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童年读后感

时间:2024-10-03 07:18:1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尔基童年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

  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而高尔基那个年代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这一类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吗呢?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吗?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2

  一场热闹欢乐的音乐会,一个活泼快乐的青年,一件意外而又悲惨的故事。这就是高尔基《童年》第三篇讲述的内容。

  这一篇主要讲述了一位青年“小茨冈”的三件事,生动地表现出了“小茨冈”的机灵活泼。但就是这样一位机灵可爱的青年,却在一件事情中永远失去了生命。在外祖父家里,处处是不协调,不和谐的音符,打架斗殴,争夺财产名利,连“小茨冈”都沾染了偷的毛病。最终“小茨冈”因两个粗野自私的舅舅而丧失生命,被悄无声息地埋掉。

  读完《童年》第三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当时社会道德的沦丧,比起自己,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我有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有妈妈精心准备的美味可口的饭菜,丰衣足食;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而文章里生活在外祖父家庭里的孩子们与我恰恰相反,吃不饱穿不暖,更别提上学学习了,还要时常遭受大人们的愚弄毒打。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们大都心灵浑浊,长大后也变成了吝啬贪婪的人。然而,生活在这里的'阿廖沙的心灵唯独没被玷污,他毅然有着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使他成为了一个自信坚强的男孩,并走向作家之路,书写了高尔基自传三部曲之一《童年》,并迅速推广到全世界,闻名于世。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奋发向上,以作者为榜样,为自己的人生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我期待着尽快读完《童年》,一起同作者感受悲欢离合,同作者一起在这个家庭生活着......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3

  《童年》这本书我刚读完,感受到了高尔基的惨痛童年和他不良的家庭环境。

  《童年》展示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在黑暗而狭窄的房子里,年幼的阿廖沙与他全家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将父亲的遗体移入坟墓。在这悲哀的气氛里,天真可爱的阿廖沙希望慈祥的外祖母可以把他带到一个完美的世界中。外祖母阿库林娜·伊凡诺芙娜虽然没有将他领到理想的`环境,但她的慈祥、关怀,给了高尔基许多美好的启示与自信。

  从一个片段“老太婆因阿廖沙看书费蜡烛而用松枝抽他,阿廖沙身上扎了四十二跟刺”,我感受到阿廖沙非常爱读书,他求知若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老太婆的残暴、吝啬,让我珍惜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现在看书根本不成问题,有些同学还不爱看书,真是让人可惜。我们的生活条件比阿廖沙强得多,我们应当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长大了为祖国在世界上打拼!

  我现在不如阿廖沙的地方是不能自立。我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我不能继续这样,我要像阿廖沙一样,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锻炼自己。

  《童年》给了我启发,也给了我一些做人的道理。这是一本好书。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05-12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06-21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12-20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02-28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范文06-05

高尔基自传童年读后感10-30

高尔基的《童年》读书心得08-22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15篇11-12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范文精选(13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