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2 18:38:1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掌握先烈英雄业绩,体会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增强学英雄的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国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史实,讨论分析“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出兵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2.掌握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能生动讲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体会认同他们的优秀品质。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分组讨论和图文转换活动,提高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发言,加强知识的理解和交流。

  3、通过朗诵经典作品,讲故事,学唱歌曲,进行情景体验,加深对过去的理解。

  4、通过阅读课本,地图,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

  教学对象分析

  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态度,原有基础和存在问题,才可能进行针对性教学。本课教育对象为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期待教师、同伴的赞许和认可。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渐增强。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实践经验,其思维方式,思维角度不够全面。这就要求教师能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掌握丰富的课程资源,巧妙设计问题,多角度引导探究。此外,随着八年级课业的.增多,升学压力的增大,许多学生对历史课学习主动性下降,已经不能主动去阅读相关书籍,搜集有用的资料。基于此,在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平台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详实的资料;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认识历史问题。

  教学媒体设计

  1.电教媒体的选择

  依据事实性教学原则,情景性教学原则,探究性教学原则,选择计算机教学媒体。用POWERPOINT自制幻灯片13张,选择文字,地图,影视片断等,形成完整课件。

  2.电教媒体的应用

  在《最可爱的人》课件中,充分调动视听等感官的感受,可以在课堂45分钟,提供给学生大容量的知识信息,还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于启迪思维,促使学生乐学,主动学。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背景音乐。

  [提问]作家魏巍以他的切身体会,告诉人们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到底是怎么回事?志愿军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课件演示]出示课题及背景音乐。

  [学习新课]

  [课件演示]资料片《百年中国──抗美援朝战争》

  [讨论]中朝两国唇齿相依,接到金日成的请求,毛泽东闭门思索三天三夜。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不出兵可能会有哪几种结果,利弊如何?出兵可能会有哪几种结果,利弊如何?

  [教师归纳小结]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唇齿相依,我们不能坐视弱小的邻国受强国的欺凌;美国侵略军直接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课件演示]《中国人民志愿军1-3次战役示意图》

  [活动]同桌两人一组,对照地图,指出鸭绿江,三八线,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进攻方向,讲述抗美援朝经过。

  [课件演示]《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图、停战的相关文字资料

  [讨论]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人怎么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

  2、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课件演示]邱少云、黄继光的图片,电影《英雄儿女》片段

  [活动]英雄赞歌

  ①说说最可爱的人,生动讲述你所了解的英雄故事。

  ②探讨志愿军身上有哪些高尚的品格?为什么会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③同唱一首歌《英雄赞歌》

  课堂小结

  [活动]个人分别做本课的知识结构图,前后四人一组交流完善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整个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其影响十分深远。

  客观进步作用十分明显,如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加快和科技文化进步;保证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明清时期还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证。消极作用亦很突出,如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十分残酷;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为了争夺皇权,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间不惜血刃;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它还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3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教学过程。《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历史教学就应该努力去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也相应地在教师的引导下改变自身的学习方式,促进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这堂课而言,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结有以下三点。

  其一,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历史认识的过程。这些研究性学习问题从哪里生成呢?

  第一、教材。如教材的导读框、课文、插图、小资料、地图、名人名言等;

  第二,课外的历史材料。如音像、实物、口述史、文字资料等;

  第三,社会生活。如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时事政治等。提出问题之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然后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具体历史现象的认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用具体的历史事实来印证历史结论,甚至修正历史结论,从而树立起科学的历史观。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理解“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其二,注重历史教育的思想性和教学过程的逻辑性。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学习历史不仅能够使人明智,还能够提高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判断力。司马光修纂《资治通鉴》的目的就是为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由此可见,历史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鉴古知今。因此,历史教育应当突出它的思想性,而不应仅仅是讲讲故事或说说笑话而已。我们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启迪民智,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让下一代成为能够独立思考、有批判精神的人。为更好的实现以上目标,历史教学过程要注重教学环节的逻辑性,即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让学生把握各个历史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在此前提下,我们再尽可能地让学生知道历史的多样性及其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其三,注重历史课堂的活跃性,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法。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首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前提条件。其次,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历史原始录像、经典的历史图片、电影剪辑或其他文字资料,形成视听冲击,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走近历史情境,进行情感体验。随着多媒体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将在教育中广泛地得到运用。再次,根据每一课的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纲要图示法、讲读法和发现教学法等。

