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2-05-10 15:20:3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听懂不同的音乐信号并表现相应的动作。

  2、乐意与老师、同伴一起快乐地唱唱跳跳做游戏。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钢琴、双管筒

  3、音乐《郊游》、《别看我只是一只羊》、欢快的乐曲和低沉的乐曲

  活动过程:

  一、欢迎喜羊羊。

  1、“今天幼儿园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呢?”演示ppt课件,出现喜羊羊图片。

  2、“我们一起欢迎喜羊羊好吗?”一起鼓掌欢迎。

  二、一起去青青草原

  1、去青青草原做客“喜羊羊邀请我们去青青草原做客,我们一起出发吧。”播放音乐《郊游》,老师和幼儿一起跳律动。

  2、游戏——向客人打招呼“喜羊羊说他的几位朋友也来了,在前面等着我们呢,看看是谁呀?”演示ppt课件,出现懒羊羊图片。

  ⑴“我们和懒羊羊打个招呼吧。打招呼的时候要像这样说,他才喜欢。”老师一边用双管筒打节奏,一边有节奏的说“×××│×××│××│×—││”。幼儿按照要求(懒羊羊懒羊羊早上好)的节奏型打招呼,一边拍手,一边说“懒羊羊│懒羊羊│早上│好─││”

  ⑵继续演示课件,依次出现美羊羊、村长,用同样的节奏型打招呼Ⅰ。

  ⑶“让我们同时和四位客人打招呼吧。”老师不示范,鼓励幼儿自己尝试。请个别幼儿尝试用“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村长│早上│好─││”的节奏型打招呼。

  3、游戏——爬高山“前面有一座高山挡住了去路,怎么办呢?”

  ⑴“我们要慢慢的爬到山顶”老师一边说,一边引导幼儿伴随钢琴弹奏的音阶“1234567i”做爬山动作,随着音阶的升高越爬越高。

  ⑵“到达山顶后,我们要滑到山的另一边。”老师引导幼儿伴随钢琴快速弹奏的滑音,做快速下滑的动作,蹲下表示滑到了山脚下。

  ⑶幼儿和老师一起玩爬山游戏2-3遍。

  4、游戏——躲避大灰狼

  ⑴播放低沉的音乐,“听,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灰太狼来了,我们要赶快躲起来。”幼儿快速躲到自己的小椅子后面,“孩子们,一定要藏好,别被灰太狼抓走了。”

  ⑵播放欢快的音乐,“孩子们,灰太狼走了,我们出去玩吧。”幼儿到场地中尽情的随音乐跳舞,自由做动作。

  ⑶再次播放低沉的音乐,幼儿躲起来。

  ⑷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到场地中跳舞。

  ⑸如此反复玩2-3遍音乐游戏。

  三、来到青青草原

  终于来到青青草原了,跟朋友们一起跳舞。播放乐曲《别看我只是一只羊》,师幼一起跳律动。

  活动反思: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每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每实践一个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幼儿展开,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发展水平等方面出发,开展教学活动。我设计这一个小班音乐活动《喜羊羊与灰太狼》,正是因为《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两个动画形象深得孩子们的心,所以在活动一开始,当我一播放喜羊羊的图片,并告诉他们要去青青草原做客时,很容易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抓住了他们的心,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充满期待的看着屏幕,猜测着喜羊羊和灰太狼之间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故事。

  在和孩子们跳过一小段律动后,我和孩子们玩节奏游戏,练习2/4拍、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型,但我的教学语言里没有出现“2/4拍、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这些专业名词,我甚至没有说“我们要练习节奏”这样的话,因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的思维是具象的,他们不懂什么是节奏,什么是节拍,但他们能够感受到节奏的不同和变化。所以,我用双管筒打击节奏,同时引导孩子们用语言表现节奏,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特点,潜移默化的在脑海中形成节奏型。游戏中,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节奏感,还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锻炼了他们敢于当众表现自己的勇敢品质。将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自然的渗透进来。

  再接下来的音乐游戏“爬山”中,我展示画面,将抽象的音阶和滑音用具体的画面展示出来,同时配以钢琴弹奏,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让幼儿双重感受,印象更深刻。

