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乘法》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口算乘法》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口算乘法》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41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
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练习
30×320×620×413×32×4200×49×50120×240×72×323×2400×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
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生回答,教师板书:15×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平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教师:想一想,150×3=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
2、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出示例2
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口算10×6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个6是多少,因此,还要再加上一个6
列式解答:6×10=60(个)
答:10盒有60个。
室:要求20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12×20
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12与2相乘得积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个)
答:20盒有240个。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师板书小结。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
70×40300×430×7024×20xx×1014×20xx×70050×50
2、送水的叔叔骑三轮车每分钟大约行 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时送水,他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
四、思维训练
1、李红买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支8角鹅铅笔。
(1)一共要付多少元?(2)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动脑筋。
()×30=90040×()=200080×()=32000
板书设计: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表内乘法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
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 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教学反思:
在水果超市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在复习整十数乘一位数和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知识迁移,自主探索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对比中总结出方法。
《口算乘法》教案2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 培养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游乐园的情境,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为下面学习乘法做背景。
二、探究新知
1.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提出问题:坐碰碰车20元,3人需要多少钱?应该怎样列式呢?
预设:20×3=
提出问题:要怎样计算呢?
预设1:可以用加法计算,20+20+20=60
预设2:2个十乘3是6个十,也就是60。
提出问题:那200×3=多少呢?
预设:2个百乘3是6个百,也就是600。
2.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提出问题: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呢?
预设1:12+12+12=36。
预设2:把12分成10和2,用10×3=30,2×3=6,30+6=36。
预设3:用3乘2等于6写在个位,1乘3等于3写在十位,就是36。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3写到十位上呢?
预设:因为1表示1个十,1个十乘3就是3个十。
提出问题:想一想,12×4=应该怎样计算呢?
预设:2乘4等于8写到个位上,1乘4等于4写到十位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三、巩固练习
1. 口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0×7= 200×7 = 700×2=
21×4 = 23×2= 32×3=
2. 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多少钱?
3. 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口算算法的理解,熟悉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预设2:两位数乘一位数,把两位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乘一位数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理清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口算乘法》教案3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算后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2、抢答:
3个十是( )? 30是( )个十?300是( )个百? 60是( )个十?9个十是( )? 3个30是( )?
3、小结导入: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板书:口算乘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1)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
(2)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分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例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2) 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怎么解决?小组讨论。
(3)生汇报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口算方法。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问题B: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 学生独立解答。
(2)小组讨论后汇报口算方法: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实践应用
1、生完成第58页做一做。
(1)看谁算的对又快。
(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并任选一题说说你的口算过程。
2、独立完成第60第3题,然后同桌交流。
3、开火车口算比赛:第60页 第1、2两题。
四、全课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2、全课总结。
《口算乘法》教案4
教学内容:
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题:
40×460×530×3300×7200×8
12×424×213×332×311×5
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
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23×30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2、独立完成练习十四1~2。
3、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十四3~4。
四、总结
请学生谈收获。
《口算乘法》教案5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P59及练习十四第4、6-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学会乘法估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69、22、74、87、99、18
2、下列竖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18 453 789 5
22 837 371 6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言:同学们都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过课,那么你们知道多媒体教室里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呢?
哪个同学知道?愿意来说一说吗?
2、出示P59例2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室里的哪些信息?小明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
三、迁移类推,探究新知
1、教学例2.“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1)小组合作交流--你用什么方法估算?
(2)指名汇报。师小结整理如下:
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方法一:18 20xx 2020 20=40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18 20xx 20=44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一:22 20xx 20=36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3)小结:同学们太棒了,能根据已学的估算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可见,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估算的呢?同时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估算》
(4)小组合作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四、巩固新知
1、第59页做一做。①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③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2、第61页第7题:投影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①人人动手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亮题板上。
②同桌交流,说说估算的方法。
③投影展示学生的试题,说说你的估算方法,集体讲评。
3、第61页第8题:
(1)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题意。
说说从“学生们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人人动口在小组交流估算方法。
(3)请个别同学全班交流。
4、第62页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①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
②请优胜组派代表介绍经验。
③给优胜小组插上小红旗。
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第62页第10-12题。
《口算乘法》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
1、听算:
20×530×64×70100×53×200
3×200500×31000×623×212×3
7×115×6050×422×315×3
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
(1)3个十是()?30是()个十?