  实践证明: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应该在自己全部历史教学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且要拥有自己独有的风格,这样,才能使历史课堂鲜活起来。为了更好地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新课标,学习课改精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新课改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地去改进之,完善之。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4

  学法指导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的教学古训,激励了许多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为此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供我们借鉴。

  但教学的时代性特征,决定了不能照搬古人,我们只能在继承和发展上下功夫。

  笔者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一些探索性的做法作一介绍。

  一、课前备课兼顾学法

  备课就是对教学各环节的策划,也是教学中的起始环节,它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为使学法指导既具针对性,又具实效性,必须在备课中兼顾学法指导,并对此作精心设计,这是搞好学法指导的先决条件。

  (一)揭示知识体系

  布鲁纳说:务必教给学生以基本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必须对教材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或重组,使历史知识结构化,并最大限度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就可以把庞杂、散乱的历史现象变得简化、序化、网络化,使之构成一个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这是学生宏观上把握历史规律及时代特征的前提条件。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探求历史真理的方法,使之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为提高历史认识创造前提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根据典型材料改进教学设计,加强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这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之一。例如,《鸦片战争》的备课中,传统的教学设计是:

  1.战争前中西方社会的对比。

  2.鸦片的输入及危害。

  3.中国的禁烟运动。

  4.第一次鸦片战争。

  5.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这样的组织虽然面面俱到,但既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就是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如果改为这样的设计:

  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传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为何称之为民族英雄?(传授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理论。)

  3.当时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人民群众为何会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斗争和以后的抗英斗争?

  (传授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的原理。)

  4.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传授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关系的观点。)

  5.是否认同“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是必然的”观点?(传授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观点。)

  6.“落后应该挨打”、“落后必然挨打”的观点中,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定论。)通过这样的“政史结合”,既加强了方法的指导和理论的传授,又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对教中的非重点内容当然也不能忽视,因为随着问题分析角度的转换,重点与非重点也将随之发生变换,备课中要加强知识点的概括、归纳、综合等,以理顺知识线索,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注重学法指导的整体性和形式的多样化历史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因而学法指导的方法不可能公式化,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指导。学法指导必须渗透于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使已掌握的方法得以强化,使未知的方法得以学习,这就是所谓的整体性。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也不是只有一种途径,这就需要在学法指导中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选辑典型史料以供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提供历史定论要求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定能使学生的历史观得以加强,使历史学习的方法得以掌握和应用。

  (四)以典型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动力是能否学好历史的根本问题,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有关材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学科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备课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具体可以从四方面着手:1.利用直观手段(如实地参观、图像资料等),以生动传神的课堂描述、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合适的乡土材料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情感教育。2.利用著名历史人物的优秀业绩、高贵品质、治学态度等----进行意志品格教育。3.史论结合,传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进行方法论教育。4.利用典型材料,培养学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学生一旦形成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就必然表现出崇高的责任感,学习知识、钻研学法也就有了更高的自觉性。

  二、课堂教学渗透学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诸多环节的中心环节,它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反愧情感交流和行为相互作用的主阵地,备课中的教学设计需要通

  三、课外辅导点拨、强化学法

  一方面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另一方面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教授的学法,去实践或自我探求学法一般也要在课外进行,因此,课外辅导中点拨和强化学法是学法指导中的又一重要步骤和手段。

  (一)提供实践材料

  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传授的有关学法,向学生提供有关预习复习的内容或提纲,提供精选的历史材料或有关学法指导的参考书籍等。

