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试题

时间:2021-09-10 14:19:01 试题 我要投稿

出师表试题

  现如今,许多人都需要跟试题打交道,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试题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出师表试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出师表试题

出师表试题1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本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毎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宦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删改)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耕于南阳___________(2)先主之________

  (3)先主遂亮___________(4)孤不德量力________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2.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三顾茅庐”这一史实,诸葛亮为何要在“三顾”“三往”后才见刘备?(3分)

  【答案】

  9.(4分)

  (1)亲身 亲自

  (2)器重 看重

  (3)往到 拜访 访问

  (4)衡量 估计 推测 考虑

  10.(2分)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11.(6分)

  (1)先帝没有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而看轻我),亲自降低身份,三次到茅草屋拜访我。

  (“卑鄙”“枉屈”“顾”,各1分)

  (2)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停止),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已”1分;宾语前置句1分;句意通顺1分)

  12.(3分)

  ①诸葛亮被刘备的真心诚意感动;

  ②诸葛亮被刘备的礼贤下士、渴求人才打动(猥自枉屈);

  ③诸葛亮认为已遇到明主,可以出山辅佐刘备,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出师表试题2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选自《隆中对》)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夙夜:

  1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两项是(2分)………………………( )

  A.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 北定中原 北通巫峡

  C. 还于旧都 曹操比于袁绍

  D. 则名微而众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译文: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

  1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段中 “天下计”的内容?【乙】段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臣心”?(3分)

  答:

  14.有人认为后主刘禅愚钝无能,先帝刘备驾崩后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的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取而代之。读完【甲】【乙】两文后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参考答案:

  10.(2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挟持,控制

  (2)早晚

  11.(2分) C D

  12.(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2)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3.(3分)

  (1)“天下计”是指“三分天下”,具体指对曹操“不可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2分)

  (2)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分)

  14.(3分)开放性题,结合选文分析诸葛亮性格,得出结论,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示例:不同意这种观点(1分)。从选文看诸葛亮受刘氏父子礼遇,先为先主制定三分天下的大计,后受先主托孤重任,他为蜀汉南征北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忠臣良将他绝不会夺权谋逆(2分,意思对即可)

出师表试题3

  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1—15题。(15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约己爱民 ④悉仰于官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3、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

  14、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

  15、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3分)

  参考答案:

  11、①躬:亲自,亲身 ②卑鄙:出生卑微,身份低贱

  ③约:克制 ④悉:全部,都

  12、①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

  ②我将来去世的时候,不允许家人收受财物,在外有盈余的钱财,而辜负了陛下的恩德啊。 13、D

  1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公正廉洁(意对即可)

  15、亲贤臣,远小人,(或选贤任能)意对即可

  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来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选拔有才能的人,善于听取意见,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办实事,如果只是一味任人唯亲或量“财”而用,那只会祸国殃民,违法乱纪,被人民所唾骂,成为国家的罪人。

出师表试题4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以光先帝遗德 ()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④悉以咨之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

  12、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2 分)

  答:

  13、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 分)

  答:

  1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

  答:

  (一)出师表

  10、1卑鄙:出身卑微

  2光:发扬光大

  3简拔:选择提拔

  4咨:询问

  11、1这实在是万分危急(关系到我们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啊。2今天正当将要远离陛下的时候,面对着所写的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12、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

  13、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14、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出师表中考试题答案

出师表试题5

  湖南省永州市二(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矣。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B、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义:意思、意义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给予

  D、亲贤臣,远小人 远:疏远

  10、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是( )(2分)

  ①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④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益/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分)

  ②陟罚藏否,不宜异同。(3分)

  13、简要概括选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的几条建议。(2分)

  答案

  9、B 10、A 11、C

  12、①(2分,“秋”、句式各1分)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呀。

  ②(3分,“陟罚”、“藏否”和句式各1分)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还是府中)而不同。

  13、(2分,写出2点即可)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用文中语句回答也可以)

出师表试题6

  湖北省黄冈市三(五)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5~29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注释] ①仪轨:礼仪制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25、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之为相国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终于邦域之内

  C、悉以咨之 徒以有先生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2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3)抚百姓 抚:

  (4)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亲:

  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咸 畏 而 爱 之 刑 政 虽 峻 而 无 怨 者 以 其 用 心 平 而 劝 戒 明 也

  28、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29、[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2分)

  答案

  25、D(2分)

  26、(1)彰显(显示)(2)痛心遗憾(3)安抚,抚慰(4)亲人(亲近的人)(4分)

  27、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2分)

  28、(4分)(1)全部来询问他们,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才能高和才能差一点的.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2分)

  (2)善的(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惩罚。(2分)

  29、示例甲文中诸葛亮要求后主做到了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并举荐一批忠臣良将,这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出师表试题7

  阅读以下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4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①。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以进趋③之时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注:①并日而食: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②非计:不正确的计策。③进趋:赶快进兵。

  9.填空。(2分)

  这两段文字都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除蜀国外,另两国是

  与 ;文中的先帝是 ,陛下指 。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恐托付不效 ( ) ②臣非不自惜也( )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④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

  ②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译文:

  12.甲、乙两文都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分别找出有关句子。(2分)

  甲文中的有关句子:

  乙文中的有关句子:

  13.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都写到了哪两层意思?分别概括回答。(2分)

  答:

  参考答案:

  9.魏 吴 刘备 刘禅 10.①奏效,实现 ②爱惜 ③把 ④所以

  11.①这就是我报答先帝并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②我接受任命以后,睡觉不安稳,吃饭无滋味。1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 13.表达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提出了北伐中原的积极主张。

出师表试题8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注释]①仪轨:礼仪制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25.下面选项中加粗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之为相国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终于邦域之内

  C.悉以咨之 徒以有先生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26.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⑴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⑵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⑶抚百姓 ( )

  ⑷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

  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28.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⑵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29. [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25. D

  26. ⑴彰显(显示)⑵痛心遗憾⑶安抚,抚慰⑷亲人(亲近的人)

  27.咸畏而爱之 ∕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28.

  ⑴全部来询问他们,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才能高和才能差一点的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

  ⑵善的(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惩罚。

  29.示例甲文中诸葛亮要求后主做到了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并举荐一批忠臣良将,这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出师表试题】相关文章:

1.出师表阅读答案

2.《出师表》阅读答案

3.后出师表阅读答案

4.Java试题

5.Java基础试题

6.小学语文试题

7.外科练习试题

8.设备保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