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9-28 12:33:5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两种图形的排序规律并能按此规律进行走迷宫活动。

  2、理解游戏规则,并在游戏情景中增强幼儿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3、增进幼儿勇于接受挑战,积极动脑的习惯。

  教学准备:

  1、白板课件,视频转换仪,电子白板一块。

  2、操作纸每人一张,图形(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若干。

  3、场地布置:迷宫游戏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瞧!是谁啊?是懒羊羊!懒羊羊的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这么着急?

  懒羊羊:不好了,村长被灰太狼抓走了,要我赶紧回羊村拿锦囊去救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锦囊吗?原来锦囊里装的一般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就让我们一起帮助懒羊羊回羊村吧!

  二、主动探究,找出规律顺序。

  (一)学习ab形式的排序方式。

  1、铺桥。

  (1)可是回去的路上灰太狼设了许多陷阱,看,前面是什么?(操作: 懒羊羊过桥)懒羊羊要过桥了,呀!桥上的木板没有了,走不了了,我们来帮懒羊羊铺好吧!

  (2)看一看这座桥是按什么规律铺的?那后面应该怎么铺?谁愿意来帮助懒羊羊?注意了铺错了可是要掉进陷阱的'哦!

  (3)小结铺桥规律:原来这座桥的路是按照1个正方形、1个圆形、两个图形为一组的规律来铺设的。

  有了你们的帮助懒羊羊终于顺利的通过了这座桥。

  (二)学习abb形式的排序方式。

  1、过山洞。

  (1)看,来到哪了?山洞,山洞里灰太狼设置了很多迷宫,也要我们自己铺一铺道路。山洞里一共有几个迷宫?3个迷宫,它们的路都不一样。

  (2)各个山洞

  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个迷宫,你看到了什么?原来 这是禁止标记,它告诉我们有它的地方能通过吗?你还看到了什么?图形,这些图形告诉我们什么?原来是铺路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1个圆形2个正方形或圆方方)还看到了什么?箭头,箭头表示什么?那入口在哪呢?请小朋友找一找入口,你觉得在这里那我们插一面小旗,再用手指画一画看一看能不能走出迷宫?呀,碰到 还能通过吗?不行,那谁还找到了入口,我们一起用手指走一走,

  能走出迷宫说明入口找对了。找到入口和出口后,再按照规律圆方方来铺路。接下来应该铺什么?后面铺什么?后面还有几个迷宫要请小朋友动动脑筋帮助懒羊羊铺路,好吗?

  2、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在铺路的时候先找一找迷宫的入口和出口,找到入口后将小旗贴在入口处,然后找一找铺设道路的规律,从入口处开始,按照规律把迷宫里的路铺好。(小朋友加快速度,不然我们会被灰太狼发现的),铺好后请你用手指按照你的路线走一走,看看能顺利走出迷宫吗。完成的小朋友请你拿好迷宫图轻轻坐回小椅子上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按照什么规律铺的

  3、交流纠错。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迷宫?好,我们按照他的路线一起用手指走一走看看能走出迷宫吗?你是怎么铺路的?按照什么规律?他铺的对吗?我们按照规律说一说。你们都铺对了吗?

  三、集体游戏,体验成功快乐。

  1、出示锦囊。

  懒羊羊终于回到了羊村拿到了锦囊了,我们打开看一看,锦囊里有什么好办法?要请我们小朋友按照规律铺设道路去救村长。

  2、了解“营救村长”的方法。

  你看到了什么?小旗表示什么?是起点,你还看到了什么?这些图形告诉我们什么?铺路的规律。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示范: 看着就是那条小路,从起点处开始按照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规律一格一格往下铺。

  请小朋友小组合作,每一组上都有一个锦囊请小朋友打开锦囊,看清锦囊里的指示的规律一起铺路,铺好后请你检查一下是否和你锦囊中的规律一致,完成后把你们的小路放在前面相应颜色的小旗处,然后排好队。

  3、游戏“营救村长”。

  你们的道路都完成了,下面我们赶快排好队伍,和懒羊羊一起去营救村长吧!还记住我们要轻轻的不然会把灰太狼引来的。“村长,你在哪?我们来救你了。”我们赶快把村长扶出来。(教师带领幼儿按照示意图走出迷宫)

  四、结束(村长成功获救)。

  耶!终于成功救出村长。我们赶快送村长回羊村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在自然中数列中一个数与其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用语言表述"X比X多一,X比X少1"。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1~10的数卡,教学挂图(二)中1~10的竖长条点卡。

  2、新房图(见附图一),实物卡,点子印章,铅笔。

  3、幼儿用书第24页《空缺处填什么》的材料;按标记排列数卡或点卡的操作底板(见附图二),幼儿用书第1、3页的点卡和数卡若干;"小动物的家"的操作底板(见附图三),记录单(见附图四)。

  活动过程:

  1、感知小动物的新邻居。

  引导幼儿观察新房图。这是那些小动物的家?它们分别住在几号房?

