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教案模板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天的怀念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天的怀念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叙事散文。本单元以“亲情”为话题,兼顾古今中外,意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之得到多方面的教益。《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充满人性哲理的散文,作者以朴实含蓄的文字和真挚细腻的感情,表现了深沉的母爱,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自己生活经历、情感变化的回顾与反思。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多沉浸在幸福生活之中。当然,这种幸福包含着他们每天享受的母爱。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这种无私博大的爱。通过《秋天的怀念》一课学习,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悟出母爱的内涵,生命的意义,同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这种爱,回报这种爱。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的艺术形象。
2.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3.体会字里行间的母子情深,感受母爱的博大、宽厚和深沉,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的艺术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字里行间的母子情深,感受母爱的博大、宽厚和深沉,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做一个课堂调查,在咱们班有多少人曾经和自己的父母吵过架或顶过嘴?(举手示意)谁能说说之后的感受?
2.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一篇也是和母亲顶嘴的文章——《秋天的怀念》。
3.读题,质疑:怀念谁?为什么?秋天怀念?
二、感知文章,理解内容
自由朗读文章,思考:怎样结合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PPT出示:____由秋天_____的故事引发的对_____的怀念。
三、走进文本,体会“苦”味
1.默读文章,勾画描写儿子的关键词或者语句。(语言、动作、神态)感受儿子的不幸和对生活的绝望。
2.教师补充资料介绍背景。
3.抓关键词语,读中体会作者的苦。
明确:脾气暴怒无常、绝望、不想活
4.补充作者成就。
5.体会母亲的“苦”和对生活的态度。(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方面)
明确:“好好儿活” 写作手法:对比
四、情感升华,主题探究
文末的菊花就像生命一样,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寓意,黄色的( ),白色的( ),紫红色的( ),儿子最终明白了( ),母亲教会了儿子( ),这是一位( )母亲!
人活得完全可以多姿多彩——或淡雅,或深沉,或热烈,或高洁,但,不管怎样会泼泼洒洒,烂漫一生,相信每个人都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儿。
五、作业布置
1.必做:“好好儿活”这句话带给你的思考是什么?请把你的思考写下来,然后和大家分享。
2.选做:推荐阅读——《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
秋天的怀念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抓住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
①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②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的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母亲对“我”的关心照顾及“我”对母亲的一片真情。
4、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味人物内心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点燃烧学生情感,引发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母亲是那么亲切的字眼儿,提起母亲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谁愿意说说你的母亲?(生各抒己见)
老师从你们的话语中,体会到了妈妈对你们的爱,同时也感受到了你们对妈妈的一片深情。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再次来感受博大的母爱吧!
师板书课题:秋天的怀念。
看到文章的题目,同学们想知道什么?
生可能说出的问题:
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
2、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
3、他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
二、初度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自渎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
2、激发情感:
在自读的基础上,指明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配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朗读,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欲望。
通过读课文你感受到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关心体贴儿子、坚强乐观)
三、自由研读,真情感知。
1、找一找。
这篇文章老师读后深受感动,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划出来,并于小组讨论为什么受感动。
2、说一说。
(1)师:我看有些同学已经划好了,谁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生: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得地方偷偷的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的进来,眼圈红红得看着我。”从这些句子中我体会到母亲对我的宽容和关怀。
生:母亲默默的承受着我的粗暴无理,我体会到了深深的母爱。
生: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病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得睡不了觉。
(2)师:母亲为什么没让我知道她得病?
生:不想给儿子在增添痛苦。
师:母亲都忍受着什么痛苦?
生:母亲重病缠身,独自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面对风华正茂的瘫痪儿子,又默默地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这位母亲是多么的伟大和无私啊!
生:当听说我愿意去北海时,母亲高兴的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还不停的絮絮叨叨地说着。
师:在我答应母亲看菊花时,母亲什么表情?
生:喜出望外,高兴的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絮絮叨叨。
师: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母亲非常高兴,因为我答应看菊花,说明我对生活还有希望,还有信心。
生:母亲知道自己病重,他想最后带儿子去北海看菊花,好让儿子树立起对生活的勇气,儿子的快乐就是最大的快乐啊!
生:他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
生:母亲临终前,仍然惦记我和妹妹,我们是他心中唯一的牵挂。
(3)师:这些句子震得令人好感动啊!体现了母亲对儿子伟大无私的爱,从这些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
生:儿子爱母亲。
生:儿子对母亲有一种愧疚之情。
生:儿子深切地怀念母亲。
师:原来的母爱儿子了解不了,一个秋天过去了,又一个秋天过去了,直到后来儿子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懂得了什么?
