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识字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识字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识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带“山、石、土”的字13个,自学生字。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自学本课带“山、石、土”部的字。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课前准备:
准备图片“山峰、峡谷、岛屿、花岗岩、纪念碑、城市”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爬山吗?你能告诉我们山上有什么吗?
二、新课
1.出示图片:山峰、峡谷、岛屿、崇山峻岭。
2.问:看到这几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3.出示一组词: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山峰、峡谷、岛屿、花岗岩、崇山峻岭。
4.仔细观察这组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组讨论:这些字的部首与字义有什么关系?
6.师强调:“山”作部首时,形状发生了变化?板书:山字旁
7.出示图片:岩石、矿石、纪念碑。
8.出示一组词:读读认认,(请小老师领读,观察部首是什么?)
岩石、矿石、砖头、坚硬、破碎、纪念碑。
9.组内交流部首与定义的关系?
10.师强调:“石”作部首时,形状发生变化;板书:石字旁
11.出示一组词,读读认认。
问:哪些词不容易理解。
师出示图或讲解,引导学生明白,尘土、垃圾、场院、城市、堡垒、堵塞。
12.说说“土”做部首时会有什么变化?
13.组内交流部首与字义的关系?
14.自学生字方法:
①读音节。
②认生字。
③找部首,分析部首与字义的关系,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A堆、坑、填、埋、碗、碟。问: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师生共同解决)
B岩、岭、坚、硬、破、尘、垃、圾、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对又快。
师出示其中的4字,让学生读认,找分析,检查自学效果。
三、游戏巩固
这里有三条路通向山顶,分别是“山三路、石之路、土之路”每条路上都有热情的朋友(相应的词语)欢迎我们,看哪个组最先达到山顶?
分别选出三个组来比赛(记时)又快又对者为胜。
四、作业
1.读读认认带有“山、石、土”部首的字词。
2.观察生活中带有这三个部首的字想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把搜集到的字放在识字袋中。
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丁丁冬冬学识字(三)》教案四》,来自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带有“山、石、土”部的字。
2.指导写字8个。
教学重、难点:
牢记带“山、石、土”部的字,重点指导写:岩、岭、尘、圾四个字。
课前准备:小黑板、学生识字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卡片(开火车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2.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词:
山—
石—
土—
二、学生出示识字袋
读你快速拿出带有下面部首的的字并大声领读,“山、石、土”。
三、快速指读并组成词,也可以说出怎样记住它们?
堆、坑、填、埋、碗、碟、岩、岭、坚、硬、破、尘、垃、圾。
四、指导写生字
1.观察8个生字,说说你会写哪个字?怎样写?(结构、笔顺、笔画)
2.师重点指导:
岩:(会意字)注意字的结构。
岭:问:山字头与山字旁的区别?
注意:“令”的写法。
尘:(会意字)结构?写“尖”区别?
圾:结构?注意“及”的写法。
3.练一练:
五、作业
①生字词
②读书P76,(家签)
③搜集图片(或实物)
“珍珠、琥珀、玛瑙、珊瑚。”
识字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地书写。
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想象相应的画面,陶冶情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劳动都在一起。他们看到很多的东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出现“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2)出现“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3)出现“石头”的实物图,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现“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3、有时他们需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还没出现文字,这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非常勤劳、聪明、能干,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把看到的东西照样子画下来。
4、多媒体、课件以动画形式在实物图的旁边,一一出现相对应的'象形文字。他们画的像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们祖先用画图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5、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词语出现在相应的象形字旁,点拨词语的意思:
(1)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读一读,注意“子”在这里读轻声。齐读,分小组读。
(3)从泉里流出来的水就是 ?齐读两遍。
(4)显而易见,这就是石头,读准“头”是轻声,指名读,开火车读。
(5)古时候河流也叫“川”,读一读。
“川指的是河流,河流也叫“河川”。读一读。
我国四川省的“川”就是这个“川”,想一想,通过这个名字,你知道那里什么多?
