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科学教案模板合集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镜子,观察各种镜子的折射现象,体验丰富多彩的镜子世界。
2、引导幼儿探索通过改变平面镜的角度来改变物体在镜中所折射出成影的数量。
3、幼儿的探索兴趣,丰富其想象力,增强口头总结能力为以后作笔头记录打下基础。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放大镜、平面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引入故事情景
向幼儿提问看过哪些动画片。
邀请他们一起看课件中的动画片。
二、 观察放大镜的折射现象。
喜羊羊建了一个漂亮的镜子屋在羊村请大家猜一儿镜子屋里会有哪些镜子呢?
灰太狼也想去看一看,还想找出怎么去捉喜羊羊的方法,于是它往屋里一看却吓跑了,怎么会这样呢?他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观看课件)
孩子们探索是不是放大镜把它放大的,幼儿操作并组织讨论。
三、 观察第二种生活中的镜子哈哈镜
灰太狼很狡猾回家想了一想发现自己上当了,于是第二天又去了那个镜子屋,他又看到了可怕的现象,吓得到跑回家了。
他又看到了什么呢?为什么会吓跑,与孩子一起观看课件,然后一起观看自己在哈哈镜中会变成什么样子,发挥想象,讨论自己在镜中的`样子。
四、 探索平面镜折射的奥秘,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提高探索的兴趣。
灰太狼可能还会来镜子屋,可是喜羊羊只剩下两面普通的平面镜了,我们一起帮助喜羊羊想办法打败灰太狼好吗?
幼儿进行探索,利用改变镜子的位置及角度来改变物体在镜子中影象效果。
你们帮助喜羊羊打败了灰太狼,它很高兴所以想请小朋友们一起到羊村去庆祝,随着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的主题曲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此次课程。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对飞机的外形有初步认识,知道飞机的主要外形特征。
2、通过认识飞机,知道飞机也是交通工具的一种,与其它交通工具的区别。
3、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交通工具图片 2课件 飞机各种形态图片实物
3 飞机模型 4 折纸飞机每个孩子一个 5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知道自行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结合各种交通工具图片)
1 问小朋友怎么来幼儿园的?
2 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需要搭载的交通工具?古代到现代船、马车、自行车等;
3 飞机的.外形特点,找与其它交通工具的不同。
二、随着科技的发展飞机的用途和优势
1 飞机的种类:
出示飞机模型 呜……我来了,翅膀抖一抖,飞上蓝天去,飞过黄河,飞过长江,转进云彩里。小朋友坐过飞机吗?长大了想不想开飞机?{想}那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先来认识一下飞机。
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飞机的速度是最快的。好吧!现在就请你们一起来认识飞机吧!师依次点击:各种各样的飞机 飞机起飞的图片(跑道、窗景、天空等)
2飞机的种类
飞机有民用机和军用机两种,载送旅客或装货物用的是民用机,战争用的是军用机。
A、点击大客机,依次出现几架不同型号的客机。
B、点击战斗机(同上)。
C、出示两种飞机模型,让幼儿观看并说出主要不同点。
师:聪明的孩子爱动脑,好玩的游戏等你来。
三、玩纸飞机
1给每位小朋友一架纸飞机(白纸制作),进行添画,对机身进行装饰。
2 完成后户外展示,玩小飞机游戏
小朋友们想不想飞上天空呀!好!现在开起你的小飞机,起飞了!大家一起说儿歌:翅膀抖一抖,飞
上蓝天去,飞过……。到院子里做游戏:《飞机起飞》结束。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动物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孩子们面对形态各异的动物,常常会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眼睛去观望,也会伸出活泼好动的小手去抚摸。虽然动物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在平时的交流中,发现孩子们对它们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明显的、主要的特征。为了激发孩子有探索动物尾巴秘密的兴趣,我创设情境和孩子一起说说动物尾巴的特征,并通过小壁虎借尾巴的'情境引发孩子对动物尾巴作用的初步思考。
活动目标:
1、观察常见动物尾巴,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及作用。
2、喜欢动物,愿意大胆表达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张
2、小动物若干
3、PPT课件、视频
活动过程:
一、借尾巴
价值分析:在小壁虎借尾巴的情景中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1、播放哭声:这是什么声音呀?是谁在哭呀?(ppt)
(出示小壁虎伤心的图片)
2、小壁虎为什么很伤心呢?
