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案

时间:2021-04-03 09:02:10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马说》教案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说》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马说》教案8篇

《马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托物寓意的手法,理解文章内涵。

  2.理解文章脉络清晰、中心突出的特点。

  3.掌握一些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我们现在常用“千里马”来比喻什么?(比喻有才干的人才)“伯乐”(“伯”,读bó音)比喻什么?(比喻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写“千里马”的文章。

  二、解题、简介作者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标题既突出了文章的体裁,又强调了本文是借“千里马”及伯乐为喻,来表达中心的。

  简介作者略。

  三、熟读课文:

  做到读准、读通、读熟,然后进一步达到“美读”。要求学生至少读五遍课文。

  (一)初读。

  第一遍默读:对照注释,正音,解词,试译个别难句;实在不能理解的字、词、句,请划上记号,准备质疑。作好朗读的准备。然后,教师答疑。

  抽三人分段朗读:读的人要尽量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读出感情,读出轻重缓急的变化来;听的人要注意听,看读得好的地方有哪些,不足在哪里。朗读后,师生共同评议: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由学生评定其中读得最好者。

  再抽三人分段朗读后,教师点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老讲的“美读”,是一种声情并茂的吟诵,是以声传情、以情动人、能给人以美感的朗读。要做到美读,必须经过读准、读通、读熟三个阶段。准、就是不读错音,不读破词语句子(“读破”可适当解释),不添、漏字;通,就是读明白,正确把握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熟,就是读得连贯流畅,且有一定的速度。刚才朗读得不好的同学,就是因为没有读准、读通和不熟的原因。现在我们来看看文章写了什么,解决“读准”“读通”的问题。

  (二)初步分析课文,结合词句了解段意。

  抽学生翻译:从“故虽有名马”到“不以千里称也”。翻译后,师生评议。然后,教师补充强调:“虽”,即使;“名”,可译作“出色”“雄健”;“骈”,本义为两马并驾一车,引申为并列、一起,“骈死”,可译作“(和普通的马)一起死”。

  提问:第一段中的“故”字什么意思?(所以,表结果)那么原因是什么?(是前两句)这第一自然的段意是什么?(阐述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抽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中“且欲与……其能千里也”。翻译完评议后,教师补充强调:朗读时,这两句词语间短暂的逻辑停顿应是这样的: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注音本段中“食”字的读音:“一食,,(‘食不饱”,均读shí;“食马者”“而食也”(下段中的“食之”)均读sì音,通“饲”。“是马也”的“是”,代词,可译作这些、这。

  提问:这些马指什么马?(千里马)千里马为什么不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引导学生由“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推及“食马者”的无知,并由此得出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是: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的无知)

  教师点示:第二自然段,从全文看,这是承开篇句而来,是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但作者的意图在于谴责“食马者”。

  又提问:“策之不以其道”,这句话的主语应该是什么?(食马者,但翻译时不必补出)那么,“鸣之”句的主语应该是什么呢?(翻译时也应该把“食马者”当主语,作“听它叫……”译)“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这句话写得很形象,表现了“食马者”的什么?(无知之极)那么,这第三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着力写“食马者”的愚蠢无知)

  然后,抽学生翻译最后两句。

  翻译完评议后,教师点示:“其真不知马也”是全文的中心句。“不知马”是全文的主旨所在,全文围绕“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首段指出只有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不以千里称”是必然的了;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一食,或尽粟一石)出发,进一步揭示千里马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仍在于“食马者”的“不知马”,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第三段痛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由此导出“其真不知马”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三)再读课文。

  仍抽第一次朗读的三人分段朗读课文。读后,师生评议:肯定比前面所读有进步,但仍没有读出最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感情还没有读出来。

  教师引发:要真正朗读好一篇课文,达到“美读”的效果,先要确定朗读的基本浯调,有的课文应以庄重、严肃的语调读,有的应以活泼、愉快的语调渎,有的是贬冲、斥责的语调……这篇文章的基本语调应该是什么呢?要确定它,必须要了解文章更深层次的寓意,理解作者真正的思想感情。