生: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我那未成年的女儿……”
师:母亲还想说什么?
生:你们俩在一块要好好活。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师:这篇课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让我们有感情地再把这篇课文读一遍好吗?
2、师:母亲带着女儿的牵挂走了,我想儿子一定有许多话要对母亲说。
清明节到了,他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
生答。
五、师:同学们说得太感人了!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生答。
师:你们说得真好!课后把你们想对妈妈说的话,用书信的形式写出来好吗?
最后,让我们大声把这首歌词读出来,献给我们的妈妈好吗?
出示歌词《烛光里的妈妈》。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母亲爱
我怀念
秋天的怀念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字。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领会母爱的无私、伟大。
教学准备
史铁生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板书课题:秋天的怀念。
2.检查预习,初步解题:
(1)课文是在怀念谁?
(2)预习了课文你知道作者是怎么样的人?
3.简介作者,激情导入。
本文作者史铁生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美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以至于忽视了慈爱的母亲对他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当他发现母亲病情严重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愧疚写下了《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
4.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
1.自读要求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找出来自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存疑,在全班交流。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课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2.检查生字读音。
指导以下生字的书写:躁豌
3.讨论交流不理解的字词。
4.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课文中的母亲是个怎么样的人?
三、再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母亲关心我的哪几件事?
2.交流:“母亲”对“我”的关心主要体现在四件小事上:
(1)“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
(2)母亲重病缠身时,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
二、品读课文
1.细读课文,要求:抓住“母亲”关心“我”的四件事。找出重点词句品读,说说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并说说感动的原因。
2.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所得,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母亲的细致和体贴)
(2)“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母亲劝慰“我”、鼓励“我”不要失去生活的勇气,虽然她自己也身患重病。母亲多么伟大、坚强!)
(3)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抓住“整宿整宿”“翻来覆去”体会母亲的坚强与无私。)
(4)“母亲”央求“我”去看花这一部分内容。学习时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词如“央求”“喜出望外”“高兴”“絮絮叨叨”“敏感”来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从而体会母亲深沉而无私的爱。朗读时随母亲心情的`变化语速时而缓慢,读出央求的语气;时而欢快,读出如释重负,充满希望的语气;结尾时欢快的语调要戛然而止,在朗读时想象母亲因失言而重陷痛苦与无奈的画面。
(5)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春蚕到死丝方尽”,母亲临终时仍挂念着孩子。朗读时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
4.透过这些小事,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全班齐读。
(2)思考: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地写了这些菊花?(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菊花中有母亲的音容笑貌,菊花中有母亲的殷殷嘱托,“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然后再交流。)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或者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
《秋天的怀念》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秋天的怀念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抓住四件事情中蕴含的浓浓母爱之情。
2、品味人物语言,从母亲的只言片语中感受母亲浓烈而深沉的爱子之情。
二、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隐忍而深沉的母爱。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我爱-母亲;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 1972年(21岁)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xx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代表作《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深圳中学生杨林在他的文章的鼓励下,走出了车祸带来的阴影,以《生命的`硬度》夺得了一个全国作文大奖。
本文写于1993年。
三、朗读课文
四、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思考:围绕母亲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料写了几件事。
“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母亲为“我”隐瞒病情。母亲央求“我”去看花。母亲临终嘱托。
2、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5)看菊花第二部分(6)明母意
3、一句话概述内容
用”本文写了……”说话。
写了母亲在“我”因瘫痪变得暴怒无常后默默地忍受并且以关爱照顾我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
把“读一读写一写”抄写5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导入
二、朗读第一自然段
1、哪些地方表现了我的“暴躁无常”?为什么我会“暴躁无常”?
抓住砸”、“摔”等动词。痛苦和绝望
2、母亲在我“暴躁无常”时,态度怎样?表现了什么?
“悄悄”、“躲” 不忍心看儿子受折磨“听” 担心儿子想不开
3、“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因为她一心扑在瘫痪的儿子身上,无心再侍弄花。
这里交代“母亲侍弄的花都死了”是插叙,文中有几处插叙?分别表现什么?
第一处:“母亲喜欢花……”。
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
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
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
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三、朗读第二自然段
1、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母亲害怕落叶的景象更引起“我”的伤感。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2、“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3、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这说明母亲有着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
四、朗读第五自然段
已悟透生活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艰难的现实处境:自身体弱多病;儿子没有走出痛苦的精神阴影;自身病情不能也不愿让儿子知道。
五、朗读第六自然段
1、文中最后写到“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的烂漫。”这段描写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
2、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活”个有什么意义?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用?