3、播放视频,欣赏动画《小壁虎借尾巴》
引导语:小壁虎刚刚遇到了一条蛇,在逃走的时候尾巴被蛇吃掉了,他现在很伤心,觉得没有尾巴很难看,想去借尾巴,我们来看看小壁虎问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
4、小壁虎问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
(1)小壁虎向小鱼姐姐借尾巴,但是没有借到,小鱼姐姐说:“我不能把尾巴借给你,我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
(2)小壁虎向黄牛伯伯借尾巴,但是没有借到,黄牛伯伯说:“我不能把尾巴借给你,我的尾巴是用来赶苍蝇和蚊子的。”
(3)小壁虎向燕子阿姨借尾巴,但是没有借到,燕子阿姨说:“我不能把尾巴借给你,我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和平衡的。”
小结:是啊,原来小动物都有适合自己的尾巴,每个小动物的尾巴都有不同的用处。
二、各种有趣的尾巴(ppt)
价值分析:在猜猜看看说说中,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和用处,大胆表述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引导语:今天,树林里的小动物们在玩捉迷藏,他们都躲了起来,只露出了自己的尾巴,我们一起把他们找出来,仔细看看它们的尾巴长什么样?再想想会是哪个小动物?
1、找尾巴
提问:告诉大家你找到了谁?(强调把话说完整)为什么你觉得它是小猴子/老虎/金鱼呢?
(1)猴子的尾巴长长的,细细的,可以帮助猴子挂在树上。
(2)金鱼的尾巴大又大,可以用来拨水。
(3)黄牛的尾巴细又长,可以用来赶苍蝇和蚊子的。
(4)袋鼠的尾巴长又硬,可以用来当凳子坐。
(5)狐狸的尾巴大又松,可以用来当枕头。
2、请出小动物
引导语:那我们用一句好听的话请他出来吧?
如:“猴子的尾巴长又细”小猴子小猴子快点出来吧!哎呀,小猴子说我一个人说的听不清楚,他要我们小朋友一起来说这句好听的话,把他请出来,(猴子的尾巴长又细……)哇,真的是小猴子呀,他的尾巴真的是细细长长的呢,我们小朋友的眼睛真亮!
小结:金鱼尾巴像裙摆,游来游去多自在;牛的尾巴细又长,苍蝇蚊子都赶跑;小猴尾巴细又长,卷着树枝往下挂;袋鼠尾巴粗又壮,撑在地上当板凳;狐狸尾巴松又大,枕在身下当枕头。
原来每只小动物的尾巴长的各不相同,我们只要看到他们的尾巴就能猜出他们是谁,本领真大呀!
三、活动延伸(ppt)
动物世界里还有很多有趣的尾巴,看看这些动物你们认识吗?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呢?下一次我们再来一起看看、说说更多的尾巴,好吗?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萌发爱护和保护水资源的愿望。
2、有初步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3、初步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
4、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自制PPT—沙漠地带的动植物、人们在缺水状态下生存状况。
活动过程:
一、朗诵儿歌《节约用水》。
二、水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了解水的重要性。
1、讨论: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水?谁有那些用途?
2、小结:水能喝、能洗东西,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它。
三、观看PPT,激发幼儿节水意识。
1、观看缺水地区和沙漠景象。
2、讨论:假如没有水怎么办?
3、小结:我们离不开水,水让世界变得干净……我们要节约用水。
四、讨论节约用水的办法。
1、平时那些做法会浪费水?