二、加深记忆
1、学生自由读书,体会这些象形字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变成现在的汉字的。
2、说说现在的汉字与原来的图画有什么相似之处?汉字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2)指名说,互相补充。
3、读一读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注意看准音节,读准字音,找到“石头、竹子、燕子”词中的轻声。
三、教学生字
1、多媒体显示:舟 竹 石 川 燕
读准字的字音,前4个生字都是翘舌音。
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
2、“燕”中有个新偏旁是“四点底”,跟老师读一读。
这“四点底”像燕子身上的哪个部分?记一记。
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看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指名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2、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4、学生仿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
2、初步了解了一些象形字的来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泉水”这一词的配图学生 较难把握。
识字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4、认识并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
挂图;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师和你们去郊外、去田野找春天,好吗?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出示挂图)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1、语言过渡:
睁开眼睛看看四周的景色,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小朋友,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
2、认识词语:
随机学习四组词语。(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字音,在图上认一认,唱一唱有关小动物的歌儿,说一说花儿的颜色,有关事物的特征等)
3、揭示课题,巩固字音:
刚才这些词语是语文书上《识字1》的内容。(板书:识字1)打开书,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请小朋友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小组中的同学帮帮忙。(学生自由读)
4、生生互动,游戏内化:
小朋友,刚才我们在柔柔的春风中,在柳树的`绿叶中,在布谷鸟的叫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脸上找到了美丽的春天,你能把这些词语贴到它的朋友身边去吗?请拿出词语卡片,同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来贴一贴,贴好后再一起读一读,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正确。(播放《春天在哪里》的磁带)
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语言渲染:
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葱绿;燕子、布谷、蜜蜂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几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张开笑脸,为春天增色添彩!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春天多美呀!
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
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课后,小朋友去找一些有关“春天”的诗歌或成语,读一读。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识3个新偏旁。(“日”字底,“木”字旁,草字头)
2、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3、教师在田字格示范书写。
识字教案 篇4
一、播放录像、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无锡城里去玩,高兴吗?
(播放录像:鳞次栉比的大楼、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品、色彩鲜艳的霓虹灯、来来往往的汽车、形状各异的喷泉……所组成的都市美景短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马路两旁有许多很高很高的楼房。
生:我看到马路上有许多汽车。
生:我看到商品店里有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
师:各种各样的建筑就像一件漂亮的外衣,把无锡城打扮得分外漂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 字6。
(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教师利用录像,再现生活的真实,创设谈话情境,唤起学生的相似体验,形成对城市的初步感知。)
二、初读韵文,读准字音。
小黑板出示:
喷泉雕塑音乐厅
花坛草坪林阴道
大厦电梯停车场
轿车地铁立交桥
师:请小朋友看看拼音、大声地把识字6读3遍,要求读准字音。
(生读课文,老师随机巡视、指导。)
师:小朋友读得可认真了!谁来读一读?
生:我读第三行。
师:你真勇敢,第一个举手。其它小朋友当小评委,仔细听一听,他有没有读准字音?
(生读第三行)
生:老师,他把大厦(sha)读成了大厦(sa)。
师:真不愧是小评委!听得可仔细了!你把第三行再读一遍,好吗?
(评: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合作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让学生倾听同学的朗读,并相互评价,相互纠正,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生重读第三行)
师:这回读准了,读书的时候要看着拼音,把字音读准。
师:你再来读。
生:老师,我读第二行。
(生读第二行)
师:小评委都没有意见,谁来勇敢地向他挑战,也能准确地读。
生:老师,我读第一行。
师: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还有哪个小朋友有勇气战胜他们?
生:老师,我全会读了,可以全部读出来吗?
师:(翘起大拇指)太棒了!老师相信你。
(生读全文)
师:你真了不起!第一遍就读得那么好!
(评:寓检查自读情况于富有童趣的比试中,用富有激情的语言鼓励学生朗读。)
三、讲读韵文,练习说话。
师:请女小朋友读第一行。
(女生读)
师:这三个建筑中你对哪一个不了解,需要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帮帮你。
生:老师,我对喷泉不熟悉。
师: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她?
生:我在无锡锡惠公园见过喷泉,喷泉有的喷得高;有的喷得低,有的像喇叭,有的像一根竹 子,下面还有五颜六色的灯。
师:从你的介绍中,我看到了美丽的喷泉。
(评价很具体,这既是对学生回答的.总结与肯定,也是师生情感的融洽的交流。)
生:老师,我对音乐厅不熟悉。
师:你的小手举得可高了,你想告诉她?