  (二)教师设疑与学生质疑相统一

  教师的设疑主要指把教材中的重要和关键部分提炼成有一定深度,但又适合学生实际水准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去争论,同时向学生示范切入问题的角度。学生的质疑是指鼓励并指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要求做到质疑要注重前提,解决要注重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做到“学思结合”。

  (三)细致地做好解题指导

  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仅需要知识、理论,同样需要方法和技巧。而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和掌握,需要训练和指导。

  首先是审题能力的指导。通过指导来提高学生对与习惯表达不一致的已知条件的等效转换能力,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的挖掘加工能力;排除无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的扬弃能力等。

  其次是深刻理解题意的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对问题外露的能分清题型、要求、限制等,对问题内藏的能找准切入角度、分析层次及所用的知识点、理论或历史规律等。

  再次是指导学生养成反思答题过程的习惯。主要是反思答题是否正确、全面,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辩证性和创造性。

  当然,学法指导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有些步骤或做法在具体的操作中并无课前课后之分,只不过是各有侧重而已,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使之能更好地自主学习,使之对知识的掌握更具广度,对知识的理解更具深度,对知识的应用更具创造性。笔者坚信,学法指导贵在坚持,重在方法,如果大家共同来重视这方面的探索,定能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5

  课堂实效性的提高决定于课堂上各种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如何激发课堂活力打造魅力课堂,我认为教师对教材资源的挖掘、学生资源的挖掘、教学方法的选择、多媒体的利用等至关重要。教师应研究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因而恰当处理教材。这节课在利用教学资源有以下特色:

  一、以主题立意的方法组合好图片

  能呈现图片不算开发资源,乱摆放图片就象是农业的粗放经营,效率低下,所以本课以立意为线索,组合好图片。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突出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实行专制统治,恢复封建传统秩序,在选择图片时,首先以对比的形式,把孙中山的理想,临时约法的精神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作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其次,袁世凯的倒行逆施用“跪”的图片作为专制的象征,以迫害妇女的“裹脚”作为愚弄百姓的象征,让学生更具体地认识新文化运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视频、音频的适当剪裁和适当运用

  视频音频资源能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在选择这些资料时要注意清晰度和实用性,避免时间过长。在选好素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剪辑和补充适当的文字介绍,本课《兰花草》一曲是脍炙人口的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我并没有直接把歌词放出来,而是在播放歌曲的时候,把胡适的白话诗打出来让学生欣赏,同时把有关咏兰的古诗的文字摆在一起,让学生一边欣赏歌曲,一边思考和歌曲相关的白话文革命的问题。

  三、以表格的配图片的形式突出课本的重点难点

  本课的知识点较多,需要掌握的人物、时间不容易记住,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适当的将图片与表格相结合,学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本的重点知识。如新文化运动的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在图片的强力对比下再配以表格,学生不但掌握文字内容而且对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的记忆比单纯的机械记忆更加牢固更有效率。

  四、穿插活泼的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本课穿插了两个课堂活动,一是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封建文化的卫道士和新文化的先锋,学生必然需要体会和揣摩这两个角色的特点,加上教师的适当指导,学生就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另外一个课堂活动就是复活历史过程,参与历史过程,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进入到当时的场景中,我总共分了三个情景,有《新青年》编辑部、记者寓所等等,通过具体的场景设置,学生如身临其境,多了一份责任感也多了一份神圣感。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6

