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

时间:2022-08-03 18:21:13 教案 我要投稿

荷塘月色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荷塘月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景与情的关系,认识准确生动的描写及联想的作用,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能。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4.了解作者不满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1.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PPT配乐播放一组有关荷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1分钟)

  师: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大家看完这些图片,有没有联想到有关描写荷花的诗文呢?

  PPT:“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荷塘月色,领略他别有一番滋味的情感。

  二、走近作者及时代背景(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师: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同学们应该都很熟悉吧,那么老师我想请一两位同学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我再作补充介绍。

  PPT:走近作者

  朱自清(xxxx-xxxx),原名自华,字佩炫,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xxxx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师:同学们知道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在哪里的吗?

  明确:清华园

  PPT:走近背景

  xxxx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等人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xxxx年7月,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整体感知

  1.疏通字詞

  师:现在大家对《荷塘月色》,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接下来我想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准确地读出上面的字词。

  PPT:

  煤屑(xiè)蓊蓊郁郁(wěng)踱着(duó)点缀(zhuì)

  袅娜(niǎonuó)霎时(shà)脉脉(mò)酣眠(hān)

  峭楞楞(qiàoléngléng)梵婀玲(fànēlíng)媛女(yuán)

  纤腰(xiān)沾裳(cháng)敛裾(liǎnjū)

  2.课文朗读

  师:大家对本课的字词都把握得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要注意其停顿、重音、语调、语速。

  ……

  3.行踪与心情

  (1)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画出作者月夜观荷塘的行踪,并对应行踪,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答案。

  PPT:

  作者行踪:

  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四周——回家门

  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是:

  颇不宁静→寻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

  作者作为一个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面对当时社会现实,思想是矛盾的、复杂的。反映在这篇课文中,既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

  四、课文讲解

  第1段:

  师:刚刚我们已经找出了作者的行踪与心情变化,知道了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下面我们将逐段对课文进行分析,我们先来看第1段。

  文章的第一句话是文章的文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PPT: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润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是萦绕砸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第2段:

  师:第1段主要表明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那么第2段主要写什么呢?

  PPT:

  (1)这个自然段主要写去荷塘的小路,那这条小路有什么特点?

  幽僻是主要特点,多树且是蓊蓊郁郁,,这样就更显幽深僻静。

  (2)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小路”很美,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通过白天和夜晚,及没月光和今天月光的淡相比较的。

  五、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业抽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课文分析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了整体的认知,也对文中的第1、2段进行了分析,这节课我们将侧重对文中描写荷塘的段落(第4、5、6段)进行分析。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第3段。

  第3段:

  PPT:

  这段主要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像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环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作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师:第4、5、6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也是文章描写最精彩的部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对其进行探讨。

  第4段:月光下的荷塘

  PPT: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写了那些景物?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广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媚情态

  荷波:密密的,幽雅和宁静(动静结合拟人)

  (2)叠词:

  叠词不仅增强了物态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旋律,富于音乐美。

  (3)比喻,拟人的分析

  (4)通感的分析

  什么是通感?顾名思义就是使人的各个感觉器官相同。也就是说,通感就是运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上,凭借感受的相通,使原来不可名状的、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的表现出来,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此句将人的嗅觉转移为听觉,荷香如歌,若断若续,若有若无,不但形神兼备,而且新颖独特,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生活中的例子:声音很粗、声音很甜、红杏枝头春意闹。

  (5)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

  宁静,寄予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6)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

  PPT:

  (1)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约会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照)太直白,淡而无味。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静写静景,以“轻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升)升空而去,动静太大,不合情境。

  洗:突出月光柔和。(泡)太生硬。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罩)显得过于密实,厚重。

  落下:表沉重,突出了“黑影”的质感。(映出)太普通。

  画:如同一位画师在作画。

  奏:如同一位音乐家在演奏。

  (2)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会不会不协调?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的更为精妙,一个“画”字用的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月光与黑影同时存在,是和谐的。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情感的复杂性。

  (3)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于名曲得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4)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给予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5)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第6段:荷塘四周

  PPT:

  (1)为什么要写荷塘四周?

  突出荷塘周围环境的“静”。

  (2)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即由蝉声蛙声来衬托静谧的月夜,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作者的心情,其实蝉声与蛙声一直就有,只是作者现在才听到,说明作者短暂地沉浸在荷塘的美景中,现在又回到淡淡地哀愁中了,达到以动衬静的效果。

  (3)齐声朗读4、5、6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背诵4、5、6自然段。

  板书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来路:

  感受:自由——(苦闷)

  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正面)月光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抽查3位同学分别背诵4、5、6自然段

  集体背诵

  二、课文讲解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7—10自然段,思考一下“为什么引《采莲赋》和《西洲曲》?”这个问题。

  PPT:

  为什么引《采莲赋》和《西洲曲》?