生:是的'。我去过音乐厅,上星期天晚上,叔叔带我去音乐厅去听音乐会,乐队演奏的音乐非常 好听。
师:说得多好呀!
生:老师,什么是雕塑?
师:(展示一组"雕塑"的录像)这些雕塑,有的雄伟,有的美丽,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师:请男小朋友读第二行。
(生读)
师:你能向小朋友介绍介绍吗?
生:我们学校里有许多花坛,春天到了,花坛里的花都开了,有红的,有粉红的,有白的,还有黄的 ,很好看。
师:对呀!这朵朵盛开的花儿,使我们的校园更美了!
生:我爸爸在家门前挖了一个花坛,里面种了许多菊花,秋天到了,菊花开了,红的,黄的,紫的 ,淡绿的,非常好看!
师:真了不起!学了第8课《看菊花》,就能用文中的好词来介绍花坛了。花坛可不能用"挖"呀 ,老师送你一个字:"砌",你能把那句话再说一遍吗?
(评:这个"砌"字送得好,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忽视老师的指导与点拨作用。)
生:我爸爸在家门前砌了一个花坛。
生:我家房子前面有一块碧绿的草坪,我经常在草坪上玩,踩上去软绵绵的,像海绵一样。
师:碧绿碧绿的草坪,真惹人喜爱。
生:我姐姐家买的新房子前面也有一片大草坪。星期天,我和姐姐在草坪上晒太阳,我躺在草 坪上,软软的,真舒服。
师:绿色的草坪是个玩耍、游戏、休息的好地方。
师:我们一起把第三行读一遍。
(生齐读)
师:你们到过这些地方吗?有什么感觉?
生:我姐姐住在很高很高的楼里,每次去都要乘电梯。它像一个正方体,站在里面很闷很闷, 可是一会儿就到了第二十层。
师:你乘的是全封闭电梯。
生:我在八佰伴也乘过电梯,它像楼梯。
生:我很喜欢到大厦玩,因为我可以在里面滑滑梯、乘小汽车、还可以吃肯德基。(笑声)
(评:学习中有了生活的影子,其乐无穷。)
生:我考试考了一百分。妈妈就带我去商业大厦去玩。里面有许多我喜欢的玩具和学习用品。
师:大厦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有穿的、有用的、有玩的、还有吃的,真是应有尽有。
生:我和妈妈到无锡去的时候,是在港下停车场乘车的。里面有小汽车、中巴车、大卡车。
师:有了停车场多方便呀!
师:请你把第四行读一遍。
(指名学生读)
师:这些交通工具你乘过吗?
生:我爸爸每天开小汽车送我上学。它的颜色是雪白雪白的。
师:多好的爸爸呀!
生:我在北京乘过地铁。地铁象火车,但速度比火车快。我爸爸说:"每一个站之间只要一分 钟。"
师:地铁你也乘过,而且介绍得那么好,真是我们班里的小博士。
生:不对,上次我去乘地铁。它开得飞快飞快,只要一秒钟。
师:哇!一秒钟!?地铁的速度到底有多快?课后我们一起去看看课外书,找找资料。
(评:这里老师处理恰当,尊重学生,但也尊重事实,同时又鼓励学生去阅读课外书,培养阅读兴趣。)
师:这些城市建筑多美呀!我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师: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师读)
师:老师读得好吗?
生:好!
师:老师读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把词语在脑海里想象成画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多美多 有趣呀!小朋友也要一边读,一边过电影。自己轻声试一试。
(学生自由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评:这是一组以"现代化大城市"为中心的词语串,教者重视整体诵读,使学生感受到了大城市的美丽和韵文的和谐。)
师:今天我们一起在美丽的城市里游玩,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你能说给后面的老师听吗? 如果用上黑板上的句子就更好了。
出示小黑板:
大城市里有()、(),有()、(),还有()、()。
(评:读完课文,随即出示填空练习,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又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发散,设计巧妙。)
师:小朋友,自己先在下面说一说,然后说给后面的老师听。
四、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师:(出示"林、阴、道"三个生字)请你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读)
师:你喜欢给哪个生字交朋友。
生:我给"林"交朋友:树林、森林。
师:你给"林"找了两个朋友,真了不起。
生:我给"阴"交朋友:林阴道。
生:我给"阴"交朋友:江阴。
生:我给"道"交朋友:林阴道。
生:我给"道"交朋友:道路。
师: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呀!你已经记住了哪个生字?看谁的方法最好。
生:我会记"林",两个木合起来就是"林"。
师:这个方法真好!