  我们经常说教给学生有生命力的历史,让历史活起来,学生才会喜欢上历史,今天徐老师这节课让我找到了答案。历史本身是一部丰富的情感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目标之一。如何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对于近代历史是一部屈辱史,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同历史融合在一起,带着感情学习,以往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很失败有时讲述屈辱的历史,学生们一点不感触,有的学生还在笑,让我很伤脑筋,今天徐老师的课我很受启发,让学生动情,老师必须讲出感情来,以情动人,加上配乐画和史料,锦上添花,特别是英雄人物名字图片滚动展示,配上徐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读,感人至深,达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由此我又想到大家都喜欢的百家讲坛,纪连海老师,不也是以情打动了观众,记得当他讲一段鲜为人知的'普通百姓自发抗争的“江阴八十一日”这段历史时,很多听众当听到全城九万多百姓抱定必死的决心与几十万清军作战最后仅存五十人时都哭了。讲历史人物时,很投入,感觉自己就是其人,委屈无奈时万箭穿心、泪洒全场。

  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上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今天我找到了答案,以后好好借鉴。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7

  以问题导学、帮学促成效学生自主学习时,基本上是依托《同步与探究》,但是大部分学生仅仅是按照同步上的填空在课本上画画,对于知识点缺乏系统性的总结与整合。甚至有些学生不清楚知识点所考查的问题。于是本周我改变了策略,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我把知识点整合成问题呈献给学生,同时要求所有同学必须把这些问题弄明白,并加强“将”对“兵”的监督、帮扶作用,并要求展示时首先由C类学生展示。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向着目标进军,徘徊在学生间我看到“将”对其“兵”询问着解答情况,指点着做标记,依然记得王彦伟对孙清华说“郑成功是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这就是对郑成功的评价,你在课本上画下来,在一边写上评价二字。”指点的多么到位,我甚是欣喜。这节课自主学习的时间长了些,以至于预设的任务没完成。但是以问题导学、帮学让我深深感到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很有实效。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8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6)——(11)班的历史老师,回顾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认为有很多地方值得深思。

  作为6个班的科任老师,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学生在个人能力、个人素质、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均存在着个体差异。由于存在着差异,也就导致:相同的课程在不同的班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

  针对不同的班级,在课后不仅要备好课,保证课堂授课质量,而且要“备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特点,以便在课堂上进行适时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有的学生对历史人物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历史事件感兴趣,还有的学生对战争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寻找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本学期共进行了三次考试,在考试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还无法从死记硬背的思维模式转以理解记忆为主的思维模式,在期中考试中可以看到:基础知识题,学生掌握的较好,失分不多;主观题,即材料解析题,学生在回答时能够把握材料,说出材料的主旨,但在回答定性问题时,在语言运用方面,还有欠缺,不能运用历史的语言来准确的表述问题,需加强训练;问答题,学生在回答时,明确具体的史实,以及史实所反映出的经验、教训,只是缺乏一定的条理性,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重点强调解题的条理性。

  历史学科中记忆性的'东西较多,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清晰、准确地记忆史实,课后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预习,只有这样才能记忆的扎实,在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在考试时才能稳操胜券。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摸索一些帮助学生记忆时间、地点、事件的方法,让学生轻松、无负担地学习。在检查学生复习情况时,科任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要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双方合作,双管齐下,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顺利的通过会考。

  反思过去,这本身已成为历史,要放眼新学期,发扬以往工作中的优点,弥补工作中的不足,与时俱进。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9

  如何提高课题效率,是我进行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追求。每一节课我都要尽职尽责的去完成。课堂容量大,效果也感觉不错,平时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让我越来越相信学生,总觉得学生都比较认真。可是通过近两周批阅探究练习,让我感到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过度相信学生,忽视了检查效果,导致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1、书写不规范,太潦草,错别字较多。

  2、惰性心理较强,懒得动手,即使课堂一起讨论处理的知识也懒得整理。

  二、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书写能力的培养,转变学生的惰性心理。

  2、多角度多层次的`设问,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3、转化待优生的差距,提高课堂效率,加大课堂力度。

  4、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学习中,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0

  在当今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就是充分利用教材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其中也包括显性和隐性的历史现象的内涵、外延、内在因果关系、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提高学生再认史实的潜力。同时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归纳、综合问题的潜力,不是单纯的重复教材中的史实,而是对教材中所涉及史实的升华、提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怎样才能掌握好恰当的教学方法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所务必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过好识记潜力关