  接着,我和孩子们玩“躲避灰太狼”的音乐游戏,其实是让孩子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通过两段反差极大地音乐,感受不同节奏、不同乐器演奏的乐曲所表现的情绪的不同。

  整个活动,我都采用了游戏的形式,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每个游戏都符合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积极地参与游戏,乐在其中,与我配合的十分默契,我每提问一个问题,孩子们都会积极回答,个别孩子的答案很独特,显示出其丰富的想象力。我相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是在愉快地、主动地学习,他们确实成为活动的主体,而我作为教师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当然,活动中还是存在不足之处,在游戏中,有几个幼儿表现得较拘谨,在大家自由舞蹈、自由表现时,这几个孩子有些不知所措,不能大胆地表现自己,游戏时,显得较被动。可能是,我只顾看到大部分的幼儿积极表现,而未顾及到这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相比较别人应该是融入游戏角色较慢一些,我应该对他们进行更深一层的引导。总之,在活动中,还是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要顾及到每个孩子。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引导幼儿分辨音乐的上行、下行,能做出猴子爬树及下树的动作。

  2、迁移观察的经验,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猴子玩耍、爬上树和滑下树等灵巧、顽皮的样子。

  3、乐意参与动作创编活动,有做出与众不同动作的意识。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去动物园观察过猴子。

  2、图谱,幼儿用书、音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引导幼儿分辨音乐的上行、下行,能做出猴子爬树及下树的动作。

  活动难点:

  迁移观察的经验,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猴子玩耍、爬上树和滑下树等灵巧、顽皮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师:你见过小猴子吗?你能学学猴子的动作吗?

  2、师:今天,龚老师来当猴子妈妈,你们当小猴子,我们一起到树林里去玩吧。

  3、师幼律动

  二、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分辨音乐的上行、下行,并尝试创编动作。

  1、出示《幼儿用书》

  师:小猴子们,树林到了,瞧!已经有小猴子来了,它们在做什么?

  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出示图谱)

  师:有一段好听的音乐就是讲了小猴子爬树的事情的,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3、引导幼儿分段创编动作

  (1)创编猴子爬树的动作(1~8小节)

  ①师:你们会爬树吗?怎么爬?是一下子就爬上去的吗?

  它先在什么地方?最后爬到哪里?

  ②幼儿创编动作

  ③配乐表演第一段(注意引导幼儿表现出由低到高的空间感)

  (2)创编猴子玩耍的动作(9~16小节)

  ①师:小猴子们,爬到树顶了吗?我们玩游戏吧?小猴子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②创编挠痒、摘果子、吃果子、睡觉的动作

  ③配乐表演

  (3)创编猴子滑下树的动作(17~21小节)

  ①师:玩累了,赶紧滑下树回家吧。这个滑下树的动作怎么做?

  ②幼儿创编动作

  ③配乐表演

  (4)完整表演(2遍)

  三、结束部分

  1、师:小猴子们,我们赶紧回家去吧。

  2、律动放松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动物总怀有极大的热情,每次教学活动中有小动物,孩子们就会特别感兴趣。活动后他们的话题也会围绕着活动中出现的小动物展开。

  今天韵律活动“猴子爬树”,猴子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因为猴子的活泼、可爱;也因为《西游记》这部电视剧中“孙悟空”,孩子们总觉得猴子是非常厉害的,也就对猴子有一种特别的喜爱。我们在认识了解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基础上,以韵律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小朋友们一起听听音乐,在游戏的情景中尝试听辩音乐的一些简单变化,并跟着音乐学学小猴子的动作。从而喜欢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中,我以观看幼儿用书中的《猴子爬树》图片开始。孩子们认真的创编猴子的各种动作、造型,感觉孩子们对这个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他们愉快的和老师一起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有趣;他们积极地参与动作表演和创编活动,体验表现的乐趣。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开动脑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他们会使用一些好听的词句,如:可爱、好玩等来形容小猴子,而老师也积极回应,用“小猴子听到他们的话愉快地跳起舞来”的话语激发幼儿表达的意愿。老师用集体练习与个别演示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听音乐做动作。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表演。班级里的幼儿每一个都参与到活动中,学地很开心。

  在最后的乐句中老师利用猴子从树上滑下来,来引导幼儿听音阶。可是幼儿爬下树后,就趴在了地上。孩子们说因为小猴子玩的太累了,所以一下树就在趴在地上休息了。老师也就不强求幼儿,满足了孩子的愿望。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情绪愉快地参与游戏。

  2. 培养幼儿一定的自制力。

  3.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 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歌曲磁带,猫妈妈的头饰一个,小猫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戴猫妈妈头饰)“今天,猫妈妈要和小猫玩游戏,谁是我的小猫?”