第一段母亲说的意思是你虽然瘫痪了,但是还有娘照顾,要有勇气和信心好好活下去。这是母亲的心愿,也是母亲的恳求。
最后一段“我”说的意思是母亲虽然离开了,仍要和妹妹相依为命,遵照母亲的意愿好好地、坚强地活下去,作为对母亲的纪念。
这样写有首尾呼应的作用。
六、主题探讨
用”本文写了……,表现了……,表达了……”说话。
写了母亲在“我”因瘫痪变得暴怒无常后默默地忍受并且以关爱照顾我的故事,表现了母爱的崇高、伟大,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主旨)
七、课外拓展:
关于母爱的名言
八、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2、课外阅读《我与地坛》
秋天的怀念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深刻领会母爱无私、博大、宽容、深厚的特点。
学习本文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读写结合,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一、切入点。
我有一个难题,想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下,可以吗?
我有一个学生,他很想买一盘周杰伦的专辑《八度空间》,可是他的妈妈怎么也不肯。结果母子俩大吵了一架。妈妈很伤心。这位学生在日记里说:“老师,我不明白妈妈怎么会如此蛮横不讲理。我该怎么办?难道我真的做错了吗?”
各位同学,你觉得这位同学做错没有?他到底该怎么办呢?
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引起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感谢大家七嘴八舌地给我出主意,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与父母的意见不合甚至是争吵都时有发生,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更应该多体谅父母的苦心。我在想,或许,人,就是在这样的误会与争执中走向成熟,逐渐懂得生命的真谛。那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篇散文,我们来看看这位残疾人作家是如何读懂母亲,读懂生命的。请看〈秋天的怀念〉。
二、整体感知。
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你们需要音乐吗?
播放音乐,供学生自己选择。——〈命运交响曲〉、〈春之声圆舞曲〉、〈秋日私语〉。学生选择后,配以〈秋日私语〉,师生共同自由诵读,欣赏散文的美。
刚才大家读得很投入,看来,一篇美的散文确实能让人深陷其中。读完之后,感觉怎么样?(引导学生能抓住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兴趣点。
大家的发言都很不错。那么,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不足千字的质朴叙述,何以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呢?哪些描写或者说哪个字,哪个词感动了你?
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畅谈自己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当一个忠实的听众,并要注意适当点拨。
1、当学生提出第三段写得好时,激发学生兴趣,进行朗诵训练。要求读出母亲的无奈和心痛,儿子的不耐烦和对母亲的不理解。可以以比赛的方式进行。
2、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与母亲的冲突,对母亲的不理解与伤害。
3、在学生提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利用课件展示有关菊花的画面,巧妙地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熟读成诵。
4、和学生一起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写一段内心独白。训练学生写的能力。
四、质疑点。
从大家的发言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史铁生对母亲的痛惜之情和不屈的精神。确实,秋是一个感伤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万物都将从繁华走向衰败,从灿烂走向苍白。可是,刚才我发现大家都提到了菊花。对这对命运多舛的母子来说,菊花,又意味着什么呢?
以此问题导入学生对不懂之处的探讨。
五、升华主题,布置作业。
史铁生曾说过:“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情,是一件无论如何也不会错过的事情。”
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让这唯一一次的活热烈而辉煌,至于死,又何必忙着去奢谈?但愿大家从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母爱,还会看到作者对生命的思索。——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究竟该怎么办?
好,课后请大家从网上搜集有关菊花的`文章。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圣洁、最无私的一种感情,学习母亲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我双腿瘫痪以后,脾气变得暴躁无常,而母亲容忍我、体谅我。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我想大家将会对母亲有更多的了解。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填空题,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所填词语的意思。
当我独自看着窗外的落叶时,母亲(央求)我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我勉强同意了,她(喜出望外)。我同意明天去,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然后便(絮絮叼叼)地说了许多话,最后又忽然不说了。
2、读后试填,一生填,齐读
3、你从这段话可能看出母亲对我怎样?(关心)从所填这些词可以看出来吗?
(1)“央求”什么意思?(恳求)母亲央求我去干什么?她为会么央求我?