  初中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在小学学了一些历史知识,在某些方面有所了解,却往往忽略了教材中各知识点的关系及基本历史概念的准确记忆,但如果单纯的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或对知识点记不牢,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教师用讲读方式与学生共同阅读,弄清每一课段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知识点的表现、本质,初步建立起知识网络系统,做到合上书,使每个历史知识点都历历在目,真正做到基础知识过关。

  二、着力培养师生感情,注重情感教学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有一种“移情体验”在发生作用,“移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影响过程,即将一个人的目的、知觉和情感跟别人暂时联系起来,使他们在作用上和情感上彼此融为一体。所以说,教师的言行举止,感情的倾向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情感在教学时起着感染和激励的作用。良好的情绪,能够融洽师生关系及简单气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学生对教师的认可、情感能使学生精力集中,教师在此时充分利用学生此时的精神状态,使学生由自发喜欢听课转向自觉的学习需要上来。当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越来越浓。因此,从某个好处上讲,注重历史课堂情感教育,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用心性、进取心和自信心具有重要的好处。

  三、精讲,对历史现象进行立体分析

  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后,教师在上课时,对每课都要进行精讲,对历史现象进行立体分析,这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第一,对历史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

  第二,对历史现象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析。

  第三,透过教材中的显性知识发掘出隐性知识。

  第四,与历史学科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1

  在初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教师工作热情低,历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考什么,教什么,课堂照本宣科,课堂满堂灌,教师45分钟下来口干舌燥,学生囫囵吞枣,兴趣寡然,,死记硬背以应负考试,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提倡素质教育,强调教学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今天,怎样不负历史重任,在新课程标准下上好历史课,成为当代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中学历史新课程贯穿着新理念,有了新的框架结构,新的内容体系,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育功能,这给我们历史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我认真解读,领悟“新课标”思想,真正认识到中学历史教育属于非专业历史教育,历史教学应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发展,由重视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评价方式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重心是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我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由“写教案”变为“设计教学”从注重如何教到关注学生如何学。每节课给自己定下三问:课程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目标?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了吗?我从设计课程开始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例如:《汉朝的中外交流》设计

  创设情境,探讨历史

  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感性材料,调动图文并茂的三维立体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

  第一,情景再现,看《张骞出使西域》视频。

  第二,直观展示,展示佛寺,佛塔的图片,敦煌雕刻和壁画,王维的《鹿柴》诗,“世界,觉醒,境界,一尘不染,天花乱坠”等日常用语,引导学生得出佛教对建筑,雕刻,绘画,诗歌日常用语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亲自体会。设计“假如你是汉代的一个商人,在丝绸之路上你会怎样进行买卖?又会有哪些所见所闻?”这一想象活动,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共同构思,然后,每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吧。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2

  通过期中阶段检测发现,自己今后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对学生加强审题、答题方面的指导,如要看清题干中的限定词,要结合分值作答等等。

  2、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某些重要的.历史概念。

  3、对于基础知识要准确,全面,把握历史阶段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必须要求学生准确、牢固记忆基础知识,而不是一知半解。

  4、平时要训练学生规范答题,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字写准、写好,尽量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5、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做题方法的指导并进行有效的训练,进一步加强规范答题的训练,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和方法的指导,用历史的语言回答问题。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3

  坚持不懈力争上游——课堂落实之感想

  很多小孩子都喜欢玩一种扑克“争上游”,虽然是一种娱乐,但是自始至终也会很认真的出每一张扑克,很简单―――原因就是想争“上游”,回想我们的课堂何尝不是一次“争上游”呢?