  《采莲赋》是写采莲女的爱情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文中的“嬉游和“有趣”就说明作者的态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西洲曲》写采莲女则为的是思恋自己的情人的痛苦的,因而,放在这里,与前面的情景形成对比,借此引出“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自然将思绪拉回到现实。

  总之,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三、艺术特色

  师:总体来说,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了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而现在,我们要从文章的艺术特色这个角度,来鉴赏这篇课文。

  PPT:艺术特色

  1.情景交融

  (1)景物描写。

  标题“荷塘月色”规定了作品的全境,既荷塘是月供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这一规定体现了塘中风物的总体特征。

  文章通过景物描写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也颇具特色。在荷塘上,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荷香、叶子、花的总体特点都是朦胧的,这正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哀伤的心情。

  景物描写的艺术水平:

  A、通过绘形绘影绘声绘色的细致描写,传达出对荷塘景色的视听感受。

  例如:描绘荷花“袅娜的开着”和“羞涩的打着朵儿”,写出了荷花盛开于待放的两种美妙形态。

  B、所见与想象相结合,扩大了描写的范围,适应了抒情的需要。

  例如:对荷波的描写。

  C、动静结合的描写。

  例如:“像亭亭舞女的裙”,“如刚出浴的美人”。

  (2)情感的抒发

  找一位同学回答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喜悦)──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不宁静)

  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来突出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3)情景交融

  景语既情语,文章对景物的描写,不仅仅只是描写,还有作者的感情。

  例如通过蝉声的热闹来衬托出自己的哀愁。

  2.品味语言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词语,创造生动的意境。

  A、动词的选用。具体表现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又如第三段“背着手踱着”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接近,“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又能表现作者心情,这与作者的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

  B、形容词的选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中把“幽僻”换成“幽静”好不好?

  (2)善用叠词

  A、“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B、“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C、“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D、“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E、“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F、“(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G、“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3)善用比喻、拟人、通感修辞手法,是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

  A、如“袅娜的开着的”、“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刚出浴的美人”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荷花形神兼备。

  B、通感手法的运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一到另一感官上,使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耐人寻味。

  四、学生自由阅读。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

  2.完成《赢在课堂》中的练习。

  板书

  情景交融

  艺术特色用词恰当

  品味语言善用叠词

  善用修辞(比喻、拟人、通感)

  庄文静

荷塘月色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熟读,品味4~6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背诵4~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背景、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一、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检查对课文结构理解的情况

  1、提问: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描述本文的结构特点。

  明确:

  全貌:路幽、树多、月淡边走边想:想现实边走边看

  叶

  花

  出门看月下荷塘香

  荷塘浓

  颇韵

  家不光

  宁塘上月色影

  静色

  深夜回家去忆过去边走边忆江南采莲看近树远山

  《采莲赋》四没精打采的路灯

  《西洲曲》周热闹的蝉声蛙声

  2、提问: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

  (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

  (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师生共同活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诵读,讨论后回答)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放录音,再品全文

  1、体会一位知识分子当时的苦闷心情。

  2、品味课文“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感受作者朴素、准确的语言特点。

  五、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金岳霖先生》

荷塘月色教案3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2、知识与能力目标:

  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教学重点】

  (1)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2)通感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

  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课文导入】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写出了荷花的动态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1)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2)用词句美、语言美。

  (3)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①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②: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老蒋发动4.12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

  第二课时

  1、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生谈感受。

  2、出示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3、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月影:如名曲。

  5、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2)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壮。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6、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3)“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7、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

  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1)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化静为动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以动衬静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动静结合。

  (4)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5)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板书: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6)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7)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8)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5、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6、总结:

  画面——美丽气氛——宁静格调——雅致

  7、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宜、巧用修辞、炼字、衬托、巧用叠词效果;浓淡相宜。

  8、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

  4、5、6段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9、作业:

  收集写月的诗句,背诵4到6段。

荷塘月色教案4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应加强朗读,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味,通过反复诵读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步感知课文;2、品读课文第二部分(集中写“荷塘”写“月色”的4、5、6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 听课文录音,初读感知课文

  在过程中要求(板书):

  (1)在重要词语(特别是生字新词)下面做上标记(第二课时时检查)。

  (2)在作者集中写“荷塘”与“月色”的段落边做上标记。

  三、 品读课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问:听过录音,请大家说说,文章集中笔力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4、5、6自然段(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是4、5自然段)

  (一)品读第4自然段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让学生为这一段文字取个小标题(学生可能会取“荷塘月色图”、“荷塘图”等等,结合文题归纳出最合适的——月下荷塘图)

  3、师: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

  景 特点 修辞 (板书)

  荷叶——圆形舒展 ——比喻

  荷花——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妍媚多姿 ——比喻、拟人

  荷香——若有若无、轻淡飘渺 ——比喻、通感

  荷波(荷叶)——凝碧 ——拟人、比喻

  流水 脉脉(形容流水无声而似有情意) ——拟人

  引导明确:

  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和拟人的用法)

  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例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圆形舒展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例析:“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引导学生理解,并且完成上面板书。

  4、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又称移觉)。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例:你的耳朵在侦察,

  你的眼睛在倾听,

  你的指挥棒上

  跳动着你的神经。(艾青《小泽征尔》)

  以耳当目,以目当耳,视觉、听觉互换,正写出指挥家高度专注如痴如醉的神态,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

  小结: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读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让学生再给这段文字取个小标题 “荷塘月色”

  3、(略)比喻句赏析:

  师: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等。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不是比喻句)

  4、(重点)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这一小节中不仅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①辨析: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明确: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 “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

  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②析:“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师:(总结)可见,虽是一字之差,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意境也相去甚远。我们要以严谨的姿态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细推敲。

  5、析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小结:第五自然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三)品读第6自然段

  1、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有人认为,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写月光,请说说认为这一段没有写月光的理由;有人认为这一段其实写了月色,请说说认为这一段写了月色的理由。

  第一种观点:这一自然段只是写了荷塘四周的景物、杨柳、树色、远山、路灯光以及声音,从文中看不到描写月光的句子。

  第二种观点:虽然这一自然段写了许多除月色之外的景物,尤其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树,但如果没有月色的衬托,景色就会截然不同。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正是在这样的月色之下,才能有如此独特的感受。例:“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雾;但扬柳的风姿在烟雾里也分辨得出”这一句。设想如果在白天的光线下看这些树,肯定不会有一种朦胧凄迷之感,只有在月色之下才会产生“阴阴的”感觉,才会“像一团雾”。

  3、小结: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4、学生比较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处(稍点拨):淡淡的-喜悦-哀愁

  结束语:“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蝉蛙如此“热闹”,“我什么也没有”。如此美丽的月色,如此让人陶醉的美景,却也难掩作者心中的哀愁,是什么,让作者的心情如此复杂?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荷塘月色教案5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释题

  1.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2.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二、自读感知

  1.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2. 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 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明确: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什么?