(2)300是()个百?60是()个十?
(3)9个十是()?3个30是()?
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
板书:口算乘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分小组讨论交流。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2)怎么解决?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
300×1060×10
(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5)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a.300×10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
b.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所以300×10=3000(份)
同理:60×10=600(封)(10个10是100,10个60是600)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问题B: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学生独立解答。
a.300×30,60×30分别表示什么?
(2)汇报口算方法:
b.你怎么口算?
(3)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
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并把课题写完整—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巩固新知。
第58页做一做。(1)看谁算的对又快。
(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
(3)任选一题说说你的口算过程。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第60第3题。(1)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
2、开火车口算比赛。第60页第1、2两题
(得数答错的学生自己编一题再答,若学习有困难的可请其他同学帮助)
六、作业:第61页第5、6题
七、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教学反思:
《口算乘法》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具体情境,能说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2.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类推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2.经历口算方法的抽象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口算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口算方法的抽象概括。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质疑引新
1.自主探究,获取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56页主题图。
活动指导:
(1)看图,收集并汇报信息。
(2)组内讨论并汇报: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预设
生1:同学们去游乐园,旋转木马5元,激流勇进10元,过山车12元,登月火箭8元,碰碰车20元。
生2: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生3:坐旋转木马每人5元,4人需要多少钱?
2.引入课题。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口算乘法。
操作指导:本板块引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游乐园主题图,从主题图中获取信息,从而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板块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活动1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探究算法,汇报交流。
(1)课件出示教材57页例1。
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2)组内讨论,尝试列式,然后汇报。
①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②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③这个60是怎样得到的?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
④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课件展示学生摆小棒图,组长汇报。
板书:20×3=60(元)。
(4)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小组讨论、交流)
生1:把20×3看成20+20+20来计算。
生2:把20看成2个十,因为2个十×3=6个十,所以20×3=60。
2.小结算法。
方法一根据乘法的意义转化为加法计算。
20+20+20=60
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及乘法口诀计算。
2个十×3=6个十20×3=60
3.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题组。
3×7 30×7 300×7
(学生集体说得数)
(2)组织学生讨论。
①口算这三道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想一想这三道题该怎样算,说说你的想法。
③在计算这几道题的过程中,你用了哪种方法?
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该怎样计算呢?
(3)总结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活动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1.课件出示教材57页例2。
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自己的计算方法,完成后与同桌交流想法。
(课件出示小棒图)
方法一因为12×3表示3个12相加,所以12×3=12+12+12=36。
方法二把12分成10和2,先算3个10是多少,就是10×3=30,再算3个2是多少,就是2×3=6,因为30+6=36,所以12×3=36。
方法三个位:2×3=6,十位:1×3=3,十位上的3和个位上的6合起来是36。
4.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12×4等于多少。(不建议用加法)
5.师小结: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积,再算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操作指导:本板块的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对比算法、研究算理,明确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比较简便。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
板块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20×6=
50×3= 40×4=
70×5=
2×7=
20×7=
200×7=
20xx×7=
(2)快速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22×4=
11×8=
12×3=
24×2=
31×2=
21×3=
44×2=
32×3=
2.拓展练习。
( )里应填什么数?填一填。
160=( )×( )=( )×( )=( )×( )
240=( )×( )=( )×( )=( )×( )
板块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预设
生1:我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生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有口算方法,那么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有没有口算方法呢?是否需要笔算呢?
2.布置作业。
教材58页1、2、3题。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20×3=60(元) 200×3=600
12×3=36(元) 12×4=48
教学反思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而机械的练习使学生更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教材呈现的游乐园主题图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素材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有趣味的,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前,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万以内数的组成和百以内加减法。当学生遇到20乘几的时候,学生能计算出积。如:20×3,①把它转化成加法算式计算,即20+20+20=60,②先算2×3=6,再在6的后面添上一个0,就是60。从①里可以看出学生运用了连加,把20×3看成3个20相加。从②里可以看出,学生会计算这类题目,就是说不清算理。于是,我先让学生摆小棒,再思考20里面有几个十,让学生准确地掌握2个十乘3得6个十,也就是60。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如教学语言不够简练,经常重复学生说过的话。在有的学生说不明白算理时,我没有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缺乏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改正的。
《口算乘法》教案8
教学内容: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图片、题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学生1:10+6=16,10×3=30,6×3=18,30+18=48
学生2: 1 6
× 3
4 8
问:那种方法更快的计算?你喜欢那种方法?