生:我会记"阴",只要把"明"左边的"日"去掉,换上"耳朵旁"就是"阴"。
生:我会记"阴",只要把"月"的左边加上"耳朵旁"就是"阴"。
师:用以前的字来记生字,这个方法也不错。
师:看来"道"最难记。我们一起看书上的笔顺描一遍。
(学生边看笔顺边描红)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写字比赛,那几个小朋友愿意上来比赛?
(请五名学生上黑板写字。)
师:大家一起来评一评,谁写得最好?
(评:"写字比赛"设计妙,激发了学生的写字欲望,同时又一次运用了评价机制,培养学生仔 细看,认真听的好习惯。)
生:我觉得是张一薇写得最好。
生:张一薇写得和生字卡片上的一模一样。
师:小朋友一致认为你写得最好,你能说说为什么写的这么棒?
生:嗯,我是先看了书上的字样,一笔一笔照着写。
师:哦!现在我知道你为什么写得这么好了?小朋友,我们一起照着她刚才说的那样。看准每 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也来写这三个生字。
(学生写字,老师巡视,随即纠正写字姿势。)
(总评:这节识字课体现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些理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这节课反映了识字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大语文观,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扎实,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积累词汇,发展语言有机结合,独具匠心。
3、写字指导十分到位,让学生在比中学,体现在学生与学生比,学生与书上的字比,很有新意。
4、这节课还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有生生交流,生生评议,师生交流,师生评议,体现了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识字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头”“口”“目”“手”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18。
2、懂得小学生要爱清洁、讲卫生,每天梳头、刷牙,经常洗手,保护视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头”“口”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用卡片认读笔画:乛 丿 亅,认读熟字“大”、“日”。
二、自学生字。要求是:
1、看看图画,想想图意,每幅图说一句话。
2、拼拼读读,想想图旁的`生字是什么意思。
三、看图说话,学习字词。
1、教学“头”。
①指名看图说话。可这样说:冬冬早上起来,自己梳头。
②用“头”还可说什么?(人头、头脑、点头、摇头、石头、木头……)
③字形分析、识字。
谁能说说“头”怎么写,先写两点再写一个“大”,最后一画是“点”,不是“捺”。
2、教学“口”。
①指名看图说话。可以这样说:早上,丁丁在刷牙。
②理解词义。
每人都有一张嘴,嘴就是“口”,喝水、吃饭、说话、唱歌都用口,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18》。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
③字形分析、识记。
“口”怎么写呢?日一口比较。
四、指导书写。
五、复习巩固。认读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目”“手”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2、懂得小学生要爱清洁、讲卫生,每天梳头、刷牙,经常洗手,保护视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说说生字的书写笔顺。(头、口)
2、读拼音写汉字,比比有什么不同。
tóu dà kǒ rì
( ) ( ) ( ) ( )
二、自学生字。要求是:
1、看看图画,想想图意,每幅图说一句话。
2、拼拼读读,想想图旁的生字是什么意思。
三、字词教学。
1、教学“目”。
①看图说话。可以这样说:冬冬在检查视力。
②理解词义。
眼睛就是“目”。眼睛很重要,小学生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③字形分析、识记。
比较:日——月——目。
2、教学“手”。
①看图说话,可以这样说:丁丁在洗手。我们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②理解词义。
通过扩词,理解词义。如:两只手、一双手、小手、手帕、手拉手等。
③分析字形。
指名边书空边说笔画笔顺。
四、综合看4幅图。
梳头、刷牙、洗手、保护眼睛,小朋友要讲卫生。
五、复习巩固。
1、区别音近字。
tóu kǒ shǒu
头——口——手
2、区别形近字。
头一大 口一日 月一目 子一手
3、听笔画猜字。教师说出字的笔画笔顺,让学生读出字音。
六、作业指导
识字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课收录了五条关于团结协作的谚语。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并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学生分析: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学习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
三、设计思路:
1.创设教学情景,进入谚语王国,认识谚语朋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重视识字方式的多样和识字形式的趣味性。
3.架设生活与文本的桥梁,结合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4.多种形式的朗读,发展语言,还学生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经历感知、思考、置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
四、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认识“移、柴”等十个字,会认会写“挑、折”等八个字,其中“容、易”比较典型,需要重要强调。
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发现识字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谚语有一定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五、学习重点分析:识字和写字
六、学习难点分析:识字和写字指导
七、课前准备:1.课件
2.苹果字卡:“搓、绳、斤”
3.筷子一把
4.写字卡“容易”
八、学习过程:
课前交流:我说三句话,如果你同意就鼓掌,如果不同意就摇头好吗?1.我是你们的朋友.2.你们是我的朋友.3.咱们班的`小朋友爱思考,爱发言,非常能干.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创设进入谚语王国的情境,通过进入“天气谚语城”,复习学过的三句天气谚语。
2.激趣导入:第二座城堡里有五位谚语朋友,可是这座城堡没有名字,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能给它起个名字的。
(通过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并设下“起名字”的悬念,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识字五》。)
二、初读谚语,趣味识字:
1.同学提出要求:请你给大家提提读书的要求吧!
