。
人们把它们制成了:皮包、毛皮大衣、装饰品、食物。
(出示动物纹理图、相关制品)
“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
据统计“每天有1种动物灭绝,每分钟有1种植物灭绝。”
(2)间接因素。
环境破坏:干枯的草原、砍伐的森林、垃圾成堆。
幼儿交流感想、该怎么办?
4.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做法
5.活动延伸。
从自身做起,不乱扔垃圾。发现随手扔垃圾的行为及时制止,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并扔到垃圾桶里。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爱鸟周"的含义。
2、感受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3、产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室和幼儿收集鸟类的图片及其于人类关系的'资料。
2、操作材料:画纸、画笔、稻草、纸盒等。
3、幼儿用书:《爱鸟周》。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欣赏鸟类图片,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认识的鸟。
看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小结:有的鸟专吃害虫,保护庄稼和树木;有的鸟可以送信;有的鸟很大,有的鸟可以观赏;还有的鸟可以为人们提供有营养的蛋。
2、讨论、了解爱鸟周的含义。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没有鸟类世界会怎样?人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鸟和人类共同生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鸟类。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督促人们爱护鸟类,保护鸟类。
3、引导幼儿开展爱鸟行动。
讨论:小朋友应该怎样爱护、保护鸟类?
教师和幼儿总结:小朋友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鸟类的事情:做个"小小宣传员",向大家宣传爱护鸟类;不伤害小鸟:不抓、不打小鸟;为小鸟做窝……
幼儿分组活动:绘制保护鸟类的宣传画,制作"小鸟的家"等。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班集体是个温暖的大家庭。
2、与同伴分享集体中的故事,喜欢班集体。
3、愿意为班集体、同伴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点难点:
与同伴分享集体中的故事,喜欢班集体
活动准备:
1、班级小朋友的集体照、平时进行活动的照片。
2、幼儿围绕"我爱班集体"的主题进行绘画,教师把幼儿的绘画制成画册《我们是一家》。
3、生日蛋糕1个,蜡烛若干。
4、温馨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班级集体照,引出"我们是温暖大家庭"的话题。
教师(出示照片):照片上有谁?大家的表情怎么样?你们记得照片是在哪儿照片的吗?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小朋友在一起三年了,大家就像一家人。
2、教师与幼儿共同回忆"大家庭"中美好的事情。
播放温馨的音乐,教师出示幼儿平时活动的照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幼儿园里开心的.事情。
幼儿根据画册介绍自己画的事情。
教师: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人遇到困难时啊大家是怎样做的?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互相关心的事。
教师:在今后的日子里怎样做让我们这个大家庭更温暖呢?说一说你对这个大家庭的希望。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我们在一起互相帮助,对别人礼貌、友好,同时要原谅别人无心的错误,希望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天天开心。
3、教师和幼儿共同过"集体生日"。
教师:今天我们要来过一个热别的生日?你们猜猜给谁过?
幼儿猜测。
教师:在我们即将离开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来为我们的班集体过生日,今天每个人都是小寿星。
幼儿与教师共同唱《生日歌》。
教师和幼儿分享蛋糕,相互说一句悄悄话。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水的一些特性,并通过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激发幼儿对一些自然现象的兴趣。
2.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操作和较完整连贯地表达。
活动准备
1.瓶子、盖子、磁铁、小泡沫板、石块、木块、橡皮泥、橡皮筋、塑料积木。
2.记录卡、笔、操作盘、玻璃水缸。
3.毛边纸和书面纸折的船。
活动过程
一、老师介绍准备的各种材料物品(幼儿说、老师说)
二、幼儿实验
(一) 提出尝试题:你们知道盘中的东西放入水缸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请把你看到的结果用↑↓的符号记在记录上(↑表示上浮、↓表示下沉)。
幼儿解题:将自己记录的.结果告诉大家,什么东西沉下去、什么东西浮上来。
讨论:为什么有的瓶子是浮在水面上、有的瓶子沉在水下? 指导:空瓶子盖上盖会浮在水面上,因为它轻;盛满水的瓶子盖上盖就沉在水下,因为它重。
三、幼儿实验
(二) 提出尝试题:用什么方法能使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下去,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幼儿解题:介绍各种方法。
指导:帮助归纳可以有几种方法。
四、幼儿再次实验
(三) 提出尝试题;你能不能用刚才介绍的各种方法试一试,将浮在水上的东西沉下去,让沉在水下的东西浮上来,每做一次,在记录卡上做一个记录。
指导:水有浮力,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往下沉;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浮在水面上。
五、幼儿实验
(四) 提出尝试题:把两只不同纸折的小船放进水里,看看小船会怎么样。(装进同样的小木块)
幼儿解词:毛边纸折的船沉得快。
指导:纸吸足了水分就沉得快。
六、总结
活动反思
让幼儿动手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体验沉浮中所取得的不同效果,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简单、方便,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标志符号,理解标志符号表示的意义,了解标志符号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习在新班级里设计简单的标志符号,萌发我是班级小主人的`意识。
教学准备:
1、红绿灯标志。
2、各种各样的标志符号。
3、flash动画。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吸引幼儿注意力。
1、游戏:红绿灯。
2、刚才老师一直没讲话,你们怎么能看懂呢?引出生活中的各种标志就是指令语言,人们看到它以后需按指令去做,否则就是违反了规则,会造成严重后果的。
3、你们想知道会有哪些严重后果吗?