  提示: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三、再读质疑

  (一)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4.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5.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6.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7.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8.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9.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10.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11.《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二)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如上1. 3. 6.

  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如上4. 2. 7. 9. 10. 8.

  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如上11.

荷塘月色教案6

  教学目的

  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教学方法:分析、鉴赏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苏轼《水调歌头》──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写作背景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四、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五、课文解读

  通过预习,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1、“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家里有矛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希望反抗,但是又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希望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不是家里的矛盾,“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里明显可以看见孩子安详地谁着,妻子在哼眠歌,一切都很安静,很温馨;

  在“带上门出去”中的“带”,有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假如是有矛盾的话,关门是就不会那么轻,体现作者对家人的关心、

  2、第二句可以看到作者希望排泄自己苦闷的心情,使自己心情得以平静、作者想起荷塘,给下文游荷塘埋下了伏笔、

  3、“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句从“已经听不见了”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体现了环境的宁静,更反衬出作者的“颇不宁静”,促使作者希望借助宁静的环境,而得到心里的宁静、

  【小结】本段中的“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这写叠词,产生一种韵律美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本段有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含义:“文眼”是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也是组织散文结构的重点线索,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

  哪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部分(2~6)荷塘的月色(文章的主体)

  这一部分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试把它整理出来。

  路上(2-3段)——月色下的荷塘(4段)——荷塘上的月色(5段)——荷塘四周(6段)

  第二段

  1、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小路的呢?

  曲折、幽僻、树多、寂寞是小路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幽僻又引出了寂寞、

  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描写、白天(少人走)和黑夜(更寂寞)对比;

  没有月光(阴森森)和淡淡月光(很好)对比、

  2、作者为什么用对比的手法来衬托月下的小路呢?作者就说“这条小路很少人走,加上又许多树,显得阴森森的,当有月亮的晚上就很好”,不就可以了吗?

  这是关系到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对比就会更显得当天晚上的宁静与自己内心的寂寞、后面两句更通过对比,更显现出特殊的环境中的特殊的氛围,特殊的心情,“淡淡的月光”有一种朦胧感,这种氛围把以往阴森森的阴冷气氛打消,更能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3、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

  淡淡,朦胧的感觉;

  作者这里没有用上热烈、激昂的色调,突出他的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作者去荷塘的感受、

  1、若把“踱”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心里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踱”的这些性质,更能体现下面的“天地好像是我的”,作者在享受这一片自由的世界,在幽闲、超然中,淡淡三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

  平常的自己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

  我们从下面可以看到,自己现在是自由的人、

  3、从现在开始作者开始发生了变化,本段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心情产生了变化,并且得到暂时的解脱的呢?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里作者借助了宁静的小路,宁静的塘岸,开始排除烦闷、彷徨的心情、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作者真是一个“自由人”吗?

  作者这里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在现实上作者并不是自由人、

  4、“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

  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作者的心情开始融进了荷塘中、

  【小结】这一段作者的心情开始得以解脱,从淡淡的忧愁到淡淡的喜悦、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田田”——多,连绵不绝。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

  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才会联想到舞女的裙、

  3、“层层”——高低有序、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拟人;

  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的:

  分析《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

  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

  “泻”。“浮”。“洗”。

  1、第一句写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能把“泻”改为“照”吗?

  前面写“月光如流水一般”,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平淡、

  2、若把“浮”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亲”的感觉、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中的“牛乳”、“轻纱的梦”,回应了第二段中的淡淡的月光,把叶子和花都蒙上了一种朦胧的诗意,也显示作者淡淡的喜悦、用“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再一次强调了淡淡的月光,一切显得朦胧,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这样的景色恰是符合了作者但是淡淡的喜悦心情、

  5、下面是通过树来描写月色的、

  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

  这里用了反衬的手法来描写月光、

  6、“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6、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1、“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重重围住”,写出了树的多,并且有层次,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

  2、下面作者从树色、树姿和树梢上的远山来写树,虽然写出了一种朦胧的意境美,但是这里却开始隐隐约约地表达出阴暗、沉郁的色调、我们可以从这些词看出,“阴阴的”,“烟雾”,“隐隐约约”、

  3、最后两句,从“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这些微弱的路灯光联想到“渴睡人的眼”,作者巧妙地把景的描写回复到人的描写、作者上面是沉浸在一片宁静当中的,但是现在热闹的蝉声和蛙声打破了周围宁静的环境,它们的声音惊扰了荷塘和作者的超然、宁静的境界,使作者脱离了“另一个世界”不再是“自由的人”,而又回归到寂寞,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4、文中用了两个“漏”字的作用是什么?