老师给同学提要求:自由朗读,认为读好了就坐好。
2.学生自由读。
3.同位之间读谚语,认生字,互相交流识字好办法。
4.趣味识字:
a.生字朋友排好队来迎接我们了,来我们来叫叫它们的名字。(指名读,齐读这些加拼音的字。)
b.出示“搓绳”,做动作来理解。
c.出示“斤、近”,说说你的发现。
d.玩“快乐列车”的游戏:(读不加拼音的字)
生字宝宝坐上了“快乐列车”,和我们一同开往“谚语城”了,大家高兴吗?
(通过富有童趣的识字游戏,在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下,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积极性,他们通过自主识字,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识字水平进一步提高,时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三、读中感悟,巩固识字
1.看,我们来到了谚语朋友的家了。(课件出示这五则谚语)你会读吗?(出示我会读的图标。)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集体正音。
4.你喜欢那一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学习这五则谚语)
a.人心齐,泰山移。
1.指名读。2.出示“移”通过做动作来理解:大家移一移你的小板凳,很容易吧!如果是一块大石头,你能很轻松地移一移吗?如果是一座大山呢?凭借你自己的力量,你能很轻松地移一移吗?3.放《愚公移山》的故事,说说你有什么感受?4。再读第一句。
b.“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1.指名读,分排读,齐读。
2.出示“谋、柴、焰”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交流后打个手势告诉老师。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然后总结: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识字好办法。如果把这些办法都总结出来,那么,我们的识字办法真是又多又好啊!
4.再读谚语。
c.“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1.做实验来理解:一女生来折一根筷子,一大力士来折一把筷子,看看结果。
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3.引申词语,进行积累: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
4.男生女生合作读,齐读。
5.巩固识字:“容易”的反义词是什么?“折”为什么是提手旁?
d.“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1.自由读,指名读。
2.猜字游戏:“搓、绳、斤”,巩固生字。
e.“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1.指名读,你喜欢哪个词?
2.当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春天来临,迎春花开了,还有哪些花开了?当看到满园春色时,你的心情怎样?那么,就读出你的高兴吧!
3.“一字开花”游戏:
师:“独”字有这么多的朋友和它在一起,它就不再孤独了。它会感到很快乐!
四、整体感知,加强理解
1.出示五则谚语,问,你想怎么读这五则谚语呢?
(鼓励学生拍手读,男女合作读,小组展示读,齐读等方式。)
2.鼓励学生给城堡起名字。教师随即用电脑打出。
五、游戏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蚂蚁运食忙:一群勤劳的小蚂蚁正忙着运食物,来储存过冬的粮食。它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终于储存了许多粮食。这回还带来了许多生字朋友,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2.观察“容易”在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并进行自我评价。
六、课外延伸:
大家去搜集更多的谚语朋友,然后把他们送到“天气谚语城”“农业谚语城”“团结协作城”中去。
(开放型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形成搜集资料和积累的好习惯。)
【识字教案】相关文章:
识字教案06-23
识字的教案09-01
《识字》教案10-16
日月水火识字课教案识字课教案05-27
识字八教案10-30
(优)识字教案07-20
关于识字教案10-13
大班识字教案08-08
《识字2》教案08-17
《识字7》教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