二、认识各种标志:
1、播放动画。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段录像,看的时候记住录像里有哪些标记符号是自己认识的,是在哪里看见的?
2、动画片看完了,你们能看懂动画片内容吗?你们还记的动画里有哪些标志?这些标志设在哪里呢?
3、动画里哪个人他开着汽车行在哪儿?他有没有按标志去做呢?最后他去了哪里?
4、刚才你见到哪些标志?幼儿说一个教师出示一个标志符号,并说说自己在哪儿见过这个标志的。
5、懂得标志符号的重要性。
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为什么要设置标志符号?标志符号有什么意义呢?
三、设计标志符号。
1、我们小朋友刚升入大班,看看新教室有哪些地方可以设计标志,怎么设计呢?
2、小朋友设计标志。
3、讲讲自己设计的意图。
活动延伸:带幼儿去户外找标志。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安全和自我保护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一般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会注意到叔叔勇敢和敏捷的原因还包括了工具材料、平时训练等。在新教材里,很多主题的目标中都提到“关系”一词,让孩子关注周围的人、事、物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我考虑此活动可以迁移这个目标,通过活动,一方面让孩子发现体验消防工具和消防员之间的关系,感受人的智慧。另一方面想让孩子在同伴互动、与消防员的互动中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同时了解一些保护自己的方式。
【活动目标】
1、幼儿进一步感知消防装备与消防员工作之间关系,了解消防员工作的了不起。
2、幼儿能大胆的与消防员对话,积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疑问。懂得着火时要保护自己的一些简单办法。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录像、照片、联系好消防员和装备、幼儿服装、录音、事先参观过消防队。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
1、回忆去消防队参观的情景。问题:你还记得在消防队里看到什么?
2、简单交流幼儿间的问题。
预计幼儿的问题可能会涉及:消防叔叔除了救火还做什么;不同颜色消防帽的用处;车尾上方的灯当中的小孔;消防车的车灯为何多;云梯车怎样救高楼上的朋友等。
小结:消防车和其他车有很多不同。车上有很多工具可以帮助叔叔灭火、救灾。
3、导入下一环节:想想消防员叔叔自己还需要带些东西吗?
此环节目的是通过与叔叔间问答的形式,关注孩子的语言表达,激发他的自信,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二、感知对话。
1、幼儿根据自己对消防员随身携带工具的兴趣,与消防员对话。
主要经验:为什么需要这些东西。
教师注意在幼儿与消防员之间架起方便沟通的话语桥梁
小结:叔叔救火时需要这些工具保护自己、救助别人,这里每样工具都是有用的。
2、观察消防服,和消防叔叔比赛穿衣服。
(1)听铃声,猜猜是什么声音?交流关于铃声的经验
(2)想想叔叔听到铃声会做什么?
(3)和叔叔比赛穿衣服,观察消防服的特征
小结:放置和折叠的方法不一样,加上叔叔训练过,所以他们穿着快捷。
(4)老师穿消防服,回忆需要的工具,问题:我是消防员了,可以救火去吗?
此环节重点是对关系的理解,工具与叔叔灭火救灾间的关系,发展观察、分析、思维的能力。在与叔叔的互动中体验交往的乐趣。
三、“阅读”体验。
1、观看录像:训练中的.消防员。问题:看叔叔在做什么?
小结:叔叔的本领……
2、思考:小朋友遇到火灾应该怎么办呢?
帮助幼儿小结叔叔教的方法,引导幼儿保护好自己。
此环节主要感受叔叔训练的不易的同时提高幼儿自主意识,安全意识。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的情绪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本以为一些较有难度的训练器材要大班的孩子才能完成,没有想到的是中班的孩子也能很好的完成,特别是攀爬云梯的环节,孩子们甚至争先恐后的攀爬,而且都完成得很好,消防员是他们心里的骄傲,能帮助别人,让自己也变得像消防员一样的勇敢是小朋友投入游戏的出发点,整个训练过程中没有孩子出现意外。
【不足之处】
在设计游戏时出现的漏洞:一是在攀爬云梯时,由于所用的梯子只能攀爬一面,不能翻过去,孩子们爬上去又要原路返回,所以在这一环节出现了拥挤的现象,二是由于怕超时不能按时完成活动,我没有给孩子们讲解动作要领,三是因为地上潮湿,在放松环节上和自己设计的也有出入。
此次活动,有成功之处,也看到了自己在设计活动中的不足,以后的活动都应认真准备,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更完善的游戏活动。
小百科:“消防”即是消除隐患,预防灾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当然狭义的意思在人们认识初期是:(扑灭)火灾的意思。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大雪教案12-08
大班社会教案11-10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10-03
大班社会《饺子》教案11-05
社会健康大班教案10-24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6-29
大班社会教案07-19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10-10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4
大班社会游戏教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