  (四)进一步议论、分析课文寓意。

  教师激发:结合作者。写作此文时的境况和“预习提示”,大家议议,这篇文章是不是只写“千里马”?是不是表现出作者更深层次的见解?这个见解是什么?全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议,老师评,边议边评,直至弄清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作者抒发的感情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接着教师点示:借“千里马”的遭遇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是采用了一种托物寓意的写法。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集中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抨击。这种写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那么,这篇文章朗读的基本语调应是什么?(悲愤)基本语调确定后,要贯穿全篇,但并不是说语气、节奏等方面就没有变化。随着内容的展开,语句的变化,语气可有急有缓,声调可有高有低,速度可有快有慢,节奏可有强有弱。还要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现在我们来听听课文朗读录音。

  (五)听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认真听,边听边体会: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体会录音朗读的语调、语气、节奏等。

  (六)再朗读全文。

  集体朗读全文一遍,接着,分小组分段朗读。然后,要学生评议推选一位朗读得最好的朗读全文一遍。

  四、布置作业。

  在做好课文后的练习的基础上,再补充两道练习如下:

  1.文中五个“也”字都为语气助词。在课后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五个“也”字的语气有些什么不同?

  2.找出文中所有的“之”字,弄清其意义和用法。

  朗读,确实是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涵,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设计以朗读为主线,以此开展教学,正是基于以上认识。

  要学生朗读,在现时的语文教学中,是个普遍采用的方法。然而,因种种原因,对朗读的具体指导还略显不足。本设计以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美读”去高标准要求学生,并给予切实的指导和有效的引导。首先,是方法上的指导。

  如本设计提出要达到“美读”,必须先经过读准、读通、读熟三个阶段,接着,提出“美读”的第一步,是确定朗读的基本语调,然后,提出“美读”还要注意语气、声调、速度、节奏、逻辑停顿、逻辑重音等方面的变化,从理论上给予指导,使学生明白朗读好的过程,掌握怎样才能朗读好及怎样才算好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其次,结合朗读实践,给予具体指导,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使理论认识指导与朗读实践结合,使之落到实处。

  本设计囿于篇幅等限制,不可能将具体指导一一点明写清,这就不得不提醒一下:在具体的操作中,执教者应结合本课,在自己反复朗读和反复听录音的基础上,体会朗读时应注意的方方面面,预测学生朗读时可能出现的种种不足,设计出准确无误的纠正、改进方法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底,在要求学生朗读时,给予准确无误的切实有效的具体指导。再次,把朗读和分析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学生“初读”后,对学生讲清要朗读好,达到“美读”的效果,必须切实弄通、理解课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朗读训练的需要,分层次逐步引入对课文的分析,如设计中就安排了“初步分析课文”和“进一步分析课文”两个阶段。最后,要学生反复朗读,这时的朗读,既是学生进一步体会本课内容、感情的过程,又是朗读训练深化的过程。

《马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学情分析:

  文章可读性强,学生不仅爱读,而且易于成诵,教师要仔细而认真地指导学生诵读,而内容不易过深,考虑学生在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为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文体,通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重点:通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通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录音机

  教学资源:搜集的“伯乐相马”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伯乐相马导入。 同学们知道“伯乐相马”的故事吗?(教师简单讲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2.作者介绍。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

  韩愈:字退之,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3.文体介绍: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我们学习《马说》,要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着重体会其语言的力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为“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

  二、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听,注音,教师订正(见课下注释)。(学生听录音)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停顿的两处地方:

  马/之千里者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学生初读,领会课文内容。

  四、疏通文意:

  1、学生四人小组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遇到问题就提出来,先看有没有程度较高的同学能帮助解决,若没有,提交全班解决。

  2、处理完字词后,给两分钟时间重新梳理课文。然后翻译。

  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

  可能遇到的字词障碍:

  马之千里者 (马中能日行千里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是马也 (是,这 也,表判断)

  才美 (才华和美好的素质)

  鸣之 (之,语助词,延长音节 同《狼》久之)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其……,是……还是……,表反问语气)

  3、完成后,教师评价,再读课文

  五、同桌二人对译课文。

  六、自读自背课文。

  七、阅读课文并独立思考: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3.重点朗读第3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

  八、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翻译了课文,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九、课堂练习:阅读课后练习,完成练习二。

  十、布置作业:背默并翻译全文。

  板书:

  马 说

  韩愈

  一、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二、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三、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分析文章;理解文章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1、 齐背课文。

  2、 指名2——3名同学背课文。

  3、 提问:文章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探究:

  1、说是一种说明议论的文体。作者要借马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在结尾处找找,哪句话最等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 那么作者何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课文。

  2、先看第一段,我们请女学生把第一段齐读一遍,声音要洪亮。

  提问:一开篇作者就亮出了他的什么观点?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进一步提问:在作者的观点重,还包含着一个反命题:无伯乐,则无千里马。那么,这句话实际阐明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什么关系呢?(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追问:真的是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吗?那么没有伯乐,千里马就怎么样了呢?(“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第一段写了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无伯乐则名马不名)

  看看第一段还有什么问题,自由读。

  3、第一段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无伯乐则名马不名。为什么说没有伯乐,千里马就不能日行千里了呢?看看韩愈是如何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的。男生读第二段,找出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追问:无知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呢?用书中原句回答。(“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追问:堂堂千里马,怎么会“食不饱,力不足”呢?因为“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再问:“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结果怎样?(“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这一反问句,把责任归结到食马者不知马。读的时候要读出愤慨的感情。

  这段写无伯乐,千里马被埋没。

  有感情的自读。

  4、最后一段是对上文的总结,齐读

  第一句的句式很有特点,是什么句式?(三个“不”连用构成排比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把不识马者的虚妄无知的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

  最后发出感慨:并非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

  齐读

  5、 者对食马者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千里马又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呢?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对千里马是同情,对食马者是强烈的谴责与辛辣的嘲讽。

  三、背景介绍

  根据文意,你觉得韩愈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被用,未被采纳,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四、教师小结:

  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文章采用的是什么写法?(“托物寓意” )。托物寓意,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说理,是这种文体的特点。 韩愈就是一匹千里马,他有“日行千里之能”,但在封建社会,他怀才不遇,屡遭贬斥。他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有强烈的愤慨与不满,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来,所以,他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来写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人才埋没的现象,则分别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抵辱干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权之间”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文字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迁移:

  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学生自由发挥。( 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六、布置作业:

  伴你学

  板书:(出示小黑板)

  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反面展开议论:食马者无知,千里马埋没 ( 谴责 嘲讽)

《马说》教案 篇3

  【教学思路】

  《马说》是一篇寓意深远,寄情深沉,富有启示作用的古代杂文。教读本文时,可引导学生从诵读入手,体会语言承载着的思想情感,并与作者的遭遇感同身受,在受启迪的同时拓宽思维空间,形成与时俱进的人生观、人才观和用人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熟读成诵。

  ⑵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

  2、过程与方法:

  ⑴ 指导朗读,领会虚词,品味情感,逐层分析语调变化,当堂成诵。

  ⑵ 诱导思辨,激发争论,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探究、创新的语文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⑵ 客观、正确地把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问题。

  ⑶ 形成与时俱进的人生观、人才观和用人观。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⑴ 掌握古今异义词。

  ⑵ 背诵全文。

  ⑶ 正确理解《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难点:

  讨论有关人生观、人才观、用人观的问题。

  【教学方法】

  点拨法、诵读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整理材料,做好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导入

  1、播放《万马奔腾》音乐;展示几幅马图来激活气氛。

  2、请学生说说有关“马”的成语、名句;

  3、请学生讲讲传说中有哪些千里马。

  (以对比故事导入)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衣服覆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伯乐把马献给了楚王,经过精心喂养,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了不少赫赫战功!

  千里马有了伯乐的发现、启用,经过精心喂养,自然精壮神骏,能驰骋沙场,立功扬名了!但如果没有伯乐的出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韩愈写的《马说》,一定会让你对千里马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和作者、作品、背景简介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本文选自《韩昌黎文集》中的杂说四,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本篇取材于古代伯乐相马的寓言,借千里马因无伯乐赏识的不幸遭遇,说明了“欲得士,必须善识士,善养士,善誉士的道理。”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现象的控诉,对昏聩愚蒙的达官贵人的谴责,以及沉沦下僚的才智之士的乞求脱颖而出的渴望。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全文。