  二. 学习游戏《找小猫》第一段。

  1. 教师表演歌曲第一段,并用表情激发幼儿一起表演的兴趣。

  2. 老师和幼儿一起根据歌词内容表演第一段的动作。

  3. 幼儿在最后一句时找个地方躲起来,并请幼儿说说你躲在什么地方。

  4. 用游戏性的语言鼓励幼儿躲好后不动。

  三. 游戏《找小猫》

  1. 教师扮演猫妈妈进行游戏,要求拍到的小猫要出来跟好妈妈,没拍到的小猫最后出来。

  2. 幼儿听完整的音乐(磁带)做游戏。

  3. 可请个别幼儿做猫妈妈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初步尝试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2、尝试替换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并想象自己是不同动物形象时的动作,并模仿动物的叫声。

  3、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若干。

  三、重点难点:

  尝试替换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并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四、活动过程:

  (一)打招呼。

  用《小幼儿鸡小鸡在哪里》的音乐和幼儿互相问好。

  (二)学唱歌曲。

  1、玩捉迷藏的游戏。师出示母鸡图片:母鸡可着急了,这边找,那边找,你们知道它在找什么吗?母鸡编找边喊“小鸡小鸡在哪里”,我们帮母鸡一起来找,好吗?

  2、幼儿模仿母鸡边喊边找。师出示小鸡:叽叽叽叽在这里。小鸡找到了。

  3、幼儿扮小鸡,老师扮母鸡,一起说歌词。

  4、交换角色。

  5、在琴声伴奏下,教师演唱歌曲,幼儿跟唱。

  6、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起演唱。

  7、尝试用对唱的形式演唱。师先扮演母鸡,幼儿扮演小鸡,边唱边模仿小鸡的动作。(注意前后衔接)

  8、交换角色。

  9、用不同的方式练习对唱。分小组、男女组对唱。

  (三)创编歌词。

  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启发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填入歌曲中,唱出来。

  2、创编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边做边唱。

  3、请一幼儿看图片来问,其余幼儿回答。用对唱的方式演唱。

  五、活动应变与反思:

  在学唱歌曲前,我先用歌曲的音乐和幼儿来互相打招呼,这样就让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熟悉音乐后,我创设了几个小情境,将歌词填入歌曲中,让幼儿觉得在玩中学会了歌曲。因为一开始在打招呼时,就用了对唱的形式,所以演唱时,也就难不到大家了。在最后,我还请了个别幼儿来扮演动物妈妈问,其余幼儿回答,这样的方式幼儿很喜欢,积极性很高,大家还创编出了图片以外的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呢。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新学期开始了,作为一名小班教师,如何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任何让孩子们爱上幼儿园、爱老师、爱同伴?这是我们必须首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与幼儿相处的这段日子里,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还会苦恼不止呢?在观察和思考中,我找到了答案:主要原因是陌生环境没有同伴,离开亲人失去安全感,于是焦虑情绪油然而生,哭闹成了最好的发泄方式。这节《三条鱼》活动,节奏朗朗上口,歌词简单易学,并可以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动作模仿学习,在音乐活动中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与情绪表达的关系。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小鱼找朋友。

  1、教师扮演小鱼,一边做鱼游动作,一边用缓慢的速度读出“一条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并伴随孤独、苦恼的表情。

  实录:

  老师以小鱼的身份:小朋友们好!

  幼儿:小鱼你好!

  老师:我在哪里游泳的?

  幼儿:在小河里游泳的。

  教师强调:在水里游。在哪里游呀?

  幼儿:在水里游。

  教师边做发愁的动作与表情说:“我开心吗?”

  幼儿:不开心、难过的。

  教师:对呀,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在发愁。我一个人怎么样?