  借用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表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小结】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1、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作者的故乡在江南)

  2、面作者描绘了江南采莲的具体情况、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

  《采莲赋》译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嫩花儿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3、采莲的场面在作者心中又是“另一个世界”,又是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再一次发出感叹。

  4、《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可以从“这到底使我惦着江南了”看出作者从古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作者当时面对黑暗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而面对荷塘,作者派遣不到自己的忧愁,现在就借思乡来派遣、作者当时这些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5、“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表明了作者陶醉在宁静之中,极不情愿回到现实。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这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荷塘月色教案7

  教学目的;

  1、欣赏这篇文章在景物描写上的高超艺术,欣赏情景交融的文学特色;

  2、根据具体语境,准确把握句子的深层含义,品味语言的情感色彩;

  3、理解作者关注社会民生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2、把握语境进行辨析品味,深刻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第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进口单位:

  什么是散文?散文过去是指不讲究节奏的文章,以区别于“韵文”

  现在散文是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之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随笔、特写等等。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单元是抒情散文单元。请翻到第三十页。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单元的课文由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组成。现在,我将带你穿过我们即将进入的散文大厅。第一个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作者在一个夏夜去观荷塘解闷时看到的景色和感受。

  第二本《我在空的城堡》的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他建在山脊上的小房子,曾让数百万看了文章的人梦想自己能拥有这样的房子。而《我和地坛》则表现了一个残疾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母爱的感受。最后一个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一个晚上偶然发现了海棠的开花。他想到了什么?接下来几天的学习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学习和体会了!

  其次,导入文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散文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展览课)

  我们知道他的作品有《匆匆》、《春天》、《绿色》和《归来》。我们可能都零星地知道他的情况。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应该对他的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作者简介:(展示课件,老师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华子,字秋实,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成长:童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他于1912年进入小学,并写下了他新诗的第一部小说《睡吧,小男子汉》。1916年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受五四浪潮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惊当时诗坛;1925年成为清华大学教授,开始写散文,研究古典文学。

  出版了散文集《迹》《回》,撰写了《朱自清全集》。他曾经写过一篇名为《我是扬州人》的散文,其实他不是扬州人。他从5岁起就住在扬州。他出生在江苏省东海县。而他的祖籍是浙江绍兴。朱自清先生最后因为拒绝接受外国救济而去世,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也是很多后人对他非常崇敬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相信学生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好,现在我问你小心不小心。这篇文章写于何时何地?清:1927年7月,北京清华校园。那么1927年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情会影响朱自清先生的心情呢?背景介绍:(展示课件,老师会介绍)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的马前卒”一直在呐喊和战斗,此时的朱自清开始不知所措。他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种焦虑”。他曾对妻子陈竹隐说,“妻儿皆指我命”,“不如超然一段”(陈竹隐《裴毅仙》)。但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国家,面对黑暗的现实,他不可能对这种“超脱”感到舒服。下面几段可以让我们看到他躁动不安的心情。

  (一)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种恐慌。如果你不能或不想参加这种实际行动,你只能暂时逃避、、、我不能参加革命和反革命,但我必须找到一个基础,才能和平相处。我想找点什么,投入进去,过一辈子。终于在国学里找到了一个题目,开始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这是要走向一个“死胡同”;但我愿意这样走下去,所以也没办法。

  ——朱自清《向何处去》,1923年2月

  (2)这几天好像怪怪的,像无边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像无边森林中的一个猎人。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力气;还是不满意。心里一团乱,还是一团火。我似乎在努力想明白一些事情,但又似乎什么都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信。

  三、文字解释:

  《荷塘月色》实际上是作者想“超脱”和“挣扎”的心灵的真实描写和生动写照。可见当时的朱自清,正如他在文章的第一句话中提到的“这几天心里比较不安”。那么坐立不安怎么办?我们都知道文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特殊,对社会的变化特别敏感。蒋介石发动政变后,朱自清情绪低落,难以自拔。他不得不在荷塘里游泳来表达他的感情,形成文字。曹魏末年,有一个叫阮籍的书生,不这么干了。在司马氏高压政权的控制下,他郁郁寡欢,终日饮酒,天天喝醉。喝醉了开车出去兜风,挑到了荒无人烟的农村,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会为此哭泣。通过哭泣来发泄内心的不满。所以有个成语叫“穷途末路哭”。现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进退两难的悲伤。相比较而言,朱自清先生的做法显得相对冷静。他只是“悄悄地穿上一件大衬衫”拿到门口,然后去散步,看看“他每天走过的荷塘”的“另一个样子”。这里的荷塘,就是清华校园里的荷塘。我们可以在教科书前面的彩色页面上欣赏阳光下的荷塘。现在,让我们回到文章中,跟随作者的脚步去看一看月光下的荷塘。

  请先自由阅读课文的第二段和第三段。这是对荷花池周围景色的描写。阅读时,思考以下问题:(课件呈现)①第二段所描述的风景有什么特点?清:幽、黯、淡②论述:第三段,作者说“我喜欢热闹,喜欢平静,喜欢群居,喜欢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明确:这里作者其实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这句话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对比现在的平静,用平时的应酬对比现在的孤独。因为随后作者谈到“这就是独处的美好”“我就只欣赏那无边的荷香月色”时,透露出作者从压抑中暂时放松下来的淡淡喜悦,因为他“超越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学生们对此进行了思考:作者最初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清晰:喧闹,现实,残酷。

  于是这两段自然就为全文定下了这样一个基调,那就是“淡淡的”,淡淡的忧伤,淡淡的月光,淡淡的欢乐。至此,作者那颗颇为躁动的心开始平静下来。

  现在,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第四自然段,并请其他同学带着感情朗读。在欣赏的同时,请注意这段话描述了哪些场景。(在课件中逐步展示和分析每个内容)

  荷叶:田甜优雅舞者的裙子。

  荷花:优雅而羞涩的珍珠,美丽的明星。

  月光下的荷塘荷香:远处高楼上的微弱歌声

  (平淡,安静)流浪汉:闪电变绿。

  押韵:脉搏

  分析:

  荷叶:“叶子露出水面很高,像一个优雅的舞者的裙子。”用比喻写出荷叶的魅力。从《高水》到《婀娜舞裙》,两者不仅相似,更写出了各自的动态美。

  荷花:“在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一些白色的花朵,有的优雅地绽放,有的羞涩地绽放;像珍珠,像蓝天上的星星,像刚出浴的美人。"使用拟人和比喻、 "“婉约”写荷花的盛开;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字本来是用来形容女人的优美体态和羞涩表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事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化写作。然后用三个比喻把荷花比作“珍珠”、“蓝天上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了荷花在苍白的月亮下晶莹闪光、荷花在绿叶下摇曳闪光、荷花一尘不染的美丽。写出荷花的魅力,倾注作者的主观感受,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莲香:“清风拂过,送来一缕清香,似远处高楼上幽幽的歌。”从嗅觉转移到听觉。“香”和“幽幽歌声”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比如断断续续,若有若无,轻灵空灵,沁人心脾等。,其间感受的转移伴随着想象力的飞跃。“香”和“唱”都是美好的东西。将“香”比作远处的“唱”,衬托出一些优雅与宁静。这样的比喻就是通感,所谓“通感”就是用一种感觉去描述另一种感觉,从而增强所要表达的事物的形象。比如上面的例子,还有一句曾经在练习中遇到过的话:“突然,又是绿草如茵,像一首充满感伤情怀的曲子”,就是把触觉写进听觉。通感不仅用在文学作品中,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也会不自觉地使用,比如“他的声音很粗”;“笑起来很甜”、、、

  何波:“叶子和花也微微颤抖了一下,像闪电一样,瞬间穿过荷塘。叶子并排挨得很近,所以有一个明亮的波痕。”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微风经过时树叶和花朵颤动的情景,有了视觉形象,树叶“有了轻微的颤动”,变成了“一道美丽的波痕”;还有一种听觉形象,风吹树叶的颤抖声。动静结合,生动地传达了荷花池的活力魅力,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莲韵:“叶下是流水,被遮住了,看不到一些颜色;树叶更有风。”把作者看到的和他的想象结合起来;“情意”是指用眼神或动作无声地表达感情。在这里,是用来写流水的。浓密的荷叶下面看不到池水。但作者想象,树叶下的水是靠着树叶的魅力“深情”的,真的是有说不完的话。

  本段亮点: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很有想象力,更有甚者,整段没有“月亮”却处处有月亮。请仔细阅读第四段,仔细品味。

  四、任务:

  课后完成第二和第四个练习。

荷塘月色教案8

  一、教学目的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二、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3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

  1、第1课时

  (一)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二)解题

  (1)荷塘指xxx先生当时任教的xxx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xxx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xxx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xxx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xxx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五)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2、第2课时

  一、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提问]: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五)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如流水—流动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讨论]: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七)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二讲读第三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四、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布置作业

  (一)思考和练习的二、五.

  (二)背诵4-6三节

  3、第3课时

  (一)讨论归纳作品的思想性:

  (二)概括作品的艺术性:

  1.结构特点

  2.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表现手法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的运用

  五、附注:板书

  (一)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荷塘

  (二)荷塘月色

  荷叶:田田(多)亭亭(美)形态美零星点缀、白(色)

  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袅娜、羞涩(态)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象闪电(快)荷波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正面)月光:如流水—流动泻—轻柔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和影的和谐(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四周远山:隐隐约约(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蝉鸣、蛙叫

  (三)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荷塘月色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朱自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朱自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朱自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朱自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朱自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朱自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朱自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朱自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朱自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朱自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朱自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朱自清的行踪,请看朱自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一)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朱自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朱自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朱自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朱自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朱自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朱自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朱自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朱自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我们跟随朱自清一起来欣赏这“静静的美”吧!

  赏读第4段

  刚才我们通过画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朱自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朱自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准确,朱自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朱自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除了张开的样子相似,还有没有呢?

  媒介显示:芭蕾舞片断

  (生:噢,还有就是当舞女旋转起来裙幅舒展飘动,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动态美,相连的荷叶高出水面的姿态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样。)

  那么朱自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朱自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媒介显示:星空图

  朱自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个比喻把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共同点:两者(花香、歌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因为歌声在“远处”、“高楼”上,这个比喻新鲜又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称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景物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一个“月”字,然而却处处写月,处处体现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赏读第5段

  对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绍完,朱自清笔锋一转到了荷上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媒介显示: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继荷塘之后,文章着重描写月色是如何展开的?

  (生: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丛和柳树上→总写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

  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朱自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朱自清的心头,所以热闹

  一点也没有感染他,朱自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巩固新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朱自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朱自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五)再次欣赏重点片断

  同学们一起体会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体会朱自清淡淡的哀愁。齐读第4、5自然段。

  媒介显示:月下荷塘图 背景音乐

  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

  (六)课堂小练笔

  媒介显示: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在这雨雾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遥远、渺茫,就像从浓雾里传来的笛声。漆黑的山林里飘出的鸟鸣声,悠远而又让人神往。此时,唰唰的雨声,错综而热烈,深沉而和谐。

  (七)布置作业

荷塘月色教案10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1页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

  比

  喻

  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正如()

  又如()

  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

  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2页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

  如()

  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阴阴的树色

  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通

  感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塘中的月色

  如()