  2、老师指导诵读的断句、节奏、重读、语气、情感表现等。

  3、播放录音,要求学生注意听好难字的读音,把握好语调、语气。

  4、学生朗读课文,讨论、探究难词难句和关键句,了解全文大意。(扫清文言词语障碍、积累文言词汇)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千里马”有哪些不幸遭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2、谁该对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负责?(引发学生强烈的思辨、探究和争论)

  3、“千里马”、“伯乐”和“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怎样?你的感觉又如何?(学生应感同身受,有感而发)

  4、像这样借写它物来寄托情感、阐明道理的写法叫做什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托物寓意的写法;领悟本文的思想内容。)

  合作探究争辩:世上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

  五、拓展探究

  1、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只会等别人来发现吗?如不然你可怎么做呢?

  2、结合当今社会谈谈如何“多出人才,用好人才,人尽其才”!

  六、学生当堂熟读成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以《假如我是千里马》为文题,写写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引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惋惜) 策之不以其道(托物)

  表达:怀才不遇 《马说》

  本论: 食之不能尽其材 (愤怒)

  控诉:埋没人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寓意)

  希望:重用人才

  结论: 其真不知马也。 (讽刺)

  千里马 托物寓意 人才

《马说》教案 篇4

  【设计思想】

  本文通篇设喻,托物寓意,篇幅短小,但文意曲折,阐明了不遇伯乐千里马会被埋没的道理,借此讽喻了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致使众多有识之士埋没于世的当时统治者,表达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忧愤。

  学习本文的文言字词及顺畅理解课文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托物寓意的手法是教学的难点。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学生汇报自学所得,教师适时点拨并利用多媒体检测自学效果,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难点部分。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主要文言字词的用法。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导学生学活动目标媒体应用及分析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导入听、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听,朗读课文

  听 感知课文、激发兴趣 课件(感知课文激发兴趣)学习课文

  教师适时点拨

  适时演示幻灯片 交流学习内容。

  看老师展示应学相关内容。 培养自学能力

  通过学习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程度得发展 课件(检查自学效果,熟知应学内容)逐段翻译课文

  教师适时点拨、讲解

  适时演示幻灯片讨论、交流 学生学会翻译本文 课件(助教、助学)深入理解课文 教师设问、适时点拨

  1、理解第一段,思考: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伯乐指的是什么?(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识人才的人。)

  2、分别理解第二、三段 思考、回答 学生理解课文深层意思 课件(助教、助学)作业

  看

  思考 课外拓展 课件(助学)结论

  与反思 1、限于学校具体情况,课件只能做成演示形。

  2、在学生做好预习的基础上来上此课,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可有选择地进行演示,有些也可以作为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反馈。

  3、此课件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但略显单薄,还需配备其他资料。

《马说》教案 篇5

  《马说》教学教案设计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出登仕途 ,很不得意,心情郁郁,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 ,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书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使学生了解作者韩愈怀才不遇的情感,理解“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主题。

  3、明确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培养学生对人才的认识。

  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领悟作者饱满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方法设计】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加强了课文的朗读环节,以语气作为切入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带动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强烈愤懑不平的感情。

  加强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开放式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等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的文学积累。

  【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走进韩愈的生活经历,理解有才之人怀才不遇的痛苦,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文中洋溢的强烈不平和悲愤之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由《神雕侠侣》中杨过遇小黄马的经历导入。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理解营造一个情感氛围。

  二、诵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正音正字,注意停顿节奏和重音。

  2、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体会文中11个“不”字的语气。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4、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教师提出讨论题:为什么韩愈会在文章中流露出这样强烈的愤懑不平之情?提示学生;联系韩愈的生活经历。请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教师视学生交流的内容强调作者25岁已高中进士,但一直得不到重用的怀才不遇的经历。从而明确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

  5、细读第三段,体会“天下无马”、“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的语气。 让学生理解有才之人怀才不遇的痛苦,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文中洋溢的强烈不平和悲愤之情,体会到明君对人才的重要性。

  6、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韩愈,齐读全文。

  本设计力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领悟作者饱满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积累提升

  1、译读积累:分小组合作串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独立圈点总结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教师提示学生研究“策、其、食”的不同用法。 这个环节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学法,能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成为课堂的主角

  2、交流探究:每组派出代表,或翻译全文,或交流重点词句,或提出质疑。 解词练习,教师提出:故、或、虽。以前在何处学习过?