  幼儿:孤孤单单

  教师:在干吗?

  幼儿没说出,教师在完整讲述。

  分析: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在倾听习惯能力方面与回答问题的完整性都不够好,所以需要老师,反复的讲述,通过提问与强调,让孩子们学会其中的词句,通过动作与表情,让他们明白其中词汇的含义。

  2、引导幼儿讨论:这条鱼怎么了?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它?

  实录:

  幼儿:它在发愁,应该让它回家,找妈妈。

  幼儿:帮助它找个朋友和它一起玩。

  二、和小鱼做朋友。

  实录:

  1、教师将小鱼胸饰拿下,放在黑板上,请出另外一条鱼:“太好了,有条小鱼愿意和它做朋友了。两

  条小鱼碰在一起,会做些什么动作?”

  2、请幼儿大胆想象两条鱼在一起的情景,启发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情来表现。

  幼儿:手拉手、握握手、抱抱(先前有《找朋友》的游戏。

  教师:示范做出相应动作,然后请幼儿猜测内容。

  3、教师和一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动作,一边用中速读出“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并伴随高兴的表情。

  教师:刚才两条小鱼都在做什么事情呀?

  幼儿:摇摇尾巴点点头。

  教师带领孩子学学动作,边学边做。

  教师:另一条小鱼看到两条鱼这么快乐,也来和他们做朋友了。三条小鱼碰在一起会怎样呢?

  5、请幼儿想象三条鱼在一起玩耍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合适的动作、表情来表现。

  6、教师和两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动作,一边用较快的速度唱出“三条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并伴随愉快的表情。

  7、带领幼儿跟着钢琴伴奏完整学唱歌曲。

  三、和小鱼做游戏。

  1、我们这么多小朋友都做小鱼的朋友,小鱼肯定很高兴!我们一起和小鱼做游戏吧!

  2、在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感受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分析:

  这次音乐活动,孩子们的兴趣比较高昂,在说说、做做、唱唱的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但在活动中,孩子们对词句的倾听不够,表达不清,有的甚至眈眈地看着老师,不知要做什么,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学习歌词的上面,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普遍达到了目标。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轮唱的活动,并学习用生动的表情进行演唱。

  2、初步学习分角色进行演唱的方法以及学习用轻声高位进行演唱的方法。

  3、感受与同伴轮唱的愉悦情绪。

  【活动过程】

  1、律动:猪小弟

  2、练声曲:小乌鸦

  指导:

  A、帮助幼儿感受并使用轻声高位的方法进行演唱。

  B、引导幼儿用连贯和跳跃的不同的方法进行演唱。

  3、歌曲:春天

  指导:

  A、引导幼儿用连贯的方法演唱第一段、用比较跳跃的方法演唱第二段。

  B、提示幼儿用轻声高位的方法进行演唱。

  4、表演轮唱:春天

  指导:

  A、提示幼儿用生动、愉快的表情进行演唱。

  B、帮助幼儿选择适当的头饰进行扮演活动。

  C、提示幼儿要仔细聆听同伴的演唱,轮到自己演唱时就要大胆进行演唱。

  5、律动:蝴蝶飞

  【环境材料】 柳树、花、蝴蝶、蜜蜂、小白兔头饰若干。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带领下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按简单的规则快乐的游戏。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教学准备:

  一套钓鱼的玩具,海底鱼群图片一幅,呼啦圈,彩色的袜子,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钓鱼”

  1.出示钓鱼杆:这是什么呀?干什么用的?

  老师玩钓鱼,幼儿说说钓了几条鱼?(一条鱼)小鱼长的怎样?

  2.出示鱼群图片:这是什么地方?有多少鱼呢?(许多鱼)幼儿学说“许多”这个词

  二、学唱歌曲

  1.老师唱歌,幼儿自由做小鱼游的动作

  2.安静的坐在小椅上听老师范唱歌曲一遍

  3.幼儿跟老师学唱歌曲两遍

  三、玩游戏

  1.在手上套上彩色的袜子学小鱼游师:小鱼是彩色的,想个什么办法使我们的小手也变成彩色的呢?