2、说说怎样节约用水,不浪费水。
五、设计节水标志。
小百科: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学术界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几十种不同的水形成学说。有些观点认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气中的氢、氧化合成水,水蒸气逐步凝结下来并形成海洋;也有观点认为,形成地球的星云物质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废纸品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初步了解再生纸的制造过程。
2、乐于尝试再生纸的简单制作,体验制作的乐趣。
3、初步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有用的再生纸》、再生纸操作步骤图
2、再生纸的制作视频、再生纸压模视频
3、教师和幼儿制作再生纸操作用具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阅读绘本,引出再生纸。
1、师幼共同阅读PPT绘本《有用的再生纸》,引出再生纸。
2、通过谈话,回顾绘本的内容,介绍生活中使用再生纸的意义。
二、初步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1、播放制作再生纸的视频让幼儿观看,让幼儿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2、引导幼儿说一说,教师小结。
三、幼儿尝试制作再生纸,体验制纸的乐趣。
1、出示再生纸制作步骤图,让幼儿初步了解每个步骤的顺序。
2、教师示范制作再生纸,与幼儿一起说一说制作流程。
3、边播放再生纸压模制作流程视频,边让幼儿动手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孩子们,你们的`再生纸做成功了吗?那我们制作再生纸的过程完成了吗?对了,还需要晒干,现在我们一起把再生纸拿到阳光下晒干好吗?”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请幼儿在晒干的再生纸上作画。
活动反思:
结合本园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研究课题,我选择了《科学活动:有趣的再生纸》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学竞赛。科学教育活动,尤其是环保活动相对其他活动来说知识性较强,较枯燥乏味,有些内容离幼儿的生活还比较远,要上好很难。综观平时对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由于其是形、声、色、知、情、意相统一的产物,并运用了声音、图片、文本等多种技术手段,更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认知对象,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着其他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将其应用到幼儿园环保教育活动中,对优化环保教育过程、提高环保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很大的作用。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品品、听听、玩玩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花仙子的`花园)
2、金银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花卉精油、熏香用品、干花袋、花朵装饰品、春姑娘图片、花朵头箍、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观察环境,引出主题―观察尝试,操作发现―自我创造、描述构思―情感激发
一、观察环境,感知花的美
1.带入场地:今天我们去花仙子的花园玩,好吗?
2.观察环境:你们觉得花仙子的花园怎么样?为什么漂亮?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观察、品尝、发现、感知花的用途
1.出示花的礼物:花仙子还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2.幼儿观察、品尝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是怎么用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尝尝、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礼物。
3.逐个提问:这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
4.小结花的用途
提问:花还可以做什么?
(1).做药(2).可以吃(3).泡茶喝(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仙子的花朵头箍:花仙子的礼物你喜欢吗?我也用送点礼物给花仙子。我的头箍是用什么做的?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后面老师准备了纸笔,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等下说给大家听,你做了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情感激发
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环保教育)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可转动的风车。
2、呼啦圈、地球仪、竹蜻蜓、球。
3、绳子、雪花片、牛奶瓶、筷子、吸管、光碟、金箍棒、玻璃杯、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播放大风车音乐,幼儿随老师拿着风车转动到放完音乐。
2、教师:刚才老师、小朋友的风车都转动起来了,为什么我们手上的风车会转动?
教师:是什么力量让它转起来的?
3、如果教师不动,小朋友有什么办法让老师手上的风车转动起来,小朋友想一想。
二、幼儿操作探索,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
1、幼儿自由操作课转动的物品,观察感知转动的有趣现象。
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玩许多好自己的东西,每个小朋友选择一样东西,拿到中间试一试,
你是用什么办法转动的?但玩之前老师有个约定,当小朋友听到音乐时,就将物品放回原处。
2、幼儿操作探索,师观察并与幼儿交流。
3、交流与分享,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小朋友。
小结:这些东西都会转动。
三、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转动的运用,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方便。
教师: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能转动?