  3、背诵积累:

  4、知识迁移:

  ⑴ 以“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有太多的中国文人有这样的遭遇了。”为开头写一段话,融进这些失意的文人以及他们表现这种情感的文句诗句。

  ⑵ 讨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这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怀才不遇整体印象,认识到这是个时代的悲剧。然后再联系到今天的生活,拓宽其对人才的认识。更好的达到本文的情感目标。

  四、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识别人才的人)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 (痛惜)

  (埋没人才的人)食马者不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

  (有才能的人 )其真无马也邪 ──其真不知马也 (嘲讽)

  托物言志

《马说》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教学重点:

  1.有步骤的诵读训练。

  2.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疏解文意。

  1.教师范读。

  2.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3.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4.针对学生朗读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5.学生齐读。

  三、再读课文,推究文理。

  1.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马说》教学设计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

  3.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1)同桌间互相听读。

  (2)指名学生朗读。

  (3)全班学生齐读。

  四、三读课文,品味意境。

  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2.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3.简介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见解。

  4.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5.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五、要求学生背诵全文。

  六、教师小结。

  七、辩论:当今社会还需要"伯乐"吗?

  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 (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 (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 (深刻嘲讽)

《马说》教案 篇7

  一、本节课的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与“马”有关的成语,谚语及典故。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作为预习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去准备。

  2、在反复朗读诵读中初步感知文意,感悟文章主题。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预习时给学生泛读了课文,并将主题的探究以问题的形式留给学生。

  3、积累并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为落实这一目标,在预习中我特意引导学生回顾了前面古文中学到的实例,并总结了“其”,“而”,“之”的用法,然后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分析本文中这些虚词的用法。这样程度好点的学生只需在课堂上印证自己的判断。

  二、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及老师的点拨,读懂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寓意,其部分已在预习中完成。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将他们的意义及作用归类。为突破难点,我课前引导学生预习时,回顾了常用虚词“其”,“而”,“之”的作用,这样就降低了难度,也便于学生将本文中的虚词归类。

  三、教学方法

  因为文言文篇幅较短,以读为主,在读中感知自然很重要,但它毕竟与现代文有区别,更何况学生的程度不一,所以在自主探讨基础上,老师的引导必不可少。

  四、教学流程

  1、导课:

  因为韩愈仕途坎坷与本文的主题有关,因此也简介了,不过因为有提前预习,所以将作者简介,“说”文体的简介及“马”文化收集的任务交给学生,老师只作必要补充。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只是为了检测预习效果。

  3、疏通文意,初步感知。

  教师在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质疑基础上,重点是检查补充本文“虽”“故”等实词及“其”“之”“而”等的意义及作用,从而引导学生积累常用实词、虚词。

  五、主题探讨

  视情况而定,若时间允许可进行,若时间不允许则留作预习作业。

  六、作业布置

  既有对本节课巩固的课堂作业,也有下一课时内容的预习作业。

《马说》教案 篇8

  一、导入

  ( “伯乐相马”的成语,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 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 ”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 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你觉得作者是仅仅在替千里马鸣不平吗?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韩愈当然不是在仅替马鸣不平,他写这篇文章旨在抒发自己的感情,伯乐指能够识别人才的人,结合作者的当时背景,指封建统治者,而且应 该是指能够识别赏用人才的所谓明君。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 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 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 ”(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策 2.之

  ①策之不以 其道 (用鞭子打) ①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指马)

  ②执策临之 (马鞭子)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 在主谓之间)

  3.其

  ①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马)

  ②其真无马邪? (句中语气词 )

  ③其真不知马也。 (其实)

  4.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 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 者怀才不遇的心情。(作者在文中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 之才。

  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资料链接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二、关于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关于《马说》教案8篇】相关文章:

1.《马说》教案4篇

2.《马说》教案8篇

3.《马说》教案三篇

4.《马说》教案四篇

5.【推荐】《马说》教案3篇

6.精选《马说》教案3篇

7.语文《马说》阅读答案

8.韩愈《马说》阅读答案