  我们的小组学习,组与组之间可以看作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较量,在预学中,我为了提高效率,10多分钟的预习紧跟着一个检测,每个小组都会尽其所能的去力争“上游”,可是接下来的环节没有了检测,学生好像有些松懈,所以新课结束后,在几分钟的巩固紧跟着一个抽测,那么学生在前面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敢懈怠,学生的思维不会在中途“退场”或“偷懒”,这样我们所追求的高效一定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或许,一开始有些学生在某些环节上有些被动,但是我们在实践中慢慢的变为一种规范行为,或许磨练了他们的毅力,成为了一种习惯,学习的过程岂不是成为了一个快乐的过程?

  课堂知识的落实——从点滴做起

  我经常听到有老师说九年级的学生基础如何的差,学生如何如何的不学习,如何如何的不良习惯,但是从昨天听王晓春的课中让我想到了很多···

  的'确,不同的年级以及各个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所以才有了我们课堂中的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对于知识的落实我们也是分层做起。如同王老师的课中,从最基本的抓起,学困生給以最简单的问题,然后在问题的拓展中(和此题中相关联的知识)让中等生去解决,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让优等生去完成,这样,学困生应该能完成他们的任务,从而增长了他们的自信,有了自信才会有兴趣,那么我们的课堂还能“动”不起来?还能没有效果?从学生的抽测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生做的很好,并且书写非常规范,这也是我们课堂中应该落实的吧?

  由此我们老师在抓落实的时候,可以从某一个侧面、某一个环节等等去落实,不一定让每一个学生有一个质的飞跃,只有量积攒的多了,时间久了,学生会总结、反思,或许就会变为质的飞跃吧。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4

  老师教学功底厚实,教学内容上注重细节,教学语言生动形象。这些确是老师令人佩服的地方。历史教师要提高教学的基本功,其实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就是认真、细致、充分深入的备课,就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有效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有效信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历史教学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到底什么是有效教学。

  如何与学生一起探究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的作用和意义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与认识上。因此,在信息的运用上最好的方式,是师生共同对信息进行寻找、观察、感受、理解,将有效信息的教与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把学习的资料交给学生,与学生一起来从中查找信息,感受信息,领悟信息,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教学的有效性大为提高。教师的引领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他们在课上始终表现出兴趣盎然的'状态,他们的思维运作活动与教师的讲述能够达到同步进行,预期的教学效果就是可以达成的。事实说明,课堂上的学生参与、学生活动,无论是显形的还是隐形的,关键在于他们的思维是否被调动,是否被激发,是否处于积极的状态,是否能与老师的活动相互促动。只要学生能够感受到、接受到、理解到教师传递的信息,信息就是有效的,教学也是有效的。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5

  经过这一学期的课堂教学,我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在没有登上讲台之前,我一向在思考作为历史老师我能教给孩子们什么,而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告诉我,要想让学生学好你所教授的学科,就得让他们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而在教学这块沃土上,语文、数学、英语几乎占领了学生大部分时间,这又使得我深感疑惑。于是我十分注重一边尝试,一边反思,我渐渐领悟到,只有爱学生,并且懂得怎样去爱,才能收获学生的课堂好感度。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产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稳定的学习情感,这些对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1、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多媒体课件能够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具体形象的展现出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对南宋的商业进行讲解时,我设置了一个穿越场景:如果能够穿越,你选取去南宋临安城还是唐都长安,理由是什么。这样设置问题的话学生就能够完全参与到课堂之中了。

  2、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平时教师就应多花费心思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对待学困生就应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状况,多帮忙他们,鼓励他们理清历史线索。

  3、对于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要多采用历史比较分析法。对于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大多简单雷同,学生听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有所延伸效果就大大不同,例如,将郑和与哥伦布进行比较,无论在航行时间、规模、次数等,郑和都要超过哥伦布,但是为什么哥伦布比郑和的影响更大呢,郑和不计经济效益的朝贡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哥伦布的远航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总之,初二历史教学仍有许多需要反思与总结的地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爱上历史,会学历史,体会到历史课堂的乐趣。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反思04-09

历史期末教学反思11-22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04-14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04-20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04-17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07-31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1-06

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02-19

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