练一练: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快速的计算并说一说你的方法
18×4= 24×3= 25×2= 14×6=
2) 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选择你喜欢的快捷的方法计算并说一说你的方法
130×5= 2×380= 150×6= 7×13= 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因数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略)
拓展训练:120×20 30×2400 360×50 710×300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快速的计算?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48页6--9。
学习之友练习一
《口算乘法》教案9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
3、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来一个数的近似数。
4、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5、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法的验算方法,逐步养成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2、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未位要和乘数对齐,学生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3、关键: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的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加强口算训练,养成验算习惯。计算法则只是解决乘的次序和各个部分积书写的位置,以及把几个积加起来等几个计算的步骤问题。要使计算正确,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口算能力和短时记忆的能力。此外,还必须树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养成验算的习惯。
1、口算乘法
(1)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
教学关键: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指名口答得数。
10×514×2100×7130×2
20×334×2×4210×3
2、结合、“14×2”与“210×3”让个别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口算14×3
(2)引导学生思考:14×3与14×2有什么不同?
(3)演示教具:3个14块的方块图。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怎么算?”
教师边演示边口述:3个10块是30块,3个4块是12块,合起来一共是42块。
引导学生想口算的过程:先算3个10是多小,再算3个4是多少,因为3个4是12,需要进位,所以是30+12得42。(4)比较“14×2”与“14×3”的区别。
指定个别学生回答后教师: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个位数相乘满十的与不满十的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被乘数的十位,再乘被乘数的个位,只是满十的最后一步是整十数加两位数,如14×3最后一步是30+12得42。
2、巩固练习。
做例1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6×2=26×3=25×2=
让学生独立口算把得数填在书上,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教学例2。
(1)出示例题:口算140×3=
(2)引导学生观察:140×3与14×3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师生共议:乘数都是3,被乘数一个是14,一个是140,只是被乘数末尾多一个0,所以只要在14×3=42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
又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让学生讨论,说出不同的想法,教师加以:还可以想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即420;简便想法:3个14是42,现在得数后面添、一个0,即420。
4、巩固练习。
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30×5=380×2=150×6=
指名口算得数,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150×6”:先想15×6=90,再在后面添一个0得900,或先想15×6=90,再想150×6=900。
三、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5题。
(2)用整十数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的例3、例4,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一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得数是几就是几个十,在得数末尾写0。
教学关键:把整十看作几个十再乘几的方法,教给学生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板书课题:用整十数乘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口算5×10
(2)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图:每袋5个,10袋一共多少个?
先引导学生想:9袋是几个5?9个5是多少?10个5呢?
师生共议:因为9个5,根据乘法口诀得45,所以再添上一个5是10个5,就是50,也就是5×10=50。
2、巩固练习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10=6×10=7×10=9×10=
①让学生口算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②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几道算式的积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
得出:一个一位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
(2)试算下面各题。
11×10=12×10=24×10=
①让学生讨论:这几道题各得多少?是怎么想的?
②提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试答后,教师:任何一个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
3、教学例4。
(1)出示例题:口算6×20
(2)提问:“计算这道题能不能也像上面的题目一样,在”6“的后面添写一个0?”“这道题该怎么算?”
(3)出示放大的'皮球插图:每盒6个,20盒一共多少个。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每-叠几盒?一共几叠?每一叠几个?怎么算?(6×2=12)10叠一共多少个?又怎么算?(12×10=120)
提问:“口算时该怎么想?”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先想2个6是12,再想10个12是120。
4、巩固练习。
做例4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30=7×20=8×30=9×50=
指名口答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从以上几道练习。你发现一位数乘以整十数有什么规律?