  引导幼儿认识2的相邻数。

  教师:小狗住在几号房?它的邻居是谁?它们各住在几号房?2号房的前面是几号房?2号房后面的是几号房?

  师幼讨论:为什么1排在2的前面?3排在2的后面?

  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述:2的前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2比1怎样?2比3又怎样?

  2、体验相邻三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出示1~10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相应的数字。

  引导幼儿观察5的点卡,体验相邻三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图上有几个点?5有邻居吗?它的邻居是谁?

  教师:和5靠的最近的是几和几?5比4怎样?5比6又怎样?

  教师:数也有邻居,数的邻居我们称它们是相邻数 。

  组织幼儿讨论:一个数有几个相邻的数?是两个什么样的数?

  教师;与7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教师:你是从哪里知道它们是与7相邻的数?

  师幼共同:与一个数相邻的两个数,后一个数比大1,前一个数比它小1。

  3、了解2~9的相邻数。

  游戏"举卡片"。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老师报一个数,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卡片中寻找并举起与这个数相邻的.两个数的数卡(多1的数与少1的数)。

  4、幼儿操作活动。

  完成"找朋友"。(2组)数数中间是几?在它前后的空缺中印出比它少1和多1的实物,并说说"几比X多1,几比X少1"。请在空缺的地方印出相应的点数,说说它比前面的数怎样,比后面的数又怎样?它的朋友是几和几?

  完成"按标记排列数卡或卡点"。(1组)根据标记把数卡或卡点在红旗后面排好,排好后读一读,说说卡片是按顺数还是倒数的顺序排列的。

  完成"小动物的家"。(1组)看看每幢房子有几层楼,每个小动物住在第几层的第几间房间,在记录单上用数字表示,最后说一说每个小动物住在楼房中的第几层第几间。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形式和幼儿的动手操作,巩固复习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分析判断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协商精神。

  3、促进幼儿相互关心、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黑猫警长的木偶一个,小箱子3个(里面有一封信、二辆火车、贴绒教具、数字娃娃若干)

  2、数字卡片1—10,空白小房子4幢,彩色纸片若干(上面有各式题目)

  3、小火车(5号),数字娃娃每桌一份

  活动过程

  一、播放《黑猫警长》音乐,引起兴趣

  1、刚才录音机在唱什么歌呀?瞧,谁来了?黑猫警长和小朋友相互问好(黑猫警长:“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三个神奇的盒子,你们想不想打开来看看?先请小朋友表演一个拍手游戏给我看看,如果表演得好,就可以打开盒子)

  2、拍手游戏:巩固、口述5以内加法(集体、小组、个人)

  二、黑猫警长请小朋友打开第一个盒子

  1、里面有一辆火车,许多小动物。咦?怎么回事呀?黑猫警长告诉我:森林里最近造了许多新房子,小动物们乘着火车就是去看新房子。他们乘的是4号火车,可是只有三节车厢,所以要两种小动物住一节车厢,这两种小动物的'数量要合起来一共是4才能住在一起。

  2、请小朋友来说说看,应该谁和谁住在一起?

  A:小兔和大象住在一起,为什么?(因为小兔有3只,大象有1只,合起来是四只。)

  B:用数字怎么来表示?(3只兔子可以用3来表示,1只大象可以用1来表示,合起来一共4只小动物,可以用4来表示)

  C: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算?

  (加法)加法用什么符号来表示?(+)那么这道题我们用加法计算题来表示怎么列?