  拟

  人

  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业

  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1.请五至八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摘录的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二、咀嚼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三、品味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四、布置作业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请你对其中加点的词语进行咀嚼和品味。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我第一日到六师校时,系由埠头坐了轿子去的。轿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诧异,为什么堂堂一个府城,竟会这样冷静!那时正是春天,而因天气的阴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国土。约莫到了卖花桥边,我看见那清绿的北固山,下面点缀着几带朴实的洋房子,心里顿时开朗,仿佛微微的风拂过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楼一望,见远山之上,都幂着白云。四周全无人声,也无人影,天上的鸟也无一只。只背后山上谡谡的松风略略可听而已。那时我真脱却人间烟火而飘飘欲仙了!后来我虽然发见了那座楼实在太坏了:柱子如鸡骨,地板如鸡皮!但自然的宽大使我忘记了那房屋的狭窄。我于是曾好几次爬到北固山的顶上,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绿绿的田亩。这是我最高兴的。

荷塘月色教案11

  【教学目的】

  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描绘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2、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学生课下分组在网上查阅的资料实物投影文字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前背景:在屏幕上投影一张清华园中月下荷塘的照片,并播放《荷塘月色》的范文朗读录音。

  1、提问:在上节课的阅读中,我们一起走近了朱自清,走近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近了清华园中的月下荷塘。而散文的优美的韵味应怎样更好地来品味呢?

  回答:通过朗读来体会。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中的写景重点段落四、五、六3节。

  二、质疑

  1、提问:在朗读中,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有怎样的特点?

  回答:一种朦胧的美。

  2、点拨:很好。那大家读过几遍后,而有没有想过文中的朦胧感是怎样产生的?同时,大家预习过课文,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呢,现在可以提出来。

  回答1:作者的笔下景物的朦胧美与作者的心境有一定联系,因为情景是相交融的。

  回答2:

  这篇散文除了写景很美外,有些语句不太明白。

  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白天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三、资料交流

  1、提问:我们一起仔细读读这些语句,它们有什么特点?大家是否想过为何不理解呢?而这些语句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我们一起对写作背景不了解。大家课下已经分组查找了资料,现在根据大家在网上查找的资料,先体会一下这些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并说说你的理由和结论?

  (大家集体交流讨论。)

  (由同学上来展示资料。)

  2、讨论:《一封信》“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可以看出作者孤独彷徨和烦闷的心情。

  《哪里走》“在歧路之前,我只有彷徨罢了。”表现作者不满现实,但对革命力量还缺乏认识,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3、结论:从朱自清的生平了解到,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作为一位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自由知识分子,他也有过苦闷彷徨。

  4、小结:

  不错,有了这么多资料,可以看出大家不理解的几句话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心情有很大关系,请大家谈谈自己看法。

  讨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从本文写作背景看,开门见山点明了作者当时的苦闷彷徨的心境。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结合本段其它语句,作者越是喜爱这片静谧的月下荷塘,也看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的感受。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点明了作者虽然在月下荷塘中得到了释放,但又不能完全超越现实之外的淡淡的哀愁。

  (用多媒体把同学们的观点显示在大屏幕上。)

  四、课文解读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田田”──多,连绵不绝。

  (通过直观优美的荷塘图片来启发引导。)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展示动感的荷叶图片。)

  3、“层层”──高低有序。(图片)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展示对比图片。)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呢?因为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展示对比图片。)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重点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展示powerpoint课件中的对比页面.)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一起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大屏幕展示例句强化理解记忆。)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展示动感荷叶图片。)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图片)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图片)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图片)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1、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泻”、“浮”、“画”、“洗”。

  “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

  本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确立课题(作业)

  在比较中,我们一起也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有些同学还有想进一步了解朱自清的想法,这很好,可以把刚才在比较中的出的结论总结成文,也可以提出,你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想从哪方面继续了解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朱自清散文研究”这个大课题下,确立自己相关的子课题。

  【课后自评】

  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求新知的能力。所以本课教学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荷塘月色》中关键语句的理解一向是全文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写作背景的介绍很难使学生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通过质疑,明确问题,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去查找收集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包括网上查找信息、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资料等,再到课堂上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利用图片、朗读录音以及动感的flash音画配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直观性,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课堂效果好,事半功倍。

  3、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很多,学生也有兴趣多了解他的散文。所以课外推荐阅读,在教学中,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各自的特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荷塘月色教案12

  教学重点:

  1、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朗读课文2-6小节

  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1、 课文第2小节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

  树 (蓊翁郁郁)

  月光(淡淡的)

  “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 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写的?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写了月下荷塘

  静态: 叶:田田、亭亭

  花:零星点缀

  微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风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 形象

  过 如明珠--洁白

  处 如星星--绿叶白花 色彩

  如美人--纤尘不染

  动态: 花:花香,如歌声

  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

  3、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正面:以流水作比

  (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4、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5、小结

  无边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获得了喜悦,但处于喜悦之中却时而受到忧愁的牵制,即使遥想“热闹”、“风流”的采莲盛况,也只得片刻欢欣,最终摆脱不了那满怀的愁绪。作者所写的景物淡雅、朦胧,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如此。从文章风格看,委婉掩抑,没有悲喜的大起大落;从作者的个性看,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所以无论喜悦与忧愁,都是淡淡的。在写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三、学生再读课文2-6小节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1、 比喻和拟人(结合课后练习三)

  例如:

  ⑴.第4小节写静态荷花的三个比喻

  效果:这一比喻与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营造出一种纯美的非现实的境界。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写荷叶荷花“像笼着轻纱的梦”,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⑶.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效果:拟人的写法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写出荷花的神韵。

  小结: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2、 通感的运用(结合课后练习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通感修辞: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滨仲夏夜》)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个通感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见课后练习)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3、动词和叠词的使用(结合课后练习四)

  小结:动词使用精当生动,富于表现力

  叠词运用的效果:

  (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

  (2)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3)深入细致地表现了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

  1.归纳字词

  2.背诵4-6小节

荷塘月色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的表达效果及通感手法的运用。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3.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反映的社会内容。

  语言建构与运用: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作者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重点:

  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一、导入新课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像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象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二、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不能的“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三、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诗人、散文家、学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为名。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作品】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

  四、题目解说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五、层次结构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六、全文分析

  1.第1段,“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提示:

  (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

  (2)这一句是本文的文眼,为全文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2.第2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这两个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对比手法。显现出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和特殊心情。

  3.第3段,“背着手踱着”,句中的“踱”如果改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提示:“踱”字表现了作者的悠闲、超然,照应了下文的“自由”,“走”字缺少这种情景交融的神韵。

  4.第4段,“微风过处,送来继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提示:通感。借助感觉的转移,贴切地写出了荷香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特点。

  5.第5段,“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会有何不同?“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字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提示:

  (1)“泻”字动感极强,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淌”字不及“泻”字有动感,显得被动、呆板,没有活力。

  (2)“浮”字把水汽、月色交融以及雾的轻柔、自上而下扩散的特点写活了。“飘”字则无法表达薄雾与荷塘的交融。

  6.第5段,“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两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什么?有何表达效果?

  提示:本体是月光,喻体是牛乳和梦。“牛乳”给人一种洁白欲滴的感觉:“梦”表现了月光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

  7.第5段中“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合义?

  提示:“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们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作者不主张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做不到投笔从戎,就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8.第6段,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提示:点面结合。

  9.第6段,“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

  提示:衬托。作者用热闹的“蝉声”“蛙声”反衬自己心中难以排遣的苦闷和哀愁。

  七、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描写在荷塘月夜独步的所见所闻,赞美了月夜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在月光下,在荷塘边,作者感受到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但仍然夹杂着摆脱不开的淡淡哀愁,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

  八、写作特点

  1、形象美——手法多样(鲜明的比喻,明显的对比,强烈的衬托,生动的拟人,传神的通感)

  2、语言美——新颖而不失生动自然,描述传神,节奏协调(量词、叠词)

  3、意境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九、补充资料

  散文:

  (一)基本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二)线索:

  线索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类:

  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

  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3、以时间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三)分类: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十、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学完本文,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的情景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一)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似乎”,有不确定的意思,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郁郁的。——“萄药郁郁”,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了荷塘的幽静。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番样子吧。——“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__________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________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中空缺处应补的词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2.“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3.作者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_______,意在突出____________。

  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在两个方面衬托月色的。一是用_____________;二是用_____________。

荷塘月色教案14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我”与世界的关系。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语言的审美情趣。

  预习学案

  1.请多遍通读全文

  2.了解作者以及相关写作背景

  3、字音辨识

  探究学案

  导入:说起我国的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起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走进他为我们营造的散文天地

  有人说文中写了很多东西,而我看到了是作者与一方荷塘不断博弈的心。在他的世界里,有荷塘,月色,有妻儿,有家乡。

  前节课我们一起预习了课文,我希望大家将探究题的第一题课前完成后相互交流整理好答案,填在后黑板上

  一、脉络梳理

  文中有哪些词语能表达出“我”的心情?“我”之外的世界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大家梳理分别概括地写在下列表中。

  我与妻儿(1)我与曲径(2.3)我与荷塘和月色(4.5)

  我与妻儿(10)我与家乡(7-9)我与荷塘四周(6)

  梳理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

  “我与荷塘月色”是公认最美的段落,没有直接描述“我”心情的语言,只有进入画境后去揣摩作者的心情,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淡雅、朦胧的荷香月色图诉说着怎样的情语呢。第四段请同学们读一下,进入画境(生读)同学们的概括是否准确?我们一起再来学习。

  下面老师对四段做了些修改,请注意老师打横线的地方,思考下修改后与原文有什么不同?效果上有何变化?

  二、感受语言之美

  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美丽的(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顺序)。微风过处,送来阵阵(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静静的(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分析:

  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此段作者集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叠字的运用(板书),展现了月下荷塘的清新素雅(清新素雅的荷塘。主板书)之美,此时的作者心情还依然颇不宁静吗?与世界的关系是对抗还是融合呢?

  下面老师为你们读下第五段,同学们思考下,月光是无形的,作者是怎样描绘它的呢?你最欣赏哪一处?注意画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第五段:(老师展示四处,第五处学生可以自己发挥选择)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淌(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飘(浮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浸(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印(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5.自选

  分析:

  再来看“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后黑板上与前副黑板)因为融合,我们的文章表现手法有了融情于景,因为对抗,也就有了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的乐景衬哀情。他对抗是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绪不宁,是家事?是国事?(结合背景,蒋介石叛变革命,百姓处在白色恐怖中,作为爱国民主战士,他是非常苦闷彷徨,希望借一方荷塘寻求解脱),当作者已然把自己和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了,心灵得到了极度自由的舒展,进入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中去,然而这种臆想式的超然物外注定是短暂的,作为一个誓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始终是他不能抛弃的情怀。所以这篇文章的文眼应该就是“颇不宁静”.

