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熟练口算8、7、6加几的口算题,能正确使用8、7、6加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对同一情境提出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养成多元思考的习惯,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㈠专项训练热身准备
口算游戏。
1、以游戏的形式专项训练8、7、6加几的口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7、6加几的口算题,小朋友学的很不错。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带上这些本领去做一些游戏。
(1)开小火车,看哪个小组火车开得最快。(练习8加几)
8+6=8+8=8+5=8+7=
8+3=8+9=8+4=
(2)举口算卡片游戏。(练习7加几)
(3)找个数字和6做朋友。(练习6加几)
师出示数字6,让学生自己找个数字和它相加,并说出计算结果,指定几名学生说说计算结果。
2、完成教科书第105页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总评。
(2)一个加数不变,观察另一个加数与得数的变化。让学生懂得:一个加数不变,和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
[以游戏的形式开课,让学生愉悦地走进课堂,同时有复习了上节课的口算,学生能很快投入本节课。]
㈡基本练习提高算速
1、比赛,看谁算得快。(完成课本106页得第5题)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对个别题目进行提问,你是怎样算得?
2、游戏。(完成课本106页的'第6题)
3、听说练习,教师报题目(地106页第7题),学生记录答案,看谁又对又快。
[基本练习的两道题有不同的侧重点,目标很明确,让学生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口算速度。]
㈢提高练习延伸课堂
1、指导完成课本105页的第2题。
(1)让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2)从画面上看,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3)根据两个条件,你可以提什么问题?
(4)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2、独立完成课本105页的第4题和106页的第8题,全班交流,同桌互评。
看图,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学生叙述后,列式,计算。讲评时,要求学生说一说问什么这样列式?
3、同桌互相玩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游戏。
[形式多样的练习,丰富了学生的练习空间,不会让学生觉得单调枯燥。提供给学生感兴趣的奖励形式,让学生在提高算速的同时对自己有了提高正确率的要求。]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4.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具准备:主题图、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
生:0、1、2、3、4、5(学生齐数)。
二、导入新课
师: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
学生活动:领读、齐读。
三、新授
(一)教学数数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学生说说数的方法。
师:还可以怎样数?
学生活动:同位互相数一数。
师(小结):你能比比6和7的大小吗?
(二)教学认数
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
师: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
师: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摆一摆,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摆的图形。
(三)教学数序
教师活动:(用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学生活动:齐数1、2、3、4、5。
师:5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6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师:(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
(四)比较大小的教学
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比看,谁比谁小?
学生活动:填符号: 5○6 6○7。 板书:5<6 6<7。
(五)教学序数
教师活动:教师奖励学生红花,先发5朵,再发1朵,问学生是几朵。
学生活动:6名学生到前面。
师:从左数6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6个同学是谁?(指名回答)
生:
教师活动:(出示图)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
(六)指导书写
师:6的写法,下半圆要圆起来;7比较好写(板书6和7)。
学生活动:学生填在书上。
四、游戏
教师活动:小刺猬送给小朋友7个苹果,每个苹果中都有一个问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号码出示一道题目。
①号 2 3() 5()();
②号5○6 6○7;
③号()()5();
④号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
⑤号6○5 7○6;
③号数一数有几朵花?3、2;
①号从左数第6朵是什么颜色的?
五、全课总结
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用数字说一个故事,四人小组说一说。
分组说说,指名回答。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10个1是一个十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教学难点:
建立记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今天茄子老师又来到了我们数学课中,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演示课件:出示茄子老师和20个排列整齐的五角星)。茄子老师带来这么多的五角星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茄子老师是怎样说的。
茄子老师:我知道一(1)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又爱动脑筋。今天我带来的这些五角星叫做智慧星,是用来奖励学习认真的小朋友的。在这些智慧星里还藏着一些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五角星上出现1-10各数)
师:原来这些智慧星里还藏着数呢,这些数可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请小朋友们一起读一读。猜一猜,其他智慧星里藏着哪些数呢?(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
师:小朋友们猜得很对,在后面的这些星里藏着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11-20的数小朋友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
(依次出现11、12、13、15、18各数,让学生读一读,并说出其他星上是哪些数,认一认、读一读。)
【评: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呈现1-20各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了解了学情,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建立记数单位十地概念
师:茄子老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智慧星,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学问题请小朋友们解决,你们愿意吗?听一听,茄子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茄子老师:请小朋友们数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电脑里的小朋友东东也摆了一些小棒,我们一起来帮他数一数。
(课件演示12根小棒,引导学生数一数)
茄子老师:小朋友们真是心灵手巧,不仅自己能正确地数出12根小棒,还能帮东东小朋友数一数。可是要数出十几根,每次都这样数,太麻烦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数出的有12根吗?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下面就请你们想一想、摆一摆,在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操作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1. 每2、3、4、6一份地摆。
2. 把12根分成9根和3根。
3. 12根分成10根和2根。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电脑中的小朋友玲玲也想出了办法,
我们来看一看,她是怎样摆的。
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师:你们的想法和玲玲一样吗?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现在请小朋友很快地拿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么拿?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指对1捆带2根)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2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根?