  (3+1=4)

  D:其他方法同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三、请小朋友打开第二个箱子(里面是5号火车和若干娃娃)

  1、数字娃娃也要去看看小动物的新房子,他们乘的是5号火车,也是两个娃娃住一节车厢,2个娃娃身上的数字加起来是5才能住一起。

  A:教师示范:请1和4住一起对不对?为什么?(因为1+4=5)

  B:幼儿操作:(1)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列5号火车和数字娃娃,请小朋友帮助娃娃乘火车,要求二个小朋友为一对,和其他小朋友商量,不要重复。

  (2)请一组小朋友到黑板上来示范。

  2、集体校对

  四、黑猫警长请小朋友打开第3个盒子(里面一封信)

  1、黑猫警长说:小动物的新房子现在还不漂亮,请小朋友把它打扮得漂亮一点,他给小朋友每桌都放了一个盒子,盒子里有花花绿绿的纸,把这些纸贴上去就漂亮了。这些房子上有数字2、3、4、5,纸后面也有题目,答案是几就贴到几号房子上去。红颜色的最难,如果你觉得太难,没关系,你可以做黄颜色的,如果你觉得黄颜色的还是难了点,还可以找绿颜色的来做。

  2、请个别幼儿示范。

  3、幼儿集体操作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钟面数字与指针表示的意思,以及在钟面上看整点和半点。

  2.了解时间与生活、学习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几台不同样式的时钟(如外形不同、指针数量不同、刻度表示方法不同等),玩具钟若干。

  2.整点记录表(见操作材料包“下课10分钟”)。

  活动过程:

  一、看时间

  1.讨论:时钟有什么用?这些中有哪些不一样?(如外形不一样、钟面有方有圆、指针数量不一样等。)

  每个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如1—12个数字,时针,分针等。)

  2.区分时针和分针,谈论他们不

  3.同的'功能。

  二、学习认整点

  1.讨论:现在是几点钟?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小结:钟面上一共有12格,每一个代表不同的时间;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数字就是几点钟。

  三、拨时钟

  1.教师与幼儿共同拨弄时针,分辨准确的时间。

  2.幼儿两人一组,玩玩“我说时间你来拨”的游戏。

  3.在已能辨认整点的基础上,适当出现“半点”,让幼儿尝试拨“X点半”,辨认“X点半”;从中面上分辨是超过了“X点”还是没有到“X点”。

  环境创设:幼儿每人一份圆形金鱼系列(1-10)和数字卡片(1—10)

  重点与难点:认知三个数之间的相邻关系。

  活动过程:

  一、数圆

  幼儿将练习纸上的圆形金鱼看片撕下,玩数金鱼,边数圆形边把相应的数字卡放在“金鱼”下面。

  二、找邻居

  每张“金鱼”图片下都有对应的数字卡,请幼儿分别给“金鱼”和数字找相应的邻居,要求幼儿会说3有2个相邻数,3比2大1.3比4小1.

  归纳:请幼儿找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发现除1和10以外,其余各数都有2个相邻数。

  三、排卡片

  幼儿两人一组玩看片游戏。如一个幼儿出示4个圆形的金鱼卡,另外一个幼儿马上拿出3个圆形的金鱼卡和5个圆形的金鱼卡,并同时排出3、4、5这三张数字卡。说出4的相邻数是3和5,3比4小1,5比4大1.游戏反复进行。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并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2.能用目测的方法准确判断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图一幅;5个蝴蝶风筝、6个燕子风筝、7个蜻蜓风筝、8个大雁风筝。

  2.分别画有1—8朵花的操作卡、朵拉玩具娃娃一个、1—8的扑克牌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朵拉娃娃,激发幼儿想放风筝的兴趣,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天气暖和了,外面的'小草绿了,花儿开了。朵拉想邀请大家去放风筝,你们愿意去吗?可是,朵拉给小朋友们设立了4道关卡。

  2.第一关:考眼力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中的各种风筝。提问:都有什么风筝?每种风筝分别有几个?

  请幼儿分别将同样的风筝摆放好,并将对应的数字放好。

  (2)为风筝排序。

  请幼儿为风筝排序,并说明自己是怎么排的,为什么这样排。(让幼儿说出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

  3.第二关:考听力

  听音取卡片。教师分别拍5——8下,幼儿取出相应的卡片。

  4.第三关:考小手操作能力

  (1)运用操作卡,让幼儿自由将8张花卉卡进行排序,并能用语言表达,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2)听指令排一排。

  5.第四关:速度大比拼

  玩法:每8名幼儿为一组。游戏开始前,两组幼儿分别拿着不同数量的扑克牌,卡片背面朝上。游戏开始后,幼儿共同说:“看谁排的对又快!”说完后各组幼儿迅速将卡片翻过来,并根据自己手中卡片上物品的数量,按照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的顺序站成一排,速度最快且排列准确的一组获胜。

