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
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动词)
③履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量长短)
12.遗
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1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高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2
1、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直走直走咸阳
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3、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义: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所、座;
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明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义:明亮的星光;
今义: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高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3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喜欢。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燕王诚振怖“振”,通“震”,害怕。
秦王还柱走“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通“隙”)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高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4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1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折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1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1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高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5
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3、以为轮/使之然也
(,通","使……弯曲")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5、上食埃土
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6、下饮黄泉
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高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知识点文言文总结12-12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0-21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01-31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02-07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06-12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12-17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08-01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05-31
语文的语法知识点总结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