  每位幼儿发一双袜子,自己动手套在小手上,听音乐边唱歌边学小鱼游

  2.套小鱼游戏师:在唱到最后一句“赶快抓住时“小朋友要坐到位子上去,没有回位的就要被老师的小圈套住。

  游戏1~2次

  3.认水果图片游戏师:被老师套住的小朋友,要说出卡片上的水果是什么,就放他回到位子上去。

  游戏1~2次

  四、边玩游戏边带幼儿到室外去玩,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理解“碰”的动作,初步学唱歌曲《碰一碰》。

  2、 通过参与音乐游戏,培养初步的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 《碰一碰》音乐磁带,录音机。

  2、 小兔、小熊玩具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理解“碰”的动作

  1手偶情景创设:一天小兔出来玩,遇到好朋友小熊,可高兴了,它们高兴地碰了碰肩膀。

  师:小兔遇到好朋友小熊,它们很高兴地干什么啊?(肩膀碰肩膀)

  小结:轻轻地碰碰肩膀。

  2、拍肩,理解“碰”的动作。

  师:宝宝们,伸出我们的小手,轻轻来碰碰我们的肩膀。

  二、初步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名称:《碰一碰》

  (2)教师示范唱。(只弹旋律,不弹伴奏)提问:刚才宝宝们听到了什么?碰了哪里?(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3)幼儿学唱歌曲2-3遍。幼儿学唱:宝宝,愿意和老师一起唱吗?(集体学唱两遍)

  三、师幼互动游戏

  (1)老师边唱歌曲边做动。(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与老师合作游戏)师:现在老师也要找一个表现好的宝宝,和他做朋友。也来和他轻轻地碰一碰。

  (2)鼓励个别幼儿找同伴一起游戏。

  (3)全体幼儿到户外空地边唱歌曲边游戏。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刚入园时,他们不仅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有一定的自我中心倾向,还在社会交往方面表现出一些缺憾,如退缩、拒绝、远离等,与同伴之间还没有达成很好的沟通。为此,我选择了了《碰一碰》这个音乐活动设计相关教案,组织教学。《碰一碰》这首歌曲表达了朋友与朋友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友好的情感,歌词浅显易懂,歌曲容易学唱。孩子们可以通过对歌词进行动作的演绎,体验与同伴碰头、碰肩、碰手的快乐,初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现在正值小班开学初,孩子们与同伴的交往经验不足,因而,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我将该活动分成两课时完成。这节教学活动主要是学唱歌曲,理解“碰”动作,通过参与音乐游戏,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为了更好的让孩子理解“碰”动作,我将原歌词做了适当的调整,将“鼻子碰鼻子”改成小手碰肩膀,让孩子们切身体验 “碰”动作的含义。整节活动有序的组织,孩子们情绪积极,课堂氛围轻松,孩子参与活动的欲望强烈,活动状态活而不乱,教学目标能够较好的完成。发现的情况有两点:主配班的配合需要加强;孩子们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经验,让活动更有效深入地开展。

小班音乐教案 篇9

  小班音乐游戏《神奇的魔法棒之喜洋洋和灰太狼》是借助德国音乐家德力勃所作舞剧中的一个片段《拨弦》展开的一节音乐游戏活动,这段音乐分成四个大句,每个大句又可再分为四个小句,各小句一般都以带两个重音的跳音结束。本活动是在喜洋洋和灰太狼捉迷藏的游戏中通过随着音乐走动或停顿,清晰的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每一个乐句。但这对小班幼儿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将乐曲游戏化、图谱化。因为音乐游戏是将音乐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幼儿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使幼儿在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对于小班来说,音乐游戏是最好的音乐教学手段和方法,幼儿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快乐成长。

  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充分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目标的方向明确、全面;内容关注到了"情感、技能、知识";活动实施的过程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并做到环环紧扣,目标的`达成度高。

  教学策略的运用适宜、得当,关注到了幼儿的最佳兴趣点。老师选用了幼儿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游戏《狼捉羊》来表现乐曲,以此作为切入点,更加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挖掘了幼儿游戏能力,提高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自我控制能力。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老师运用了听音乐做动作,在跳音的部分采用一动不动的形式,让幼儿知道这里是跳音,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使难点得到了比较好地解决。