(a、联系前文,“她总是说,而我总减不去”怕我不肯;b、我又在看落叶,心情悲哀,让我散心,忘掉烦恼、疾病)
(2)“喜出望外”什么意思?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这里,母亲遇到了什么出乎意料的喜事?勉强同意,母亲竟这么高兴,说明母亲把我看得很重要。
(3)“絮絮叼叼”什么意思?形容说话哆嗦,来回地说。
母亲说了些什么呢?(知道我最爱吃的,记得我童年的趣事)a、对子女的点滴小事都记得,把心放在子女身上。b、我嫌烦,母亲还要说。省略号什么用?(怕我听到“踩”、“跑”这些字,会想到自己不会跑而伤心)c、母亲为什么又忽然不说了?
(4)找出母亲的话读一读,体会体会。
(5)母亲的四次话,写法不同,一、二句说的话在前,提示语在后;四句说的话在后,提示语在前,第三句没有提示语,表达方式灵活。
小结:母亲在我脾气暴躁时容忍我、迁就我,在我言语冲撞时,体谅我、迁就我。母亲对我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体贴入微啊!
4、让我们分角色读,师读“我”的话,你们读“母亲的话”(叙述的话不读)
过渡:这样一位对子女病痛关怀备至的母亲,对自己的病又怎样呢?
三、学习2、5两自然段
1、课文中两处提到母亲的病,哪两处?
2、出示“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种程度,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1)母亲病得怎样?(——)
(2)比较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肝疼得睡不着觉。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与原文中的句子比,哪一句更能反映母亲病得厉害?
“整宿整宿”就是整夜整夜,这是说她疼得时间长。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是说她疼得不知如何是好,难以忍受,说明疼得程度厉害。
“常常”不止一次,是说她疼的次数多。
(3)母亲的肝病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可我一直都。
(4)指导读
3、出示“邻居们把她招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过渡:母亲的肝病那么厉害,我不知道,直到邻居们把她招上车时(引读)
(1)这里连用了两个没想到,中间用“也”字连接。
(2)先看第一个,我没想到什么?病成那样是什么样?(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可见母亲病得怎样?
“吐着鲜血”
病人危险,不由自主血从口中涌出。
“大口大口”
血吐得多,吐得猛。
“还”
吐得时间长,邻居们未把她招上车前就吐了。
(3)母亲病得这么严重我没有想到,我也绝没有想到(引读)。
诀别?(不会再见的分别)
永远的诀别?(永远不会再见,今生今世不能再见)
(4)读
4、母亲生病期间,病得那么厉害,我不知道,后来母亲病得那么严重,那么危险,我却没想到,这是为什么呢?
a、瞒着我,一直未说,一直未表示出来。
b、照顾我、迁就我,操持家务(洗衣、做饭、打扫屋子)一如既住。
c、在倒下来前还催促我去看花。为什么瞒着我?
不想让我担心、难过,
病体再受折磨。
小结:母亲有病,病得那么厉害,可她嘴上从未提过一句病痛,脸上从未显出一丝痛苦,夜里她强忍着肝病的折磨,白天她依然操持家务,照顾瘫痪的我。哪怕到了生命的最后,昏迷前还念叼着自己的有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5、你觉得这是怎样一位母亲?(无私、高尚,一心想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
6、指导读。
四、学习第三段
1、描述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公园看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它们在秋天中正开得烂漫,我忽然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2、母亲说了什么话?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
3、我和妹妹懂得了什么?
4、最后一句怎么理解?
“我俩在块儿,要好好儿活------”
(1)“我俩”指谁?(我和妹妹)
(2)我是一个双腿瘫痪的人,我怎样才算好好儿活?(战胜疾病,不自暴自弃,不被病痛打垮,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妹妹是一个未成年人,她怎样好好儿活?(克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成为有用的人才)
为什么说“我俩一块儿?”互相依靠、互相支持、互相照顾,顽强地面对生活,活下去。
5、文章结尾为什么写花?
(1)照应文章开头。
(2)原先美好的东西我无心看,我之所以现在看花,觉得花儿很美,很艳丽,是因为母亲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品质鼓舞了我,使我有了生活的勇气,要做生活的强者,像母亲那样热爱生活。
五、小结全文
是呀,母亲虽然去世了,但母亲那种无私而崇高的母爱却留在我的心间,母亲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将永远鼓舞我勇敢地生活下去。齐读课题。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秋天的怀念教案】相关文章:
秋天的怀念教案05-25
《秋天的怀念》教案06-13
秋天的怀念教案12-15
《秋天的怀念》教案10-18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08-02
秋天的怀念教案【通用】05-25
(集合)秋天的怀念教案11-15
《秋天的怀念》教案优秀03-29
关于秋天的怀念教案09-26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