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的种子》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的种子》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的种子》读后感1
《安的种子》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故事中的三个小和尚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本,性情急躁、急功近利;静,性情细致、浮华不实;安,性情平和、淡定踏实。我想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像我一样,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初读此书是儿子一年级的时候,那时,识字不多的儿子需要我帮助朗读,和他一起读完这本书,我思绪了很久,书中中式的画面和内容让我浮躁的心一下子安静下来,富有禅意和哲理的故事,绝对是一本家长和孩子可以终生无数遍翻阅的书。因此,我决定每年都来看看这本《安的种子》。
这本书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刻画清晰,精简的语言把三个人物描写的细致到位。在三个小和尚身上总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静静阅读思索的同时,我也希望儿子能像安一样,拥有平和自然的.心境,不必追逐事情的结果,而是能体味过程的美好,这是我对儿子的期望,可细想,其实这也是一种要求,而做为家长的我们,做到了吗?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变成想象中那样,拥有美好心灵、综合能力强的人,总打着“为了你好”的招牌去要求和左右他们,反观这个“一切为了孩子好”的过程,我们是本?是静?还是安呢?
第一次读完给我最多的感触是:自省、律己!做为家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怀抱种子的人,我们视若珍宝的孩子,不就是那棵千年莲花种子吗?孩子成长的过程不就是我们守望花开的过程吗?看到故事中本急于求成结果冻死了种子,也许我们会觉得可笑,可想想,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孩子,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和本有什么区别?看到静把种子放在温室、用金罩护住,导致种子缺氧枯死,是否觉得他太过刻意?想想,这和我们怕孩子摔怕孩子失败,怕他受到一丝伤害,总想把他们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的行径有何不同?看到安,我们又有他的几分淡定和从容?我们总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总在追逐自己眼中所谓的成功,看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大发雷霆的抱怨、指责,却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最关键的东西,忽视了生活本身的意义。想到这些,又突然想到在一个论坛上看到的一篇帖子:《把孩子培养成普通而幸福的人》,其中有一点说到:灵魂要自由、思考要独立、活的要真实,也许你有很多梦想没有机会实现,可千万别要求孩子代替你实现!
《安的种子》已读了很多遍了,每读一次,都是一次反观内心,自查言行的过程;每读一次,对于教育孩子和自我心态的调整都有很大的帮助;每读一次,对本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他的处事不惊、遇事不乱、遵从内心,蕴含了太多大智慧,值得无处遍的研读、体会、学习。
对于儿子,我期望他如我们当初给他起小名那样:唯一而平凡,期望他成为安,在浮躁的社会中拥有一颗恬淡、安静的心,有梦想、有目标,却不急不躁,在平凡琐碎的日子里,享受生活、享受等待,静待花开。对于自己,我把“安”放进了心里,我也向着这样的目标而努力:初读不知文中意,再读能成文中人!
《安的种子》读后感2
《安的种子》,颇有深意,颇有禅意,只是不知道我们是否真的能读懂其中的深意和禅意。
它是王早早写的一篇关于“等待”的故事。故事中以本、静与安三个小和尚为叙述线索,讲述了一个有关大自然规律的寓言故事。本书文字精准而乾脆利落,图像简纯而突显人物性格,像急躁的本、刻意经营的静与泰然的安。此外,文图结合所展示的说故事魅力,更令人击赏。
故事是这样的,老和尚把三颗“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分送给三个小和尚:一个名字叫本,一个名字叫静,一个名字叫安。而不同性格的三个人,要如何才能等到种子开花结果呢?
拿到种子后……我要第一个把它种出来!本想。
怎样才能种出来呢?静想。
我有一颗种子了。安想。
对本来说,种子是否会发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个”!而静想的是如何才能种出来,他想要的是种植的结果。安呢,在得到种子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感恩的心态,安然处之。
本跑去找锄头,把种子种在寒风中,结果种子死了。因为万物皆有时,生有时,长有时,衰有时,亡有时。本追求第一,却不知道万物有时,万物有序。导致种子死去。而静把种子埋在好盆子里,并且放在温室里面用最珍贵的药水浇灌着,但是因为违反了自然常理,种子也死了。安则是把种子小心翼翼地放在胸前的袋子里,等待着好的季节才来种这颗千年莲花的种子。
春天来了,在池塘的一角,安把种子种活了,不久,种子发芽了,安欣喜地看着眼前的绿叶。他的不慌不忙、冷冷静静、好好思考的态度帮助了种子的存活,也是三个人当中最有智慧的一个,是小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在盛夏的清晨和着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轻轻的盛开了。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对他灿烂盛开的祝福和期望里,我们是否给对了生根发芽的时节?是否武断地拒绝了滋养他的阳光和氧气?
有幸看到这本书的大人,无论你是不是准备将它读给孩子听,也许都应该先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轻轻地念给自己听,然后想一想,再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的种子”?有,当然有。好像我们日夜都在马不停蹄地追逐一些“珍贵”的东西,仿佛所有的人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这时候,大自然的规律往往被撇在一边,我们甚至不会思考冬天是不是可以种花,只一味想着“我要第一个种出来” “怎样才能种出来”。生活的主题仿佛只是追逐······
在这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安的那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静的水,是那么难得。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啊,你总有一天也会得到“千年莲花的种子”,会为了各种“珍贵”的东西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可是,无论如何,希望你记得安——这个你小时候听过的故事里的小和尚,记得他感激地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胸前;记得他从容地去买东西、扫雪、做斋饭、挑水;记得他悠悠然散步的样子。种出璀璨的莲花是一场极致的盛事。享受生活的过程,享受那些平凡的琐事,享受每一个安然的等待,何尝不是生命的智慧?
【《安的种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安的种子》读后感09-04
安的种子读后感04-30
种子传播教案12-21
种子的传播教案12-09
中班种子教案06-12
种子的旅行教案06-21
《种子宝宝》教案06-20
《种子的力量》的读后感01-31
诚信的种子读后感09-19
《播撒诚信的种子》读后感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