  6.带领幼儿户外放风筝。

  朵拉:孩子们,你们太棒了,我们一起去草地上放风筝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新年的脚步悄悄地走向我们,一天我会听到龙龙在说:“爸爸妈妈昨天带我去亲戚家做客了,做客前爸爸妈妈会去超市买很多礼物。”其他孩子听到了也纷纷表示也去亲戚家做客了,也买了很多礼物。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购买礼物非常感兴趣,并且有的幼儿还可以说出具体的购物过程,再加上大二班的小朋友开了家“河马超市”,我们的孩子非常渴望到超市里亲自体验购物的感受。于是,我就创设了为熊猫奶奶购买礼物的情景,从中既能让幼儿体验到购物的乐趣,又能让幼儿了解合理安排钱币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通过购买礼物这一活动,初步尝试合理安排钱币的方法。

  2、体验购物的乐趣。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新年马上就要到了,熊猫奶奶邀请我们去做客。

  2、银行取钱,交代要求:领的钱要拼成四种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四种图形的颜色要不一样、两半图形上的数字要合成10

  3、购买礼物

  4、交流分享:你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买这份礼物?一共用了多少钱?

  5、师总结: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钱币,有多少钱用多少钱,不要超支。

  活动反思:

  在导入部分,我通过问话让学生说一说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有几个学生能说出是重阳节,我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下重阳节,并希望同学们在重阳节这一天能够为家里的老人献上一份爱心。不管是在什么课上,我们都应该有机会教给学生除了科学知识之外的东西:向敬爱老人、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益虫益鸟等等。利用课本上提供的素材和导入环节的两三分钟就能够灌输给学生很多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这一方面在以后还要继续坚持多关注,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运算顺序都能够掌握,在计算时,为了便于学生对计算过程的检查,我要求学生用递等式的形式来计算,但是有部分学生对于递等式掌握的不是很好,在练习课上还要再通过练习题巩固一下才行。另外有的学生没有列竖式的习惯,虽然口算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这样练习的正确率就很难保证。我让学生用两个竖式连写,这样就简便一些了。我想在以后的课上应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找出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形状和颜色结合,进行计数,并能正确填写在格子里。

  2、运用数字或符号准确记录计数结果,试用表格进行统计活动。

  活动准备:

  1、黄瓜 茄子 辣椒 胡萝卜。

  2、二维表格。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产生统计兴趣。

  1、观察左边的图,讲述蔬菜名称。

  小民的妈妈买菜回来了,你们看看都买了什么菜?(引导幼儿自由讲述菜名,然后个别提问,最后集体逐个点认。)

  2、点数各蔬菜的数量,进行计数练习。

  小民妈妈买了几根黄瓜,几个茄子,几个辣椒,几个胡萝卜呢?(让幼儿自由数一数。)谁能说说每种蔬菜有多少?(引导幼儿完整说出四种蔬菜的.数量。)有什么办法让我一下就知道各买了多少蔬菜?

  二、观看表格,学习统计方法。

  1、观察右边图表,学看二维表格。

  你们看书中右边有一个表格,表格上有什么?你知道表格有什么用?蔬菜、颜色标记和空格都表示什么?这一横排的格子都表示什么?(教师手指黄瓜,顺着其同排的格子慢慢地滑过去。)第二排表示什么?(茄子),表格上面有绿、红、紫、橘黄色的标记,绿色表示第一列格子的蔬菜全是绿色的,红色表示的第二列的蔬菜全是红色的。

  2、分析表格,学习填表。

  现在我们知道了蔬菜、颜色标记和空格表示的意思,每个格子都表示一种蔬菜,想一想格子里的茄子是什么颜色的?(紫色)让幼儿说说黄瓜、辣椒、胡萝卜是什么颜色的,应该填在哪个格里。

  三、操作幼儿用书,运用表格,进行统计。

  1、了解填写表格的具体方法。

  小朋友,你们再数数,妈妈各种蔬菜究竟买了多少,然后根据蔬菜的颜色在对应的格子里填上数字进行记录,这样你们数再多的蔬菜都不会忘记了。

  2、自由数数,填写结果。

  3、交流结果,互相检查。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8-26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11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12-07

大班数学教案优秀06-22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03-18

【荐】大班数学教案03-18

大班数学教案【荐】03-18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03-19

大班数学教案【热门】03-19

【热】大班数学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