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1、洗衣机里面的桶能转动,衣服放在里面转一转,就干净了。
2、风扇会转动,夏天的时候,风扇转一转,就有风吹过来。
3、时钟里面的指针会转动,它可以告诉我们现在几点了。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转动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
四、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1、教师:刚才我们了解这么多转动的物体,现在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找一找不会转动的物体,
那么哪个小朋友能不能想办法让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2、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数字、剪刀、兔子耳朵?
还代表两件东西,还可以代表成功,你们想成功吗?
现在我要请小朋友选两件东西,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不容易转动的东西,
请小朋友想办法让他们转动起来,你可以一个人探索,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来。
3、幼儿操作探索,尝试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4、集体交流与分享。
教师:我发现小朋友想了许多办法,让那些不能转动的东西转动起来了,
现在谁愿意讲你探索的`最好玩的方法告诉其他小朋友?
评价语:真棒!原来可以用那么多中方法使这些不能转动的东西转动起来。
五、结束活动
刚才小朋友都想出了许多好办法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品转动起来,那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物体转动更持久呢?
请小朋友在课外继续探索并把你们的发现告诉你们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
幼儿园科学游戏教案,幼儿对于科学都是有着一定的好奇心的,教师们如果想要培养幼儿对于科学的兴趣,教师们可以让幼儿通过一些简单的科学小游戏来培养,让幼儿在玩的同时学到科学知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胎生、卵生的概念,知道几种动物的繁殖方式。
2. 愿意和同伴相互交流收集的资料。
活动准备:
1. 动物卡片,
2. 了解一些动物繁殖方式的.初浅知识,
3. 幼儿用书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 出示挂图
——这是谁? 小鸡宝宝是从哪里钻出来的? 这是谁?小狗妈妈在做什么/
2. 引发幼儿讨论问题,了解动物有胎生和卵生两种繁殖方式
——为什么小鸡是从蛋壳里钻出来的,而小狗却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呢?
总结:原来动物有两种出示方式:有的动物是直接从妈妈的肚子里出生的,这叫胎生,像小狗这样。
有的动物是从壳里钻出来的,这叫卵生,像小鸡这样
——幼儿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讨论胎生、卵生的动物。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是胎生动物,哪些是卵生动物
3. 发幼儿用书
——让幼儿多了解一些胎生、卵生动物
4. 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胎生、卵生两种繁殖方式概念的理解
——幼儿将动物卡片按照胎生和卵生两种繁殖方式进行分类
——教师:让我们将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分分类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采集活动,使幼儿发现周围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树叶,激发幼儿观赏大自然的兴趣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分类的技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采集到的树叶拼成图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采集盒(放树叶用)。
活动过程:
1、通过采集树叶的活动,激发幼儿观赏各种树叶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在我们幼儿园活动场地的`周围,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树,有的是常绿树,有的是落叶树,树上长着不同的美丽的叶子,落叶树的叶子有的已经掉下来了。今天我们每人那一个采集盒到活动场地四周去采集一些树叶,寻找你喜欢的、不同的、漂亮的树叶。小朋友可以到树下去拾落叶,如果有的地上没有,你可以轻轻的采摘几片。”
2、幼儿讨论交流采集的树叶,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发言。
师:“请把小朋友自己采集的树叶放在桌子上,你们看看、摸摸,还可以闻闻,然后告诉大家,你采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3、学习分类。
师:“你们采集了这么多不一样的树叶,现在把你们的树叶进行分类,可以分成两类、三类,愿意怎么分就怎么分。”“请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把树叶分成了几类?你是怎样分的?”“刚才你们有的是把树叶按形状分的,有的按大小分的,有的按颜色分的,这样我们看到了树叶是各种各样的,它们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非常美丽。”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进行树叶粘拼图案的游戏,巩固地各种树叶的认识。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2-24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23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4
中班科学教案[精品]07-06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05-26
中班科学教案【荐】03-19
【荐】中班科学教案03-20
中班科学教案【热门】03-20
中班科学教案【热】03-20
【精】中班科学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