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大数据读后感

时间:2025-08-19 09:47:0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决战大数据读后感必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决战大数据读后感必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决战大数据读后感必备

决战大数据读后感必备1

  “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这是《大数据》中出现的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也是全书力图传递的信息。在数字信息时代,数据和空气一样遍布生活,对于有些人来说,数据无意义,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数据,即真相。

  美国是《大数据》的主角,全书通过讲述美国半个多世纪信息开放、技术创新的历史,公共财政透明的曲折、《数据质量法》背后的隐情、全民医改法案的波澜、统一身份证的百年纠结、街头警察的创新传奇、美国矿难的悲情历史、商务智能的前世今生、数据开放运动的全球兴起,Web3·0与下一代互联网的未来图景等等,为读者一一细解数据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变革。

  透过全书,一个立体的美国及美国人民的思想呈现在我们面前——美国人民执著于个人隐私的保护,却又不遗余力地推动着政府信息的透明与公开。

  读完此书,对生活中的数据及数据处理突然有了很大的.兴趣。如果有一天,处处以数据说话,那么,政治、制度、生活将更加清明,事故、将降到最低点。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是有必要阅读此书的!有慧根的教师将能从书中挖掘出信息技术特有的文化以及能用于教学的鲜活案例。

  每天能用来阅读的时间很少,总是要等到夜深疲倦时才有空打开书本,总是在眼睛极不舒服的情况下坚持阅读《大数据》就这样在坚持中溶入我的思想……

决战大数据读后感必备2

  老师们从:何谓大数据;立足国情对大数据进行探讨;大数据在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应用等几个方面畅谈了自己的感悟。

  张萌老师说:大数据体量庞大、结构复杂、是产生巨大价值的数据集合。大数据这种方法在中国的国情下需要以更加科学、合适的方式进行实践,不可生搬硬套。

  董译雯老师说:在你我感叹《大数据》里深植于美国民众血液中的自由、民主、严谨的价值观的.同时,可否想过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孩子们身上还残留多少独立与自我意识?作为典型的八零后,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最缺失的便是独立思考能力。但愿,我的学生哪怕是因为我所做的一点点努力而开始思考“我”这个字的含义,足矣!

  张红杰老师说:很感谢校长给我们推荐了《大数据》这本书。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有大数据意识,创新意识。学习一些专业的教学统计法、数据分析法,从中发现一些教育现象,并采取相应的策略。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少一些随意和盲目,多一份严谨与科学。

  白媛媛老师通过文中的三个事例,结合教学实际,谈了自己教学中对数据使用的价值;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了如何实现工作的最高境界。

  交流活动尾声,身为阅读《大数据》的倡议者、发起者、以及忠实的读者韩校长幽默风趣的同大家分享了他读后的感悟:我们心中要装着学校,因为我们个人的命运依赖群体的命运;工作要追求精细化,不能做胡适书中的“差不多”先生;尊重数据,拥有数据意识,建立数据团队!

  此次活动从寒假期间倡导读《大数据》一书,到开学伊始的分组沙龙,再到今日的阅读共享,现已圆满告一段落。相信此次活动定会增强我校全体教师的数据意识,掌握大数据,运用大智慧助推我校的教育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决战大数据读后感】相关文章: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07-30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09-17

《决战食神》观后感09-18

决战丛林观后感11-16

《动物大逃亡》读后感10-12

大瀑布的葬礼读后感08-27

大医精诚读后感06-29

《大瀑布的葬礼》读后感09-13

大瀑布的葬礼读后感11-25

《大医精诚》读后感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