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摆了多少根小棒吗?
(演示课件:依次出示13、17根小棒,说一说是几捆带几根,是多少根?)
【评: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提出数学问题,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捆一捆、拿一拿等活动,自然形成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易于学生接受。】
(二)摆摆、说说,理解2个十是20
师:想一想怎样摆出11根小棒,再动手摆一摆。
(学生操作后进行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再依次摆出14根、18根)
师:请小朋友们很快地摆出19根小棒。
学生操作后交流各自的摆法,有两种可能:
1.先摆出一捆,再数出9根。
2.在18根后添上一根。
(对于学生的两种摆法予以肯定)
师:19根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样摆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请小朋友们与你的伙伴商量商量,再合作摆一摆。
师:19根再添上一根就是20根了,20根是几捆带几根?单根的又满了10根又可以怎样了?现在有两捆小棒,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板书:2个十是20)
【评: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展现学生各自的聪明才智,在较短的时间里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理解了2个十是20】
(三)11-20的数序
(课件切换到茄子老师和五角星画面)
师:小朋友们这么地聪明,学得又这么地认真,顽皮的小猴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演示;出示小猴)他看到茄子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智慧星,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不小心把摆放得整齐有序的智慧星打乱了。(课件演示出凌乱的五角星画面)茄子老师会对小猴说些什么呢?
茄子老师:你这小猴真调皮,请你赶快帮我把这些智慧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在直线的下面(出示数轴)排放整齐。
猴:茄子老师,对不起!我马上就排一排。
(课件演示:标有1-10的五角星消失,并把1-10在数轴上依次排列)
猴:10的后面该怎样排呢?请小朋友们帮帮我吧!
师:10的后面是多少?11的后面是多少?12的后面呢?(数轴上依次出示11、12、13)
师:(分别指着15、18处)这里该放哪个数?13和15的中间是多少?15和18的中间是哪两个数?18的后面呢?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直线下面的数越往右边越怎样?比10大的数有哪些?我们一起把11-20读一读。
【评:让学生在帮助小猴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并获得11-20的排列顺序,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观察数轴上数的变化过程中,使数的顺序更加清晰。】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 想想做做第2题。
茄子老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很快就认识了11-20各数了,看一看我今天还给你
们带来了什么?(课件演示:出示草莓和雨伞图)
师:先猜一猜是草莓的个数多还是雨伞的把数多?草莓大约有多少个?雨伞大约有多少把?再数一数草莓和雨伞各有多少。
(学生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指导学生有序地数数,并与估计的结果比一比)
师:这么多的草莓,数完以后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个了?
(引导学生数一数、圈一圈)
2. 想想做做第3题。
师:我们今天学过的数在你的文具盒里能找到吗?看着自己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
师:谁能从7数到17?谁能从11数到20?
师:在尺子上12的后面一个数是多少?18的前面一个数是多少?16的邻居是哪两个数?
3. 想想做做第4题。
4. 生活中的数。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认识了11-20各数,看看教室里的人和物,你喜欢什么,就去
数一数,数到20个就回到自己的座位。
5. 猜数游戏。
【评:练习形式多样,在猜一猜、数一数、圈一圈等活动中巩固新知,培养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11-20这些数,在我们的尺子上有,在我们的书上有,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数?请小朋友们课后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和思考,这样我们就会越来越聪明。
【总评:这节课教师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紧扣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了11-20各数、掌握了20以内数的大小排列顺序、培养了数感。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易于接受。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学得轻松活泼。教师的点拨引导恰到好处,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教案11-12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10-11
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03-16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案11-13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集合)11-21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案01-13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02-15
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10-23
小学一年级《江南》教案03-08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