师生共议后得出:整个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所得的积的后面添写一个0。
(2)12×20=31×30=11×50=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师生共同:用整十数乘两位数与乘一位数一样的。先用整个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写-个0。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6--11题。
(3)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一的第12-1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1、口算第12题、13题,看谁回答得又对又快。
2、抽学生回答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并完成第14题。
3、指导学生分析第15、16、17题,并说出解题步聚。
4、完成以上作业。
5、师生共同研讨第18、19、20题的内容。
《口算乘法》教案10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
3、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来一个数的近似数。
4、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5、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法的验算方法,逐步养成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2、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未位要和乘数对齐,学生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3、关键: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的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加强口算训练,养成验算习惯。计算法则只是解决乘的次序和各个部分积书写的位置,以及把几个积加起来等几个计算的步骤问题。要使计算正确,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口算能力和短时记忆的能力。此外,还必须树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养成验算的习惯。
1、口算乘法
(1)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
教学关键: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指名口答得数。
10times;514times;2100times;7130times;2
20times;334times;2200times;4210times;3
2、结合、“14times;2”与“210times;3”让个别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口算14times;3
(2)引导学生思考:14times;3与14times;2有什么不同?
(3)演示教具:3个14块的方块图。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怎么算?”
教师边演示边口述:3个10块是30块,3个4块是12块,合起来一共是42块。
引导学生想口算的过程:先算3个10是多小,再算3个4是多少,因为3个4是12,需要进位,所以是30+12得42。(4)比较“14times;2”与“14times;3”的区别。
指定个别学生回答后教师: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个位数相乘满十的与不满十的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被乘数的十位,再乘被乘数的个位,只是满十的最后一步是整十数加两位数,如14times;3最后一步是30+12得42。
2、巩固练习。
做例1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6times;2=26times;3=25times;2=
让学生独立口算把得数填在书上,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教学例2。
(1)出示例题:口算140times;3=
(2)引导学生观察:140times;3与14times;3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师生共议:乘数都是3,被乘数一个是14,一个是140,只是被乘数末尾多一个0,所以只要在14times;3=42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
又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让学生讨论,说出不同的想法,教师加以小结:还可以想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即420;简便想法:3个14是42,现在得数后面添、一个0,即420。
4、巩固练习。
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30times;5=380times;2=150times;6=
指名口算得数,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150times;6”小结:先想15times;6=90,再在后面添一个0得900,或先想15times;6=90,再想150times;6=900。
三、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5题。
(2)用整十数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的例3、例4,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一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得数是几就是几个十,在得数末尾写0。
教学关键:把整十看作几个十再乘几的方法,教给学生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板书课题:用整十数乘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口算5times;10
(2)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图:每袋5个,10袋一共多少个?
先引导学生想:9袋是几个5?9个5是多少?10个5呢?
师生共议:因为9个5,根据乘法口诀得45,所以再添上一个5是10个5,就是50,也就是5times;10=50。
2、巩固练习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times;10=6times;10=7times;10=9times;10=
①让学生口算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②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几道算式的积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
得出:一个一位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
(2)试算下面各题。
11times;10=12times;10=24times;10=
①让学生讨论:这几道题各得多少?是怎么想的?
②提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试答后,教师小结:任何一个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
3、教学例4。
(1)出示例题:口算6times;20
(2)提问:“计算这道题能不能也像上面的题目一样,在”6“的后面添写一个0?”“这道题该怎么算?”
(3)出示放大的皮球插图:每盒6个,20盒一共多少个。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每—叠几盒?一共几叠?每一叠几个?怎么算?(6times;2=12)10叠一共多少个?又怎么算?(12times;10=120)
提问:“口算时该怎么想?”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先想2个6是12,再想10个12是120。
《口算乘法》教案11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 2380= 1506= 713= 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略)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第48页6--9。
《口算乘法》教案12
教学内容:教师自己准备的针对本班学生的口算练习题,练习一7、8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使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2、 使学生能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综合性题目。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难点: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的教学设计 学生的活动 教学反思
一、复习。
1、 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 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 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第7题
1、 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
2、 提出问题:他们交的钱数够吗?
3、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完成。
4、 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三、 第8题
1、 出示图片,创设情境
2、 提出问题:怎样租车划算?
3、 学生讨论:应该怎样做?
4、 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先作成表格样式,看看需要多少大车多少小车?
5、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先说说需要多少大车,多少小车,再比较那种方案划算。
四、 小结: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 还需要在什么地方改进?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先认真观察图片及表格,从中获得信息,并明白其中的含义。
认真思考找出解题方法,并独立完成。
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先看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独立思考后与同伴交流怎样计算
先算出需要几辆大车几辆小车,然后再比较哪一种划算。
学生互相说一说,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口算乘法》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竞赛。
40×4=60×5=300×7=200×8=
6×200=3×800=3×30=4×50=
(2)抢答。
(1)3个十是()?30是()个十?