  活动的实施过程

  老师能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了音乐游戏来表现音乐,而且选用了幼儿较为熟悉的动画形象——灰太狼和喜洋洋,这样更能激起幼儿的学习乐趣。在教学方法上,老师极好地发挥"引导着、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改变那种"我教你学,我说你做"的单一传授式教学方式,使整节教学活动气氛活跃,充满欢声笑语。

  整个活动,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互相渗透,处处体现着层层不断深入的模式。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老师通过手偶、图谱、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感知重音,逐步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性质和结构。

  图谱的运用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图谱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借助图谱把抽象化的音乐具体化,它的出现让孩子们很快找到了"灰太狼回头"的音乐(乐曲中的重音出现的地方),通过视听有效结合,引导孩子们看图谱感受音乐的每个乐句,来突破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整个活动始终以情境化、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引领幼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感知乐曲,体现愉悦性、发展性。

  这个活动之所以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老师的课前教具准备充分。

  教具的准备:

  老师用图谱很好地再现了音乐节奏,降低了幼儿的学习难度,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还准备了幼儿最为喜欢的教具——灰太狼和羊的玩具,为整节课增加了亮点。

  总体来看,这是一堂成功的课。

  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那怕再好的一堂课也总有疏漏之处。在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在关注活动的细节上还有些疏忽。例如:老师在与幼儿游戏的时候还可以更激情一点,动作还要更夸张一点,童趣一点,也许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乐趣,让整个活动氛围更激昂一点。

  活动反思:

  本次半日活动的集体教学活动我选择的是音乐游戏《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所以选择这首乐曲作为活动开放的游戏教学,是因为喜羊羊和灰太狼是孩子们异常熟悉和喜爱的动画片人物,无需做过多的渲染。用这两个形象作为游戏的主角,会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并且游戏中可以请家长参与共同游戏,增近亲子感情;还可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在不同的动作中感知音乐的模型,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逐步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

小班音乐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学习必须是在具体的感性的活动中,通过多种感性进行。同时又有强烈模仿成人行为的欲望,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为此,我根据幼儿的学习特征,设计此活动,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白天和黑夜,作为不同的情景,来体验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欢快、热闹与舒缓、安静的情绪,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让幼儿充分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一、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体验乐曲所表现的欢快、热闹与舒缓、安静。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风格的音乐。

  3、激发幼儿大胆、愉快地参与音乐活动。

  二、活动准备:

  动画VCD、音乐、太阳和月亮城堡、白天与黑夜的背景、太阳和月亮的头饰

  三、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律动进入城堡。

  指导语:小朋友,咱们一起到太阳城堡和月亮城堡玩游戏吧。

  (二) 幼儿在太阳城堡里感受乐曲《铃儿响叮当》热闹、欢快的情绪,并用肢体语言表现。

  1、 幼儿欣赏乐曲《铃儿响叮当》一遍,引导幼儿为乐曲打节奏,感受乐曲的欢快。

  2、 幼儿观看动画VCD,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讨论白天的热闹情景。

  指导语:太阳出来了,花儿醒了、小树醒了,还有谁也醒了?他们都会做些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请幼儿尝试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白天的热闹欢乐情景。

  (三)幼儿在月亮城堡里感受乐曲《摇篮曲》安静、舒缓的情绪,并用肢体语言表现。

  1 幼儿欣赏乐曲《摇篮曲》一遍,引导幼儿用轻柔的动作为乐曲打节奏,感受乐曲的舒缓。

  2、 幼儿观看动画VCD,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讨论黑夜的安静情景。

  指导语:月亮出来了,花儿睡了、小草睡了,还有谁也睡了?

  3、请幼儿尝试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黑夜安静、舒缓的情景。

  四、游戏:白天与黑夜

  游戏规则:

  当太阳或月亮出现时,幼儿根据相应的音乐,进行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10篇】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5篇04-22

小班音乐教案集合六篇05-06

小班音乐苹果歌教案04-25

小班音乐《大苹果》教案04-24

小班音乐教案4篇04-20

小班音乐教案大熊山04-15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五篇05-03

【热门】小班音乐教案三篇04-25

【精品】小班音乐教案6篇04-20

【精华】小班音乐教案四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