  小结:朱自清的散文之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但指清秀、素雅的文字,恐怕清洁,纯真的品质(板书主黑板)都包含在里面才是。

  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

  拓展学案

  朱自清先生很厉害。月色本无形,他却能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香飘水溶溶。月色无处不在。宋徽宗也曾给画师们出过一道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就是化无形为有形。这些词语是“寒冷,孤独,愁绪,爱”。

荷塘月色教案15

  教学目标

  ⒈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⒉通过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教学方法与设想

  ⒈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结合语境理解语句、揣摩语言。

  ⒉围绕“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品味文章清丽的语言,理解作者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

  一、把握思路

  《荷塘月色》从外在形式和结构上讲,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交待出游的原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定下全文感情基调的文眼;第二部分由不宁静到游荷塘以寻求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忧愁:由游荷塘到欣赏荷塘上的月色,寻求心灵上的自由世界,有淡淡的喜悦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独白;第三部分:是回到现实世界,惦念江南,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回归室内,是作者由“梦”中回到现实,但朱自清不是一个梦游患者,他是在清醒的情况下走入“梦”境的,所以可将他这次夜晚出游的经历称之为“精神的梦游”。

  二、揣摩语言,进入感情世界

  ㈠有人认为,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内容、时间、地点、格调、描写风格上没有关联,因此显出明显的突兀和断裂。请你对这两幅画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这种观点的理解。

  ⒈“荷塘月色图”中荷花袅娜清丽,明月皎洁清明,清风柔和,画面色调淡雅、素朴清幽。极为宁静,没有现美世界中的喧嚣、复杂,它所象征的世界是自由的,超凡脱俗的,是朦胧飘缈的,是一代知识分子“不宁静”的心态中升华出来的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或者说是朱自清的梦。

  画面赏析示例:

  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赏析:“田田”二字,运用叠词,描述的碧绿的荷叶相连的样子,不仅有一种和缓清柔的音乐美,而且让人想到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眼中的画面与历史的画面互相叠印,美不胜收。

  ⑵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赏析:“明珠”写出了月下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美;而“碧天里的星星”,写出了荷花在无垠的碧绿荷叶的背景下,在悠悠吹拂的夜风中轻轻闪烁的动态之美。让人想到了《春》里:“(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刚出浴的美人”,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想到诞生于大海之中的美神维纳斯,从而想到荷花的淡雅高贵、冰清玉洁之美。

  ⑶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赏析:这个比喻以虚喻实,把轻雾笼罩的荷叶荷花比作梦,使画面虚实相生,如梦如幻,表现了作者沉醉于理想世界的状态。正如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⒉“江南采莲图”红花绿水碧叶、红男绿女蓝天,色调明丽浓郁,情感热烈活泼,那“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情景,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那种热闹和风流,那种富有情趣,展现了丰盈饱满、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人性美。才是江南水乡文化的显现。江南文化是自由的文化,是自如的文化,充满生机的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而这正是朱自清的梦中之“梦”。

  小结:如果说荷塘月色图是一幅清丽淡雅的水墨画,那么江南采莲图就是一幅活泼鲜明的水彩画。但是这一静一动,一冷一热里却传递着共同的精神内涵,那就是:自由、和谐、美好。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两幅图画其实都是朱自清先生内心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朱自清所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是心灵的风景而不只是自然的、历史的风景。在写景之中,无处不渗透着作者的情,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从现实中解脱出来的苦闷心情,情与景就是这样水乳 交融在一起的。虽是别人的文字,表达的却是作者的情怀。

  作者向往的是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将这种想象中的场景与眼前的荷塘相对照。“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把作者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对江南采莲盛况的回想,虽暂得解脱,却是“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最终还是回到造成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作者一下子回到现实中来,然而现实的不断干扰,使寻梦成为永远不能实现的遗憾,这也是那个时代人无法越出的牢狱。这种寻找精神家园而不得的悲哀是《荷塘月色》警示人们的主题。

  ㈡有人认为:朱自清所写的荷塘不是平常的荷塘,而是一个虚拟的、理想的荷塘。荷塘月色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作者理想的物化,你如何理解呢?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荷和月都象征着清洁高雅,这里的荷塘月色是如此的高洁淡雅、自由和谐、静谧朦胧,它显然已经渗透了作者浓浓的内心情感,自然是作者心灵的外化而不是纯粹的真实的存在。钱理群认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他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

  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发的理想世界。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

  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他轻轻作别的是自己昨日的“爱,美,自由”(胡适语)的梦幻,而沈从文的《边城》,作者也期望用那沱江之畔的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凤凰小城,那个交织着爱与善良之美的故事,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自然之明净,也是人的心灵之明净。

  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的田园牧歌情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而《边城》的结尾:那个人也许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岂不也是沈从文的等待吗?翠翠等待的是她的爱人,而沈从文也是站在希望和失望的边缘,等待着已经凋露在现实里的那个美丽的梦。

  教学反思:

  对《荷塘月色》思想感情分析所能抵达的深度,将直接决定课堂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钱理群教授所说“梦的世界直接呈现,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如何区分“梦”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入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深处,理解荷塘月色对一代知识分子的潜在的深层意义,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但也是绝对不可以轻轻绕过的,因为这其实是课堂真正的核心所在。

  因此,本课时将对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时间、内容、格调上的割裂进行分析讨论,并最终理解这种“冷”与“热”,阳光与阴影的交织,正是一个在社会和生活重压下的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

  这样紧扣文章的核心矛盾:“平常的自己”与“超出平常的自己”的割裂;现实的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对峙。不但品味文章如诗如画的语言,感受朦胧清新的意境,更能走入清秀唯美的文笔背后的那个欲求超脱而不得的苦闷的灵魂世界。这样再适时扩展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沈从文的《边城》也就水到渠成。

【荷塘月色教案】相关文章:

《乡愁》教案07-31

教案模板【经典】07-30

《寓言》教案07-29

扎染教案07-29

合唱教案07-28

郑人买履教案07-28

《孔乙己》教案07-27

主题教案07-27

《海燕》教案07-27

《钱学森》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