(2)300是()个百?60是()十?
(3)9个十是()?3个30是()?
二、导入新课。
刚才口算的这些题目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口算乘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相信同学们都喜欢吃草莓,我们知道每箱装15盒草莓,买3箱,那么3箱草莓有多少盒?
生:可以列式为15×3。
师:那么哪位同学知道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1:我可以分步计算,10×3=30,5×3=15,30+15=45。
生2:我可以列竖式计算。
师: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150×3该怎样计算呢?
(2)师: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
生1:可以列式为6×10。
生2:6×9=54,54+6=60。所以一共有60个橙子。
师: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呢?
生3:可以列式为12×20。
生4:12×2=24,24×10=240。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指名说说:已知邮递员叔叔每天可以送出300份报纸,若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1)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00×10。
(2)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300×10
A.300×9+300=2700+300=3000
100×10×3=1000×3=3000
B.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
则300×10=3000(份)
C.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个0。
所以300×10=3000(份)
……
教师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2、用
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口算方法,你怎么口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获取新知识,理解新知识。
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哪种口算方法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四、巩固应用:
1、做一做。
(1)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结合订正过程,选择两、三道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2、生活应用:
小明买20枚8角的邮票和30枚6角的邮票。一共多少元?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巩固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后拓展。
1、李红买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枝8角的铅笔。
(1)一共要付多少钱?
(2)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钱?
2、动脑筋。
()×30=90040×()=20xx
80×()=320005×()=300
六、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1、学生自由汇报收获?
2、全体师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复述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算理。
《口算乘法》教案14
课题口算乘法(2)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算法的探究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题目
3×11= 2×13= 4×12= 16×2=
7×12= 6×10= 20×5= 10×10=
组织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指名汇报。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出示例2
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口算10×6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个6是多少,因此,还要再加上一个6。
列式解答:6×10=60(个)
答:10盒有60个。
师:要求20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12×20
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12与2相乘的积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个)
答:20盒有240个。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师板书小结。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吗?在课后,大家还要勤加练习哦!
板书设计
6×10=60
10=1+9 6×9=54 54+6=60
12×20=240
12×2=24 24×10=240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关键有以下几点:
1、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这是学好本节课的前提。
2、引导学生做好预习,预习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性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教师讲课前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方面要多多提醒学生,因为预习的学生不多。
3、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和交流,这样才能提升学生所学的知识。
《口算乘法》教案15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热爱数学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的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说出每个算式表示什么?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1004 20xx 3006 320 640 940
二、新授
1、1004表示什么?用图可以怎样表示?
每行有100个方格,需要多少行?
观察这副方格图,你还可以怎样列式?(4100)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100个4是多少?)
2、比较1004与4100这两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两个算式中的数都是一样的,只是数的.位置不同;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它们都可以表示同一副图;它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归纳:1004与4100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3、独立试算: 10012= 19100=
12100= 10019=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你有什么发现?
(100乘几,就可以算成几乘100,他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试算:720= 7200= 7300= 7400=
说出你的想法.(7和2个十相乘,得14个十,是140)
根据上面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12300= 8500= 24600= 21500=
5.讨论交流:通过上面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1)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可以用这个因数与乘数百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后面添上2个0.(2)用这个因数与几个百相乘,得多少个百.
6.同桌之间能互相出几道这样的题目,练一练吗?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006 4002 30012 8700 15400
6100 2400 12300 20600 33700
2.列式计算:
(1)30个15是多少?
(2)25的200倍是多少?
(3)6乘400是多少?
(4)
3.四年级3班有学生50人,开学初每人交书本费及各种杂费共200元,四年级3班的老师共收多少钱?
4.一袋洗衣粉500克,一箱洗衣粉20袋,有多少千克?
四、质疑小结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口算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如果是一个因数与整千、整万的数相乘又该怎样计算呢(补充板书)?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五、课后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10017 20xx 60011 12400
17100 8200 11600 14200
2.口算下面各题.
6100 5060 13300
4220 12200 20400
6300 13100 34200
3.(1)20个17是多少?
(2)25的100倍是多少?
(3)40乘300得多少?
【《口算乘法》教案】相关文章:
口算乘法教案04-12
口算除法教案05-28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教案07-18
分数乘法教案07-22
分数乘法教案05-24
小学乘法教案07-09
小数乘法教案10-24
5的乘法口诀教案09-21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